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民法通则
Ⅰ 16周岁的民事行为能力
中国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年满18周岁。18周岁是中国公民成年的界限。对于年满16周岁而不满18周岁,但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法律将之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2条还对“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认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精神状况健康正常。公民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和社会生活共同规则。理智地实施民事行为,患有精神病而不能理智地从事行为的人,即使年满18周岁,也不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获得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但能不能运用这一资格,还受自然人的理智、认识能力等主观条件的制约。易言之,理智不健全的权利能力者,若任其独立参与民事活动,可能会损害自己,也可能会损害别人。所以,有民事权利能力者,不一定就有民事行为能力,两者确认的标准不同。
Ⅱ 在中国民法通则中规定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其中的限制民事行为是什么概念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内容 民事行为能力在内容上包括两方面,即人身行为能力和财产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在内容上,既包括人身行为能力和财产行为能力都受限制(如精神病人),也包括只有人身行为能力受限制而财产行为能力不受限制(如年满18周岁的,未达到法定婚龄的成年人,其不享有结婚的人身行为能力),还包括只有财产能力受限制,而人身能力不受限制,可见在内容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多层面的,不能简单地一言蔽之。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部分民事行为能力或不完全行为能力。是指可以独立进行一些民事活动但不能独立进行全部民事活动的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但为保护其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正常经济秩序不得不对其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指除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外,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Ⅲ 民法通则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包括16周岁吗
凡是法条里写的"数字+以上/以下"的,都是包括本数字的表示。
16岁以上,也包括16岁。
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6岁是否可以出来打工
不是民法通则。
依据我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一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所以,你是可以出来打工的。但做为长者,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你还是读书为好,现在社会竞争太大,没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做基础,会过得很苦的。即使真的没办法,必须要出来做事,也勿必记得不能忘掉学习。切记。
Ⅳ 民法通则对未成年是如何规定的
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回动,是完全答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
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 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
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
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民事活动。
Ⅵ 《民法通则》: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
1、你不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当然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社会实践不是参加工作,所谓合同其实并非劳动合同。是否有效,要看具体内容。
Ⅶ 法律最新规定几岁为成年人,是16岁还是18岁
中国法律中规定的成年是指公历生日的岁,且要从公历生日的当天开始算起。在法律上已满十六周岁且有收入来源可以供自己生活的也可以视为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7)16岁民法通则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一 :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行为,如果同时触犯了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罪名,定罪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
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具有前款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Ⅷ 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除外)。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
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8)16岁民法通则扩展阅读:
相关法律原文:
《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第22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