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中的罪过

刑法中的罪过

发布时间: 2022-02-14 11:37:16

A. 中国刑法上,犯什么罪的处罚最重呢

中国刑法上,死刑最重。

死刑适用的罪名共计45个。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7个)

1、背叛国家罪(第条、第113条)

2、分裂国家罪(第103条第一款、第113条)

3、武装叛乱、暴乱罪(第104条、第113条)

4、投敌叛变罪(第108条、第113条)

5、间谍罪(第110条、第113条)

6、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罪(第111条、第113条)

7、资敌罪(第112条、第113条)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14个)

8、放火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9、决水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0、爆炸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

11、投放危险物质罪(原投毒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第1、2条)

12、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修正案三)

13、破坏电力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4、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第118条、第119条第1款)

15、劫持航空器罪(第121条)

16、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5条第1款)

17、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第125条第2款)——25条第2款(《修正案(三)》第5条)

18、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第125条第2款)

19、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险物质罪(127条第1款)

20、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危险物质罪(127条第2款)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个)

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2个)

21、生产、销售假药罪。(第141条)

22、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第144条)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5个)

23、故意杀人罪(第232条)

24、故意伤害罪(第292条)

25、强奸罪(第236条)

26、绑架罪(第239条)

27、拐卖妇女儿童罪(第240条)

五、侵犯财产罪(1个)

28、抢劫罪(第263条)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3个)分为:妨害司法罪(2个)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1个)

29、暴动越狱罪(第317条)

30、聚众持械劫狱罪(第317条)

3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2个)

32、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第369条)

33、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第370条)

八、贪污贿赂罪(2个)

34、贪污罪(第382条、第383条)

35、受贿罪(第385条、第386条)

九、军人违反职责罪(10个)

36、战时违抗命令罪(第421条)

37、隐瞒、谎报军情罪(第422条)

38、拒传、假传军令罪(第422条)

39、投降罪(第423条)

40、战时临阵脱逃罪(第424条)

41、军人叛逃罪(第430条)

42、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第431条)

43、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438条)

44、非法出卖、转让军队武器装备罪(第439条)

45、战时残害居民、掠夺居民财物罪(第446条)

(1)刑法中的罪过扩展阅读:

死刑适用的对象: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所说的“审判的时候”是指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不是仅指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上怀孕的妇女都不适用死刑;

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B. 中国刑法里的八大罪

根据法律规定,刑法的八大罪是指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实施以上八种罪的,也会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C. 触犯刑法中的哪些罪名

属于刑法上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初段。按照伪造国家公文印章罪

D. 中国刑法里面有多少种罪

一、修订刑法施行后,1997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回名的意见》,共确答定了414个罪名。
二、2002年3月26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新增6个罪名,同时减少2个旧罪名。
三、2003年8月21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新增4个罪名。
四、2007年11月6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新增14个罪名,致此,刑法罪名共436个。
五、2009年“两高”《罪名补充规定(四)》新增9个罪名。
六、2011年5月1号,刑法修正案(八)新增10个罪名,截至目前,刑法分则共有罪名455个。

E. 刑法中,犯什么罪判罚最重

来犯故意杀人罪最重,优先用死源刑,而其他罪名,优先用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F. 刑法中罪过形式是什么意思

罪过是主观目的的表现。主要指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罪过形式主要指版过失和故意权,其中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所以所,故意犯罪当然是罪过的一种。

要判决定罪,主要看是否符合某项罪名的犯罪构成,包括主观主体,客体,主观要件,客观要件这四个最基本的面,某些罪还要看犯罪结果等等。在一个行为中,只有一个罪过的形式,“法律上说要判定一个人到底有多少罪过”这句是不严谨的。罪数也是通过犯罪构成来判断的,罪过是需要通过具体情况来认定的,而不是说在一个行为里判定有多少罪过。

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

G. 刑法中的罪过到底是指什么

刑法中的罪过指的是: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如下:

①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②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③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④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⑤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⑥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⑦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罪过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作为法律概念,是抽象的。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犯罪行为中主观意识时,又是具体的。

(7)刑法中的罪过扩展阅读

刑法中罪过的相关明细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合称罪过: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是任何犯罪都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如果仅有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而没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的,属于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2.犯罪目的和动机:其中犯罪目的是目的犯应当具备的必要要件,缺少犯罪目的的不构成目的犯,而对于非目的犯来讲,犯罪目的是定罪量刑时所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情节。犯罪动机一般是量刑中的酌定情节,不影响定罪,但是在少数犯罪中,犯罪动机也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

3.认识错误:包括行为人在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和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两种。研究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对于正确地认定行为人罪过的有无及强弱,进而确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H. 解释刑法伤的“罪过”

刑法上的罪过分为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回将引起的危害社答会的记过所持的一种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包括两个方面:
1、认识因素:指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在认识方面的种种因素,一般包含行为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条件、认识义务、认识内容和认识程度等具体内容;
2、意志因素:指行为人在对于自己的行为及相关事实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加以控制、设计的心理态度。

犯罪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前者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后者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犯罪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前者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危害结果;后者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至于发生危害结果。

I. 刑法上都有哪些罪名

修订刑法施行后,1997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共确定了414个罪名。2002年3月26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新增6个罪名,同时减少2个旧罪名。2003年8月21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新增4个罪名。2007年11月6日“两高”《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新增14个罪名,致此,刑法罪名共436个。2009年“两高”《罪名补充规定(四)》新增9个罪名。2011年5月1号,刑法修正案(八)新增10个罪名,截至目前,刑法分则共有罪名455个。

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1到12条,12个

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13条到59条。47个。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60到168条,109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69到211条,43个。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212到224条13个。

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25到350条。126个。

第七章危害国防利益罪351条到372条,22个。

第八章贪污贿赂罪373条到385条,13个。

第九章渎职罪386到424条,3个
第十章军人违反职责罪425条到455条,31个。
比较常见的有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制作贩卖伪劣商品罪、贩卖毒品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妨碍公务罪、 贪污罪、受贿罪、职务侵占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走私罪。

J. 刑法学中的罪过是什么意思

故意和过失
故意有直接故意(直接对人开枪)和间接故意(打猎为了打中某动物,而对可能会打到旁边的人的结果无所谓)
过失有疏忽大意(应该遇见到,而没预见到)和过于自信(遇见到了,但轻信能够避免)

热点内容
银川律师电话 发布:2025-02-06 11:55:40 浏览:972
安阳免费法律援助 发布:2025-02-06 11:31:06 浏览:583
黄河管理和保护条例 发布:2025-02-06 11:11:26 浏览:872
开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里 发布:2025-02-06 11:06:57 浏览:886
在职法律硕士全日制 发布:2025-02-06 10:44:51 浏览:539
员工道德经 发布:2025-02-06 10:33:31 浏览:248
试述行政法上的控权理论 发布:2025-02-06 10:33:20 浏览:544
劳动法对社保的社会意义 发布:2025-02-06 09:39:12 浏览:90
任慧律师 发布:2025-02-06 09:15:42 浏览:238
对照准则条例自查报告 发布:2025-02-06 09:07:41 浏览: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