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和谁学
法学主要包括理论法学(主要是法理学)、民法学、商法学、诉讼法学(民事诉讼和刑内事诉讼)、刑法学容、行政法学。
具体来说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比如美国、德国、台湾的法学就不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制史,但很强调宪法,大陆的法学研究虽然没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科,但是在司法考试(就是律师资格考试)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很大比例。
刑法学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法学是很多专业汇总的一个集合名词,比如牛肉也是一种肉。
⑵ 刑事法学与刑法学区别
“刑事法学”与“刑法学”两个概念的大小不同。前者是个大概念。简单的说,“专刑法学属”是“刑事法学”的一个学科。
“刑法学”是专门研究犯罪与刑罚的科学;而“刑事法学”不光要研究犯罪与刑罚还要研究刑事诉讼的程序,“刑事诉讼法就是专门研究刑事诉讼程序的科学”。
因此,“刑事法学”包涵了两个领域。即实体法学和程序法学。实体法学就是“刑法学”;程序法学就是“刑事诉讼法学”。
⑶ 司法考试刑法谁讲得好
司法考试刑法老师主要有以下老师
陈永生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院副教授。03-06年参与《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的修订、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的编写。
阮齐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刑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刑法学专家,司法考试辅导的王牌专家,其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刘凤科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师从著名刑法学家、刑法学司考命题组重要成员张明楷。刘老师授课条理清晰、认真细腻。
方鹏
方鹏,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出版《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要义与真题精解》。
你可以到我们网校听一下陈老师的课程,很不错,当然,其他几位老师的课业值得一听。
⑷ 犯罪学与刑法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中包含了刑法意义上的犯罪概念。两者都是把 一定的反社会行为视为犯罪行为,都以刑法的规定作为依据。犯罪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由法律所确认的,它是一种社会法律现象,离开了法律特别 是刑法的评价,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无所谓犯罪。在这一点上,两者的概念有 相同之处。
区别:
一、从犯罪概念的内涵上讲,两者对犯罪的本质特征一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 理解不同。 刑法中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实际上是危害的客观性与主观判定的综合体。 刑法犯罪定义中包含的社会危害性,只是行为的客观危害性与统治意志不相 容的统一,是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行为的客观危害的统一。在刑法规定的意 义上,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天然地具有不真实的成分。
然而,犯罪学中犯 罪的社会危害性只在于危害社会的客观属性。犯罪学的任务是促成社会理性 认识犯罪并预防犯罪。 对犯罪的本质特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学和刑法是基于各自特 殊的立场去认识和把握的,是犯罪学犯罪概念与刑法犯罪概念区别的根本所在。
二、犯罪学中的犯罪不受刑事违法性要素制约 刑法学犯罪概念中必然包含有刑事违法性要素,而犯罪学犯罪概念不应包含 这一要素,这是两种犯罪概念对犯罪本质特征认识不同的逻辑结果。 犯罪学意义上,刑事司法中需要认定的犯罪只不过是立法者对客观存在的具 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进行有意识的筛选和分类的结果。但犯罪本身具有不依 赖于法的规范性而独立存在的属性。
因为,在本来意义上,犯罪并不是违反 刑法或法律范畴之内的行为。 对犯罪学而言,重要的不是现行法律是如何规定犯罪的,而是构成社会的人 是基于什么原因和如何实施危害社会秩序行为的。可以说,对犯罪的考察超 越刑法的规定性,并把“犯罪的法的规范性”本身也纳入自己的犯罪对策体 系中进行理性评价,是犯罪学完成自己帮助社会确立科学的犯罪对策观和促 进犯罪预防对策改善之独特学术职能的根本保证。
三、犯罪学中的犯罪不对应于刑罚处罚 在刑法中,刑罚是作为犯罪的对应物而存在的。只要是犯罪,就必然具有应 受刑罚处罚性。对立法者而言,只有当某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超过了通过其他法律手段处理的界限,应当动用刑罚相威胁,方能防卫社会时,才会被规定为犯罪。
对司法者而言,只有当已发生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达到了触犯刑 律的程度,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时,才会将其判定为犯罪。正是基于刑罚 与犯罪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应受刑罚处罚性”成为刑法犯罪概念中不可 或缺的要素之一。 而在犯罪学中,与犯罪相对应的则是比刑罚方法要广泛得多的防治措施。
但由于刑法犯罪定义中所包含的刑罚处罚具有预防犯罪人再犯的基本功能, 因此,犯罪学犯罪概念并不排斥“刑罚”这一极端的反犯罪方法。因为,以 刑罚为手段的犯罪预防,是在事前预防归于失败的情况下,必须作为最后的 预防手段加以选择的。因而,这种预防方法也包含在犯罪学所研究的预防措 施体系中。
四、研究的角度不同。刑法中犯罪定义主要针对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关系; 而犯罪学中的犯罪定义则主要是从犯罪原因的角度来探讨的。 六、任务不同。刑法学中确定犯罪定义的目的或则说是任务是根据规范研究 如何准确惩罚犯罪。而犯罪学中的犯罪概念主要是研究预防犯罪,制定防控 方案。
拓展资料: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广义上还包括专门寻找犯罪行为出现的实际原因,以提供一个方法减轻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⑸ 刑法和刑法学区别
二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
刑法本身是用于具体的办案的,所以在这个内层面容上,一切都要根据法律的规定来。但是刑法学就有所不同了,在学术上,无论是什么问题,大家都可以讨论,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有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可以的。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死刑在现在的中国还没有被废除,所以如果有人犯了刑法上规定的重罪,是应该被判处死刑的,那个没商量,但是在学术上,我们可以讨论死刑的存在到底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废除等等问题。
至于民法和民法学的区别,也大致一样,自己也好好思考一下。
⑹ 刑法是什么怎么学
结合案例学习是来根本的、唯一源正确的学好刑法的方法。
刑法总论部分要学好犯罪构成的四个构成要件,尤其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分析,难点是间接故意和轻信能避免的过失的区分;犯罪形态;罪数及归责原则等问题都是总论部分的难点及司法实践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分则部分的学习主要是要注意对犯罪行为(也就是客观要件)的准确把握。刑法分则的分类是按所保护的客体进行分类的,所以要注意具体刑法罪名在各章节中的归类(这是初学刑法者易忽视的,如抢劫罪侵犯的是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双重客体,但却归类在财产犯罪中,所以如何区分抢劫与抢夺、敲诈勒索甚至盗窃是重点),这有助于准确定性。
最后建议你多看看案例评析、研究方面的书,尤其是高法编的《刑事审判参考》。赵秉志教授编的案例研究的书挺多,挺实用,对你学好刑法会有帮助的。
⑺ 刑法与刑法学的区别
单纯的刑法二字就是指中国的刑法典,只是一个部门法
刑法学就是一个学科,包括很多分支
⑻ 刑法学研究是陈兴良还是张明楷最强
显然是张明楷更高一筹,陈兴良是中国刑法学泰斗高暄铭的高足,之前的学派还是版属于高派,权如果没有张明楷,陈兴良应该算是年轻一代最出色的了。
但偏偏出了个张明楷,而张明楷一出来就不同凡响,根本不买高暄铭、马克昌这些泰斗的帐,直接把高、马来赖以成名的四要件理论颠覆。话说,这个四要件,的确很扯淡,都什么年代了,还死守苏俄的刑法理论体系,输了也活该。虽然高马出动很多弟子来围攻张明楷,但这些虾兵蟹将,根本不是张明楷一个级别的,攻击的越狠,破绽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的刑法书,可以分成两种:一张明楷著,另一是其它人编著的刑法学书。随着中国的改革,中国的刑法肯定早晚都要全面采用张明楷的理论。这几年,陈兴良也逐步转向张明楷学派。
张明楷的刑法理论,奠定中国新刑法体系,未来二十年内,都不可能有人超过张明楷。
⑼ 法考刑法听谁的课比较好
根据自己情况看,各个主流培训机构的老师其实都可以的。
⑽ 中国著名刑法学家有哪些
我国比较有名的刑法学家,根据院派来统计,可参考如下,但是不代表历史观点:
刑法肯定是清华最好,张明楷、周光权、黎宏、劳东燕这个团队,不但学术水平高,而且,在观点、理念和体系也领先人大和北师大法学院太多了。
改革派:大陆法学派(德日):张明楷(清华)、周光权(清华)、黎宏(清华)、陈兴良(北大)
保守派:传统学派(苏俄):高铭暄(人大)、马克昌(武大)、赵秉志(北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