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用益物权

民法用益物权

发布时间: 2022-02-11 04:27:34

『壹』 民法中的用益物权是什么

用益物权本身的概念并不复杂,它是指以一定范围内的使用、收益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设立的定限物权。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我们会注意到,用益物权虽然可以使用物,但是对该物并没有处分的权利。因此用益物权的所有者只能使用物权而不能决定该物的去留。考试中常见的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指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因此是指承包经营权就是承包人(个人或单位)因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或其他生产经营项目而承包使用、收益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或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权利。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利用土地营造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权利。建设用地使用权同农用地使用权相区别,是对土地进行非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而从事建设的权利。

三、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公民个人在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宅基地上所享有的建造房屋以使用居住的一种物权。我国《物权法》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四、地役权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不动产的效益的权利。他人的不动产为供役地,自己的不动产为需役地。

『贰』 用益物权的一般规定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国家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以及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组织、个人依法可以占有、使用和收益。
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三条,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叁』 物权法中有哪些用益物权

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其大分类主要有地上权、地役权、典权、用益权。具体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租赁权等。

比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自然资源使用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用益物权"这一概念在中国《民法通则》中没有出现,有关用益物权的规定也只有零星几条。物权法草案第123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严格说来这也不是用益物权的立法定义。因此,在中国民事立法上难以给用益物权一个明确定义。在民法学上,所谓用益物权,是指非所有人在他人所有的物上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他物权。

『肆』 民法典的用益物权规定在

用益物权人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对标的物占有、使用、收益。另外,用益物权的存在,回对所有权答也构成一定的限制。即所有权人不得妨碍用益物权人行使其用益物权。

用益物权是以使用收益为目的的限定物权。 用益物权的享有和行使通常以对物之占有为前提。用益物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

(4)民法用益物权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物权法》第一百二十条“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应当遵守法律有关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定。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

《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依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物权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依法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国家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伍』 民法典物权编新规定的用益物权是

法律分析:用益物权是指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用益物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其目的是使用、收益。其客体受到限制,客体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三条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陆』 民法中的内容 用益物权与用益物权之间,一般都难以并存,这句话怎么理解

一个物上只能同时存在一个用益物权,一般是物的占有人享有

『柒』 民法典规定的用益物权包括哪些

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二十三条_用益物权的定义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捌』 什么是民法上的用益物权怎么理解好理解一点的回答,不要一大堆理论。

简单明了的说抄,就是你袭用别人的东西来给自己谋利益,这就是用益物权。三点:1.东西不是你的,而是别人的。2.除了你不能随意处分以外,跟所有权没啥两样。3.用益物权,用益肯定是要为自己谋利益。
举个小例子:你借用哥哥的车跑出租为自己赚钱,那么你就是用益物权人

『玖』 什么是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哪几种

.1.用益物权释义

用益物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权利人对他人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所谓用益,也就是用益物权是以对他人所有物即财产为使用、收益的目的而设立的。建立用益物权制度,促进和规范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序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的资源又是有限的,特别是土地等资源相对稀缺,又不可替代。 为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就必须既要节约资源,又要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用益物权制度解决了在不能取得物的所有权或不必要取得他人之物的所有权时,用益物权人可以通过对他人所有之物的占有、使用而获得收益,如甲租赁乙的房子开一商店。而对于所有人,也可通过设定用益物权,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交由他人使用收益,自己也能获得收益。这样,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都取得了相应利益。对于整个社会,资源充分的利用也使社会的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同时,用益物权还规范了所有权人和用益物权人及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利用财产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平衡了各方利益,保证了物的有序利用。租赁权(包括出租权和承租权)

以房屋的租赁权为例:

住房的承租人不享有继承权。房屋承租关系是一种合同关系。承租人只是在合同有效期限内,有权占有和使用承租的房屋,而不是取得承租房屋的所有权。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所能继承的只能是属于被继承人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即公民死亡时遗留的。

依据法律规定,承租人死亡后,其他共居人(户口与承租人在一处,共同居住两年以上)经过协商后,决定由谁来承租,并向产权单位申请变更承租人。
公民租赁的房屋不产生继承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根据《城市房屋管理规定》和《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规定,父母租赁的房屋,在其去世后,有以下三种情况的,其子女有权续租,即子女一直随父母生活;子女在该市有正式户口;子女没有其他住房或住房特别拥挤。”

如协商不能达成一致,需要通过其他法律途径解决,如调解、诉讼等,再申请变更,重新签订租约。

热点内容
婚姻法在在线 发布:2025-02-07 04:52:59 浏览:751
酸洗刑法 发布:2025-02-07 04:52:58 浏览:894
以下不属于传统婚姻法的特征 发布:2025-02-07 04:47:57 浏览:551
俄罗斯司法学院 发布:2025-02-07 04:46:31 浏览:449
婚姻法测 发布:2025-02-07 04:40:49 浏览:31
转包土地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7 04:18:36 浏览:449
英语专业国际经济法 发布:2025-02-07 03:36:24 浏览:45
深圳市劳动法电话 发布:2025-02-07 03:29:16 浏览:38
防金融诈骗法律知识网络竞赛题 发布:2025-02-07 03:15:24 浏览:830
律师函来了后果严重吗 发布:2025-02-07 03:04:25 浏览: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