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残疾刑法

残疾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2-03 02:07:25

㈠ 残疾人犯罪量刑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判处一定刑罚。如果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六十一条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

㈡ 残疾人触犯刑法的处理方法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余的无特殊规定。

㈢ 残疾人犯罪

刑法第19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26条第2款: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要注意的是,法条中说到“可以”,是一个选择性的概念,法院可以这样处理,也可以不这样,但“应当”则是必须这样处理

————————————华丽分割线———————————

关于共同犯罪的问题,首先在定罪上是一致的。比如你说的盗窃团伙,有主犯,有从犯,也许还有胁从犯,可能有人负责实施盗窃,有人只是负责望风,甚至可能有人中途退出(当然如果此人同时有效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可以不按盗窃罪的共犯论处),但最后定罪时,全部是盗窃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体既遂”。

区别主要是在量刑上。仍以刑法264条的盗窃罪为例,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关于主犯和从犯、胁从犯的量刑

刑法第26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刑法第27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第28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㈣ 残疾人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残疾人犯罪一般情况下都要负刑事责任。如果是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如果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㈤ 残疾人刑事犯罪

要分情况讨论:
(1)如果该聋哑人盗窃时在16周岁以下,则不负任何刑事责任。可以责令他的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2)如果如果该聋哑人盗窃时在16周岁上,则需任何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个人一次盗窃数额在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则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当然,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前款规定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的标准。
同时根据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㈥ 残疾人犯罪如何处罚

首先,残疾人和其他主体一样,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进行定罪量刑。但是,如果法律在量刑上有相关的有利规定的话,法院在判决时也会依法处理。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刑法》中一条涉及残疾人的量刑规定,但要注意:对于聋哑群体的规定是必须要达到又聋又哑的程度,单独的聋或者单独的哑是不能适用这一条的。对于眼睛受损的群体,如果达到盲人标准的,可以适用这一条。除了盲聋哑以外的残群体,包括其他身体残疾,《刑法》是没有规定相关量刑情节的。所以,残疾人犯罪,法院会按照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的规定依法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㈦ 刑法中对残疾人的伤害罪

你好:刑法没有规定对残疾人伤害的特别罪名。仍按故意伤害罪追究责任,如果犯罪嫌疑故意欺凌弱者,会考虑从重处罚的。

㈧ 肢体残疾人犯罪量刑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残疾人犯罪与正常人犯罪是一样的,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肢体残疾的残疾人犯罪与正常人负同样的刑事责任,智力有残疾的人犯罪要视其智力情况决定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刑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听说、视觉机能对责任能力的影响: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㈨ 刑法上伤残几级够判刑

重伤害一定是要判刑的,但根据是否属于故意,量刑是不一样的。 \r\n如果说是属于故意,则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r\n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n如果是过失,则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r\n至于赔偿多少钱,这不仅与伤残等级和所处省份有关,还与是城市还是农村户口有关。与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护理等级、受害人的工资标准、护理人的工资标准、出院后至评伤残之前的休息天数、交通费用、有几个被扶养人,他们的年龄、城乡户口、有几个人承担扶养责任等都有关系,这是就凭你提供的那点儿资料,三言两语是弄不清的。你只能在当地请律师帮你计算了。 \r\n但就河北的水平粗估一下,如是城市人口,可达12万左右,如是农村人口,也就是5万左右。

热点内容
密室免责声明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16
双方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8 18:29:32 浏览:758
劳动法对临时年龄工规定 发布:2025-02-08 18:23:50 浏览:467
职场伦理道德 发布:2025-02-08 18:23:15 浏览:487
老婆出轨保证书怎么写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2-08 17:52:03 浏览:844
民法通则健康权 发布:2025-02-08 17:43:30 浏览:822
成都共享单车法规 发布:2025-02-08 16:34:16 浏览:102
新婚姻法没有证据能离婚吗 发布:2025-02-08 15:54:51 浏览:46
刑法分论案例 发布:2025-02-08 15:36:42 浏览:562
江都法院拍卖 发布:2025-02-08 15:09:01 浏览: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