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对于人民

民法典对于人民

发布时间: 2022-02-09 05:23:51

民法典对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民法典的发布对生活和生产还是比较有指导性意义的。民法典的规定是越来越细致,越来越人性化了,越来越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

㈡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1][2][3]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4][5]

中文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编纂时间
2016-2020年[6]
制定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7]
颁布时间
2020年5月28日[5]
施行时间
2021年1月1日[5]
快速
导航
法律全文
立法经过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立法活动被终止。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加之对民法草案认识分歧较大等原因,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下来。
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着手第一步的民法总则制定工作,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有关民事法律的实践经验,提炼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则,形成民法总则草案。[6]
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从做法上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事法律。民法总则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出来,预期6月份能够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8] 。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9] 。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10]

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新增离婚冷静期[11] 。12月23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12] 。12月23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二审稿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稿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13]
2019年6月25日,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14] 。12月20日,法工委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审议[15]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据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16] 。12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17] 。

㈢ 新颁布的民法典对人民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法律分析: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人民的生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等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㈣ 民法典对人们有什么好处

5月28号,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议案,这部法律将于年1月1号开始施行,民法典是我国民法制度内容的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先来说民法吧,民法是我们实体法律部门里的一个小分类,这里面还有如宪法相关法,商法以及刑法等其他组成部分。民法也是一种法律规范,遵循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有序、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等基本原则。我国原来就制定有一部民法总则,现在还有效行使的,民法总则是明法典的开篇,在民法典中起统领作用。民法总则规定了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性,对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作出规定,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依据。而新出台的民法典提出的内容绝大部分符合对民事总则文案的补充和领域的扩展,所以民法典也是民法制度完善的重要体现。
两会当中,全国人大代表龚曙光提出发言“民法典在我们国家体系建设中是一个标志性事件,编撰这一套民法典是中国立法走向完善,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龚代表认为,民法典在司法体系上体现 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体现,它是中国的历史,也是世界的未来。
还有最近的专家解读民法典草案7大亮点,使得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这里简单提下民法典的内容吧。民法典分7编和附则共1260条规定。7编分为:一总则,二物权,三合同,四人格权,五婚姻家庭,六继承,七债权责任。附则此处省略。由7编细分出来的人们关注的民法草案就出炉了,亮点一见义勇为免责;二小区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三禁止放高利贷;四保护个人信息;五界定夫妻共同债务;六增加遗嘱形式;七头顶上的安全帽。用七大内容来解决目前民众出现的棘手的纠纷。所以民法典的颁布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是从我国国情出发的,保障了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等。它任然是我国民法制度完善的体现,使中国向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又迈进了步伐。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㈤ 民法典只针对人民吗

是的,民法典主要是针对人民的。不管任何一个国家民法典的制定都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保护最基本的准则,这也是人类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立法中最复杂、最巨大、最庞杂的过程。

㈥ 民法典关于人身权是如何规定的

1、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2、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㈦ 对于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法典的认识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认识。他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

热点内容
法官询问证人 发布:2025-02-07 14:31:30 浏览:331
最后一次出走社会与法 发布:2025-02-07 14:27:26 浏览:224
法律服务所存在的问题 发布:2025-02-07 14:20:24 浏览:350
专利侵权管辖法院 发布:2025-02-07 14:15:12 浏览:453
良知下集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 发布:2025-02-07 14:14:00 浏览:969
婚姻法财产分割过错方 发布:2025-02-07 14:05:55 浏览:134
合同到期终止合同是劳动法的第几条 发布:2025-02-07 13:41:31 浏览:977
一村一居一法律顾问简报 发布:2025-02-07 13:18:24 浏览:775
山西财经大学法律硕士的学费 发布:2025-02-07 13:12:45 浏览:303
劳动法是双休 发布:2025-02-07 13:12:28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