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拥军事迹
1. 朱呈镕的事迹
朱呈镕时刻情系“沂蒙红嫂”、人民子弟兵、困难群众,在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非典疫情发生时,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一个企业家、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论是“八一”建军节,还是大年三十;不管是零下30度的冰天雪地,还是零上30度的高温酷暑;无论是在北方万里之遥的“中国东方第一哨”,还是在南方抗击雪灾的最前沿;无论是在首都北京,还是在偏远的海岛;无论是对抗旱打井部队,还是对拉练海训官兵;无论是在铁军独立团,还是在鸭绿江畔好五连,她都义无返顾地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拥军行程10万里,送鞋垫3万多双,送水饺100多吨,做报告130余场,文艺演出60场,开展优属活动30多次,累计捐款捐物达300余万元。2011年,为了向建党90周年献礼,她组织9位新老红嫂,历时3个月,绣制了带有“永远跟党走”字样的90平方米的巨幅党旗,献给党中央。
2. 拥护军人的优秀事迹材料
十佳军人好母亲——陈金兰
陈金兰,现年八十多岁,家在XX镇上沙村,她对党、对军人有着一种特殊的挚爱之情,只要一提到她那群身着绿军装的儿孙们,老人的脸上便会自然地流露出一副掩饰不住的骄傲与光荣。陈妈妈几十年如一日的关心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拥军妈妈”,她常对孩子说:“没有国家,哪有我们的家,没有国防的巩固,哪来我们的安居乐业。”
1971年底,为了战备,某机场需要招收一批临时支前民兵,主要负责挖掘地下隧道供战机停放。尽管当时家中正缺劳力,但她得知这一消息后,却豪不犹豫地鼓励大儿子邱新付报了名,一去便是三年,自己则默默地承揽下一切家务活、农活,从没有过半句怨言。她希望自己的儿子有机会都能到部队接受锻炼、报效祖国,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四子邱新沐圆了她多年的心愿。1981年冬,初中毕业的邱新沐,满怀献身国防的豪情,在母亲的鼓励支持下,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橄榄绿军装。儿子出发时,陈妈妈紧紧握住儿子的手说:“儿子,在部队好好服役,要给咱父老乡亲争光啊!”。儿子带着家人的期望满怀自信地来到了福建某野战部队,新兵训练3个月,表现突出,当上了班长,在母亲不断的鼓励下,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XX陆军学院。现在邱新沐已是XX市人武部的部长,时常提起母亲,总说母亲的叮嘱和鼓励是他成为二十多年来作为一名光荣的合格的中国军人的无限动力。 1997年和2001年,陈金兰又亲手分别将两个孙子送到了部队。看着自己的儿孙们在部队里为家乡争光争气,老人的心里感到无比欣慰。
为了不让当军人的儿孙们有后顾之忧,陈金兰在后方默默地做着坚强后盾。1995年,陈金兰的丈夫病危,为不让儿孙在部队分心,她没有给部队发电报,而是多方安慰和照顾丈夫,直到去世。第二年,自己因胃出血住进医院治疗了一个月,在这期间,她强忍着疼痛,硬是不准家人将实情告诉在部队的儿孙。正是因为有了这位爱国拥军的好母亲,用她那宽广的胸怀与无私的奉献品质,才使得儿孙在军队里健康、茁壮地成长。
陈金兰不仅从自我做起,还带动乡亲们共同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不图名利。她的先进事迹,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同时得到了政府的肯定和社会的承认。正是有许许多多像陈金兰这样的拥军妈妈,才筑起了共和国钢铁长城的坚强后盾。
3.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1500字
袭文水一带。为保存实力,中共八地委决定平川地区大部份干部转移上山。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来,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十二团三营连长王本固负伤,她将王本固隐蔽在一户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的钱给他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痊愈返队。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并捕走地下工作人员石三槐等,形势日险。家人劝其撤退但她仍坚持等上级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国民党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并胁迫她出场坦白。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3)司法拥军事迹扩展阅读: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
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
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考资料来源:刘胡兰—网络
4. 关于刘胡兰的事迹,内容要少一点,急需!!
刘胡兰事迹简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第二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主席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需年满18岁)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虽然只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但刘胡兰却将自己的青春书写得格外绚烂。毛泽东主席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概括她的人生。
在那个并不缺少英雄的年代,刘胡兰的英勇就义令无数人震撼不已。此后,她的事迹和体现出的精神被公众进一步诠释为追求真理,有坚定的信念,爱憎分明,敢于和一切邪恶势力斗争。
5. 花二军的先进事迹
马头岗村地处黄河滩区,过去被称为郑州的北大荒。如今,这里拥有占地300余亩的两层花园别墅式住宅368栋,全村1053口人全部入住绿树成荫、道路宽阔的新村,人均住房面积达80余平方米。村中央宽敞的水泥广场,全套的健身器械,掩映于绿树和别墅间。在村北,繁忙的色拉油厂、饲料厂生产线正欢快运行,村控股企业--河南北方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河南马头岗绿色生态园有限公司,现已成为省、市政府审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0年多的时间,马头岗村由一个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贫穷村,发展成为财富过亿的富裕村、文明村。2004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来河南考察时,到马头岗村视察,他十分高兴地称赞说:从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希望和亿万农民的美好前景。舍弃安逸生活,立志回乡创业
十年前的马头岗,由于地处黄河故道,荒滩多、良田少,农业种植模式单一,亩产不足三百斤,人均年收入不足四百元。群众住的是茅草屋和破瓦房,村集体经济空白,且外欠债务20多万元,连电费都交不上。1993年以前,村两委班子五年时间换了六任,人心成了一盘散沙,赌博及治安事件时有发生。
那时,正值中国的广大乡村在农村改革开放进程中渐渐富裕的时刻。停滞不前的马头岗,让人痛心疾首。看着千名父老乡亲愁苦的面容,面对生他养他却毫无生机的故土,已走出家乡、在郑州一国营企业上班的花二军,于1993年春毅然返乡,担当起了马头岗领头人的重任,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带领全村百姓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至今,安居在马头岗别墅式新村的村民们,往往不愿谈论过去。花二军却时常提醒村干部和群众:莫要忘记过去作为北大荒的苦难史。那段苦难的经历,恰恰正是村两委班子立志改变马头岗落后面貌的动力之源。
决战千亩荒滩,誓让百姓致富
只有当不好的村干部,没有带不好的老百姓。这句话被花二军奉为名言。他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需要的是既能做好基层党政工作,又能带领农民致富的好干部、能干部。
在花二军的血液中,融汇着硬汉子的铮铮豪情;在花二军的心灵中,蕴含着对百姓乡亲的细腻情怀。两者互相交融,形成了他大胆心细的性格特征。他从团结干部和安定民心入手,强化干部管理制度,同时充分发扬民主,凡事均进行民主决策,重大事项都由百姓说了算,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赢得民心、发展经济。花二军根据马头岗村实际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
毗邻郑州市区的马头岗,土地荒滩多,花二军把具体发展模式归结为三句话:村南果套粮,村北挖鱼塘,村东建暖房。
1993年冬,开挖鱼塘的战斗在资金缺乏和少数干部群众思想障碍的两难境地中展开了。花二军理解祖辈沉寂于沙土地的农民的观望态度,他决定用事实来验证这一切。没有资金,他带头捐助;没有设备,他向亲友求借。结肠炎复发,吃点药仍坚守在工地上。村民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解囊并投身于千亩荒滩的战斗中。
在郑州北郊,马头岗人率先开挖出987亩的大型系列水产养殖基地。那年冬天,当花二军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第一次载着自己喂养的水产品去交货时,全村人扶老携幼,放着鞭炮,夹道为壮士送行!这一年,马头岗村养鱼收入达126万元,1995年,产值迅速膨胀至600万元。随后,近百座日光温室也相继建成。世世代代在黄河滩区挣扎的马头岗人,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久违的笑容,开始跳动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村集体有了积蓄后,马头岗还清了所欠大量电费,架设了8000米高低压线路,强化村内道路建设,使村里脏、乱、差的局面得到初步治理。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脱胎换骨
在马头岗村民心灵深处,有这样一个向往:啥时也像城里人一样,天天能按时上下班、月月发工资?
花二军理解乡亲的渴望。急剧扩容的郑州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市民的菜篮子副食品供应商机无限。水产养殖成功后,花二军发现了菜、鱼、肉等副食品生产市场的巨大需求,决定逐步发展以养鱼业为大树,带动饲料生产、鲜鱼运销同步发展、互为依托的产业链经济模式。他这一思路,村民全票通过。1996年,马头岗村筹资148万元,建成了北方饲料公司,当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1997年,又成立鲜鱼运销车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渔业经济增长链。
花二军很注意市场变化,关注顺应时势,遵循市场规律,探索出富有马头岗特色的分阶段、链条式产业发展战略。为降低生产饲料所需原料--豆粕的调运成本,2000年9月,马头岗又投资1900万元,建成了年产值2.3亿元的植物油厂。2005年,与西北农大联合投资,建成泰瑞科饲料研究试验基地,现已投入使用。
为活跃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在花二军的带领下,马头岗村又立足本村优势,于2002年引资1000余万元建起郑州起重设备厂,2003年投资500余万元建起黄河热风炉厂,2004年引进一家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手机显示屏……村办企业的迅速崛起,不仅圆了本村百姓的工人梦,同时安排近百名下岗工人重新上岗,还让马头岗走上了以工带农、以工促农的致富路子。
每一次创业成功之后,花二军总是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他组织村干部展开讨论:为什么众多乡镇企业的寿命只有五到十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深造后,花二军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时代,大鱼吃小鱼的竞争规律,正被快鱼吃慢鱼 的竞争规律所取代。随后,马头岗对村办企业进行了现代企业改制:将村委会全资全权管理的集体企业改由村委控股、全村村民自愿入股的股份制公司,聘请高级管理专家来企业任职,加强政策分析和发展策划。
至2005年底,马头岗村工农业总产值已突破1.5亿元,人均年收入7008元,是十年前的16倍。
物质精神同步,全村和谐富足
物质富不算富,要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精神需求必不可少。在花二军的带领下,马头岗村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占地总面积达288亩、功能齐全的别墅式住宅群,全村人户均一栋带庭院的两层欧式小洋房。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马头岗人投资560万元,在新村一侧建成一座占地52亩、建筑面积6000平米的现代化中学,彻底解决了周边十多个村庄1600多名孩子的就近上学问题。
为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除民间自发组织的曲艺团、秧歌队外,马头岗村还成立了以民间艺人周海泉为团长的40人小剧团,每月都进行演出,义务宣传党的政策,倡导农村新风。
为党为民奋斗,坦途美景远大
在马头岗村民的脑海中,存有太多关于好支书花二军的记忆:在建鱼塘、改善产业结构时期,他是捐款最多、挑泥最多的突击队员;在办工厂、发展集体企业阶段,他是转变观念、勇涉商海的探险者;在改变村貌、创建世纪新村的决定性时刻,他是舍弃自身利益、一心奉公的人民公仆;在河南电视台爱心救助万里行和郑州市迎新春、送温暖活动中,他是志愿捐款救助失学儿童的爱心使者;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非典的关键时刻,他是号召马头岗全体村民向社会捐款的公益事业先行者……
从1993年以来,马头岗村被省、市、区评为先进文明治安村、计生工作先进村、拥军模范村。2002年,马头岗村党支部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五好党支部,马头岗村被国家精神文明办评为国家级文明村。2005年被国家民政部、司法部授予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十多年艰苦创业,花二军硕果累累,各种荣誉称号纷至沓来:百名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劳动模范、省优秀共产党员、郑州市双强党支部书记标兵、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2002年,花二军当选为河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2005年,他又连任马头岗村党支部书记。
本分朴实的村民贺瑞芹说:俺村群众都信任二军,跟他干,有奔头。
6. 关于军婚的新规定
没有新规定。
7. 承德拥军兵妈妈赵玉莲
嗯 老人的拥军事迹有目共睹
8. 爱国拥军献身国防的感人事迹
韩素云,山东省梁山县人。她鼓励丈夫献身国防事业,结婚后独自一人挑起9口之家的生产、生活重担。用最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国拥军的凯歌,是新时代好军嫂的优秀代表。
9. 中国100个先进模范人物都有谁还有他们的事迹
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牺牲,值得永远铭记的革命先烈(39位):
1、李大钊: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邓中夏: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
3、蔡和森:党的早期卓越领导人、党建理论家
4、杨匏安:党的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理论家和活动家
5、恽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
6、瞿秋白: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
7、赵世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8、罗亦农: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革命先驱
9、陈潭秋:党的"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
10、何叔衡:党的"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之一
11、向警予: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
12、何孟雄:最早的党员之一,工人运动的重要组织者
13、张太雷: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14、邓恩铭:党的"一大"代表
15、林育南:二七大罢工的重要组织者
16、阮啸仙:广东地区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是中共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
17、黄爱:"我的生命,终必为劳动运动一死!"
18、苏兆征: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
19、林祥谦:二七大罢工的著名烈士
20、施洋:二七大罢的领导者之一,劳动者的律师
21、彭湃:中国农民运动大王
22、蒋先云:优秀党员、革命烈士
23、左权: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
24、王若飞:一切要为人民打算
25、韦拔群:右江农民运动和百色起义领导者
26、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杰出的军事家。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27、方志敏:赣东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写有《清贫》、《可爱的中国》
28、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29、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
30、袁文才:协助毛泽东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革命烈士
31、周逸群:中国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
34、黄公略:军事家,被毛泽东称为"偏师借重黄公略"
35、郭亮:鲁迅说:"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
36、杨靖宇:东北抗联的重要领导人
37、刘志丹:陕甘根据地的创始人,周恩来称之为:"一个真正具有共产主义品质的党员。"
38、王尔琢:井冈山时期的红军重要指挥员
39、关向应:早期军事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二、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基层优秀党员、战斗英雄、革命群众的杰出代表(61位):
1、杨开慧: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毛泽东诗词中"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怀念亡妻之作,几乎为世人周知
2、陈然:红岩烈士、《我的"自白书"》的作者
3、许建业: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人物,中共重庆市委委员兼工运书记。
4、茅丽英: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陈毅亲笔写了挽联:"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光荣的,人民永远纪念她!
5、何功伟:革命烈士
6、缪伯英:第一个女共产党员
7、于方舟: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
8、马骏: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者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人物,第一批入党的回族党员。
9、毛泽建:衡山朱凤,傲霜秋菊
10、吴焕先: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11、曹渊:周恩来赞扬他"为谋国家之独立,人民之解放而英勇牺牲了,这是非常光荣的"。叶挺称他是"模范的革命军人,且是我最好的同志"。
12—13、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
14、李林:雁北游击队独立支队骑兵营教导员,贺龙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15、江竹筠:江姐的原型
16、张思德: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高度评价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7、刘胡兰: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18、张森林:冉庄地道战的组织者
19、何敬平
20、冯平
21、王孝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陈毅写了"为工人阶级牺牲"的题字。
22、陈翰章:东北抗联的早期领导人这一,"死也不当亡国奴!"
23、罗世文
24、耿长锁:被毛泽东誉为"群众所信任的领袖人物"
25、杨暗公:"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26、熊雄:我党早期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人之一
27—28、陈觉、赵云霄:革命伉俪义感天地
29、赵一曼:著名的抗日民族女英雄
30、冷云:八女投江
31、陈为人:中央文库的保管员
32、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
33、田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34、聂耳谱出中国最强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
35、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作曲
36、吴运铎:中国的保尔
37、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
38、毛科文:"在行的农民运动领袖"
39、"刘老庄连"群体: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它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40、董天知
41、马天训:"山东爆破大王"
42—47狼牙山五壮士
48、杨承贵:《林海雪原》杨子荣原型
49、王克勤:"王克勤运动"中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的带兵经验迅速在全军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50、杨根思:华东一级战斗英雄",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全国战斗英雄"称号。
51、董存瑞:"为了新中国,冲啊!"
52、陈树棠:独胆英雄
53、魏大光: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悼念魏大光的文章中说"这种百战而死的精神,说明魏旅长为国家尽了大忠,为民族尽了大孝"。
54、曹亚范:东北抗联第一军二师师长
55、夏云杰
56、任常伦:用大刀夺取日军的三八步枪,八路军"一等战斗英雄"。
57、桂干生:红四方面军授予"夜袭常胜军"的称号
58、文立正: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人,谁不熟悉政委李正这位传奇人物?他的原型
支前英模"沂蒙六姐妹":
59、明德英:"沂蒙红嫂"
60、李自兰:"拥军模范"
61、王凤英:渡江支前模范
三、坚决拥护和支持革命事业,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的著名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15位):
1、白求恩:加拿大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2、汉斯希伯:德国人,第一个拿起枪杆子保卫中华民族的欧洲人
3、文幼章:加拿大人,致力于世界和平友好事业,世界著名的和平战士
4、斯诺:美国人,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
5、露易�6�1艾黎:新西兰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60年
6、爱泼斯坦:波兰人
7、史沫特莱:美国人,在她的葬礼中奏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8、绿川英子:日本人,日本军国主义称为"娇声卖国贼"
9、郑律成:朝鲜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作者
10、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1、闻一多: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2、李公朴: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
13、蔡元培: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14、张学良:东北军少帅,伟大的爱国者
15、杨虎城: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
四、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驱的爱国将士(12位):
1、佟麟阁:是我国抗战中最早捐躯疆场的一位高级将领
2、赵登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英勇奋战、血洒疆场的国军师长
3、高志航:第一个击落日军战机的空军飞行员
4、郝梦龄: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
5、王铭章:抗战名将,与强敌焦土激战三天,杀伤大量日军,守城官兵全部伤亡,王壮烈捐躯。
6、张自忠:抗战名将,,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
7、谢晋元:抗日"八百壮士"的领导者
8、萧山令:湖南益阳县(今益阳赫山区)人。奉命兼任宪兵司令、南京市长等职,担负拱卫南京的重任。在率部坚守南京城弹尽援绝之际,疾呼:"杀身成仁,今日是也",自杀殉国。
9、李必蕃:湖南嘉禾县人。抗日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率部固守荷泽城,与优势日军激战数日。他在指挥部队突围时身负重伤,临终前留下遗言:"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郑作民:湖南新田县人。抗日战争任国军第9师长。在昆仑关战役中牺牲。
10、戴安澜: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
11、彭士量:湖南浏阳县人。抗战爆发任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师师长,率部参加常德会战,相持数月余,重挫敌人的进攻锐气。在作战前线遭日机轰炸牺牲,弥留之际仍大呼:"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死何憾焉!"。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12、齐学启:湖南宁乡县人。任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少将副师长,赴缅甸作战。首战缅北仁安羌即歼敌1200余人,解救出被日军围困英军数千人,轰动了英伦三岛。在一次战斗转移中因重伤昏迷被俘。面对日军诱降,他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地斥责:"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速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