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权利分类
A. 民事权利分类的法律意义
根据权利标的的不同性质,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与人身相分离的、有财产价值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等。人身权是指以人身利益为标的的权利,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区分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意义在于,财产权受到侵害,一般不发生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支配权如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等。形成权如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选择之债中的选择权等。
根据权利效力的不同,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根据相互联系的几个民事权利中各权利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根据权利是否具有转移性,可分为专属权和非专属权。
B. 民事权利能力的分类
1、物权,就是对财产的有效处理权利,楼上的财产权可通用,故不重复。
2、债权和抵押权对立,也都是民事权利的一种,故不可忽略。
3、遗产继承权,众所周知,故不复述。
4、知识产权,也广为人知的,但是它的层面很广,包括个人知识,著作权,发现权,商业上的各种权利等等。
5、就是切身相关的人身权了。法律保障作为公民和自然人的体格之完整性和不可侵犯性,就自身的意愿才可以处理身体。
C. 民事权力如何进行分类
民事权利分为不同的种类。
1、财产权与人身权
根据民法所调整对象划分。
财产权具有物质财富的内容,直接与经济利益相联系;人身权不直接具有物质内容,与特定人的人身相联系。
2、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根据民事权利的作用所进行的分类。
支配权:权利主体可以直接支配权利标的物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例如:财产所有人对其所有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请求权:权利主体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例如:请求他人偿还借款的付款请求权;形成权:权利主体仅凭自己的行为就可以使某种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例如:撤消权、合同解除权;抗辩权:对抗相对人行使请求权或其他权利的一种权利。例如:拒绝权。
3、绝对权与相对权
绝对权:特定的权利主体依法享有排除或对抗不特定义务主体妨碍或干涉的权利;相对权:权利主体依法仅能够向特定的义务主体请求履行义务的权利。绝对权与相对权的划分,主要根据义务主体的范围和义务的内容,不在于说明权利的大小。绝对权与相对权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对的。例如:财产所有权是绝对权,所有人有权排除任何非所有人的妨碍和干涉。但是,当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所有权人只得要求排除侵权人的妨碍行为。
4、主权利和从权利
依据民事权利的互相依赖关系而进行的分类。
主权利: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权利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民事权利;从权利:必须以其他民事权利的存在作为其存在前提的民事权利。例如:购买商品和索要发票的权利。
5、原权和救济权
依据民事权利形成的特点和民事权利的目的进行的分类。
原权利:由符合法律规定或不违反法律要求的行为而形成的权利,通常的民事权利均是原权利;救济权:因原权利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权利,目的是保护和恢复被侵害的权利。例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身体健康权是原权利,请求赔偿权是救济权。
6、既得权和期待权。
依据民事权利是否已经具备实现的现实可能性而进行的划分。
既得权:已经具备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的权利,即当事人已经实际取得的权利;期待权:不具备实现权利的现实可能性,将来可能实现也可能不能实现的民事权利。例如:婚姻自由权。
D. 民事权益的分类
民事权益是指生抄命权、健康袭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民事权益”包括4大类
(1)人身权益(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
(2)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3)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
(4)其他(股权、继承权)
E. 民事权利包括哪些
民事权利包括内容如下:
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个人信息、婚姻家庭关系等;
2、其他民事主体,如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名称权利,名誉权利,荣誉权利,财产权利,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其享有或实现某种利益,在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够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
民事权利就是服务于民事主体特定利益的实现或维持,由法律上之力保证实现的自由。这种自由,可以是自主决定的积极自由,如形成权。可以是免受侵扰的消极自由,如人格权。也可以二者兼具,如物权。
民事权利分类有以下几点:
1、以民事权利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区分为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区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
3、根据权利人可以向其主张权利实现的义务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4、以权利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5、民事权利根据其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可以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F. 什么是民事权利,民事权利分为哪几类
您好,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等分类。
G. 民事权利的种类
民事权利的种类
分为两大类(财产权和人身权),共五种:
财产权:财产所有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
人身权:知识产权,人身权.
知识产权既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又具有人身权的性质.
H. 民事权利的权利分类有哪些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或者实施某一行为(作为或不内作为)以实容现某种利益的可能性。简单的说就是权利主体对实施还是不实施一定行为的选择权。
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民事权利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
I. 民事权利分类五大类
法律分析:一、人身权利(一)人格权1.一般性人格权(第109条)2.具体性人格权(第110条)(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2)精神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3.个人信息权(第111条)(二)身份权即亲属权,包括监护权、配偶权等(第112条)二、财产权利(一)物权(第114条)1.动产物权(第115条)(1)动产自物权:动产所有权(2)动产他物权:动产质权、留置权、权利质权2.不动产物权(第115条)(1)动产自物权:不动权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权、共有权(2)动产他物权:一是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二是担保物权:不动权抵押权(二)债权(第118条)1.合同之债(第119条)2.侵权之债(第120条)3.无因管理之债(第121条)4.不当得利之债(第122条)(三)知识产权(第123条)1.著作权2.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四)继承权(第124条)1.法定继承2.遗嘱继承(五)股权及其他投资性权利(第125条)(六)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第126条)(七)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第127条)(八)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第128条)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