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与案例
⑴ 民法典里包括保险法吗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打开网络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
按民法典该条规定,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损害的赔偿顺序是:首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其次,交强险不足部分,由保险公司在商业保险限额内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其三,交强险、商业险不足部分,由侵权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
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被保险人未向该第三者赔偿的,保险人不得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
该条中的“可以”在法律规范中属于授权性规范,可以也意味着不可以,即保险公司可以对受害第三者直接赔偿保险金,也可以不直接向受害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的赔偿责任确定的,根据被保险人的请求,保险人应当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该条规定中的“赔偿责任确定”如何认定,受害第三者和被保险人认为赔偿责任是确定的,而保险公司认为不是确定的,保险公司就不会向受害第三者支付保险金。实践中保险公司确定的赔偿责任与受害第三者和被保险人确定的赔偿责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受害第三者与被保险人认可保险公司确定的责任时,保险公司才会向受害第三者支付保险金。该条“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的,第三者有权就其应获赔偿部分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保险金”中的“被保险人怠于请求”如何认定,保险公司与受害第三者、被保险人对“怠于请求”的认识并不一致,所以,保险公司一般也不会以“被保险人怠于请求”,向受害第三者支付保险金。
从保险法与民法典的规定上看,民法典中保险公司对受害第三者有直接支付交强险、商业险的义务,比保险法更有利于受害人。
如果保险公司认为保险公司与受害第三者、被保险人的关系处理适用保险法的规定,而受害第三者和被保险人认为应当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法律如何适用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九十二条规定:“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按立法法的上述规定,民法典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保险法是全国人大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从效力层次上看,民法典的效力高于保险法的效力,当两者规定冲突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从法律制定的先后顺序看,保险法制定在前,民法典制定在后,适用民法典的规定。
⑵ 新民法典条例出:台前的案例按新民法典处理还是
摘要 你好,原则上是按照新法
⑶ 民法典1192条的承担侵权的案例责任是什么
法律分析:认可接受劳务一方作为受益者,较提供劳务一方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属于公平原则在个人劳务中的体现。第三人侵权造成提供劳务一方受到损害的,接受劳务一方可以先择向侵权人第三方主张侵权责任,也可以选择向接受劳务一方主张补偿,这里强调的是补偿,因为这是第三人对提供劳务一方的实施了侵权,接受劳务一方并没有实施侵权,所以是补偿,不是赔偿,这里接受劳务一方与第三方形成了不真正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供劳务一方追偿。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提供劳务期间,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提供劳务一方损害的,提供劳务一方有权请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也有权请求接受劳务一方给予补偿。接受劳务一方补偿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⑷ 民法案例分析 三小问 关于宣告死亡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⑸ 我国民法典第236条规定是什么
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六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⑹ 民法典第七编侵权责任法内容相关案例
法律分析:原告某种子公司与被告李某签定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原告将其座落在邵武市和平镇的和平种子仓库出租给被告使用,使用用途为仓储,租期一年。合同签订后原告按约将仓库交付被告使用。和平种子仓库发生一场大火,仓库的屋顶、门、窗户等被烧毁。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未对火灾事故的原因及责任作出认定。原告多次找被告协商,要求被告恢复被损毁部分的原状或赔偿损失,均遭被告拒绝。为此,原告以被告未履行合同之义务,损毁租赁物,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损失73,500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七百一十四条 承租人应当妥善保管租赁物,因保管不善造成租赁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⑺ 结合身边案例谈谈你所理解的民法典,他为什么会影响我们每一个人
作为民法典,这部法律来说,和我们生活和普通人使关系最大的一种,因为我们许多日常的生活行为和与其他人交接或产生利益关联,都会涉及到民法里面所规定的线情况
⑻ 民法典与学生有关的案例
法律分析:该法典与学生有关的案例:李某九岁,按当时法律规定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系某小学三年级学生。二零一五年某月某日下午午读期间,李某在教室里用饮料瓶装水后喷洒到同学钱某身上,该同学将此事告诉了班主任宋某。宋某对李某和钱某都进行批评教育后继续上课。之后在做眼保健操的时候,李某又将水喷到同学杨某的脸上,杨某将此事告诉了正在批作业的宋某。宋某便将李某叫至讲台进行批评,并给李某的家长打电话。李某情绪激动,要求老师不要打电话,电话未打通。宋某就此继续批改作业,并让李某站在讲台旁边反省。后下课活动,包括李某在内的部分同学去上卫生间。期间,李某从学校教学楼二楼过道未加设防护栏的窗口跳下导致摔伤,构成八级伤残。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⑼ 民法典关于退休年龄认定的案例
摘要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⑽ 新民法典正式落地执行,各地有哪些已经适用了的新案例
新的民法典在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了。法典里新增加的法律规定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学习新的民法典,都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这两年里关于高空抛物伤人毁物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纸网络等各类新闻上。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都是一阵胆战心惊。但是看到因为相关法律规定的缺失而使肇事者逃脱部分法律制裁,受害者不仅要承受身体上被伤害的痛苦,还要承受心里上得不到正义的情绪伤害。而且很大一部分肇事者都是不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未成年人。
我记得有一次孩子放学回来跟我说,今天老师批评了好几个同学,让他们写检讨,叫家长。我就问她因为什么事儿呀,这么严重呢。她说,上完科学课从楼上往下走的时候,好几个同学站在楼梯边上往下扔东西,说好像扔到了一个女生的头上。我赶紧问她在几楼呀,扔的什么,有没有人受伤呀。她说科学教室在三楼,那个女生没事儿,但是科学老师看到了,跟班主任说了。班主任把他们狠狠的批评的一顿。下午老师抽空就给他们播放了高空抛物危害的电视看。我也乘机再教育了一下。
对于有危害性的活动或者事情,家长一定要好好的告诉孩子,而且要反复的耳提面授。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良好的生活习惯真的要从娃娃开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