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疫情防控
① 【哈市疫情防控】阿城、巴彦发布!严格限制人员和车辆出行
阿城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7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规定,公告如下:
一,交通、出行管制
1,“四门落锁”,严格控制外来车辆进入阿城,除运送物资车辆外
2,公共车辆如公交车,城区公交、城乡公交等车辆暂停;出租车禁止开出阿城区,尚未停止运营的车辆严格清洁消毒,驾驶员及乘客必须佩戴口罩
3,外地人员在阿城生活,禁止离开阿城;外地阿城籍人员,禁止返回阿城
4,城区之内限制出行,除特殊原因,如急诊、采购生活物资、疫情工作、以及必要企业的职工和用车;企事业单位、私家车禁止上路,市民禁止走亲访友、无事闲逛、参加一切户外活动
5,市民如需要购买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建议就近购买,必须佩戴口罩
二,关闭除必须各类经营场所
三、保障市民基本生活和办事需求
(1)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
联系人:王丹丹?15084699661?53798005
(2)区社保局养老保险服务大厅:
联系人:李辉?13394508677
(3)区房产服务中心房屋登记大厅:
联系人:刘愚夫 13603679698
(4)区供排水集团收费大厅:
联系人:李莹?17713319616
(5)区电业局农网收费大厅:
联系人:刘欣?13766953366
(6)区电业局国网收费大厅:
联系人:张汉青?18246024999
(7)区电业局农网24小时值班电话:53799951
(8)热力公司供热收费大厅:
联系人:王淑云?13936109555
(9)燃气公司收费大厅:
联系人:姜晓丽?18845622297
(10)龙江网络有线电视收费处:
联系人:陈海雁?18246500876
客服电话:51606668??53747174
(11)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大厅:
联系人:徐英霞?15946039799 ;韩锐?15245106999
(12)区公安局居民身份证办理大厅:
联系人:王海涛?15945125189
(13)区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
联系人:石薇?15945125191
(14)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科:
联系人:温保民?13304603666?53732766
(15)区公安局交警大队驾管科:
联系人:寇立新?13703625609?53730050
(16)区公安局交通违法处罚科:
联系人:张玉辉?15945125382?53734110
(17)区人社局医保大厅:
联系人:赵丽?15545196840
(18)区人社局就业大厅:
联系人:李志伟?13664500900
(19)区司法局公证处:
联系人:石振国?15246627226
(20)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
联系人:苏微微?13503663680
(21)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联系人:尹献瑞?13206559615
(22)区交通局运输管理站综合审批大厅:
联系人:陈奎英?13836068666
(23)区信访局接待大厅:
联系人:胡阿生?15004518222
(24)区国土和自然资源局统一征地工作站:
联系人:付尧?1804518111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② 重庆大足市司法局的疫情等级下调到正常情况吗
摘要 疫情高中低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湖北省、北京市以外的地方依据疫情严重程度。
③ 西安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8
④ 2020应届毕业生司法证通过什么时候发证(上海)
我觉得2020应届毕业生如果司法证已经考试通过了,那么你不需要太着急,什么时候发展,因为只要通过了,你就可以在网上找到编号,有这个编号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作为证明。
⑤ 疫情防控期间不服从管理人员正常管制的或者私自殴打辱骂工作人员的可以移交司法机关按《刑法》来处理吗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突发传染病专疫属情等灾害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拒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的,组织大规模聚餐、玩乐等群体性活动,引起新冠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⑥ 法考考完之后,还要干什么,怎么认证
通过司考后须持成绩单,准考证等相关资料去当地司法局申请职业资格。
有了职业资格后可以向律所申请实习律师,需在律所实习满一年后才可再申请律师执业资格,也就是说,实习满一年后才能是正式律师。
作为我国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第一部规章,明确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条件、组织实施、违纪处理、资格授予管理等内容。6月8日,考试公告发布,考试方式、考试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吸收了原司法考试的有益做法,同时根据新制度的定位做了一系列改革。
国家司法考试:
2001 年 6 月 30 日, 九届人大第 22 次会议通过了 《法官法》 和 《检察官法》 修正案。 两法修正案附则明确规定: “国家对初任法官、 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共同制定司法考试实施办法, 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实施。” 这标志着, 合律师资格、初任法官和初任检察官三项考试于一身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正式确立。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⑦ 河南省省属监狱面向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收行政警察类公务员什么时候上班
2021年11月8日早上6:00点。
(一)考生体检时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笔试准考证、《面试通知单》准时到达集合地点。集合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将对考生测量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码,都正常的,方可参加体检。
考生还须向本小组工作人员提交已填写好的《公务员录用体检表》第3页(见附件2,下载后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如实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无涂改,病史部分要如实填写、逐项填齐,并贴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另外再带一张2寸免冠彩色照片)。
(二)考生应提前认真阅读体检须知(见附件3)。配合工作人员、医生认真检查所有项目,勿漏检。若自动放弃某一检查项目,将会影响录用。
(三)考生必须严格遵守体检规定和要求,在工作人员指引下进行体检,严禁在体检中使用通讯工具。请严格按照体检编号顺序依次进行体检。凡违反体检规定和要求的,按有关规定处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考生体检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每名考生之间适当保持距离,禁止考生扎堆聊天。
(四)在体检中,对心率、血压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安排当日复检;对边缘性心脏杂音、病理性心电图、病理性杂音、频发早搏(心电图证实)等项目达不到体检合格标准的,安排当场复检。当场复检过的项目,不再复检。
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以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向省监狱管理局提交复检申请,省监狱管理局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进行复检。复检只进行1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中的所有体检项目均不进行复检。
(五)怀孕或可能已受孕者,请事先告知本组工作人员,勿做X光和妇科等项目的检查。如不如实报告,后果自负。
⑧ 327省考即将开始,常态化疫情防控,考生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327省考即将开始,常态化疫情防控,考生们为了顺利上岸,顺利进入考场,是需要做一些准备的,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健康码是绿码,其次要注意身体,最近不要有感冒的迹象,尤其是不要发烧。最后要注意考场纪律,为了顺利的进入考场,要配合考点的规章制度,戴口罩等等,最后考生应该放平心态,顺利备考,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够顺利上岸。
三、要放平自己的心态。我们每一个人能走到今天,可能都参加了很多的考试,不管是中考,高考,还是入职考试,职业资格的考试,希望通过这些考试,让我们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一定要放平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感冒发热这类的问题,这样才能顺利的进入考场,才能考取最好的成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⑨ 山东“疫情防控法”生效!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90 号)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已于2020年2月13日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2月13日
★★★
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2020年2月13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为了依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特作如下决定:
一、疫情防控工作应当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实现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疫情防控工作应当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统筹兼顾、协调联动、相互支援,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防控疫情的强大合力。
三、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在省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下,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重点做好下列工作:
(一)严格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项要求;
(二)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并及时调整优化;
(三)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依法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四)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及时准确公布疫情信息;
(五)上级疫情防控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各类产业园区、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做好园区、开发区内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依法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的决定、命令并组织实施;可以依法采取延迟开工、延迟开业、延迟开课,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实施交通管制、交通卫生检疫,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等应急处置措施。
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并保持清洁卫生。
五、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社区(村)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村)下沉,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切实做好辖区内防控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警务室、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未集中隔离的患者密切接触者、来自疫情严重地区人员实施健康告知、健康监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居家防护、健康指导等措施。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发挥自治作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相关部门做好社区(村)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健康告知、人员往来情况摸排、人员健康监测等工作,及时收集、登记、核实、报送相关信息。
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应当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六、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服从当地人民政府的指挥和调度,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下列疫情防控工作:
(一)建立健全防控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
(二)明确专门负责的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设施;
(三)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疫情排查,并对与其往来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对本单位场所、设施实施消毒;
(四)督促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六)按照要求组织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七)在复工、复产、开学前制定疫情风险评估、交通运输、人员管控等方面的疫情防控预案;
(八)其他疫情防控有关工作。
航空、铁路、轨道交通、道路长途客运、水路客运、城市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单位和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银行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通风、消毒、客流疏散等措施,确保公共交通工具和经营服务场所符合疫情防控要求。
七、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居住、工作、学习以及从事其他活动的个人,应当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履行下列义务:
(一)做好自我防护,严格遵守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规定,减少外出活动,不参加自发的聚会和自行组织的集体活动;
(二)服从疫情防控的指挥和安排,依法接受调查、监测、医学观察、隔离治疗,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三)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及时前往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或者减少进入人员密集场所;
(四)与患者密切接触者、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主动向单位或者社区(村)报告,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并遵守相关管理制度;
(五)了解疫情防护科学知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六)配合有关单位依法采取其他防控措施。
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完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协调机制,规范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加强监督管理,指导有关单位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医疗废物,防止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并按照规范建设传染病救治定点医疗机构。
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调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突出集中攻关、协同发力、临床实践,提高疫情监测、预警、报告、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水平,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保健对策。
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相关规定,严格隔离饲养繁育野生动物场所。
除捕捞水产品外,严禁开展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
十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确诊患者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加强医护力量统筹调配,集中优势医疗资源,确保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做到应收尽收。
十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疫情监测,密切跟踪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定期开展疫情动态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医疗机构应当完善诊疗方案,明确诊疗程序,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确诊患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十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医疗保障、财政等部门应当保障医疗机构医疗救治费用,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于确诊患者发生的费用,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照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地方财政给予补助。对经定点医疗机构确定的疑似患者执行确诊患者医疗保障待遇。
十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物资储备和防疫设施建设,确保中央和省统一调运,重点保障疫情前线救治病人和其他一线医务人员对疫情防控物资的需要。
十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商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应当创新监管方式,优化工作流程,建立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供应和使用以及相关工程建设等提供便利。
公安机关应当为向疫情严重的地区运送应急物资和救援力量的车辆提供交通安全保障。
十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等防控物资以及民生商品价格的监管,维护市场价格秩序、保障防控物资和居民日常生活供给。
十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重要物资的储备建设,在项目立项建设、用地、用能、设施配套、资金补贴、融资等方面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政策支持;对企业按照政府指令性计划生产而造成过剩的重点医疗防护物资,予以兜底采购收储。
十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医务工作者、人民警察、基层干部等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力度,加强安全防护,统筹安排工作调休,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好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省的规定,对相关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坚守岗位未能休假人员,应当及时调休或者适当补偿。
十九、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等有关部门和红十字会、慈善组织、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应当加强对受赠财物的规范管理,确保接收、支出、发放、使用及其监督全过程透明、公开、高效、有序。
二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采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政府财政贴息、降低运营成本、减轻税费负担等扶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支持、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
二十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及时研究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加大稳岗力度,稳定劳动关系,加强政策宣传和组织协调。
各级工会应当做好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工作,积极发挥企业工会作用,为困难职工提供必要的帮扶救助和心理危机干预疏导。
共青团、妇联应当按照各自章程做好社会动员、救助、志愿服务等工作。
二十二、劳动者在延迟复工以及因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按期返岗提供正常劳动期间的工资支付,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二十三、鼓励各级机关推行政务网上办公,充分利用政务网络平台资源。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线上平台实行网上办理、证照快递等方式,在线办理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出入境证件等相关业务。
二十四、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健全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公开回应群众关切;深入开展疫情防治知识宣教,引导群众合理就医,增强公众科学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对恶意造谣生事、传谣者,依法严肃查处。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解读政策措施,推广防控工作经验做法,弘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无疆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坚定信心、全民抗击疫情的积极氛围。
二十五、单位和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决定规定,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不服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依法采取的调查、检验、隔离等措施,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二)阻碍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正常的诊疗和救治工作,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非法限制医务人员的人身自由或者殴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以及其他可能导致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行为,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置;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患有或者疑似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故意隐瞒病情,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置;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在疫情防控期间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价格、制假售假、诈骗、聚众哄抢、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破坏交通设施、造谣传谣,扰乱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六、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积极履行职责,依法处理各类疫情防控相关纠纷,依法严惩妨碍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为疫情防控及时提供司法保障。
二十七、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疫情,或者未及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八、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依法加强对本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
各级人大代表应当依法履行代表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与所在单位、街道、社区(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在本次疫情防控期间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