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秦朝司法原则

秦朝司法原则

发布时间: 2022-02-23 23:25:33

⑴ 秦朝立法原则有哪几方面

一是法令抄由一统?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全国都要实行统一的法律令;其二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二是事皆决于法?其实这本来是战国时新兴地主“以法治国”的主张?秦朝建立后,仍以此作为指导,加强立法,做到凡事“皆有法式”?

三是以刑杀为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法网严密,以致人们动辄触犯刑律;其二是严刑重罚?这是商鞅重刑思想的继续和发展?秦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这样几种:

一是律?这是当时最主要的法律形式?

二是令,即制和诏?当时的命?制?令?诏,从法律意义上说并无区别?律与令经常并列使用?

三是式?指的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的程序?文书程式以及对司法官吏审理案件的要求?

四是法律答问?这是对《秦律》的某些条文?术语和律义以问答的方式作了明确的解释?这对正确运用法律,更有效地贯彻立法意图,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有程?课等法律形式?

⑵ 秦朝的法制思想与近代法制原则的区别

秦朝的法来制思想,或者自说历史上的法制思想,都是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固,其根本是为君主服务的,所以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是这种思想与控法制思想有根本区别。控法制思想是全民性的,保护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不存在超越于法律之上的人。也就是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么“天子犯法”呢?古代不存在天子犯法的说法,因为天子就是法,而现代的法制思想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当然,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你懂的。。。

⑶ 秦朝法制的秦朝司法制度

1、中央司法机关
秦朝的中央司法机关,由廷尉和御史大夫等组成。早在战国时秦已设有 “ 廷尉 ”。秦统一六国后,廷尉成为列卿之一,为全国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廷尉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负责 “ 诏狱 ”,即皇帝诏令审理的案件;二是审理地方的上诉案件和复审郡县不能决断的疑难案件。
2、地方司法机关
秦朝设郡、县。郡县既是地方行政机关,又是地方司法机关,郡县的司法审判由郡守、县令兼理,一般案件自行处决,重大疑难案件报请中央廷尉处理。乡、亭也有一定司法管辖权。
二者不同时设置,但职责相同,主调解纠纷,平断曲直,收赋税,征徭役。 1、诉讼形式
诉讼形式根据诉讼人在案件中的地位,大致可分两种:一是官吏,如御史和其他官吏,他们纠举犯罪,提起诉讼,类似近世的公诉人;二是一般平民,主要是当事人,类似近世的自诉人。
2、诉讼程序
秦律诉讼有 “ 公室告 ” 和 “ 非公室告 ” 之分。“ 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 ” ,而 “ 主擅杀、刑、髠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 ” 。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 “ 勿听 ” ,不予受理。
据《封诊式》载,案件发生后,当地的里典要把司法机关决定受理案件的被告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曾犯什么罪,判什么刑,是否赦免,以及曾否逃亡等,写成书面报告。县司法机关接受案件后,通常是由县丞 “ 即令令史 ” 前往调查或勘验,然后作出调查或勘验笔录,称为 “ 爰书 ”。《法律答问》中有各种爰书,即笔录。如对死伤尸身的检验爰书、麻疯病人的医学鉴定、犯罪现场勘验笔录等。可见当时已很重视证据在诉讼中的作用。
3、审判程序
秦司法机关对当事人的审讯方法和步骤大致如下:(1)听取当事人的口供;(2)根据口供中的矛盾之处和不清楚的地方提出诘问;(3)对多次改变口供,不老实认罪服罪者,施加刑讯。
审讯后,作出判决,并 “ 读鞫 ” ,进行宣判。鞫,审讯。读鞫,就是宣读判决书;宣读后,当事人服罪,照判决执行;如称 “ 冤 ” ,可以请求再审,叫 “ 乞鞫 ” 。乞鞫可以由当事人提出,也可由第三人提出。

⑷ 秦朝的法制原则有哪些

你好,审判的主要原则:
1,有罪推定原则;
2,依照法律与调查的证据断案;
3,有条件的刑讯原则;
4,证据采用原则。

⑸ 简述秦朝立法原则

秦朝律法源自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历经数代到统一之后的秦朝,期间根据实际情况虽有变革,但核心和整体原则没有变化。秦律基本核心如下:
1、平时民众主要应当集中与农耕和垦荒,大量的粮食可以保证战争需要,也可以换取财富
2、开通民众可以获取爵位的通道,允许通过杀敌立功得到爵位,或缴纳法定数量粮食换取爵位
3、利益与名声绑定到爵位上,各项福利和身份由爵位等级决定,使民众眼中只认爵位
4、禁锢民众思想,杜绝民间士人游说讲学,也禁止民间学习儒家等思想,坚定愚民
5、抑制和打压一切非农战职业,引导民众主要选择农夫和士兵作为职业
简单的说,让民众没有思想,任国家驱使,名利源头来自爵位,获得爵位只能通过种田或杀敌。一切为了战争,民众眼中只有“种地”和“作战”这两件事最佳。农民拼命种地以保证可以维持战争消耗,士兵为了爵位杀敌英勇。国家就是一个强力战争机器,在这大争之世,一切都必须为军事力量让步。

⑹ 秦朝法律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特点:
1、法自君出,君主独断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使皇帝成为集立法、行政、司法大权于一身的最高主宰。据史籍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自称为始皇帝,改"命"为"制",改"令"为诏,使之成为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规范。同时,他"昼断狱","夜理书",把行政、司法也都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因此,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权威,是秦朝立法、司法的首要原则。
2、以法为本,严刑峻罚
"法治"和"重刑"是法家的基本主张。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执政以后,把法律、法令推到治国的最高位置,长期的法治使法律、法令在秦朝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权威性。在推崇"以法为本"的同时,秦统治者也把"重刑"原则推向极端,对全国实行空前严酷的刑罚统治。大历史上看,秦朝刑罚种类繁多,行刑方法之残酷,为其他各朝所莫及。"法治","重刑"也是秦朝法律制度的基本特色。
3、治道运行,皆有法式
为实行"法治",秦始皇朝统治者极为注重立法工作,立法的范围不断扩大,法律规范也越来越细密。从现存的历史资料看,秦朝的法律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诉讼等各大类,内容涉及军事、外交、皇室警卫、社会治安、商业、金融、手工业、农田水利、司法诉讼等各个方面。事无大小皆有法式也是秦朝法制的基本特色。
4、法令由一统,民以吏为师
为了使法律、法令能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得到贯彻和施行,秦朝鼓励并要求全体臣民学法、知法,规定为官者必须通晓法律,民众学习法律则应"以吏为师"。这也是秦朝法制的特色之一。

简介:

秦朝各项制度很大程度上渊源于秦国发展过程中创立的体制,秦朝法律制度的许多内容也都来源于商鞅变法以后确立的制度。因此,秦朝法律制度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商鞅变法至统一以前。在这一阶段,秦朝法律制度的总体风格和主要框架均已形成;第二阶段自秦统一至灭亡。秦始皇统一以后,把秦国原有的法律、法令推行到全国各地,使全国的法制统一到秦国法制上来。同时又颁布一系列新的法律、法令,如关于皇帝尊号的法令,关于废除谥号的法令,关于实行郡县制的法令,关于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的法令以及关于焚诗书的法令等等。

⑺ 秦代基本诉讼原则

一、 秦朝的诉讼形式,一种是由官吏代表国家纠举犯罪,提起诉讼;另一种是由当事人直接向官府呈诉。 按照秦律的规定,当事人向官府呈诉的案件又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以及奴妾,为非公室告。对于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对于属于非公室告的案件,官府不予受理。 5.首先要求司法官在审讯中要注重收集证据。司法官对死伤尸身进行检验、对犯罪现场进行勘验都要制作笔录,作为以后裁判的证据。 其次要求司法官注重审讯方法,以讯得客观的口供。司法官要先听取被询问者陈述,并记录下来;虽明知他在说假话,也不要马上诘问。等被询问人陈述完毕,再根据其口供矛盾之处和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诘问。 再次要求司法官慎用刑讯。秦律规定,只有对多次改变口供、不老实认罪的者,才可施加刑讯。司法官不施用刑讯,从口供中即获得案件实情,是最好的;施用刑讯才获得实情,是下策;通过恐吓手段进行审讯则是失败。 6.按管辖范围来划分,秦朝的司法机关可分为中央司法机关和地方司法机关: (1)廷卫是秦朝中央最高司法机关,位列九卿之一。其职责是审理皇帝诏令审理的案件,以及地方上诉案件和复审郡县不能裁断的疑难案件。重大案件须经皇帝裁决,才能定案。皇帝实际掌握着最高司法权。 (2)地方行政长官郡守县令兼理司法,自行审断辖区内的一般案件,重大疑难案件要报送中央廷卫审理。县以下的基层组织乡、亭、里,也有一定司法权。 二、 http://www.gxtvu.com.cn/ewest/web_courseware/law/0140/neirong/4.htm

⑻ 秦朝法律的特点是什么

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一方面,因为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

另一方面,秦朝法律制度,是在法家思想的强烈熏陶下,由法家代表人物或深受法家影响的政治人物制定出来的,在整体风格上法家色彩极为浓厚,

热点内容
两高司法解释最新 发布:2025-02-04 13:55:39 浏览:682
李荣凯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04 13:55:26 浏览:233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分为哪几类 发布:2025-02-04 13:49:52 浏览:403
专利垄断条例 发布:2025-02-04 13:48:26 浏览:192
事业单位临聘人员适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04 12:46:29 浏览:281
银行放贷合同法 发布:2025-02-04 12:02:27 浏览:172
出售非卖品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11:24:23 浏览:189
公司颁布规章制度后的结束语 发布:2025-02-04 10:37:18 浏览:907
上市公司监事会主席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10:37:10 浏览:358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确定 发布:2025-02-04 10:35:44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