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地意物权

民法地意物权

发布时间: 2022-02-05 00:06:42

民法典中的物权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物权是非常重要的和种财产权利,而物权的类型是比较多的,不同财产类型,物权设立是不一样的,不动产物权的设立是以登记为准的,动产是以交付为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❷ 民法物权法

甲借了乙的手机,谎称是自己的,卖给了正规二手市场,不知情的丙从该二手市场以市场价买入该手机,丙善意取得了手机的所有权

❸ 民法问题物权的取得

第一题题目不明确,承租人将其租赁的电脑 怎么向不知情的第三人?我这里推定为,承租人将其租赁的电脑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
根据《物权法》第106条,动产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有五:
①须为占有委托物。即无权处分人基于所有权人的意思取得占有。如租赁物、保管物、借用物、运输物、承揽物、试用买卖物、质物。
须注意:下列动产不善用善意取得:(a)占有脱离物。指非基于真正权利人的意思而丧失占有的物。包括赃物、遗失物、漂流物、埋藏物、隐藏物、失散的动物。(b)货币。货币属于特殊动产,占有货币即取得所有权,没有无权处分的问题。(c)禁止流通物。如毒品、武器、淫秽书刊,国家不允许私人取得所有权,自不适用善意取得。
②动产的占有人实施无权处分。故占有人与第三人间的买卖合同(互易合同)效力待定。
③第三人为善意。即不知属于无权处分。
④第三人以合理的价格受让。同样,仅须约定,无须实际支付合理价格。
⑤完成交付。
须注意:占有改定不能发生善意取得的效果。只能采用现实交付、简易交付与指示交付的方式。

所以第一种情况合同有效,即使追认也不能抗拒第三人善意取得。第二种情况,合同有效,追认也会发生善意取得。所以都会取得。
希望能帮助到您~

❹ 民法物权问题

善意取得在中国大陆是原始取得,也就是没有任何负担的取得权利,之前存在的债权抵押权此时都不能对抗善意取得人。

❺ 民法典用益物权包括哪四种

法律分析:用益物权有四种。第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第三,宅基地使用权;第四,地役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条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❻ 民法典物权善意取得如何赔偿

民法典物权善意取得赔偿方式是找无权处分人进行赔偿。如果受让人善意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盗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权利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❼ 什么是民法中没有但是物权法中有的

民法是物权法直属的上一级部门法分类,
一般来说民法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债、人身权、婚姻家庭与继承、侵权责任法、知识产权法以及一般的民法原理原则等。
物权法的内容只关于物的获得、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等,而民法除了物的内容外,还涉及人身人格、债权债务、侵权责任、知识产权等内容。

❽ 民法典中的物权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❾ 民法中的用益物权是什么

用益物权本身的概念并不复杂,它是指以一定范围内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设立的定限物权。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我们会注意到,用益物权虽然可以使用物,但是对该物并没有处分的权利。因此用益物权的所有者只能使用物权而不能决定该物的去留。考试中常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因此是指承包经营权就是承包人(个人或单位)因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其他生产经营项目而承包使用、收益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权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利用土地营造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同农用地使用权相区别,是对土地进行非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而从事建设的权利。

三、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公民个人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所享有的建造房屋以使用居住的一种物权。我国《物权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四、地役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的权利。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热点内容
辽宁大学法律硕士排名 发布:2025-02-08 09:38:54 浏览:8
应宝市法律援助志愿者章程 发布:2025-02-08 09:30:28 浏览:259
法治是制度吗 发布:2025-02-08 09:16:40 浏览:55
网约车中的行政法问题 发布:2025-02-08 08:26:50 浏览:263
贵州计生条例2017 发布:2025-02-08 08:06:35 浏览:8
公司大股东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8 08:02:52 浏览:202
遗嘱律师咨询电话 发布:2025-02-08 07:45:20 浏览:178
劳工道德风险评估表 发布:2025-02-08 07:38:32 浏览:821
人大最高立法权包括 发布:2025-02-08 07:25:34 浏览:485
今年是民法典 发布:2025-02-08 07:25:33 浏览: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