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和司法办案
㈠ 防控疫情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防控疫情的目的和意义:全面压实防控责任,及时配合协查密切接触者。
对因疫情处置划定为密切接触者的旅客信息,按规定第一时间无条件提供给地方政府卫生部门,规范流程,安全管理,为及时处置疫情赢得时间。
组织旅客填报健康登记卡。根据国家工作部署和地方政府防控要求,组织旅客填报健康登记卡,提供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出站时统一收集,并交地方政府卫生部门。
疫情防控“战时状态”:
疫情防控“战时状态”,是中国各级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的临时管控措施,与法律规定的“战争状态”有很大差别,意在突出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强化责任心,提升紧迫感。
从与战时状态相关内容来看,主要涉及疫情防治、人员管控、物资配送、工作协调等措施,目的是动员公众服从党组织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滥用“战时状态”不利于抗疫大局。
㈡ 不配合疫情防控违反什么法律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不配合疫情防控要求接受什么处罚主要取决于你实施了什么行为。最可能违反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刑法》等这些法律。传染病防治法明确,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另外,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下违法犯罪行为。1、拒不配合防控措施的行为。2、拒不配合隔离措施的行为。3、暴力伤医、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4、故意传播疾病的行为。5、哄抬物价的行为。6、制假售假的行为。7、造谣传谣的行为。8、利用疫情诈骗的行为。9、出售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10、其他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法律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第三十一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对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依法给予处罚。”《刑法》第三百三十条第一款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四)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㈢ 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有哪些
疫情防控措施如下: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外出佩戴口罩。
2、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3、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4、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5、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做好疫情工作如下:
1、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督促各区城管、环卫部门做好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工作,尽量避开人流密集区域,缩短交接时间,做到定时、定点和密闭化收运。
每日安排专人对公厕、3转运站、果皮箱、8垃圾收运车辆进行消毒3-5次,,确保各类环卫设施及其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2、是加强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的监督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和频次,对重点区域的占道经营、流动商贩、户外聚集摊点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查清理,发现占道宰营畜禽等行为的立即取缔。
㈣ 简述国家疫情防控总目标、总要求、总策略是什么
总目标: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总要求: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策略:只有集中力量把重点地区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要重点抓好防治力量的区域统筹,坚决把救治资源和防护资源集中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优先满足一线医护人员和救治病人需要。
(4)疫情防控和司法办案扩展阅读:
要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抓牢疫情防控不放松,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有序推进不忙乱,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要科学精准防控疫情,把干部带头、依靠群众、全面排查、堵塞漏洞、精准救治坚持始终,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严防疫情输入,严防社区传播,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
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坚持专题研究、专班推进、专项突破,有效解决务工人员返岗难、交通物流不畅通、防疫物资缺口大、产业链上下游不配套、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
㈤ 疫情期间采取什么的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在疫情期间,防疫措施最好的有效和时效的就是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包括给大家传宣传防御知识勤洗手,戴口罩不参加人群聚集的活动。
㈥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编造和传播谣言可能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㈦ 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意义是什么
防疫工作很重要,做好防疫工作可以抑制疫情传播,疫情是防好过治,所以预防很重要,平时做好个人防护人人有责。
如果防疫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疫情传播,那么经济发展就会受阻,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导致贫穷落后,我们很不易艰苦奋斗才取得今天的成就,防疫工作做好了,生活井然有序发展下去,经济就能持续不断增长,所以做好防疫工作人人有责。
防控疫情的小知识
1、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3、不信谣,不传谣,政府防控措施好。
4、要出门,戴口罩,二米距离记的牢。
5、依法科学有序防控,坚决遏制疫情扩散。
㈧ 疫情防控期间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行为,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疫情防抄控期间人人应响应国家号召齐心协力自觉遵守执行国家规定,防御疫情发展,对于挠乱疫情防控破坏公共防控设施,以疫情为由炸偏造假危害群众利益,抬高物价,虚报谎报疫情的都要接受法律制载依法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㈨ 疫情期间一般刑事案件收监吗
法律分析:疫情期间的一般刑事案件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所以根据犯罪行为严重程度,较轻的可不收监。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的通知》
三、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办案效果和安全(五)注重办案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间,办理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案件,办案人员要注重自身安全,提升防范意识,增强在履行接处警、抓捕、羁押、讯问、审判、执行等职能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能力。除依法必须当面接触的情形外,可以尽量采取书面审查方式,必要时,可以采取视频等方式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听取辩护律师意见。人民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审理相关案件的,在坚持依法公开审理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切实维护诉讼参与人、旁听群众、法院干警的安全和健康。
㈩ 疫情防控五步法指什么
“走、看、访、谈、报”的监督“五步法”。
走,主要是倾听民意,深入到居民小区、市场超市、企业商户了解实际疫情防控工作实情;看,主要是有的放矢,着重对社区、经济联社防疫物资的分配、发放、使用等环节加以监督,检查是否存在优亲厚友、以权谋私等问题。
访,主要是配合工作,与“三人小组”一同上门探访居家隔离人员,通过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发现防控漏洞和不足。
谈,主要是抓早抓小,对于群众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谈话,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报,主要是及时报告,对于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反馈到派街监察组,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解决。
同时,指导各社区监察站根据“五步法”做到“必检、必查、必问、必核、必报”,从而提高监察站站长们的监督工作水平。通过运用“五步法”,各社区监察站一方面突出在防控一线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监察站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