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和普法
『壹』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主要区别
区别如下:
(1)、在法律思维方式的特点方面,民法法系属于演绎型思维,而普通法系属于归纳型思维,注重类比推理。
(2)、在法的渊源方面,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渊源只是制定法,而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渊源。
(3)、在法律的分类方面,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将公法与私法作为法律分类的基础,而普通法系则是以普通法与衡平法为法的基本分类。
(4)、在诉讼程序方面,民法法系与教会法程序接近,属于纠问制诉讼,普通法系则采用对抗制程序。
(5)、在法典编篡方面,民法法系的主要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别是近代以来,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篡活动。普通法系在都铎王朝时期曾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近代以来制定法的数量也在增加,但从总体上看,不倾向进行系统的法典编篡。
另外,两大法系在法院体系、法律概念、法律适用技术及法律观念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差别:
1、民法法系以成文法为主,通常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但也有例外,如法国行政法就承认判例法);在法学理论上崇尚理性主义、倾向于建构重视逻辑,抽象化的概念体系。
2、普通法法系除非某一项目的法例因为客观环境的需要或为了解决争议而需要以成文法制定,否则,只需要根据当地过去对于该项目的习惯而评定谁是谁非。这种法系根据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进行判别谁是谁非,不看重学历威望,用平民组成陪审团。
『贰』 民法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民法是法律的一个体类,是民事之间的纠纷,而法律范指很广,他们的区别是一门是专项的,一个是广范的。
『叁』 民法和民事法律的区别
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事法律,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版为母法的一切法权律法规,如《合同法》、《婚姻法》、《物权法》、《继承法》等等法律;程序法有《民事诉讼法》等。我国的民事法规就更多了,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各民事法律的司法解释等等。
『肆』 请问宪法与民法的区别是什么,求详解
宪法和民法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分别简述宪法和民法。
一、宪法: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纲领,可以把它看作是 “ 国家的领导者 ” 和 “ 法律的领导者 ” 。是国家发展的引导者。
宪法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
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都要以宪法为核心,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国家制定一般部门法的依据就是宪法。
宪法内容涵盖广泛:
宪法的内容不同于一般法律。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它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二、民法:
民法要以宪法为制定依据:
制定民法必须以宪法为最基本的依据,不得违背宪法原则精神,为宪法关于民事问题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民法是单一的部门法:
民法只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综合性民事部门法,但也是单一的部门法,只涉及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部分问题。
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民法。
『伍』 普通法和民法有什么区别
泥巴,这次你错了.普通法系没有民法这个概念的.民法是大陆法系特有的术语,起源于罗马私法.
『陆』 民法与法制的关系
如果从法制角度来讲,民法作为一个庞大的部门法,占了相当大的份额,这一点可以从民法的调整对象上得出。
如果从法治角度来讲,首先对法治做一个定义,就是法是良法,并且得到人们的认可。民法是私法、是权利法、是调整市民社会的法,它关系到人的切身利益,如果民法的法律规范出现了大的纰漏,对法治将可能是毁灭性打击,比如诚实信用原则的变迁(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状况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功利一点看法律的信仰,就是人们选择法律作为追求公平正义的最佳方式。假如法律成本过高,或根本就是恶法,何谈对法律的信仰,何谈法治。
一点浅薄的想法,不足之处望指教。
『柒』 请问民法法系与普通法系的区别是什么啊
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亦抄称罗马法袭系、法典法系、大陆法系、罗马日尔曼法系。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罗马,特别是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以古罗马法为发端,并以罗马法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复兴和神圣罗马帝国中的继受为源流,在近代法国民法和德国民法的基础之上发展形成。始终与罗马法有密切关系,以法典为主要渊源。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英美法系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判例法(简单解释判例法就是以前怎么判,现在还是怎么判)为主要形式。
区分两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有完备的法典,以法条作为判案依据的,那就是民法法系,如果是以判例作为判案依据的,那就是普通法系。
『捌』 民法与社会法的区别
民法包含社会法,社会法是民法的一个分类。社会法是与民生有关的法律部门,是国家保障公民的社会权利的法律制度,属于国家积极干预,保护弱势群体。比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金融法、计划和产业政策法、国有企业法,等。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处理民与民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真专业,我很出汗1、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不调整人身关系。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2、主体及主体之间关系不同经济法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的内部组织及有关人员、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公民。民商法主体是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民商法的主体是平等的,没有管理关系;经济法的主体地位却不要求平等。3、调整方式不同民法是私法,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其调整方式相应地采取意思自治原则,即由当事人自己意志设定其权利和义务,国家并不予以过多干涉。商法的主体是商事惯例,但在现代社会中,为保护交易安全,其中也渗入了一些公法性因素。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也在逐渐增加。经济法是公私兼顾的法,既强调市场之手,也强调国家之手。因而,其调整方式既有意志自治的因素,也有强制性因素。
4、内容不同经济法主要设计国民经济运行中关于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市场规划、秩序维护、社会平衡、宏观调控、可持续发展等的规定,法律表现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价格法、产业法、预算法、财税法、金融法、证券法、社会保障法。民商法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民商事主体、行为、权利、义务、责任等的规定,法律表现为:民法通则、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亲属法、公司法、合同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5、价值取向不同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着重于社会整体利益为导向,协调个体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实现利益均衡,促进社会共同加之目标的实现。民商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以保护个人利益为导向,着重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个人利益最大化。
6、本质功能不同保护利益的不同,必然导致法律本质功能的差异。民法维护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要求平等和自由,要求交换者以自己意志设定权利和义务。因此,民法的本质是市民社会的法,是私法,是“天生的平等派”,也是权利法。它站在当事人平等这一平面上对商品关系加以保护,其功能主要是维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商法的本质功能基本与此相同。
『玖』 民法与法制之间的关系
民法是适应于人民大众的法律规则,是属于框架式条文,是法律制度的具体规则,是国家制定,人大通过,全面遵守的法律准则;
法制则是指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调整人民内部矛盾、社会基本行为,是一种具体实施的人民管理制度,是一种方式、方法。
与民法相对应的是刑法,与法制相对应的是自治,在表现形式和处理事务的结果上存在截然不同的效果。
『拾』 民法和其他法律有什么区别
其他法律范围太广了,时间有限,简单的提几个。
1、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
民法(小民法,具体指民法通则)就是用来规范一个人日常生活的法律,而经济法则是专门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而大民法则是涵盖了诸如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诸多经济法、商法等的法律法规的一个大概念。
①具体的调整对象不同。经济法以国家在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具有显著的服从性,属于公法范畴;民法则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以平等性为基本特征,属于私法的范畴。
②法律属性不同。经济法强调社会本位,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基本原则,着眼于维护全局的、长远的利益;而民法则突出个体权利的本位性,强调社会个体的权利、平等和自由,能够调动和保护个体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充分运用和体现市场竞争机制。
③调整方法不同。经济法以强制性规范为主,对违法行为综合运用财产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制裁形式,具有惩罚性;民法则更多地采用任意性规范,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处分权利,对违法行为采取民事制裁形式,具有补偿性。
2、商法和民法的区别
商法是专门调整财产--是特别法
民法则同时涉及人身和财产的调整--是一般法
民法和商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3、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
劳动法属于经济法部门,是调整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属于民法部门,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财产关系、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两者的调整对象不同。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民法是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以及财产关系。
2)两者的主体不同。劳动法的一方必须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劳动使用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为公民另一方为法人,其主体地位平等。
(3)两者的原则不相同。两者各有独特的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劳动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则为平等、公平、自愿、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为原则。
(4)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劳动法中的民事责任要求采用某些特殊的责任形式,而民法中的无此要求。
4、刑法与民法的区别
《民法》是依法维护人(自然人、法人)的权利的法律。它强调公平至上!公平原则对其他民法原则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统率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体对权利的最直接、最质朴的要求。有时候,《民法》带有一定的温情色彩。
《刑法》是依法剥夺人(自然人、法人)的权利的法律。《刑法》非常冷酷,它冷酷的极至便是代表统治阶级对人的生命行使生杀予夺的权力!它强调惩罚(惩恶扬善),法定之罪必受法定之惩罚。任何时候,《刑法》皆具有无情的力量!当你不触动它的时候,它就是一本死板的小册子。当你触动它的时候,它就是铜墙铁壁甚至要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