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什么

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2-10 00:08:50

民法典编纂的步骤体现了哪些政治知识

1.坚持党的领导
2.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使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3.政协参政议政,政治协商
4.依法治
5.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⑵ 民法典作为一部整体性质的法典体现了什么特色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作为中国第一个用“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将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内书”。它将守护着容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它也霸道的将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不再保留。但是它却由之前的法律合并而成的。其中包括了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家庭婚姻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编,总共1260条。
不管是衣食住行,生产经营,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我们每天都将与它打交道。从个人到家庭再到社会,它都给每个公民带来了崭新的体验。
民法典共1260条,全文逾10万字,将守护每个人一生一世,深刻影响14亿人的生活,架起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男婚女嫁、物权债权,大到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小到高空抛物、霸座、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小区电梯广告收益等等问题,包罗万象的民法典,应该看到,如今的民法典不仅具有无可撼动、不可逾越的地位和效力,每个人都必须在其范围内活动,更在于它开辟了美好未来,使法治观念和民法典体现的基本精神更接地气,贴近群众的生活。
1、为人事权利提高保护,这是史上第一个将人格权独立成编的法典。不仅仅是将以往人格权利的整理,而是对人格权利的全面保护。
2、为家庭和谐提升助力。法律更周全的保护了家庭的和睦。
3、为社会治安增添光彩。对于人民需求保持高度敏感性,新增内容不少是针对舆论以及热议的立法回答,中国社会治理得到了有效提升。

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典》既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也为民事和经济审判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民法典》对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民法典,也是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于2020年5月28日颁布,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3)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什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共有一千两百六十条[30],共七编并附则:

1、总则(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民事责任、诉讼时效、期间计算)

2、物权(通则、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消灭、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

3、合同(通则、典型合同、准合同)

4、人格权(一般规定、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5、婚姻家庭(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

6、继承(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遗产的处理)

7、侵权责任(一般规定、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医疗损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8、附则

⑷ 民法典的立法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

作为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统领性规则,民法回总则的通过和答施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民法典编纂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民法总则以现代社会私法自治最重要的自由和平等为价值主轴,以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为民事活动的边界,以绿色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理念,引领整个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民法总则对民法基本原则的创新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

⑸ 《民法典》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

(一)《民法典》具有极强的中国特色

《民法典》编纂始终贯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民法典》第一条中就有明确的体现:“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典》第二条至第十条从民法原则上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体现,特别是其中的秩序原则、绿色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具有极强的中国时代特色:其中“绿色原则”的提出,是以人民为中心,可持续发展在法典层面的具体体现,是与我们国家的发展政策向呼应的;而“秩序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则是强调“习惯”“公序良俗”的作用。社会问题的治理,不仅仅要依靠法治,同时也要凭借善良风俗;需要基层组织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时候,不仅要懂法,还要对所在地区的习惯、风俗具有明确的认识。问题的处理结果,不应当违反法律规定,也不应与该地区历史形成的善良风俗不同,而影响群众的“法情感”,未能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打开《民法典》,我们发现使用语言是平实易懂的语言,从形式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而《民法典》中对民事主体人身及财产权利的保护,是从实体上体现出人民当家做主。《民法典》对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等倡导性规定,无不是《民法典》中国特色的体现。

(二)《民法典》具有显著的开创性

《民法典》的开创性体现在历史维度和编章设置。《民法典》是近代中国第一部法典,开创中国法律法典化的先河。中国自古有“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法律制度主要集中于刑事规定,民事纠纷的解决主要由社会基层组织依据道德、礼俗给予解决。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的思潮下,进行了大量学习西方制度的努力,但距离具有自己的法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在1954年开始就进入草案阶段,历经66年积累与准备,终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

《民法典》的编章设置,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法典,有开创自己的特点。我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是其他国家没有过的,足以体现《民法典》对人的权利的重视。人格权编不仅对传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相关权利进行明确规制,更是对人的精神健康进行了规定,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强化了隐私保护,进一步加强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完善了相关的保护规则。

(三)《民法典》具有很强的实践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民法典》1260条是建立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以及民法总则等九部民事法律所确立的框架下,对原有法律条文进行了吸收和精练。在立法过程中,《民法典》条文吸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150余条,而这种“吸收”体现在司法实践中就是法院裁判的延续性,对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民法典》不但提供纠纷处理的基本原则,还制定了常见具体问题的处理规则。以旅客霸座为例,近些年霸座事件屡见报端,但往往停留于道德层面,公权力介入存在法律障碍,而本次《民法典》第八百一十五条明确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旅客无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级乘坐或者持不符合减价条件的优惠客票乘坐的,应当补票,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民法典》以明确态度,对于霸座行为给予了法律的否定性评价:赋予承运人有向“霸座”人员按照自行规定加收票款的惩罚性权利,更重要的赋予了在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情况下,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不但能够使霸座人员受到应有惩罚,也从事实上维护了合法旅客的权利,引导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⑹ 请简要论述民法典通过的重要意义

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的民事权利保障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改变。民法典调整着公民日常生活里方方面面的行为与关系。从摇篮到坟墓,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几乎我们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人民终于拥有了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这部法典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制度特点,立足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反映了人民的意愿。《民法典》颁布实施后,在婚姻家庭编中增加重视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为避免双方冲动离婚,增加了离婚冷静期的设置,让双方强化家庭经营意识,更加冷静的对待婚姻中的矛盾。

为生民立命,这五个字最能体现民法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具有的重大意义。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后,形成的系统性法律。民法典更是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此次民法典明确了居住权、家事代理权等更好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民法典的出台是我国坚持法治的最直接体现,坚持法治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民法典的出台必将直接促进这些法治目标的实现。

⑺ 民法典立法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民法典的意义在于:1、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2、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⑻ 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中国人民哪一项共同事业的建设

民法典的通过体现了中国人民文明进步的共同事业的建设成就。

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民主、平等与统一性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适用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热点内容
欠条的法律效力几年 发布:2025-02-07 11:57:28 浏览:827
法学张晓晨 发布:2025-02-07 11:41:41 浏览:449
城区法院缠 发布:2025-02-07 11:29:53 浏览: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 发布:2025-02-07 11:22:18 浏览: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传 发布:2025-02-07 11:06:53 浏览:119
2017婚姻法关于房产 发布:2025-02-07 11:06:10 浏览:562
民法典解读讲座 发布:2025-02-07 10:40:24 浏览:384
劳动法对工种的分类 发布:2025-02-07 10:31:10 浏览: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发布:2025-02-07 10:23:22 浏览:376
成都西同律师 发布:2025-02-07 10:21:42 浏览: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