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司法部
㈠ 全国两会知识竞赛证书含金量
1、注册电气工程师
含金量高的也是最值钱的就是注册电气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想要取得注册电气工程师的资格,必须通过难度非常大的专业考试和考核,对于注册电气工程师也要求相关的报考资格,必须是本专业或者是相近专业且具有相关学历的人才可以报考。
2、执业医师资格证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执业医师资格证是判断医师是否具有从医资质的最主要标准,没有获得执业师资格证的所谓“医师”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国家对执业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合法执业,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是越早越好。
3、教师资格证
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
4、特许金融分析师
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也称“注册金融分析师”(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一直被视为金融投资界的MBA。CFA资格证书被授予广泛的各个投资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等等。考试每年举办两次,考试内容分为三个不同级别,CFA资格考试采用全英文。
5、建造师职业资格证书
建造师资格证是符合条件的人员经过专业考试取得的证书。它是以专业技术为依托、以施工管理为主、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执业注册人员的证明文件。
建造师分为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注册条件的人员,经过注册登记后,即获得一级或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注册后的建造师方可受聘执业,一级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全国通用,二级注册建造师在省内有效。
6、注册会计师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CPA被认为是财会领域的第一黄金职业,薪酬待遇非常可观,但同样的考试难度也很高。在大中型企业招聘招聘主管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职位,大多都需要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
7、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已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在中国实行的、统一的、面向全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认证,是对参试人员口译或笔译方面双语互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与认定。
8、国家精算师
精算师,指保险公司雇用的数学专业人员,主要从事保险费、赔付准备金、分红、保险额、退休金、年金等的计算。精算师被认为是分析金融风险的杰出专家。其执业生涯被喻为:“金域中的金领”,我国精算人才稀缺,有预测称,我国未来十年急需5000多名精算师。目前国内精算师的平均年薪水平保底也有30万!
9、消防工程师证书
根据消防专家称,在未来的3-5年之间,我国的消防工程师的需求量大概会在50万以上,而且覆盖面涵盖各行各业的合个岗位,消防工程专员属于工业类中的公安技术类,在其总计6个专业中排名第一。
10、法律职业资格证
法律职业资格证是证书持有人通过考试并依法取得的证书,取得该证书的人可以依法担任执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和公证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统一制作、颁发。作为必要的行业资格考试,认定持有人具备从业水平。
㈡ 2017年两会为法律服务工作者谏言吗
估计不会,因为法律工作者起诉司法部已经败诉了
㈢ 中央要设的新机构是什么
两会闭幕次日,会有这么多重磅消息发布:例如四川、广西、江西、河南、青海几个省份主要领导调整;例如多个涉及机构改革的国务院部门开大会、公布新班子。
更重要的是,3月21日下午,中央向社会公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这份方案大致有40页,长达1.8万字,说它字字千钧,应不为过。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8次机构改革,看到方案全文,许多人在朋友圈感叹:力度之大超乎想象。因为其不仅涵盖党政军群地多个领域,也涉及中央、省及省以下各个层级。
其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均改为委员会。
加之十九大之前设立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如今近10个委员会已成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里最亮丽的一笔。
不同的是,新设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和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均设在国务院部门里,前者设在司法部,后者设在审计署;而其他委员会,办公室则作为中央直属机构存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都是“委员会”,这次就新组建了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比较特别的是,这个小组具体办事机构是“秘书组”而不是“办公室”,秘书组也设在国务院部门——教育部。
㈣ 2013两会后我国中央的部委一共有多少了
国务院组成部门(25个):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㈤ 罪犯春节离监探亲引关注司法部部长怎么说
近千名罪犯春节离监探亲引关注 ,司法部部长回应。
今年春节前,27个省市区311所监狱批准999名罪犯回家与家人团聚。他们在规定时间前,全部返回监狱。
“监狱自己安全了,能不能做到社会安全?”张军说,要在底线安全已经做到的基础上,实现监狱和司法行政其他方面的治本安全。
所谓治本安全,就监狱改造罪犯来说,就是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
张军介绍说,围绕这一目标,采取了诸多措施。其中包括,要对改造罪犯实现社会化,“让社会上的春风能够透进高墙,能够透进监狱的铁门”。
㈥ 社区矫正在2015两会上能立法吗
目前我国已经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该办法实施才三年,很多经验教训尚待实践中检验总结,人大正式立法的时机尚不成熟,也无此紧迫性。2015年的人大立法也无此计划安排。
2011年底,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该《办法》共40条。发布时间是:2012年1月10日。
㈦ 两会撒消了几个部
2018年0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此次提请大会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将在3月17日的人代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表决。
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1、组建自然资源部。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组建生态环境部。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3、组建农业农村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4、组建文化和旅游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5、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6、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7、组建应急管理部。
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8、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9、重新组建司法部。
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10、优化水利部职责。
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11、优化审计署职责。
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12、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㈧ 对于司考改革2016年两会有什么政策吗
没有任何政策出台,2016年不会有变化的,即使是改革,最早也要从2017年开始,需要等司法部出台改革公告,司考的政策要以司法部的公告为准。
㈨ 2013年两会后政府直属机构都有什么
在这之前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是二十七个,改革以后变为二十五个国防部,外交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监察部,司法部,财政部,民政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交通运输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
国务院直属机构:
海关总署,
工商管理总局
质检总局
广电总局
新闻出版总署
(广电和新闻总署合并了)
体育总局
安监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预防腐败局
税务总局
㈩ 两会上司法最新消息
2015年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由于在2014年有一系列司法改革重拳出击以及“呼格案”等特殊的印记,“法治”成为中国百姓的一个热频词,也让人们对今年两会上的法治建设进程有着特别的关注。
——修法遏制地方“红头文件”滥发
今年两会最大的一个法治关注点无疑是人代会上将要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这个草案,涵盖扩大地方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等很多方面,而长期以来被百姓俗称为“红头文件”的地方政府规章能否因此遏制住滥发的势头,备受关注。
根据草案规定,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那么,一旦修法通过,一些带有摊派性质、侵犯权益的“红头文件”该何去何从,值得关注。
——继续“打虎灭蝇”
每年的两会上,两高报告中都会用相当篇幅提到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情况,人们也会很自然地数出有多少“虎”多少“蝇”被绳之以法。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纪委多次强调,反腐永远在路上。在今年的两会上,两高报告中又会给公众交出怎样的一份“打虎灭蝇”成绩单以及下一步又将有怎样的法律举措配合、推进中央“打虎灭蝇”的行动,值得关注。
——防范“呼格案”重演
2014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审引发了人们对冤假错案的持续关注。
冤假错案是司法痼疾。2014年,在中央政法委出台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规定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制定改革措施防范冤假错案,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下发贯彻落实通知,建立了督促落实机制。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中,有关防范冤假错案的措施会有哪些新的部署,值得关注。
——狠刹“提钱出狱”
减刑、假释本是激励入狱者“重新做人”的制度设计,但实践中有时异化为刑罚执行腐败的“后门”,成为有权、有钱者的“福利”,被群众怒斥为“提钱出狱”。
2014年初,中央政法委出台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防治司法腐败的改革措施,中央政法各单位也分别发出实施办法并开展专项治理。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将对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提出怎样的建议对策,两高报告中将宣布怎样的遏制举措,值得关注。
——推进“阳光司法”
2014年,司法公开力度之大,确实让大家感受到了阳光:全国3000多家各级法院的裁判文书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接受公众监督。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开与查询平台、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平台等陆续建立开通。检察机关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决定书等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案件信息公开系统也已于去年9月面向社会开放。
但是,司法不公、不透明甚至司法腐败的现象并没有消除,而推进司法改革、实行“阳光司法”是治病根本。因此,在今年的两会上,司法改革到底会迈出哪些新的步伐,尤其是在建立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隔离带”等方面如何见实招,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