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司法协助
A. 司法互助与司法协助的区别
基本没有区别 主要内容都是 针对民事、刑事案件 进行
1.共同打击犯罪;
2.送达文书;
3.调查取证;
4.认可及执行民事裁判与仲裁判断(仲裁裁决);
5.接返(移管)受刑事裁判确定人(被判刑人);
B. 涉外的民事案件怎么请求司法协助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的法院之间,根据本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内者按照互容惠的原则,在司法事务上相互协助,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1、一般司法协助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司法协助主要指人民法院和外国法院可以相互请求、代为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及其他诉讼行为。
2、我国人民法院与外国法院之间的司法协助有两种途径:
一是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
二是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3、《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可以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请求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当事人请求执行的,如果被执行人或者其财产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由当事人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外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
C. 司法协助的协助原则
司法协助涉及国家间的关系,尊重他国主权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不违反他国版社会公共利益是权司法协助不可动摇的原则。
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国家主权主要体现在案件管辖、语言文字、律师制度、法律适用等方面。因此,请求他国协助事项不得是他国法院专属管辖范畴;委托他国完成的文件须附有该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文本或国际条约规定的其他文字文本;委托事项不得有碍他国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他国有权拒绝协助。司法协助所适用的法律一般是依被委托国本国法,但也可以在不违背自己本国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对方要求适用对方法律或依对方指定的特定方式进行。
进行司法协助应当坚持平等、互惠原则。当事各国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不得将本国意志强加他国或以此为借口制裁、攻击他国。国与国之间没有司法协助条约时,应坚持互惠对等,彼此遵循国际惯例。
同样,我国人民法院受托完成协助任务时,也须依照上述原则对委托内容详加审查。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或者国家主权、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不予协助。
D. 司法协助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司法救助金还有找代理律师
E. 司法协助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规定,来司源法协助的根据有两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同一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即具有司法协助关系。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二是互惠原则。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如果某一国家协助我国为一定的司法行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为相对等的司法行为。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F. 有谁能告诉我,加拿大和中国存在民事司法协助吗
加拿大和中国没有签署民事司法协助条约;不可以在上海一中院要求司法协助执行;需在国内进行起诉。。
G. 司法协助的途径有哪些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己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为对方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协助的根据有两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同一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即具有司法协助关系。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二是互惠原则。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如果某一国家协助我国为一定的司法行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为相对等的司法行为。
司法协助的途径:
1、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2、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3、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
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我国进行司法协助的条件:
1、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或者外国法院提出请求;
2、当事人或者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不得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当事人或者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范围,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说明理由,退回外国法院。
司法协助是国际间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协作关系,它便于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判及判决、裁定的执行,便于跨国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参考来源:网页链接
H. 中国和哪些国家间有司法协助协议
从我国与其他国家签定的一些司法协助协议来看,司法协助的范围不尽回相同。有的仅限于狭义司法协助答的范围,如1994年3月16日我国与泰国签定的《关于民商事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中,就只将双方司法协助的范围规定为“双方同意在民商事的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方面相互合作”。有的则包括广义司法协助的范围。如1993年8月2日我国与保加利亚签定的《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中,就将双方司法协助的范围规定为:送达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代为调查取证;承认和执行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有的甚至超出广义司法协助的范围,还包括根据对方请求,提供本国的民商事法律、法规文本和本国在民商事诉讼程序方面的司法实践情报资料,如1987年5月4日我国与波兰签定的《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中即作了如此规定。
I. 司法协助条约跟司法引渡条约有什么不同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己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为对方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引渡(extradition)是指国家根据条约或基于其他理由把在其境内而被别国指控或判定犯罪的人,应该国得请求,移交改过审判或处罚的行为。是国家之间刑事司法协助的一种形式。比如赖昌兴目前身在加拿大境内,但被我国指控有犯罪行为,我国向加拿大请求将其移交于我国进行审判。加拿大应请求移交的行为就是引渡。
引渡的
法律
基础是一个主权国家对犯罪的管辖权,包括属地,属人和其他管辖权等。也就 是说,请求引渡的国家,基于国际法上承认的依据,对该名身处他国境内罪犯享有管辖权。可以引渡的罪行在19世纪以前主要是政治犯,异教徒和逃兵。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得胜利,罪刑法定和民主原则得确立使引渡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改变。各国变为只引渡普通刑事犯。"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习惯法则。
我国与泰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等一些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并且参与了很多实际上涉及引渡问题的公约,比如《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消除一切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等等。
我国与外国签订的民商事司法协助协定签署、生效一览表
1、1987年5月4日我国与法国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88年2月8日生效;
2、1987年6月5日我国与波兰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88年2月13日生效;
3、1987年11月20日我国与比利时签订《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我国政府1988年9月5日批准该协定;
4、1989年8月31日我国与蒙古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0年10月29日生效;
5、1991年1月16日我国与罗马尼亚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3年1月22日生效;
6、1991年5月20日我国与意大利签订《关于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5年1月1日生效;
7、1992年5月2日我国与西班牙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4年1月1日生效;
8、1992年6月19日我国与俄罗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3年11月14日生效;
9、1992年9月28日我国与土耳其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5年10月26日生效;
10、1992年10月31日我国与乌克兰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4年1月19日生效;
11、1992年11月24日我国与古巴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4年3月26日生效;
12、1993年1月11日我国与白俄罗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3年11月29日生效;
13、1993年1月14日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5年7月11日生效;
14、1993年6月2日我国与保加利亚签订《关于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5年6月30日生效;
15、1994年3月16日我国与泰国签订《关于民商事司法司法协助和仲裁合作的协定》;该协定1997年7月6日生效;
16、1994年4月21日我国与埃及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5年5月31日生效;
17、1994年10月17日我国与希腊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6年6月29日生效;
18、1995年4月26日我国与塞浦路斯签订《关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6年1月11日生效;
19、1995年10月9日我国与匈牙利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7年3月21日生效;
20、1996年4月16日我国与摩洛哥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协定》;该协定1999年11月26日生效;
21、1996年7月4日我国与吉尔吉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7年9月26日生效;
22、1996年9月16日我国与塔吉克斯坦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8年9月2日生效;
23、1997年4月28日我国与新加坡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9年6月27日生效;
24、1997年12月11日我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8年8月29日生效;
25、1998年10月19日我国与越南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1999年12月25日生效;
26、1999年1月25日我国与老挝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2001年12月15日生效;
27、1999年5月4日我国与突尼斯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该协定2000年7月20日生效;
28、2000年3月20日我国与立陶宛签订《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我国政府2000年8月25日批准该协定;
29、2001年4月9日我国与阿根廷签订《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条约》
没建交不可能签订条约,基本常识。
J. 国际民事司法协助包括哪些内容
司法协助是指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根据另一国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或回有关当事人的答请求,代为实施或协助实施一定的司法行为。从当前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司法协助涉及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关于司法协助的内容有狭义和广义的观点,狭义的司法协助只包括送达诉讼文书和调查取证,我国民事诉讼法采用的是广义的观点,即认为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询问证人、调查取证及外国法院判决和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