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机关防控疫情

司法机关防控疫情

发布时间: 2022-02-10 11:13:34

㈠ 20法考北京考区在现行疫情防控政策下,需要注意什么

司法行政机关将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及时发布关有关信息,希望应试人员大力配合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同时,随时关注北京市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管理平和北京市司法局微信公众号“京司观澜”,了解北京考区的最新信息,并保持手机通讯畅通。

㈡ 关于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

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在河北省疫情防控期间,对有下列妨害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决依法从严查处:

一、来自境外、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或者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瞒报谎报病情、就诊史、接触史、旅居史、行踪轨迹等重要信息,拒不接受检疫排查、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拒不接受防疫、检疫、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参与人员聚集活动,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流调工作人员隐瞒实情、虚构事实、故意躲藏,拒绝、阻碍调查工作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在路段卡口、村居社区、医院商超、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拒不配合防疫工作人员实施扫码测温、询问登记、身份核查、车辆检查等防疫措施,不听劝阻、制造事端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违反疫情防控规定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展销、赛事、庙会、灯会、团拜会、茶话会、联欢会等聚集活动的,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操办婚丧嫁娶事宜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在疫情防控期间,违规组织人员聚集,起哄闹事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

七、威胁、辱骂、伤害执行防疫工作任务的医护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村居委员会工作人员和其他群防群控人员的,视情节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参与聚众赌博活动的,依法从重处罚。

九、其他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及其疫情防控部门发布的有关疫情防控决定、命令、通告、公告的,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㈢ 司法所疫情防控需要的台账

㈣ 拒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行为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于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

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

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

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

5、哄抬物价的行为。

6、制假售假的行为。

7、造谣传谣的行为。

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

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

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㈤ 西安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8

法院因疫情中止审理在押人员怎么办

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刑事案件,包括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依法中止审理。检察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同时,要切实注意防止超期羁押。“两高两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简称《“两高两部”意见》)。
在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案件,要注重办案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在疫情防控期间办理案件,既要严格依法,也要严格落实隔离、防控的要求。”
人民检察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审查起诉案件,应以书面审查为主要方式,尽量不采取当面方式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以及听取辩护律师意见,可以采取电话或者视频等方式进行,以减少人员流动、聚集、见面交谈。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审查起诉案件,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办结。如果因为疫情影响,不能在法律规定的审查起诉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办理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同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在审判过程中,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据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于刑事案件,包括适用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审理。同时,要切实注意防止超期羁押。
法律资料:
根据 《刑事诉讼法》关于期限的规定,以一审普通程序为例(不针对特殊情况),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从侦查开始到一审审结所需要的期限进行了梳理。从表格中可以发现,一个案件一旦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其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半、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所以,对家属来讲,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然,案件时间长也并非都是坏事,从另一个方面看,可能是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尚不充分,这就为辩护提供了空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第四款“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这就意味着假期的延长并不会导致羁押期限的延长,羁押期限届满时,不论是否处于假期,都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予以释放。
同样,对于处于审查起诉、审判期间的案件而言,疫情对办案期限也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检察机关、法院办案都是可以延期的,如果算上延期的时间,即使疫情影响了正常工作,但对检法来说,办案时间也是足够的,不会因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法超期羁押。当然,这种延期是要符合法定事由并且客观必要。
我们要相信司法机关会依法办案。疫情只是改变了办公的方式,并没有停止办公,网上办案、视频提讯、远程开庭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且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近日下发的 《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刑事案件办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办案期限以二次退回补充侦查、三次延长审查期限为限,退查和延长应当以符合法律规定且客观必要为原则。

㈦ 疫情防控期间不服从管理人员正常管制的或者私自殴打辱骂工作人员的可以移交司法机关按《刑法》来处理吗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为防治突发传染病专疫属情等灾害而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可以构成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拒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的,组织大规模聚餐、玩乐等群体性活动,引起新冠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后果特别严重的,最高可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㈧ 不配合疫情防控违反什么法律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接受什么处罚主要取决于你实施了什么行为。最可能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等这些法律。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另外,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5、哄抬物价的行为。6、制假售假的行为。7、造谣传谣的行为。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对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依法给予处罚。”《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㈨ 新冠为什么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新冠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属于危险犯。
即只要存在导致引起新冠肺炎疾病传播的严重危险即可构成,不以引起疫情传播的结果为构成要件。根据相关规定,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是当前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重要举措,也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是当前阻断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的重要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破坏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依法从严从快惩治可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司法机关办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件,应严格区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的界线,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构成要件。特别是要准确认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主体范围、行为及因果关系,并处理好法条竞合和牵连数罪等问题,坚持罪刑法定、证据裁判原则,避免法律政策把握粗放化、简单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 针对的是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具体规定了五种情形,其中有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其客观行为必须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具有传播的严重危险,即造成了不特定人或者多数人感染甲类传染病或者具有使不特定或者多数人感染甲类传染病的具体危险。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要事先选定学校 发布:2025-02-07 09:50:03 浏览:629
标准输入法官方 发布:2025-02-07 09:49:23 浏览:449
失德之害领导干部从政道德警示录下载 发布:2025-02-07 09:49:22 浏览:263
四川大学诉讼法考研 发布:2025-02-07 09:16:01 浏览:66
新婚姻法女性不婚 发布:2025-02-07 09:15:15 浏览:516
迟到罚款是否违反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2-07 08:46:07 浏览:824
辩论赛依法治国 发布:2025-02-07 08:40:02 浏览:80
南京司法鉴定中心 发布:2025-02-07 08:39:27 浏览:956
银行贷款不还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07 08:27:03 浏览:498
婚姻法测题目加答案 发布:2025-02-07 08:00:00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