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实验原理

民法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 2022-02-20 05:52:51

民法原理问题

请注意区分代理权和委托合同的关系,委托合同产生代理权,代理专是代理人享有的一属项权利也是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一项义务,作为代理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它自然是可以由代理人自由放弃的,自代理人作出拒绝代理的意思表示之时起,代理关系消灭,所产生的后果之一是委托合同违约,所以诉至法院的案由不会是“拒绝代理”而是“合同违约”。

❷ 就民法原理而言,民法的渊源除法律外还应包括判例和法理,其具有弥补制定法局限的功能。为什么错了

民法的渊源,又称来民法的法源,自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1法律。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①宪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单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规范。2法规。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3规章。规章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为贯彻法律、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有权就法律适用中的问题作出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包括关于贯彻执行法律的意见、适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批复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渊源。5国家政策和习惯。
民法的渊源有两种形式:一元制与多元制。一元制即只承认制定法为民法渊源,比如《法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审判员对起审理的案件,不得用创立规则的方法进行审判。”而多元制主张除了制定法外,还包括习惯法和判例等等。比如《瑞士民法典》,第一条第二款,如本法无相应规定,法官应依据惯例,若无惯例,依据自己作为立法人所提出的规则裁判。

所以这道题应该错在包括了法理吧,而且漏了习惯法。

❸ 民法通则原理与实物 读后感

首先,提问者应该清楚《民法通则原理与实务》是一本由某作者书写的一本书籍,根据知道规范的相关规定,不能就非法律性条文做出具有宣传性的答复。所以不能就该书做出评论。
其次,《民法通则》是依照以下规定的范围制定的。根据《民法通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❹ 关于民法原理与实务

基本同意上述意见。抄但是对于如下问题我持不同意见:

4:既然题目的大前提已经是滥用代理了,那么不管你怎么做怎么符合利益,法律都是禁止的。并且,在法律中还有很多情况是禁止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的。

5:典权不是租赁,出典人不能够收取任何收益。因为典价已经把收益都算上了。所以典权人无须向出典人定期交付收益金额。

❺ 民法的基本原理

不同法系的民法基本原理也不尽相同,

可以参考下列书籍:民法基本原理研究:以大陆法系民法传统为背景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780107961

❻ 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6)民法实验原理扩展阅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修改《民法通则》中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修改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删除第五十八款第1款、第第六款:“经济合同违反国家强制性计划”。

❼ 民法原理与实务p63案例分析练习

差不多是刚考完,目前专业网站上连试题还没有上传,更甭提答案了,我想你还是找些模拟试卷吧。

❽ 案例分析民法原理与实务

答:
1.王某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担保法》第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专权及利息、违约金、属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本案中,王某与乙公司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范围未作约定,因此,依本条规定应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即王某应对甲公司欠乙公司的10万元主债务及利息等承担全部保证责任。
2.有效。《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合同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本案中,甲公司经乙公司同意,将其欠乙公司的债务转让给丁公司,因此,甲公司与丁公司间的债务转让具有法律效力
3.王某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法》第23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让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本案中,乙公司许可甲公司转让债务给丁公司,但未取得保证人王某的书面同意,所以丙公司不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❾ 用民法原理解释一物多买

  1. 买卖属抄于合同关系。

  2. 合同成立的条件是a)双方是有权主体b)有标的c)双方达成意思表示的一致,所以多次买卖都成立了有效的合同关系,或者说合同都有效

  3. 合同有效不等同于发生了物权变动,物权变动分为动产和不动产,适用的条件不一样。以动产为例,需要合同+交付,那么先交付的买受人就取得了标的物所有权,其他人基于有效的合同向出卖人主张违约责任或者缔约过失责任。而不动产的物权转移要件则是合同+交付+不动产登记。先达成的买受人取得所有权。

❿ 民法通则第89条民法原理评析

第八十九条 【债的担保】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以采用下列方式担保债务的履行:
(一)保证人向债权人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按照约定由保证人履行或者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人履行债务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三)当事人一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向对方给付定金。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四)按照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留置该财产,依照法律的规定以留置财产折价或者以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
条文注释本条规定的是债的担保。
债的担保是指法律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而特别规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财产保障债务人履行义务,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制度。它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两种。人的担保,即本条第一项规定的保证。物的担保即本条第二项和第四项规定的抵押和留置,另外还有《担保法》上规定的质押。本条第三项规定的定金担保属于金钱担保。金钱是特殊的物,因而定金担保属于特别的物的担保。
关联法规《合同法》第69、115、116条《担保法》《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06-115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法院错判导致债权利息损失扩大保证人应否承担责任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而将其全部财产抵押给其中一个债权人是否有效问题的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能否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折价抵偿给抵押权人问题的批复》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公派出国读博 发布:2025-02-05 04:33:25 浏览:832
刑法二百一十条 发布:2025-02-05 04:18:29 浏览:512
方涛律师 发布:2025-02-05 03:29:28 浏览:288
法院审执运行 发布:2025-02-05 03:26:23 浏览:366
icu护理规章制度 发布:2025-02-05 02:19:18 浏览:200
民法哲学研究 发布:2025-02-05 02:09:11 浏览:464
注会备考攻略2020经济法 发布:2025-02-05 01:37:32 浏览:409
吉安市安福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2-05 01:30:40 浏览:65
深圳律师合作 发布:2025-02-05 01:02:09 浏览:147
经济法自考论文选题 发布:2025-02-05 00:39:48 浏览: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