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拘留政协委员
1. 政协委员违法如何处理
要依据违纪的类型和违纪的程度而定,违纪行为严重的,最严厉的可以给予开除处分。公民或者组织对公职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警察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
法律分析
公职人员违规的处理要看违规的严重程度。情节轻微,不涉嫌犯罪或者行政处罚的,只给予政务处分,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当按照规定降低级别;情节严重,有违法暴力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给予刑事处罚,如果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或者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一般会被开除。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的种类为:(一)警告;(二)记过;(三)记大过;(四)降级;(五)撤职;(六)开除。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一)警告,6个月;(二)记过,12个月;(三)记大过,18个月;(四)降级、撤职,24个月。公职人员违纪如何处分,要依据违纪的类型和违纪的程度而定,违纪行为严重的,最严厉的可以给予开除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四条 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2. 只是政协委员,不是人大代表,警察可以抓吗
可以。不过在警察实施抓捕前,出具一份通报给到其所属的政协组织,说明案由等情况就可以了,不需要政协常委会批复。但如果是政协委员而且有人大代表资格的,警察必须提请人大将此人免除人大代表资格后,才可以抓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执行拘留、逮捕前,应当向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在执行的同时或者执行以后及时通报。
“政协委员”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为百姓鼓与呼,为群众办实事,而不能把“政协委员”的身份当作规避法律法规的“挡箭牌”。“政协委员”不是特殊公民,更不是特权符号,不会成为违法违规的“挡箭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协委员违法违规必须被依法查处。
而人民警察守护的是人民的权益,当人民的正当权益遭到某部分特权委员的践踏时,人民警察有义务也有权利挺身而出,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站在人民警察身后的是我国十四亿公民,人民警察更没有理由惧怕所谓的“政协委员”,只要他触犯了法律,损害了人民的合法权益,人民警察就有权利对其实行强制拘留,而在我国法律上也是有明文规定赋予人民警察这种权利的。
当前我国正大力建设法治社会,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们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念,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必须以法治为信念,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我们必须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一句空话, 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 政协委员酒驾拘留后委员还能保留吗
政协委员酒驾拘留后委员还能保留的。
政协委员,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政协委员的产生程序是:参加各单位政协的提名推荐,中共党委有关部门对推荐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并同各推荐单位协商,形成建议名单,再将建议名单报到政协常务委员会进行协商,经全部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通过,才能成为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的任期是5年。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是邀请制。这种被动的形式无疑折损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自觉,只剩下一种荣誉,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少看到有谁拒绝了政协委员的邀请,更没看见谁主动辞职。显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为他们承担了成本。因此,关键的是要改革政协委员产生机制,即使不能立即采用人大代表的选举制,也可以先行申请批准制——既尊重了委员的主体意愿,也有益于调动委员们的积极性,并借诸准契约的形式约束委员行为,完善制度且有利于提高政协委员的政治素质。
政协委员如果违法犯罪与普通百姓一样按照法律法规处理,如果本行政拘留基本上不受影响,就是产生非常坏的社会影响。
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专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因此法律对它的设定及实施条件和程序均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拘留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行政拘留决定宣告后,在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被处罚的人及其亲属找到保证人或者按规定交纳保证金的,可申请行政主体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4. 政协委员犯罪了是不能抓的吗
政协委员犯罪了同样可以被抓。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远远低于保证精确度的最小流量,将导致无输出(如涡街流量计)或输出信号被当作小信号予以切除(如差压式流量计),这对供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对于一套具体的热能计量设备,供需双方往往根据流量测量范围和能够达到的范围度,约定某一流量值为“约定下限流量”,而且约定若实际流量小于该约定值,按照下限收费流量收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执行前款规定的检定、测试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显示仪表中实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其各项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计量检定工作应当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就近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六十七条 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
第一百六十八条 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执行拘留、逮捕前,应当向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在执行的同时或者执行以后及时通报。
5. 政协委员行政拘留程序是什么
1、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报给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
2、公安机关依法对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执行拘留、逮捕前,应当向该委员所属的政协组织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在执行的同时或者执行以后及时通报。
6. 检察机关刑拘政协委员,要报告吗
如果该人是政协委员涉嫌财务帐目不清,公安机关能不通过政协部门直接对该人进行扣留吗? 可以,只有拘留人大代表要报告或报请许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7. 法院执行政协委员能否拘留
涉嫌犯罪的当然是可以拘留的,不过拘留之后应当通知其所属的政协委员会。
8. 政协委员可否被直接拘留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对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逋强制措施应向所在政协党组通报情况的通知》(政法[1996]18号)规定“今后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前,应向该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同时或事后及时通报,以利于政协党组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保证案件的顺利查处。”据此文件精神,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前,办案机关应向该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不需要政协常委会批复。
9. 国家关于对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等问题有何规定
县级以上政协委员刑事拘留只需要通知政协常委会即可不需要批准。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对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逋强制措施应向所在政协党组通报情况的通知》(政法[1996]18号)规定“今后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对有犯罪嫌疑的政协委员采取刑事拘留、逮捕强制措施前,应向该委员所在的政协党组通报情况;情况紧急的,可同时或事后及时通报,以利于政协党组及时掌握情况,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保证案件的顺利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