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则123条

民法通则123条

发布时间: 2022-02-10 05:11:38

Ⅰ 请问如何理解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

第一百三十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是说共同侵权人,在对受害人进行赔偿时,受害人向任何一方主张赔偿都可以。

Ⅱ 如何解释民法通则第123条和第3条

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

Ⅲ 结合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如何理解我国《民法通则》等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放射

第一百二十三条 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专等对周围环境有属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是无过错责任,除非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

Ⅳ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一条内容

第一百三十一条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
任。

Ⅳ 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

民法通则指的是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要承担赔回偿责任。
但是如果答是乘客和运输单位的关系,那就不是一般的民事侵权法律关系,而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比如违约或者侵权等等。如果乘务机构对乘客造成了损失,并且不是乘客个人的因素,那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Ⅵ 结合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如何理解我国《民法通则》等123条规定

杆我国《民法通则》等123条规定即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放射性,高速运输工专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危险属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是一种基于特殊侵权的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发生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后,作为电力设施的产权人或管理人要承担无过错赔偿责任,但具有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所列名的不承担责任情形的,则电力设施的产权人或管理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如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范围内向电力设施保护区抛掷物体,最常见的高压线下垂钓,将线杆抛向电力设施保护区,使线杆瞬间穿越电力设施保护区引发触电,其行为就违反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这一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属于司法解释中的免责情形。且这一行为的实施,也属于一种间接故意即明知高压线线下垂钓,将线杆抛向高压线的危险性,仍实施这一行为,对有可能引发的损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等123条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电力设施的产权人或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Ⅶ 结合触电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如何理解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

根据事故电源的电压等级不同,可以将触电案件分为高压触电案件与低压触电案件版两种。
在电力行业内部,权1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被称为高压,以下则称之为低压。我国《民法通则》第123条将“高压”列为高度危险作业的种类之一,但却没有对“高压”作进一步的阐述,不但没有表明高压的电压等级,甚至连“高压就是指高电压”这一点都不能让人信服,因为从物理的角度看,高压亦可指称高水压或高气压等。直到200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最高院司法解释)颁布后,这些疑惑才得到解答。该解释与电力行业的惯例有所区分,将1千伏及以上电压称为高压,1千伏以下称为低压,实现了法律适用前提的明确化。
将触电案件分为高压触电与低压触电两种,其法律目的在于确定不同电压等级触电案件的归责原则。一般而言,高压触电属于民法上的特殊侵权,应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而低压触电往往属于一般侵权,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追究侵权责任。

Ⅷ 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

《民法通则》第23条 宣告死亡的条件
第二十三条【宣告死亡的条件】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 法(办)发〔1988〕6号)
36.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判决书除发给申请人外,还应当在被宣告死亡的人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
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

Ⅸ 请问民法通则123条中说的高空指的是多高

所谓高处作来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自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特殊侵权中的高空,首先要高于被侵权人的身高,显然,至少应在基准点的2米以上,否则怎么可能产生高空坠物砸人?

法学角度只要有可能坠落侵权的都可以认为是高空坠物。

Ⅹ 民法通则123条剧毒指的什么毒

指可以致人死亡或重伤,对人的身体造成重大损害的

热点内容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传 发布:2025-02-07 11:06:53 浏览:119
2017婚姻法关于房产 发布:2025-02-07 11:06:10 浏览:562
民法典解读讲座 发布:2025-02-07 10:40:24 浏览:384
劳动法对工种的分类 发布:2025-02-07 10:31:10 浏览: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发布:2025-02-07 10:23:22 浏览:376
成都西同律师 发布:2025-02-07 10:21:42 浏览:936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发布:2025-02-07 10:10:22 浏览:811
法规英文动词 发布:2025-02-07 10:09:40 浏览:324
首页社会正文最新劳动法 发布:2025-02-07 10:08:08 浏览:476
法律硕士要事先选定学校 发布:2025-02-07 09:50:03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