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我国民法渊源有哪些

我国民法渊源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2-14 00:05:17

㈠ 在我国民法的渊源包括哪几类什么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其作用是什么

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根据民法总则第10条的规定,我国民法的渊源是法律和习惯。
主要包括:1法律。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①宪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单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规范。2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规章。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为贯彻法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就法律适用中的问题作出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包括关于贯彻执行法律的意见、适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批复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渊源。5国家政策和习惯。

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原则,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没有写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则。民法基本原则与普通法律条文同样可直接适用。
根据《民法典》,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以及绿色原则。

㈡ 我国的正式法律渊源有哪些

宪法;法律,在这里指狭义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历史类型的法的渊源有所不同,而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类型的不同国家的法的渊源也不尽相同。

奴隶制社会初期,法律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为主。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习惯、宗教教规、道德规范和判例。到奴隶制社会的中后期,开始出现成文法。

封建制社会,法的渊源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两种。中国封建制法最有代表性、发展最完备的是唐朝,成文法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有律、令、格、典、科、比、例等。



(2)我国民法渊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道德规范和正义观念具有普遍性的的法的渊源。古今自然法学派者就特别强调这种法的渊源,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把这些因素视为最主要的法的渊源,甚至要把这些因素直接视为法的形式。在中国文化传统下,道德规范以及其相关联的正义观念,成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一种法的渊源。

法律规则中有不少规则来自于习惯,立法机关可以根据习惯形成制定法规则。司法机关往往从习惯中抽取某些规则,据以处理某些案件。一般来说,习惯在历史上比之现今时代,在法的渊源的体系中的地位更重要。

㈢ 民法的学理渊源是什么我国民法的正式渊源是什么

民法的学理渊源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法
2、判例
3、国际条约
4、习惯
5、法理

我国的民法渊源包括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
正式渊源:
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中关于所有权的规定、关于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既是民事立法依据,也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规范。
2、民法通则及民事单行法。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生活的共通原则和制度,在民法渊源中处于核心地位。另外还有民事单行法,重要的有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著作权法等。其他一些综合单行法如文物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水法中,也含有重要的民法规范。
3、国务院制定发布民事法规。这些民事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有两类:一类是根据政府行政职能,为立法部门制定的法律配套而制定的,如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另一类是含有民事法律规范的单行行政法,如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
4、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自治条例。其中有些属于民事规范。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只能在制定者管辖的行政区域内有效。
5、规章。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规章有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规章中有些是民事规范。
6、最高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释。最高法院的民事司法解释是对法律适用的说明,对法院审判具有约束力,司法实践中被作为法律渊源援用。
7、国际条约中的民事规范。我国政府签署并经人大批准的国际公约或双边协定,具有与国内法等同的法律效力,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

非正式渊源:
1、习惯。习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易中形成的经常性做法。许多国家民法典中都有“本法无规定者从习惯”的规定。我国民法没有对习惯的效力做一般性规定,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其法源地位。无论制定法是否认可习惯为法源,习惯为法源的事实都存在。因为任何制定法都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当制定法有疏漏时,法官的选择之一就是寻找习惯,习惯就成为事实上的法源。
2、判例。由于立法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不可能一墩而就,包揽无余,最高法院可以通过判例的形式不断促进立法的完善,用判例来指导全国的审判工作。成文法条太抽象,容易造成司法适用上的不统一,最高法院核准并颁布一些典型案例,法官通过类比样板,援引其规则,创造性地适用法律。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也非常注意运用判例,实际上对下级法院的效力不是借鉴,而是必须遵循。

㈣ 我国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
民法的渊源,即民法的法律渊源(简称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的具体形式。在制定法上,它主要体现为各个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而在制定法之外,还包括习惯、判例、法理等。
(一)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中作为民事法律所依据的原则的规定、关于财产所有制和所有权的规定、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等,都是调整民事关系的重要法律规范,也是《民法通则》和各种单行民事法规必须遵循的法律依据。另外,法院在民事审判中缺乏实体法依据时,也可依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援引宪法为依据进行法律解释或适用。
(二)民事法律
民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民事立法文件,是我国民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在民事法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民法典制定并颁布之前,是我国的民事基本法。
(三)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授权,制定、批准和发布法规、决议和命令,其中有关民事部分的法规、决议和命令,是民法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效力次于宪法和民事法律。
(四)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的民事规范
国务院各部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又称为行政规章,并不属于立法,但在司法审判活动中,行政规章应当作为裁判的重要参考。
(五)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法规中的民事规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区的自治机关以及经济特区在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内可以制定、发布决议、命令、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这些法规不能与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而且只在制定者所管辖的区域生效。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港、澳两地的法律制度基本不变。两地的原有法规中有大量的民事法律规范,这些民法规范只适用于各该特别行政区。
(六)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依法享有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各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的职权。为了在审判工作中正确贯彻执行法律,可以在总结审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布司法解释性文件,其中民事部分对各级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具有拘束力。
(七)国家认可的习惯
习惯作为民法的法源在我国是受限制的,只有经国家认可的习惯,才具有民法渊源的意义。
另外,我国传统上属于大陆法系,目前尚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但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建立判例制度有助于法官在裁判中正确适用法律,也有助于填补由于目前立法规定较为原则、抽象所造成的法律漏洞。

㈤ 中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

1、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法律;如《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版法》《权担保法》《婚姻法》
3、行政法规;如国务院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4、地方性法规;即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
5、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
6、民事习惯。

㈥ 关于我国民法渊源的问题

1、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民法的渊源,或称民法的法源,它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
因为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
上述理念或者概念必须首先建立起来,然后我们再来理解例外的情况是指什么?
2、在网络里的回答中,我看了一下,基本正确。
3、我理解的民法渊源有:
1、制定法;2、习惯法;3、判例;4、法理。下面我再作解释。
4、在制定法方面:
(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
(2)民法通则以及民事单行法
(3)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
(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规章
(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解释规范性文件
(7)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我国政府签署并经人大批准的国际公约或双边协定,具有与国内法等同的法律效力,也是法律重要的渊源之一,如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等。
5、在习惯法方面
我国民法没有对习惯的效力做一般性规定;但有些单行法肯定习惯效力,如合同法第125条就允许用交易习惯解释合同的歧义条款。
6、在判例方面
主流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判例法历史传统,但在事实上,《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的民事判决实际上对各级人民法院裁判民事案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7、法理方面
我国民法没有规定法理是民法的渊源,但是法理对解释民法和裁决民事案件实际上起的重要作用。

你需要解决的是事实上的民法渊源与主流观点认可的民法渊源的关系,我国的大陆法系,主流观点不认可习惯、判例、法理等是我国民法的渊源,事实上民法通则上有尊重公序良俗的原则,从法的渊源上讲,其实公序良俗也是民法的渊源。
为什么主流观点不认可?主要原因是判例、法理等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不具有普遍性,只是针对个案的,习惯运用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时,可以作为断案依据。
至于怎么应付考试,你用的教材是什么观点,你就采用什么观点。如果是参加什么全国的统考,那就采用主流观点:习惯、判例、法理等不是我国的民法渊源,仅指成文法是我国民法的渊源。

㈦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有什么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有:宪法、法律、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国际条约。
当代中国法律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定法形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1)宪法。宪法是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其主要功能是制约和平衡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宪法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基本规范组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其它附属的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保护公民权利法及其他宪法性法律文件。

(2)法律。这里的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两类。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指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关系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统称,如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及有关国家机构的组织法等法律。非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种具体社会关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内容的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调整范围较基本法律小,内容较具体,如商标法、文物保护法等。

(3)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法规性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

(4)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权力机关,在其法定的权限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法规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适用范围是该民族自治地方。

(6)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的各类法的形式,是我国法律的一部分,是我国法律的一种特殊形式。

(7)国际条约。经我国政府签订、加入、承认后的国际条约也是我国的一种法的渊源。国际条约的名称,除条约外还有公约、协定、议定书、宪章、盟约、换文和联合宣言等。

㈧ 我国民法的渊源不包括

民法的渊源是指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规范的形式.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判例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民法的渊源不包括。

㈨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包括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 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⑤规章;⑥特别行政区的法律;⑦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此外,在法学上一般也认为,习惯应视为我国法的非正式渊源。

㈩ 根据民法的效力来源不同,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有哪些

在许多国家民法中一般把习惯作为敏法的渊源,在我国,习惯作为民版法的渊源受到权限制,只有经过国家认可的习惯,才具有民法院远的意义。我国习惯法作为民法的渊源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商业地区。
判例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无明文规定作为民法渊源,判例并不是我国现在法律的渊源也并无约束力。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法律既不完善,也曾把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作为民法的渊源,而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中并未把法理作为法律的渊源之一,但这并不说名法理在我国并无影响,一般认为,法律的原理解释、法学著作、法学院里对法官裁判案件实际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大概AC吧?。。。。

热点内容
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具体内容 发布:2025-02-06 15:09:35 浏览:271
法考界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主 发布:2025-02-06 15:08:22 浏览:724
劳动法福建哺乳期 发布:2025-02-06 14:58:58 浏览:94
审议环保条例发言 发布:2025-02-06 14:57:38 浏览:757
信访听证会结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06 14:35:04 浏览:602
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多久可以消除 发布:2025-02-06 14:32:33 浏览:576
去法院起诉去哪个法院 发布:2025-02-06 13:47:16 浏览:736
法考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发布:2025-02-06 13:46:41 浏览:24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