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 2022-02-26 17:44:49

1. 怎么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裁判文书

可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官方网站首页的检索框中输入相关案件的关键字内词,点击检索就容能够看到该裁判文书,具体方法如下:

1、在网络上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找到其官网以后点击打开该网站。

注意事项: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依据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规定予以实施的,依据该办法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般均应在互联网公布。因此在法律规定内的不予公开的判决书是无法检索查询到的。

2. 法院判决书怎样在网上公开

法院判决书,只要生效,就会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公布,不需要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1.第二条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全国法院公布裁判文书的统一平台。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务网站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链接。

2.第三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

(1)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

(2)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

(3)支付令;

(4)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

(5)国家赔偿决定书;

(6)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

(7)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

(8)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

(9)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

(10)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

(2)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规定:

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在互联网公布:

(1)涉及国家秘密的;

(2)未成年人犯罪的;

(3)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

(4)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其他情形。

3. 地方法院违反了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上公开裁判文书的规定

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裁判文书查询的,主要是以下几种方式:
1、在如果知道案号,可以在页面的左侧直接输入案号直接查询;
2、如果知道当事人姓名(名称)可以输入姓名(名称)查询(有些法院考虑到当事人隐私等情况,可能会把当事人姓名、名称以某某代替,这样可能用姓名查询就查不到);
3、如果只想要查找一类案件,可以在案由中直接输入你想要找的案由即可。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如果离婚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书将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当事人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无法查询到相关的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第四条 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
(二)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三)以调解方式结案的;
(四)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

第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应诉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并通过政务网站、电子触摸屏、诉讼指南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告知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相关规定。

第六条 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保留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等真实信息,但必须采取符号替代方式对下列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姓名进行匿名处理:
(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
(三)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且不属于累犯或者惯犯的被告人。

附中国裁判文书网链接:

4. 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在哪里有下载

裁判文书上网公布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审判管理,提高裁判文书质量,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落实审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法院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范围
第一条各类一、二、再审判决书全部上网,但第三条、第五条规定的除外。
第二条 下列七类裁定书应予上网:
1.维持原判的刑事裁定;
2.不予受理的裁定;
3.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
4.驳回起诉、申诉的裁定;
5.发回重审的裁定;
6.执行异议的裁定;
7.执行复议的裁定和决定。
第三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案件的裁判文书一律不上网。
第四条 调解书不上网。
第五条 具有敏感性、群体性性质的案件或其他社会影响较大案件的裁判文书,庭长认为有必要推迟上网公布的,经主管院领导批准,可以推迟上网。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明确要求不上网公布其裁判文书,确有正当理由的,由承办人呈报庭长审核后,经主管院领导审核同意,可以不上网。
第六条全市法院制作的201 0年1月1日后送达当事人的裁判文书,属于本办法规定的上网公布裁判文书范围的,均应当上网公布。
二、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电子文本格式
第七条承办人应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书写,仔细校对,规范裁判文书格式,增强裁判文书说理性,不断提高裁判文书质量。
第八条承办人应确保上网裁判文书电子文本与正本内容的一致性。除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不得擅自对上网裁判文书的电子文本进行任何改动。
第九条对于拟上网公布的裁判文书,承办人应当删除电子文本中当事人、证人的相关涉密信息。
第十条 当事人为自然人的,一般只保留当事人姓名、性别和年龄,其余信息删除,但暴力犯罪被害人的姓名以“张某某”、“王某某”等代替。
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保留其名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性别和年龄,其余信息删除。
第十一条。证人的姓名以“张某某”、“王某某”等代替,其余信息删除。
第十二条为方便查询检索,承办人应将拟上网裁判文书统一以案件名称规范命名,案件名称表述为“当事人+案由+文书种类”,如:民事案件一审判决书可表述为“××公司诉××公司拍卖合同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可表述为“张三等故意杀人一案二审刑事判决书”等。
第十三条 各业务庭长应对本院拟上网裁判文书的案件名称进行审查,对不符合第十二条要求的,退回承办人要求其修改。
三、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审批程序及流程
第十四条裁判文书上网实行审批制,除第五条规定的两类裁判文书由主管院领导作为审核批准人外,其余裁判文书是否上网均由本部门庭长审核批准。
第十五条承办人在收到文书送达回证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或者文书送达公告期满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应将裁判文书的正本报送庭长审核批准。报送时,可提出“拟上网”或“拟不上网”的建议并注明理由。
第十六条 裁判文书上网的审批人要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本办法规定的上网范围、上网格式、审批程序进行审核,对属于上网范围的裁判文书,应在两个工作日内批准其上网;对不予上网的裁判文书,应在两个工作日内批准其不上网并注明不上网原因。
第十七条 各业务庭内勤负责本部门裁判文书的上网公布工作。案件承办人应在批准上网后两个工作日将裁判文书电子版交给内勤,内勤应在收到裁判文书电子版后两个工作日上网完毕。
第十八条各业务庭应建立裁判文书上网登记簿,由内勤按照案号顺序对每件案件裁判文书上网情况进行登记,对经审核决定不予上网公布的,应注明理由。
第十九条 执行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布的时间截止至执行完毕之日,其他裁判文书在网上公布的时间均为一年。
四、上网公布裁判文书的差错补正
第二十条 已上网裁判文书中发现笔误的,应由原合议庭作出补正裁定后,将补正裁定按前述程序上网公布,不得直接改正原上网文书。
五、对网民意见和疑问的回复及答疑
第二十一条全市法院的网络评论员应定期关注网民对上网裁判文书及相关工作的评论,对涉及本院裁判文书的网民意见和疑问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回复。
第二十二条对网民提出的具体意见和疑问,中院办公室或网络评论员应及时通知原承办合议庭。原承办合议庭应及时提出回复意见,经庭长审核把关后,在网上回复网民。网民是当事人的,原承办合议庭应通知其当面进行判后答疑。
第二十三条 办公室应定期对本院各审判业务部门的个案回复进行归纳,对网民的其它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并定期报告院领导及反馈有关业务庭。
六、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报告制度
第二十四条全市法院实行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报告制度。
第二十五条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报告的统计期间与《司法统计月报表》的统计月度一致,即上月21日至本月20日为一个统计期间。
第二十六条全市法院有裁判文书上网任务的业务庭,应认真填写《裁判文书上网情况月报表》,并确保相关数据与司法统计数据一致。各审判业务庭内勤应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裁判文书上网统计表报送办公室。
七、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检查通报制度
第二十七条 办公室应加强裁判文书上网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全市法院的裁判文书上网情况进行抽查检验,对不上网比率较高的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对不按时将裁判文书提交审批、审批不及时、未经审批擅自上网、审批把关不严、不上网认定随意、拖延上网、有意规避上网等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按照司法状况考评的有关规定予以扣分。
第二十八条裁判文书上网工作考核主要以上网率、督促检查结果为指标。
第二十九条作为考核指标之一的上网率的计算方式为:上网率=实际上网文书数/[送达文书数-调撤文书数-不属于上网范围的裁定书(决定书)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案件的裁判文书数、其他可以不上网的裁判文书数]。
八、上网裁判文书评查制度
第三十条 中院审管办应不定期在金市法院范围内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上网裁判文书进行质量评查,必要时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质量评查。
全市法院优秀裁判文书原则上应从上网公布的裁判文书中评选。
九、案例指导制度
第三十一条 中院审管办应探索建立案例指导制度,进一步挖掘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积极作用,促进全市法院法律适用的规范和统一。
第三十二条 中院研究室会同各审判业务庭室,针对法律规定不明、争议较大的新型案件或疑难复杂案件进行评定,或经中院审判委员会讨论,确定案件事实认定清楚、适用法律准确的优秀案例,在法院网站上发布,为金市法院审理同类型案件提供指导,以解决“同案不同判”问题。
第三十三条市中院适时开辟“案例指导专栏”,发布第三十二条评选出的优秀案例。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201 0年元月1日起实施。

5.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现在还能查到吗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现在依旧是能查到的,如果说你在查一些判决书的时候没有查到,那么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再去查询。因为一般而言判决书并不是实时上传的,会有一个时间差。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内会上传,当然特殊的情况除外。

还有一个情况是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查不到判决书的,那就是原告或者说被告申请了不公开审理,这个情况下,是不可能查到判决书的。所以,如果说你查询的案件是公开审理的,判决书一定会查到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如果说你查询的案件是不公开审理的,是没有办法查询的。如果说你有这方面的需求想要查询,恐怕要委托律师去查询,也就是有查询权限的人去查询案宗。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判决书,现在还能查到,如果查不到另作他论。

6. 法院给我的判决书怎么会在网上公开公布的 我没有公开公布过啊

法院送达给当事人的判决书,只要生效,就会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开公布,不需要当事人同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四条 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

(二)涉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

(三)以调解方式结案的;

(四)其他不宜在互联网公布的。

(6)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托信息技术将裁判文书公开纳入审判流程管理,减轻裁判文书公开的工作量,实现裁判文书及时、全面、便捷公布。

第十五条 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除依照本规定要求进行技术处理的以外,应当与裁判文书的原本一致。

人民法院对裁判文书中的笔误进行补正的,应当及时在互联网公布补正笔误的裁定书。

办案法官对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与裁判文书原本的一致性,以及技术处理的规范性负责。

第十六条 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与裁判文书原本不一致或者技术处理不当的,应当及时撤回并在纠正后重新公布。

在互联网公布的裁判文书,经审查存在本规定第四条列明情形的,应当及时撤回,并按照本规定第六条处理。

第十七条 人民法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中国裁判文书网的运行维护和升级完善,为社会各界合法利用在该网站公开的裁判文书提供便利。

7. 最高法发布规定,自今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将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这件事,你怎么看

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根据该《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凭借法定的身份证件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立案、开庭、审判组织等程序信息以及上诉状、判决书等诉讼文书信息。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将会极大的便利民众诉讼,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知情权,同时也能降低法院自身的工作负荷,是一项互利共赢的重要改革举措。
由于案件量的爆炸式增长,全国各地法院都存在着“案多人少”的矛盾。法官办案量太大、负荷过重,不仅直接影响了案件办理的质量,而且经常导致诉讼当事人的“司法体验不佳”。比如,案件时间拖的过长,而对于案件走到了哪一步、处于什么阶段,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往往并不知情。于是,不少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便不断的给法官办公室打电话,甚至去法院约见法官。对于法官而言,原本就有限的时间需要用于阅卷、取证、开庭、调解、撰写法律文书,根本就没有精力来应对当事人及其律师的电话或来访咨询。造成的结果是,法官电话难打通、人更见不到,而案件却始终没有着落。
《规定》实施后,当事人不仅可以及时查询收案、立案、庭审、上诉、抗诉、审判组织、审判程序、审理期限等程序信息,而且可以查询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庭审笔录、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等实体信息。这意味着从理论上,所有能公开的案件信息,当事人都能够从这个统一的互联网平台上获取。对于当事人及其律师而言,再也不用“磨破嘴,跑断腿”,哪怕相隔千里,只要轻点键盘即可对自己的案件了如指掌。
公开审判流程信息,民众最关心的毫无疑问是及时、准确。但美中不足的是,现行《规定》条文中没有信息公开期限以及信息公开违规的救济机制。理想状态下,案件每进入一个新的流程节点,互联网平台都应当第一时间公布。如果信息公布太过滞后,那么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轻则导致当事人重操之前电话咨询或者约见法官的老办法,重则影响、侵害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此同时,如果法院不按时公开流程信息或者流程信息公开错误,当事人却不能寻求便捷、有效的矫正或者救济机制,那么基于“完全自觉”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制度同样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面临各种不同的未知前景。
不同于最高人民法院自2016年开始推行的通过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此次审判流程信息公开是指向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公开,而非向全社会公开。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着眼点在于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而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着眼点主要在于提升司法效率、保障当事人知情权。按照以往的实践做法,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在法院内部会有专门的行政人员负责。员额制改革背景下,这无疑可以节省办案法官的事务性时间,从而腾出更多的精力用于办案本身。而由专门人员来集中、统一处理这些程序性、事务性工作,同样可以提高效率。
两会尚未结束,最高法就推出这一重大改革举措,着实令人鼓舞。司法改革千头万绪,但只要牢牢抓住公正和效率这个牛鼻子,出实招,解实题,就一定能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行进。

8. 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是什么

摘要 201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依据该办法,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最高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一般均应在互联网公布。

9. 裁判文书上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实施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已于2013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9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 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11月21日

热点内容
股权转让司法解释 发布:2025-02-04 02:20:18 浏览:963
盗用qq法律责任 发布:2025-02-04 01:17:37 浏览:467
社会与法野人归乡记 发布:2025-02-04 00:44:52 浏览:82
经济法联系实际对社会的作用 发布:2025-02-03 23:45:19 浏览:988
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2016 发布:2025-02-03 23:11:40 浏览:465
五年来的法律援助工作 发布:2025-02-03 22:44:31 浏览:19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8 发布:2025-02-03 22:20:24 浏览:162
婚姻法与物权法的碰撞 发布:2025-02-03 22:20:23 浏览:775
香港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03 21:56:18 浏览:122
青岛市法院拍卖 发布:2025-02-03 21:21:22 浏览: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