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渠道分为

司法渠道分为

发布时间: 2022-02-19 11:54:19

『壹』 司法途径怎么走

请问你遇到的是哪方面问题呢?
如果是涉及刑事的,走司法途径需版要到公安机关报案,进行权立案侦查。同时如果你的人身和财产受到损害,还可以提起刑附民诉讼。
如果只是民事纠纷,比较简单、涉及金额较小的,可以到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所、司法局等)找人民调解员帮忙调解;如果涉及金额比较大,案件比较复杂,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你可以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各地司法行政机关设立的免费法律咨询电话)进行咨询,把你遇到的问题跟值班律师具体说一说,律师可以帮你免费解答。

『贰』 司法协助的途径有哪些

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根据自己国家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协作,为对方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

民事诉讼法规定,司法协助的根据有两个,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与我国缔结或者参加同一司法协助的国际条约的国家和我国即具有司法协助关系。没有参加条约的国家不能要求别国法院接受其司法委托。二是互惠原则。互惠即相互之间给予对等的优惠待遇。如果某一国家协助我国为一定的司法行为,我国也应当协助该国为相对等的司法行为。

司法协助的途径:

1、请求和提供司法协助,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途径进行;没有条约关系的,通过外交途径进行。

2、外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使领馆可以向该国公民送达文书和调查取证,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不得采取强制措施。

3、除前款规定的情况外,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准许,任何外国机关或者个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送达文书、调查取证。

司法协助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代为送达诉讼文书,代为调查取证等;

二是接受外国法院的委托,代为执行外国法院的判决或者外国仲裁机构的裁决。

我国进行司法协助的条件:

1、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或者外国法院提出请求;

2、当事人或者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不得有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3、当事人或者外国法院请求协助的事项属于人民法院职权范围,否则人民法院应当说明理由,退回外国法院。

司法协助是国际间的一种必要的、有益的协作关系,它便于受诉法院对案件的审判及判决、裁定的执行,便于跨国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参考来源:网页链接

『叁』 司法途径都包括什么

司法途径就是指到法院诉讼来解决问题。

诉讼就是指公民、法人、其它组织依法起诉,申诉、控告或司法机关依职责依追究他人法律责任,由人民法院裁决的法律行为。

公民因婚姻家庭纠纷,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因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财产权益争议,均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但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订、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3)司法渠道分为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肆』 行政司法的司法途径是

看。行政强制法

『伍』 怎么走司法途径

看是什么案件 刑事案件基本上是归公安机关管辖 报警即可 民事案件上法院起诉

『陆』 司法救急渠道是通过什么的方式使权益受到损害者损害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

.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ABC )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柒』 我国的法律监督渠道有哪些

从大的方面讲,有三类: 1、国家机关的监督。作为法律监督主体的国家机关一般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这三种国家机关在不同国家的法律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完全相同。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权限和范围由宪法和法律加以规定,并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监督。国家机关的监督在法律监督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其监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2、社会组织。作为法律监督主体的社会组织,一般指政党、政治团体和群众组织。这类监督主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类主体的监督特点是:①不以国家名义进行;②不具法律效力。 3、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作为法律监督的主体,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最广泛的监督主体。

『捌』 什么是司法途径

司法制度是指国家体系中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内织与活动的原则以及工容作制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司法制度包括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
主要包括:
① 对执行死刑判决的监督。
执行死刑时,人民检察院应派员临场监督、验明正身,防止错杀。
② 对监所执行刑罚的监督。
包括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缓刑等是否违法的监督。
③ 对看守所和劳动教养的活动是否违法进行监督。

『玖』 司法救济渠道是指通过什么方式

法律分析:司法救济渠道,是指通过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方式,使权益受到损害者损害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 民事诉讼:是基于当事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并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解决民事纠纷,保护民事权益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刑事诉讼: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的活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第一条 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与作为被管理对象的相对人就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根据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主体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拾』 司法救济渠道是通过什么方式

法律分析:司法救济:是指当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人民法院应当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对受害人给予必要和适当的补偿,以最大限度地救济他们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基于利益平衡的司法和谐。目前,我国有关司法救助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此规定中的司法救助,内容仅限于民事、行政案件中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 第一条 人民法院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对权利受到侵害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符合本意见规定情形的,可以采取一次性辅助救济措施,以解决其生活面临的急迫困难。

热点内容
上海有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2-05 07:16:44 浏览:498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视频 发布:2025-02-05 06:48:34 浏览:692
异世界法官 发布:2025-02-05 06:05:19 浏览:292
道德底线开头 发布:2025-02-05 05:55:37 浏览:101
刑法的无奈 发布:2025-02-05 05:43:55 浏览:244
青少年法律知识感悟 发布:2025-02-05 05:27:27 浏览:737
法律硕士公派出国读博 发布:2025-02-05 04:33:25 浏览:832
刑法二百一十条 发布:2025-02-05 04:18:29 浏览:512
方涛律师 发布:2025-02-05 03:29:28 浏览:288
法院审执运行 发布:2025-02-05 03:26:23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