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与司法解释
1、立法解释优于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做出的,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做出的.
2、上位法效力高于下位法,以立法解释为准。
❷ 司法解释的规定与法律法规是一样的吗
司法解释的效力与法律是一样的
法律法规的效力是不同层次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法规(行政法规)
❸ 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怎么区分和联系
1.制定主体不同,一个是司法机关,一个是立法机关。
2.针对性不同。前者是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做了解释,后者是针对术语概念进行解释。
3解.释效力不同。一般来说,立法解释效力更高。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以立法解释为准。
两者的联系是:都是对我国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释。
司法解释指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说明。对某一案件在适用法律上所作的解释,只对该案件有效,没有普遍约束力。最高法院所作的解释,对下级法院通常具有约束力。违背宪法与法律的司法解释无效。
立法解释又称法律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作出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3)法律解释与司法解释扩展阅读
立法解释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法律草案在审议通过,立法机关所作的起草说明或者对法律草案的修改说明,当法律草案通过后,其“说明”也视为一并通过,“说明”中有关适用法律的具体解释也自然就属于立法解释的范畴;
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正在施行的法律的有关条款的具体含义等问题所作的解释;三是在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规范的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出现原则分歧或者对有关法律适用的理解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解释。
实践证明,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对法律规范的具体含义进行立法解释活动在国家的法律实施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徒法不能自行”,必须要经过司法机关的活动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但法律规范基于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过于具体和明确,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在理解和适用上的偏差(如农村村、社基层组织人员能否视为“国家工作人员”而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等)。
此外,由于“最高两院”都是“司法机关”而不是立法机关,它们在各自具体的司法活动中对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在理解和掌握时难免没有局限性,因此,这时就特别需要相对独立于司法机关之上的立法者自己对立法进行客观公正的解释,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司法解释可以分解为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分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1981年6月《关于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根据立法机关的授权,“两高”在审判、检察工作中,针对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相继制定了大量的司法解释及其他具有司法解释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如批复、答复、复函等),这对正确、及时、有效地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家立法也起着拾遗补缺、举足轻重的作用,司法解释不仅成为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渊源,在我国法律解释体系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❹ 司法解释的效力等同于法律吗
司法解释不属于法律,但它具有法律的效力。
法律解释有三种,分别是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司法解释。
其中的司法解释又分三种: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解释和最高法、最高检联合作出的解释。
法律是国家定出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广泛约束力的社会行为规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一致适用的执法办案依据是司法解释。
当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发生原则性的不一致时,需要采用书面报告请示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规定》第五条
司法解释的立项,由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庭、室,根据审判工作中应用法律的问题,提出意见,经研究室协调后,分别报分管副院长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认为需要作出司法解释的,由有关审判业务庭、室直接立项。
司法解释立项后,送研究室备案。从我国有关司法解释的法律规定来看,在我国拥有法定司法解释权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它们的解释权限是关于“属于法院审判工作或检察院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这种制度的表达没有如愿以偿,这种反差似乎向我们昭示关于司法解释的法律定位也许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这些反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法律解释的主体来看,将司法解释严格限制为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专有活动,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一方面,解释活动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另一方面,司法解释是一种鱼案件事实密切相关的活动,而我们的司法解释体制往往将案件裁判者排除开来,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来处理。这种自上而下的解释行为的合理性值得探讨。另一方面,从解释的权限范围来看,司法解释权限对案件的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但是,实际并非如此。从我国大量的司法解释来看,其中许多并不是针对具体案件所做的解释,而大部分是抽象解释,并且其中还有部分是就执行某个法律所作的一揽子规定,这些规定不是解释法律而是创制法律,从形式上看,有些司法解释蚕蛹单行法规的形式。所以,有学者指出司法解释行为具有准立法性质。
❺ 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
凡属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或者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是为立法解释。
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全国人大各部门委员会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我国立法解释的方式:事前解释与事后解释。
司法解释就是依法有权做出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广义上是指,每一个法官审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对法律做出理解,然后才能够具体适用。因此,必须对法律做出解释,才能做出裁判。每一个案件都要这样做。由最高法院对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出的解释就是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有时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
司法解释只能由有权机关做出。司法解释,具有普遍的司法效力,有关司法机关在办案中应当遵照执行。应该严格依法进行。没有法律具体明确规定的,也要严格依照法律的精神和法律的原则作出解释,供审判工作中具体适用。这就是我们对司法解释的一般理解。
❻ 法律条文与司法解释有什么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的。而司法解释一般是由最高法作出的。
纵横法律网 蒙万强律师
❼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立法解释同被解释的法律一样,具有普遍约束力.因为作出立法解内释的是立法机关,也是法容律的制定机关,因此他们的效力是等同的。(立法机关解释)
2、司法解释是司法机关是适用法律的时候,结合客观实际作出的解释,其运用于审判/检察等司法活动的实践中.在我们实际操作中,他的效力也是很高的,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司法解释效力低于法律。(通常指两高解释)
3、学理解释是专家学者从法律理论/各家学说的角度对法律所作出的解释,没有法律强制力,不是法官审判案件的依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是从法律的渊源及将来的发展来看,学理解释是一个很重要的法学发展的推动力量。(学者、专家的解释)
❽ 司法解释是法律吗
两高解释比法律本身对审判的影响还要大,因为法律常常是原则性的,司法解内释确容是具体的,是对法律的诠释。行政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在审判案件中效力远没有两高司法解释大。
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比某些具体法条还靠得住,所以司法解释必然是有法律效力的,因为司法解释本身就是最高院对于各级法院判案的一个规定,所以各级法院在审判案件是当然会依照其解释进行。
❾ 司法解释和法律是什么关系
前者来法律条文及对自法律条款的解释权归法律的制定部门,而司法解释则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某个或某些特定问题如何适用司法条款而专门做的适用性解释。前者是立法机构的权力,而后者是司法部门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