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但书13

刑法但书13

发布时间: 2022-02-05 16:32:08

㈠ 在刑事司法中适用我国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的程序法依据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修正版)第十六条第一款有相关规定。回
附条文:
第十六条 有下答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

㈡ 可以直接根据刑法13条的但书宣告无罪么

㈢ 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不认为构抄成犯罪”实际上就是说袭这个不是犯罪,但是之所以要说不认为,是因为从法理上来说,这个行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构成的要件,从理论上来说,是属于犯罪,但是因为各国的立法观念不同,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不做犯罪处理,这是个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各个国家采取的标准也不同,最恰当的解释是,“不认为构成犯罪”,意思是指该行为在法学理论上已经是犯罪,但出于立法者的考虑,在立法阶段就将此种行为排出在了犯罪行为之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

㈣ 我国《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在刑事司法中具有什么功能

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条文中“但书”之后的部分所规定的与前部分相反。

与前段表示例外的关系。刑法第八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该条文中“但书“表示的是前段规定的例外情况,即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行为,是前段的例外,不适用我国刑法。

对前段表示限制关系。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该条文中的“但书”是对前段规定的限制。

对前段表示补充关系。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该条“但书”是对前段规定的补充。

由此可见,“但书”在不同的条文中表达与前部分不同的关系,对“但书”的理解,可以更好的领会立法意图和刑法精髓;同时在解释和适用刑法时,不可忽略“但书”的作用,应准确的理解和分析法条中“但书”的意义。

(4)刑法但书13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㈤ 为什么将刑法13条最后一句取名为但书是什么意思

该“但是”是表示对于虽然违反法律或侵害了公私权益,但根据情节可以不认定为犯罪的一种例外情况的描述。因为刑法是所有法律的最后保障,其制裁手段对于一般侵权行为而言,过于严厉。因此才会有此“但是”的例外。

㈥ 三、根据刑法规定,如何掌握刑法第13条“但书”的适用标准请以侮辱罪为例。

但是内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13条但书规定针对的是所有的案件,而案件根据既遂标准分为:情节犯、危险犯、数额犯等。情节轻微对于数额犯而言就是没有达到数额标准,例如盗窃罪的500元。对于情节犯而言是没有达到构成该罪的犯罪情节。例如侮辱罪要求必须情节严重的才构成此罪。那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显然是不构成此罪的。至于对于情节犯如何认定其是否足够的严重,还需要司法解释和经验来判断。例如这个区别:一般侮辱违法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对公然侮辱他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㈦ 刑法第13条“但书”是摆设吗

情节显著轻微,指复的是这个行制为已经具备了犯罪的构成的要件,从理论上来说,是属于犯罪,但是因为各国的立法观念不同,考虑到社会实际情况,不做犯罪处理,这是个立法技术层面的问题,各个国家采取的标准也不同,所以你提问有些不妥,最恰当的解释是,“不认为构成犯罪”,意思是指该行为在法学理论上已经是犯罪,但出于立法者的考虑,在立法阶段就将此种行为排出在了犯罪行为之外,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自然也就不是犯罪。

㈧ 我国刑法13条中的但书有什么作用

《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在刑事司法中具有和谐司法的理念功能。从专我国《刑法》属的一些法条理解的犯罪,可能会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相冲突。依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情节 显著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此条规定很模糊,公安机关不好把握,但体现了我国和谐司法的理念,且符合我国《

㈨ 刑法中“但书...”是个什么意思

其实很好理解,“但”表示转折嘛,可以是对前文的补充说明,也可以是特殊情况,强调说明,一般情况下,但书的内容是重点,需要重视。

㈩ 在刑事司法中适用我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但书”的程序法依据是什么

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法定的不起诉的类型中,有一类为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按不起诉处理。这可能是对《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内容的回应,亦是楼主所问的“程序法依据”

热点内容
民事诉讼法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的规定 发布:2025-02-08 04:44:01 浏览:802
军事情报条例 发布:2025-02-08 04:29:39 浏览:652
刑事诉讼法关于赔偿物质损失的条款 发布:2025-02-08 04:01:54 浏览:958
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布:2025-02-08 04:01:16 浏览:610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8 03:48:50 浏览:471
我国现行婚姻法第32条规定 发布:2025-02-08 03:35:52 浏览:190
法律知识古树保护 发布:2025-02-08 02:59:19 浏览:984
经济法税收试题答案 发布:2025-02-08 02:26:36 浏览:237
民法典的法治 发布:2025-02-08 02:17:37 浏览:688
广东省生育保险条例2016 发布:2025-02-08 02:13:09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