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安乐死与刑法

安乐死与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2-07 05:51:33

⑴ 安乐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张明楷教授观点,王敬轩被停止一切治疗,这是实施消极地的安乐死,阻却违法性,不构成故意杀人罪。但是你们是正方,而且这也是辩论赛,所以一切得为你们正方服务。下面是摘录的的一些教科书观点,有对你们有利的,(比如救死扶伤四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予以义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过早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也有对你们不利的,这也可能是反方的观点,提前准备一下反驳。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祝你们旗开得胜!

1.所谓安乐死,通常是指为免除患有不治之症、濒临死亡的患者痛苦,受患者委托而使其无痛苦地死亡。安乐死分为作为与不作为的安乐死。
2.不作为安乐死(消极),指对濒临死亡的患者,经其承诺,不采取医疗措施(包括撤出人工的生命维持装置)任其死亡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故意杀人罪。
3.作为的安乐死包括三种情况:
(1)没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安乐死(真正的安乐死),这种行为不成立犯罪;
(2)具有缩短生命的安乐死(间接安乐死),这种情况,只具有缩短患者生命的危险,但是世上没有缩短患者生命,也不成立犯罪。
(3)作为缩短患者生命手段的安乐死(积极地安乐死),即为了免除痛苦,提前结束其生命的方法。
4.救死扶伤四公民的道义责任,是医务人员的职业责任。对生命垂危、痛不欲生的患者应尽量予以义务上的治疗和精神上的安慰。过早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尚未得到普遍认可;即使被害人同意,这种杀人行为也是对他人生命的侵害。特别是在法律对实施积极安乐死的条件、方法、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会产生以下列影响,后果不堪设想。概言之,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既不能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故意杀人罪的的犯罪构成,也不宜以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为根据宣告无罪。淡然,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理。
参考资料:《刑法学》 张明楷著 (第四版)

⑵ 我国为什么不能通过安乐死

实行安乐死并不是只在中国难,而是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难,这不仅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牵涉到伦理和人性。中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国家,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深入人心。安乐死会让很多人认为这是患者家人冷血不孝的表现,而难以接受。

安乐死在管理上存在很大困难,很容易被钻空子。目前我国国民的素质还有待提高,如果某些人利用合法的外衣干着冷血的勾当,将会很可怕。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而没有充分健全的全民医疗体系作为前提,安乐死就缺少了真正的社会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目前还不具备实行安乐死的条件。人的生死应是自然天成、自然而然的,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像在画圆,从那一点开始必定在那一点结束。这个圆应该是丰满的,中间不该有停顿和缺失。因此在自我意识都不存在的情况下 ,为别人安乐死就有故意杀人。因此人生和死源于自然。

⑶ 简述刑法对于安乐死的定性

安乐死的话,在中国还是不允许的,因为中国的话,到时候还是按照你故意杀人罪判处的

⑷ 中国为什么不允许安乐死

安乐死的问题在中国尚未正式讨论,但促使安乐死问题激化的那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已大量引进并推广。1988年7月5日,中华医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法学会、上海医科大学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召开了“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各界代表一致认为,尽管中国在实际工作中,安乐死,特别是消极的安乐死几乎经常可以遇到,通常并不引起法律纠纷,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现在还不存在为安乐死立法的条件。
积极的安乐死,在中国已经公布至少7个案例,实际上大大超过此数。讨论中出现的分歧意见与国外大体相同。
著名意大利诗人Piergiorgio
Welby擅辩的让处于天主教会制度严重反对安乐死的国家领导人同意他对自己实行安乐死,可是一直得不到同意。2006年12月21医生拿走了维持他9年生命的呼吸器(respirator),结束了他的生命。享年60岁。Piergiorgio
Welby患肌肉萎缩(muscular
dystrophy)40多年。就在宣布他死后数小时,为他执行安乐死的医生被捕。
“安乐死”犹抱琵琶半遮面
自1994年始,全国人代会提案组每年都会收到一份要求为安乐死立法的提案。在1997年首次全国性的“安乐死”学术讨论会上,多数代表拥护安乐死,个别代表认为就此立法迫在眉睫。看来安乐死立法已不能回避了。但法律实现的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安乐死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意志,眼下尚无科学性的调查结果。而且法律付诸实践,就有极大的强迫性,一旦安乐死立法,它就像横在病人面前的一把双面刃,用得好,就可以真正解除病人的痛苦;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剥夺病人选择生命权利的借口,被不法不义之徒滥用。
近日,荷兰通过一项完全允许安乐死的法案,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这意味着,今后医生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对患者实施安乐死,就会免遭起诉。至此,安乐死结束了半遮半掩的状态,可以在阳光下操作了。
但安乐死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仍是一个法律上的难题。就连一向以立法处于前沿而著称的美国,在安乐死立法上也是保守的。1999年10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法律,授权药物管制的执法人员严厉打击有目的使用受联邦政府管制的麻醉药以助病人死亡的医生。美国犹他州一名医生向五名老年患者开具用于“安乐死”
的过量吗啡,被法院以两项谋杀罪和三项过失杀人罪判了三十年。
在法国,任何危害生命的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而澳大利亚的“死亡医生”,则干脆在国际水域施行安乐死,以避开法律的制裁。
在我国,虽然上海等地有悄悄实施安乐死的案例,但安乐死并未获得合法地位。据现行刑法解释,安乐死属故意杀人罪。对于其法律后果,一直有两种争论。一方认为,安乐死不能阻止行为的违法性,仍构成刑法上的杀人罪,但处罚可以从轻。另一方认为,安乐死虽然在形式上具备故意杀人罪的要件,但安乐死是在病人极度痛苦、不堪忍受的情况下提前结束其生命的医疗行为,而医疗行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可以阻却其违法性,不构成杀人罪。
1986年发生在陕西汉中的我国首例安乐死案件,曾历经6年艰难诉讼。医生蒲连升应患者儿女的要求,为患者实施了安乐死,后被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案件审理了6年后,蒲终获无罪释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安乐死的合法性,安乐死仍是违法的,只不过由于蒲连升给患者开具的冬眠灵不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危害不大,才不构成犯罪。

⑸ 问中国刑法,有安乐死吗

安乐死在中国不被允许,不过在执行死刑中,基本有两种行刑方式,1,枪决2,注射死亡,也就是安乐死的方式一样,主要就是注射高浓度麻醉剂,一针即可毙命。安乐死在欧洲一些国家被允许,如比利时,荷兰等。

⑹ 安乐死是什么意思

可以无感觉的死亡,用在两类上 动物 人 当动物 得病时 可以用安乐死
但是人要用的话 会很麻烦的

⑺ 安乐死违反刑法条款哪一条

如果是主动(帮助)提前结束确系医疗手段无法挽救生命的病人生命,无论是否是病人自愿,都认为是故意杀人,并且不适用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应当宣告有罪并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具有从轻情节

⑻ 现在刑法有执行安乐死吗

有的,现在的死刑都是安乐死

⑼ 安乐死有哪些参考文献

以权利推定理论为根据进行了论证 ;后一问题 ,则主要从社会实证的角度做答。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论证自愿安乐死的合法性 ,同时也希望通过一种论证方案的展开来确定安乐死研究的理论支撑点。1047添2444加50

⑽ 为什么不让安乐死

台湾著名主播傅达仁拥有传奇一生,他是篮球选手、教练、获得过金钟奖,在晚年时饱受胰脏癌地折磨,暴瘦到只剩49公斤。在生命最后的两年,他积极推动台湾安乐死合法化,可惜没有成功,直到今年6月,他在家人陪同下,前往瑞士执行安乐死,分4口吞下了药剂,在儿子的怀里停止了呼吸。


在中国,安乐死,这个问题一直有非常大的争议。全国两会上,一直不乏有人推进安乐死的议案。提案中有一份调查数据,就是医务人员对安乐死的支持率高达95%。医务人员目睹了太多生死,面对许多无法康复,但又生不如死的患者。

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了很多这样的患者,严重的脑外伤、脑出血,造成患者大脑的严重损伤。

“即使保住了性命,也是植物人。”这是我们经常对患者家属说的一句话。

医院里有很多神奇的仪器和药物,患者家属不说放弃,病人还有生命体征,医生就有责任继续抢救。


没有呼吸了,可以用呼吸机帮你呼吸;没有心跳了可以起搏器帮你心跳;血压掉了,可以用升压药,加上多管道的输液把液体灌进体内;发高热,可以用冰毯裹住你的全身;体温太低了,我们有温箱;失血过多,我们有足够的血液储备;还有胃管、尿管、肛管、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

现代医学很神奇,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让昏迷的患者继续生存10年、20年、30年。

但是,这样的生存,有意义么?


作家琼瑶因为目睹自己丈夫最后时刻的痛苦,就是否要抢救丈夫与儿女发生激烈的冲突。于是,早早的立下遗嘱,自己如果出现问题,拒绝一切医学抢救。因为她不想要“没有灵魂的肉体”,而是希望能够“有尊严的离开”。


目前,全球只有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家立法允许安乐死,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家允许“被动”安乐死,只准终止为延续个人生命而治疗的做法。我国法律禁止安乐死,一般的解释是因为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国家太大,在政策上必须区域保守,一旦放开口子,后面出了问题就难以封堵。

但并不代表安乐死立法没有必要。每个人有生命的权利,当然也应该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很多晚期患者,生不如死、度日如年。抑郁症患者尚可自杀,但是这些晚期患者的身体太虚弱,虚弱到连结束自己生命的力气都没有,甚至连基本的意识都没有。

现阶段,比较现实的做法可能是,像签器官捐献同意书一样,在生前如果可以像琼瑶一样,签下一份放弃抢救同意书,不仅可以节约医疗资源,减轻病人的痛苦,无疑也是对生命的更大尊重。

本来,写到这里,文章就要结束。但转念一想,是不是自己也想的简单了?

我们看到的安乐死,好像是皆大欢喜。且不说,可能有人利用安乐死,剥夺他人的生命。

热点内容
法学考研英语要求 发布:2025-02-07 22:53:53 浏览:308
山东司法厅长原厅长简历 发布:2025-02-07 22:48:32 浏览:643
婚姻法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解除 发布:2025-02-07 22:20:18 浏览:903
新婚姻法2020第三者财产 发布:2025-02-07 22:12:58 浏览:268
深圳消防法律援助热线 发布:2025-02-07 21:57:19 浏览:334
大学依法治国论文 发布:2025-02-07 21:43:59 浏览:114
法院补偿器 发布:2025-02-07 21:30:25 浏览:238
人大立法环保调研 发布:2025-02-07 21:13:41 浏览:382
钦州人民法院领导 发布:2025-02-07 21:08:57 浏览:227
私募基金公司出具法律意见书 发布:2025-02-07 20:52:10 浏览: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