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胡剧刑法
① 沪剧的服装有什么特点
特点:
男演员服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戴毡帽、束竹裙;另一种是瓜皮帽、长衫马夹;女演员或短袄长裤,或短袄长裙。
不同时期沪剧的脚色行当各有不同。对子戏时期一生一旦居多,同场戏时期有了生行、丑行的分别。生行包括小生、老生,小生又分正场小生、风流小生。旦行又名包头,分正场包头、娘娘包头、花包头、老包头、邋遢包头等。
当时由于班社人手少,演员往往需要串扮。随着沪剧表演向文明戏、话剧靠拢,其脚色行当的分类日渐淡化,动作、念白均未形成行当程式,演唱也都使用真声。
(1)古装胡剧刑法扩展阅读:
沪剧的表演艺术,没有那种配合虚拟夸张的程式动作及伴奏念白的各种锣鼓点子的运用,打击乐很简单,并有在静场及某些情节中奏一段民间乐曲作为气氛音乐的做法。
建国后,有的剧团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的弦乐、木管乐(有时还有铜管),组成中西混合乐队;有的还设置电声乐器,应用复调、和声以管弦乐技法配器,向新歌剧及电影音乐借鉴,戏剧配乐和剧情紧密配合。与此同时,发展了前奏曲、幕间曲及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的运用。
沪剧是以表演现代生活为主的戏曲,其表演首先接受了戏曲传统表演特色,即唱、做、念、舞。
② 越剧与沪剧有什么区别
1、发源地不同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沪剧是上海地方戏曲剧种。清嘉庆年间,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农村有山歌,又称东乡调。
2、影响范围不同
沪剧大多是在上海当地演出。
而越剧在影响遍及全国的同时,还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赢得盛誉,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3、发源年份不同
沪剧,清代道光年间,浦江一带的滩簧发展为二人自奏自唱的“对子戏”和三人以上演员装扮人物、另设专人伴奏的“同场戏”,这是沪剧的雏形。
越剧,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③ 《封神榜》杨戬扮演者是谁
《封神榜》杨戬扮演者是李建华。李建华,浙江宁波人,上海沪剧院演员,国家二级演员。1974年进上海沪剧团(今上海沪剧院)学馆学艺,1979年毕业后留团。1993年,出演沪剧《风雨同龄人》。
在1990版电视剧《封神榜》中饰演杨戬。2009年与吕中等主演大型情景喜剧《本地媳妇外地郎》饰演艾润达。
(3)古装胡剧刑法扩展阅读:
《封神榜》是1990年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联合出品,由郭信玲执导, 冰夫、顾汉昌、欧阳宇平、余又晨编剧,傅艺伟、蓝天野、汤镇宗、达奇、张晓林、徐娅、何威、王正伟等联袂主演的古装神话历史剧。
该电视剧讲述了商末时期,由于纣王得罪女娲、残暴无道,宠信妖女妲己,苦害生灵;周文王顺应天时,招兵买马,聘请姜子牙出山讨伐纣王,最终推翻商王朝的神话故事。
该剧于1990年在中国大陆首播。
④ 为什么沪剧以现代戏为主,古装戏很少呢
沪剧是上海特有的地方戏剧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它善于反映现代生活,解放后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做出过重要的贡献:《罗汉钱》曾经誉满京华,获奖连连;《星星之火》也在全国打响。这两个戏都被拍成电影,扩大了影响。《芦荡火种》和《红灯记》又被移植改编成现代京剧,戏中的阿庆嫂和李玉和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典型形象。沪剧的发展还始终和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紧密相关,成为上海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标志。它以戏曲形式展示上海城市风貌和城市特点,保持上海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记忆。正因为如此,沪剧历来被认为是上海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沪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