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计算单位
A. 国际海运中的计算单位
毛重就是你的货物和外包装加在一起的总重量,叫毛重!等于就是没公斤赔偿你2元计算,应该是美圆,这都是说没上保险的!
B. 海商法中赔偿责任限额问题
1、价值低于赔偿抄责任限额的袭,按照货物件数或者其他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
2、价值高于赔偿责任限额的,不必遵循666.67特别提款权或……。
海商法问题很专业的,义务回答的话,这两点就对得起你咯。加之,你无故撤销问题成瘾,“为什么”就免谈了吧,不想白费劲。
C. 关于海商法中的计算单位
《海商法》第来277条规定:“本源法所称计算单位,是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特别提款权;其人民币数额为法院判决之日、仲裁机构裁决之日或者当事人协议之日,按照国家外汇主管机关规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对人民币的换算办法计算得出的人民币数额。”这一条款相当明确地规定了特别提款权换算成人民币的时间点,即“裁判之日”或者“当事人协议之日”。但是,如果对这一条款作文义理解,可以发现《海商法》所规定的责任限额,并不是上文中有关海事法院裁决的按照“事故发生之日”或“基金设立之日”的人民币——特别提款权兑换率所换算的人民币数额,更不是按照该日美元——特别提款权的兑换率所换算的美元数额。换言之,上述裁决中有关特别提款权换算成流通货币的几种计算方法,与《海商法》的具体规定是不相一致的。
D. 海事赔偿标准是按什么赔偿标准来获取赔偿金
根据《海商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海事赔偿限额按照下列标准计算:
(一)300总吨以上船舶的赔偿限额
根据《海商法》第210条的规定,对于300总吨以上船舶,人身伤亡和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按船舶总吨位分级计算。
1.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
(1)总吨位300吨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333000计算单位;
(2)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前项规定;5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
501吨至3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0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333计算单位;
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250计算单位;
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67计算单位。
(二)不满300总吨的船舶以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的赔偿限额
交通部《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对不满300总吨的船舶以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的赔偿限额作了如下规定:
1.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
(1)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54000计算单位;
(2)超过2l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1000计算单位。
2.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为:
(1)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27500计算单位;
(2)超过21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从事中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者沿海作业的船舶,不满300总吨的,其海事赔偿限额依照本规定所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300总吨以上的,其海事赔偿限额依照《海商法》第2lO条第1款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
(4)同一事故中的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有适用《海商法》第210条或者本规定的,其他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应当同样适用。
E. 海商法每单位666.67特别提款权什么意思
意思是两地运输过程中包含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中合同实际承运人也可是缔约承运人使用运输货物实际款项的权利限制
F. 海商法的第56条对货物损失按每件或每个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是怎么计算的
嗯?不太清楚你问的什么啊
计算单位就是一种综合的货币单位,因为在实务中汇率是在不停变化的,甚至会在某些时候发生大的波动,再加上通货膨胀等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赔偿限制比较稳定,维护法律的尊严,咱们就规定一种新的货币单位,是由国际货币组织给出的,叫特别提款权,我学的时候是以美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日元和英镑的市场汇率为基础,按照各占42%、19%、13%、13%、13%的比例换算出来的,现在换成欧元就把马克和法郎替掉,换新的比例应该就差不多了吧
我理解你的问题是这样的
G. 海商法关于承运人赔偿责任限制中计算单位的疑问
1计算单位就是1SDR,SDR就是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的具体数额由IMF公布,可以到IMF上去查。
H. 833计算单位内负赔偿责任是什么意思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4年3月5日批准的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雅典公约的议定书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
除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情形外,承运人在每次海上旅客运输中的赔偿责任限额,依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旅客人身伤亡的,每名旅客不超过46666计算单位;
(二)旅客自带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名旅客不超过833计算单位;
(三)旅客车辆包括该车辆所载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一车辆不超过3333计算单位;
(四)本款第(二)、(三)项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名旅客不超过1200计算单位。
承运人和旅客可以约定,承运人对旅客车辆和旅客车辆以外的其他行李损失的免赔额。但是,对每一车辆损失的免赔额不得超过117计算单位,对每名旅客的车辆以外的其他行李损失的免赔额不得超过13计算单位。在计算每一车辆或者每名旅客的车辆以外的其他行李的损失赔偿数额时,应当扣除约定的承运人免赔额。
承运人和旅客可以书面约定高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
【案例】
杨某等7名旅客诉钦州海运公司行李灭失赔偿案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722760100ajo7.html) - 我读《海商法》第五章之八:约定免赔额超过法律规定_独醒_新浪博客
[裁判要旨]
约定免赔额超过法律规定无效。
[事实]
1995年3月4日,广西南生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南生药业)组织35名女职工,准备三.八节外出越南旅游。3月6日,南生药业与钦州海运公司商谈旅客运输事宜。南生药业要求每人降低票款30元、如旅客自带行李灭失或损坏,每名旅客赔偿1000计算单位。钦州海运公司同意南生药业的条件,但提出其他行李灭失或损坏的限额赔偿5000元。南生药业认为单位职工除随身的行李外不会再有超过5000元的行李,遂与钦州海运公司签订了3月7日出发的旅客往返运输合同。3月10日18时,从越南返回,23时25分,被湛江一货船碰撞沉没,因救助及时,全部旅客安全上岸,无人伤亡。南生药业35名旅客中有30人自带行李无损,但有5人自带行李、2人托运行李随船沉没。因索赔事宜交涉未果,南生药业代表7名旅游职工向法院提起索赔诉讼,要求钦州海运公司赔偿:(一)5名旅客自带行李损失5000元;(二)2名旅客托运行李损失10000元。钦州海运公司答辩称,按双方签订的旅客运输合同约定,赔偿自带行李5000元,没有异议。但托运行李按约定每人只赔偿5000元,超出部分不应予赔偿。
[裁判理由]
法院认为,本案系海上旅客运输合同行李灭失赔偿纠纷。钦州海运公司与南生药业签订有海上旅客运输合同,钦州海运公司负有责任和义务保证旅客人身及行李在运输期间安全。在本案中,由于客轮被碰撞沉没导致旅客行李灭失,承运人钦州海运公司应负赔偿责任。旅客运输合同约定自带行李损失赔偿额高于《海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833计算单位”,符合该条第三款“承运人和旅客可以书面约定高于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赔偿责任限额”的规定,应予以认定。根据该条第一款第(四)项“本款第(二)、(三)项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名旅客不超过1200计算单位”的规定,旅客运输合同约定自带行李以外的其他托运行李,每名旅客限额赔偿1万元,免赔额远远高于该条第二款“承运人和旅客可以约定,承运人对旅客车辆和旅客车辆以外的其他行李损失的免赔额。但对每名旅客的车辆以外的其他行李损失的免赔额不得超过13计算单位”的规定,故该条约定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不具备法律效力,钦州海运公司依此约定抗辩,只同意赔偿每名旅客1万元,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2名旅客要求共计赔偿15000元的诉讼主张,未超出“1200计算单位”赔偿限额,应予支持。故依照《海商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钦州海运公司赔偿5名旅客自带行李损失5000元;赔偿2名旅客行李损失15000元。
I. 海牙规则,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和中国《海商法》有关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是如何规定的
海牙规则是每单位或每件英镑
维斯比规则采用双重标准,以高者为准:毛重每公斤30金法郎
或每件每单位10000金法郎
如果提单上列明集装箱,托盘或类似装运器具所装货物的件数,则次件数可用作计算限额,否
则,此器具本身视为一个单位
后来对维斯比规则进行修改的议定书修改了计算单位,将金法郎改成特别提款权SDR,
毛重每公斤2 SDR
或每件每单位666.67 SDR
其他对维斯比规则基本未作改动
汉堡规则进一步提高了限额,毛重每公斤2.5 SDR
或每件每单位835 SDR
并规定了延迟交付(事先预定的时间内未交付或者按一个负责任的承运人所能要求的合理时间范
围内未交付,均视为迟延交付)的责任限额,
以相当于该延迟交付货物应付运费的2.5倍为限, 但不超过合同规定的运费总额
不属于承运人所有的装运器具本身视为一个单独的货运单位
中国海商法规定,毛重每公斤2 SDR
或每件每单位666.67 SDR
如果构成海商法下规定的延迟交付(在约定时间内未交付才构成迟延交付,注意与汉堡规则的区
别),以相当于该延迟交付货物应付运费为限
不属于承运人所有的装运器具本身视为一个单独的货运单位
鹿特丹规则进一步提高限额:毛重每公斤3 SDR
或每件每单位875 SDR
除海牙规则未对承运人丧失责任限制条件作出规定外,其他均作出类似规定:
经证明,货物的灭失损坏或迟延交付是由于,承运人故意或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
或不作为,承运人将丧失享受责任限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