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警罪司法解释
『壹』 最新刑法修正案开始施行,新罪名的施行有怎样的作用
“罪名”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每一种具体犯罪的名称,是对这种具体犯罪行为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比如新补充的“高空抛物罪”,直观形象地表明,高空抛物是一种犯罪行为。科学确定和使用罪名对于正确定性、准确量刑,包括教育和引导民众行为,都有着重大意义。此次补充了哪些新罪名?从公众的关注度而言,最引人注意者,在高空抛物罪之外,当属“冒名顶替罪”,“妨害安全驾驶罪”、“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催收非法债务罪”等几种。
冒名顶替能否入刑一直是热点话题。在每一起冒名顶替案的背后,都有一个被改变命运的人生。此前,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等事件,都毫无例外地刺痛了社会神经。守护社会公正,法律必须作为。但遗憾的是,冒名顶替行为尽管严重侵犯了当事人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平,却无法直接追究刑事责任。新增冒名顶替罪,弥补了这个漏洞。法律的每一次调适,都是对现实的回应。新增冒名顶替罪是鉴于公众对机会公平的呼唤,新增催收非法债务罪则是为了应对民间借贷秩序失范的紧迫现实,刑责年龄降至12岁、袭警罪单列等修法活动,也无一不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
针对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更新”后的刑法可以期待。而对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也不能不未雨绸缪。比如在降低刑责年龄之后,实践中有必要建立附条件不起诉、累犯排除以及犯罪记录封存等特定制度,以此来增强刑事治理的效果。而面对袭警罪单列的争议,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力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定相关司法解释对袭警行为作出明晰的界定,以此确保袭警罪能够得到准确适用。
『贰』 袭警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明确了袭警行为的入罪标准。《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将暴力袭警界定为针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行为,适用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对于实施暴力威胁,但未实际攻击民警的则适用一般妨害公务罪的规定,体现了区别对待。同时,对醉酒后袭警,教唆、煽动他人袭警、为他人实施袭警行为提供工具、帮助,以及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等情形的适用规则也作了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叁』 袭警罪名是什么.这算不算袭警
刑法抄关于罪名的这一分类袭并没有袭警罪。但是,你可能妨碍公务罪!按照《刑法》第277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看你当时打人的情节轻重了。
『肆』 吉林男子开车违法掉头时把辅警拖拽倒地受伤,是否构成袭警罪
公安民警执法的时候被阻挠执法,或者是对方暴力抗法,这种行为时而发生,性质比较恶劣。袭警案件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以及强烈的反响,社会纷纷呼吁一定要严惩这类型的犯罪行为。特别是暴力袭警还有严重冲击法律范围的人民,影响民众的安全感,也影响到民警职业在工作中的荣誉感。据媒体报道,吉林男子在开车的时候存在违法掉头,当时民警警告的时候,他将警察顶撞拖行十几米。当然它会构成袭警罪,受到法律的制裁。
得到保障
这位男子开着车顶撞交警并且拖行十几米,在司法解释中这位执行人民警察,他的安危都没有办法去得到保障,他要拿什么去保证群众。作为警察的身份,内心也是感觉到非常的困惑,所以会确立为袭警罪,也会提高刑罚区间。一定要正确的去面对执法中所遭遇的困难,要拒绝暴力抗法行为,这样才可以维护好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利益。
『伍』 新刑法袭警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新刑法袭警罪司法解释如下:用暴力、威胁的方法,进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任何人不可以以任何的理由,国家机关单位人员执法,不过对执法人员的行为有不服气的,可以到有管辖权限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处理。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陆』 袭警罪一般判刑多久
根据最新司法解释:
妨害公务罪,基准刑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暴力袭击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可以增加30%以下的基准刑。
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基准刑为3~4年有期徒刑。
具体的情况还是看犯罪情节。
附件1: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节选)
一、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下列行为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应当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现已规定单独法定刑,并确定为袭警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2.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虽未实施暴力袭击,但以实施暴力相威胁,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唆、煽动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或者为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提供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对袭警情节轻微或者辱骂民警,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实施暴力袭警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第一条规定的基础上酌情从重处罚(第一项行为直接就是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使用凶器或者危险物品袭警、驾驶机动车袭警的;
2.造成民警轻微伤或者警用装备严重毁损的;
3.妨害民警依法执行职务,造成他人伤亡、公私财产损失或者造成犯罪嫌疑人脱逃、毁灭证据等严重后果的;
4.造成多人围观、交通堵塞等恶劣社会影响的;
5.纠集多人袭警或者袭击民警二人以上的;
6.曾因袭警受过处罚,再次袭警的;
7.实施其他严重袭警行为的。
实施上述行为,构成犯罪的,一般不得适用缓刑。
『柒』 新刑法袭警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认为在依法履职过程中,人民警察遭受违法犯罪分子暴力侵害、打击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一些犯罪分子气焰嚣张、手段残忍,甚至出现预谋性、聚众性袭警案件,不仅危害民警人身安全,更严重损害国家法律权威、破坏国家正常管理秩序。为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尊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保障民警人身安全,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共同研究决定,制定该意见。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袭警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一、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实施下列行为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规定的“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应当以妨害公务罪定罪从重处罚:
1.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2.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对民警人身进行攻击的;
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虽未实施暴力袭击,但以实施暴力相威胁,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醉酒的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教唆、煽动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或者为他人实施袭警犯罪行为提供工具、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对袭警情节轻微或者辱骂民警,尚不构成犯罪,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依法从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捌』 袭警罪量刑标准2021
法律分析: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袭警罪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的规定补充、新增的罪名,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此之前,出现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一般依据妨害公务罪定罪量刑。袭警罪表现为故意实施暴力行为造成警察受伤,如果并非有意、故意造成警察受伤,一般不应以袭警罪定罪量刑。
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三十一、将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修改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玖』 酒后与警察动手算刑事犯罪吗
涉嫌妨害公务罪。
《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一条增加了“暴力袭警”从重处罚的规定,该条文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五款:“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这一修改表明,我国不单独增设袭警罪,而是在妨害公务罪中将“暴力袭警”行为明确加以列举,作为从重处罚的情形。
【最高法观点】认定相关行为构成暴力袭警行为,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暴力袭击行为,但不要求造成伤害后果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不是暴力袭击行为而是威胁行为,则不构成暴力袭警型的妨害公务罪。即如果仅仅是以威胁方法阻碍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只能构成一般妨害公务犯罪,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另外,构成暴力袭警型妨害公务罪,不需要造成伤害后果。如果造成轻伤后果,也依然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因为致人轻伤的故意伤害罪,其法定刑与妨害公务罪相同,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更能体现国家维护公共秩序的意图。但如果造成警察重伤、死亡的,则显然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摘编自《<刑法修正案(九)>条文及配套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沈德咏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最高人民法院刑法修改工作小组办公室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11出版。)
【相关立法观点】实施了暴力袭击行为是暴力袭警型妨害公务罪的构成要件之一
构成暴力袭警型妨害公务罪应当具备实施了暴力袭击行为这一条件,如果行为人实施的不是暴力袭击行为而是威胁、辱骂等其他行为,则不构成暴力袭警型妨害公务罪,对于构成一般妨害公务犯罪的,可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释解与适用》,雷建斌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著,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
『拾』 袭警罪的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袭警罪叫妨害公务罪。司法解释:对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有事业单位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中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编制人员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可以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