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平民法例子

平民法例子

发布时间: 2022-03-07 03:55:38

Ⅰ 平民健康减肥方法 1年坚持可以减到的方法 不要百度复制过来的,最好是自己成功的例子

1年是完全可以成功的 我现在还在减肥 我原来79公斤 现在73公斤 减了一个多月了 效果不错
。就是晚上不要是吃饭 一点饭都不要吃 可以吃苹果西红柿 但是不要超过两个
。还有那什么吃饭嚼20下那个 我试了 很难坚持的 而且都是上班上学的 这样也不方便的 不用刻意的嚼
。饭量要少一点 早上一定要吃饱 还要吃一个鸡蛋 中午不要吃饱 感觉差不多就行了
。运动是一定要有的 如果你没有什么运动途径的话 可以打扫家里卫生 仔仔细细的 最好要出汗 然后洗个热水澡 按摩下自己的腿还有胳膊
。早上起来一定要做做操什么的 拉伸下肌肉 然后和一大杯温水 (建议喝大麦茶,有瘦身作用的,我就是喝大麦茶的)早上可以的话最好是走一段时间
。吃晚饭走动走动
。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就可以做一些瘦身的小动作 有时间就可以做做 有益无害的
。经期是减肥福利期啊 一定要抓住机会 这个时候要稍微的加点运动量 多做点简单的有氧运动 不要太剧烈 就比如快走 饭量也要再比平常减少点 我就是靠这个经期瘦了不少 相当好用
。零食绝对不要吃 一切饮料都不要喝 特别是碳酸饮料
哈哈希望对你有帮助

Ⅱ 古代关于法的事例

王安石变法,商鞅变法。还有张居正变法

宋代宣和年间,宋徽宗赵佶下令元宵节前后皇城对平民开放。人们可以在大街上燃放焰火与鞭炮,还可以连续几天观游灯展。京城一时间热闹繁华到了极致。元宵节当天就更热闹了,天子在宣德门上观灯听戏曲,百姓则在城楼下的大街小巷上狂欢,每个人还可以领受到宫廷的赐酒一杯。
正当赵佶为皇城一片与民同乐的景象而高兴的时候,有人来报告称有一名女子,她品用完了御赐的美酒后还想把金杯占为己有。就这样,这名女子被警觉的侍卫押到宋徽宗面前接受处罚。

宋徽宗见那女子表现镇定,问她是否知道自己的盗窃行为违反大宋律法。聪明的女子诵《鹧鸪天》词回答了宋徽宗: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面对皇帝的威仪,这女子竟然从容诵词以答。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

就这样窃杯女子凭借机敏和才华,把一场可能让自己和家人名誉扫地的危机不但顿时化解,而且还留下这样一段佳话和一首委婉自然充满民间趣味的词。

一个小故事
讲述了宋徽宗赵佶如何法外施恩的趣事。宣和年间,宋徽宗下令元宵节前后皇城对平民开放。人们可以在大街上燃放焰火与鞭炮,还可以连续几天观游灯展,京城真是热闹繁华到了极致。元宵节当天就更热闹了,天子在宣德门上观灯听戏曲,百姓则在城楼下的大街小巷上狂欢,每个人还可以领受到宫廷的赐酒一杯。正当赵佶为皇城一片与民同乐的景象而高兴的时候,有人来报告称有一名女子,她品用完了御赐的美酒后还想把金杯占为己有。她也被警觉的侍卫押送宋徽宗面前接受处罚。

宋徽宗见那女子表现镇定,问她是否知道自己的盗窃行为违反大宋律法。聪明的女子诵《鹧鸪天》词回答了宋徽宗。“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这段词说了些什么呢,我试着给大家做翻译。

她聪明地为自己辩解道:“今夜明亮的月亮悬照在夜空,精致的花灯也十分光彩耀眼。今天我和夫婿手拉手一起去观灯,一路上有说有笑,一直逛到了宫殿南正门,小女子因为迷恋贪看那些白衣女子表演的歌舞,想不到我们被人群挤散了,自己平时很少出门,一时间又找不到回家的路,一个人在人群里转来转去,眼看天就要亮了,正在焦急无奈间,突然听到传宣说皇帝尝赐每人一杯酒,于是我也挤上前去争得一杯喝了,并将金杯揣入怀中,原因是害怕回家被翁姑责问,想以此作个证明。”面对皇帝的威仪,一般的小女子大概早就魂飞魄散,跪倒求饶。可是这女子竟然从容诵出《鹧鸪天》。结果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卫士送归。

就这样窃杯女子凭借机敏和才华,把一场可能让自己和家人名誉扫地的危机不但顿时化解,而且还留下这样一段佳话和一首委婉自然充满民间趣味的词

Ⅲ 对于平民,法律何在!!!

你还没去法院呢吧,你自己都没去维权那法律也没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要是你去了人家不受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你的遭遇我很同情,但你现在最好的方法应该是诉诸法律啊。

Ⅳ “法大于情”的案例,你知道几个

法律的无情在于对它的信仰。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法官没有别的上司。”马克思的这句话在法学界已成为共识。 法官作为法律的捍卫者,正义的守护神,其肩上担负着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法官自身必须具备对法律坚定的信仰,只有遵守普遍的社会规则,遵循大家公认的公序良俗,哀矝有度,才不会使法律形同虚设,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

Ⅳ 有关名人做事讲究方法的例子。。。议论文作论据用。。。

1、【高斯做数学题】摸索规律

高斯7岁那年,父亲送他进了耶卡捷林宁国民小学,读书不久,高斯在数学上就显露出了常人难以比较的天赋,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高斯十岁那年,教师彪特耐尔布置了一道很繁杂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把1到 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教师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即刻把写着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彪特耐尔起初并不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又在捣乱,但当他发现全班唯一正确的答案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而更使人吃惊的是高斯的算法,他发现:第一个数加最后一个数是101,第二个数加倒数第二个数的和也是101,……共有50对这样的数,用101乘以50得到5050。这种算法是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级数的方法,高斯的才华使彪特耐尔十分激动,下课后特地向校长作了汇报,并声称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教高斯的了,还特地从汉堡买来数学数送给高斯。

2、【王戎早慧】

王戎小时候很聪明。王戎在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众多小孩游玩。他们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其他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果实,只有王戎一动不动。有的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李子树长在路边却有很多果实,这些李子必定是苦的李子。”那人摘取果实品尝,的确是这样的。

3、诸葛亮【草船借箭】

周瑜非常嫉恨诸葛亮,总想找个理由杀掉诸葛亮。

一天,周瑜让诸葛亮造10万枝箭,并说10天内就要。诸葛亮痛快地答应了,说:“我3天之内就送10万枝箭过来。”周瑜很吃惊。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条船用布蒙上,两边堆满一捆捆的干草。周瑜得知这一情况后,心里非常怀疑,不知诸葛亮又在玩什么花样。

到第三天,天还没亮,诸葛亮便派人将鲁肃请来,说:“请您和我一同去取箭。”然后,把20条快船用长绳连起来,一直往江北驶去。当时,长江上雾云很大,对面看不见人。鲁肃心里不明白,问诸葛亮怎么回事。诸葛亮只是笑,并不回答。

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请保留此标记。)。诸葛亮命令将船头朝东船尾向西,一字摆开。又叫士兵一起敲鼓呐喊。曹操听了报告,说:“雾天作战,恐怕有埋伏。先让水陆军的弓箭手向他们射箭,雾散后再进军。”于是,箭像雨点一样射向那20条船。

箭头准确地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命令船头掉过来,再由西向东排开,于是,另一面又被射满了箭。等到太阳要升起来时,雾也快散了。诸葛亮命令军士开船,并一起大喊:“谢谢丞相的箭!”

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经派了500名军士在江边等着搬箭,卸完后共有十二三万枝箭。鲁肃见了周瑜,把诸葛亮借箭的事说了一遍。周瑜叹气说:“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实在不如他啊!”

4、【刘邦用人之道】

刘邦出身农家,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揭竿而起,逐鹿中原,终于推翻了暴虐的秦朝。在楚汉战争中,他再展雄风,击败项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此后,他完善了政治体制。削夺了异性诸侯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的这一切成就与他的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社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用人是一门大学问,今天我们研究刘邦的用人之术,就是为了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下面我就来谈谈刘邦的用人之术。

刘邦为什么得到天下?是人才。如何聚人才?如何用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作用?易中天老师总结为八个特点,分析得很精辟。古往今来,只有聚集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实现大事业。刘邦者,用人榜样也。值得管理者深入思考、学习、借鉴。 ——诸葛长青

易中天: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刘邦的成功,除了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能够在战斗中成长外,还因为他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一大批杰出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史记高祖本纪》载,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刘邦的成功之道,就是他的领导艺术。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够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能放手给钱——但刘邦真的是放开手脚用人,什么都不管了吗?当然不是。我总结了刘邦用人有八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叫做知人善任

我认为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才是善任。知人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聪明。这个确实很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呢——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诸葛道熹:此为真意。是知道自己的下属都有什么才能,这些才能是哪些方面的,这些下属有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短处,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做领导不是说非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情,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刘邦就成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把人才用到最佳位置,是领导的最高水平。

孔子讲施政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么叫北辰呢,就是北极星,众星拱之。你看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北极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北斗七星是动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领导核心就是不动的,要让别人动起来。刘邦就是他们这个军事集团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勃、曹参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诸葛长青:你能成为北极星吗?你的手下愿意围着你转吗?

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一格

刘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在这支队伍里,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但是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率领的是一个杂牌军,他刘邦是一个草头王。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在杰出的领导眼里,没有废材,只有没发现优点的人才。水浒传108好汉,不也都是些平民百姓吗?刘邦要求的是所有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不拘一格。

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

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是什么职务啊?陈平说,担任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马上任命陈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后,汉营舆论哗然。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而且非常信任陈平。其实,一个领导者也应如此,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有多大的度量,就有多大的天下。

刘邦用人的第四个特点是不计前嫌

汉六年的时候,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封了一批功臣,但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封赏——因为这个事很费商量,就这么着把封功臣的事拖了下来。有一天,刘邦在宫殿里面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嘀嘀咕咕,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他就问旁边的张良:子房,那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您不知道啊?他们正在商量谋反啊!刘邦说,子房你不要乱讲,天下刚刚安顿下来,谋什么反啊?张良说,原来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后,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数都是你的亲信,比如像萧何这些人,还有一些以前得罪过你的人,受了处分。现在这些功臣们都在想一个问题,说这个天下还有多少可以封赏的,像我们这种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或者甚至于会被陛下找一个碴子给“咔嚓”了呢?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在那儿商量谋反。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问:“为之奈何?”——子房你说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呢又非常地恶劣?刘邦说,有,有一个叫雍齿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太大,朕又于心不忍。张良说,好了,请您“急封雍齿,以示群臣”——请您赶快封赏雍齿。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你看雍齿都封了——大家都知道这个雍齿是皇上最讨厌的人——连他都能封侯,我们这些人都该放心了。这叫什么?这就叫不计前嫌。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赏罚分明,是领导实现管理的最佳手段。

刘邦用人的第五个特点是坦诚相待

我们知道人才最需要的是什么?尊重。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多发点薪水也不错。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而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这些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坦诚相待,这确实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邦用人的第六个特点叫做用人不疑

做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那边过来投*刘邦后,就得到刘邦的信任,这让很多刘邦手下的老人不满意。所以就有人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这些去举报的人给了陈平这样一个罪状,可以总结为八个字:“盗嫂受金,反复无常”。但经过“调研”,刘邦觉得陈平虽然有一些德行上的过失,但他的才能对于此时的自己来说更加可贵。于是,刘邦向陈平认错,请他继续留在军中。

正是由于刘邦这样的信任,陈平才愿意为刘邦效力。刘邦和陈平曾经有个谈话,刘邦问,你看我们现在和项羽处于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请先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出奇制胜,尽快地结束这场战争呢?陈平说,项羽多疑,我们可以使反间计,让项王不再信任手下的人,等于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不就行了吗?刘邦说,这个主意好,那就请陈先生来操作吧。费用没有问题,马上拨款,黄金四万斤———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金子其实是铜,那个时候讲的黄金就是黄铜——刘邦把黄铜四万斤交给陈平,这些钱就交给你了,随便你怎么用,不问出入。中国诸葛智囊顾问诸葛长青:信任手下,手下岂能不全力以赴?什么叫不问出入呢?就是不报销,不审计,你爱怎么花怎么花!只要给我把项羽搞掂了,节约下来的都归你自己。这是当时那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刘邦用人的第七个特点是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呢,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的贡献最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甜和人,说你这个人不错啊,你可是人才难得,你是我们的骨干,然后一分钱不给,这个肯定不行。有贡献你就得奖励,要奖励得合适——确实是工作做得好、贡献大的,你要多奖;做得一般的,一般地奖;做得差的,不奖,甚至罚——要赏罚分明。诸葛长青:谁不愿意得到奖赏?敢于奖,就能成就大事业!就能得人心!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最后刘邦裁定:萧何第一。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定萧何为第一功臣呢?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亲疏的问题。萧何是沛县人,是跟刘邦一块儿起义的,有这个因素。但是,我觉得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或者说至少把萧何列为第一等功臣,还是有道理的。萧何最大的功劳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抢救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当时刘邦打进关中,军队冲到咸阳城里后,那些将军们在干什么呢?抢东西,抢金银财宝,或者……。只有萧何冲进秦王朝的国家档案馆,把秦朝的地图、账本、各种文件资料全部保存了下来。最后刘邦一统天下的时候,对整个国家的形势,比方说哪个地方穷哪个地方富,哪个地方有些什么物产,有些什么情况,都了如指掌。是萧何掌握了这样的资料。从这一点来看,萧何确实是一个治国良才,是做总理的人才,他知道这个资料的重要性,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资讯、信息等等的重要性。

刘邦用人的第八个特点是暗中控制

比如萧何,他被刘邦列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而且刘邦建国后萧何就担任他的首任丞相,后来又拜为相国,在政府当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刘邦。但即便对萧何这样的人,其实刘邦也是暗中进行控制的。只不过刘邦控制得不动声色——不像项羽,一怀疑某个人那个怀疑就写到自己脸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刘邦的猜忌和怀疑是不动声色的。

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带着队伍去平叛;萧何则留守京城,他是相国嘛。在战争期间,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使者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一定要说皇上问萧相国好,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呢,非常关心体贴的样子。萧何很是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这个时候,萧何手下有一个门客就过来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您怎么样啊?萧何说,哎呀,皇上对我很信任,你看他频频派使者过来关怀我。萧何的门客就冷笑了一声,说:您以为皇上是真的关心您吗?那是不放心您。他不断地派人回来看看您在干什么,是看您是不是想谋反!

所以说,刘邦的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万斤黄金交给你不用报销;另外一方面他肚子里极度地猜忌,只不过他猜忌得不动声色。他的手腕非常高明,这是一切所谓“有为君主”的通例,也并非刘邦一人的“专利”。总而言之,刘邦是懂得领导艺术的,具备一个领导人的素质。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够把当时天下的杰出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优化组合,从而战胜项羽,走向胜利。

诸葛长青:作为领导者,必须把人才放在第一位,有了人才,才有天下。这是古今中外成功着的秘密。没有人,何来天下?没有人才,何来发展?没有人才,何来效益。

5、【孔子《论语》与教育方式】(略)

6、更多论据参考: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国典故……

7、【反面论据】 刻舟求剑、纸上谈兵、东郭先生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Ⅵ 平民法律地位的确定

现在的法律是人人平等,不管是平民还是领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Ⅶ 作为一名普通中国平民百姓 应懂得哪些法律

一般来说公民并不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只要能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能够维护回自身基本答的权益则可。学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并不是学某几部法律即可,法学专业的学生基本上要学所有的法律,公民其实也是,不过公民只要学基础即可。总的来说我可以给你分六类去学:
一、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像什么是法,什么是法律,什么是宪法,什么是违法,什么是法律责任,什么是法律制裁,等;
二、民事法律知识。掌握民事权益、民事法律行为、婚姻家庭、财产继承、消费者权益保护、房屋买卖租赁与拆迁、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医疗事故这些方面的内容:
三、刑事法律知识。主要是了解刑事责任这一板块的内容,我们知道我们有时候行为违法了,但是没有触犯刑法,则不属于犯罪的范畴,但是我们仍需知道什么是犯罪及其相关内容;
四、行政法律知识。要了解什么事行政行为,掌握公民与治安管理,知道居民身份证与户籍管理,劳动合同与劳动纠纷,个人所得税,国家赔偿法,仲裁与公证;
五、经济法律知识。主要是了解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和合同法
六、如何打官司。怎样去打民事官司和刑事官司。
这些其实都是基础,是每个公民都应该掌握的。

Ⅷ 古代关于勤俭节约的事例

1、卖狗嫁女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

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

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2、苏轼之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

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3、朱元璋的节约精神

出身贫苦农家,十分倡导节俭。明朝建立后,按计划要在南京营建宫室。负责工程的人将图样送给他审定,他当即把雕琢考究的部分全去掉了。工程竣工后,他叫人在墙壁上画了许多怵目惊心的历史故事做装饰,让自己时刻不忘历史教训。

有个官员想用好看的石头铺设宫殿地面,被他当场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朱元璋的车舆器具服用等物,按惯例该用金饰的,均以铜代替。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织造麻鞋、竹签自用,规定诸王子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七,步行十分之三。

有个内侍穿着新靴子在雨中行路,被朱元璋发现了,气得他痛哭了一顿。一个散骑舍人穿了件十分华丽的新衣服,朱元璋问他:“这衣服多少钱?”舍人回道:“五百贯。”朱元璋痛心地说:“五百贯是数口之家的农夫一年的费用,而你却用来做一件衣服。如此骄奢,实在是太糟蹋东西了“。

4、赵匡胤的节约

赵匡胤教女俭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皇帝就应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但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在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5、季文子的故事

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是春秋时代鲁国的贵族、著名的外交家,为官30多年。他一生俭朴,以节俭为生存的根本,并且要求家人也过俭朴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朴素整洁,除了朝服以外没有几件像样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车马也极其简单。

见他如此节俭,有个叫仲孙它的人就劝季文子说:“你身为上卿,德高望重,但听说你在家里不准妻妾穿丝绸衣服,也不用粮食喂马。你自己也不注重容貌服饰,这样不是显得太寒酸,让别国的人笑话您吗?您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这种生活方式呢?这于己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对那人严肃地说:“我也期望把家里布置得豪华典雅,但是看看我们国家的百姓,还有许多人吃着粗糙得难以下咽的食物,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想到这些,我怎能忍心去为自己添置家产呢!

说得仲孙它满脸羞愧之色,同时也使得他内心对季文子更加敬重。此后,他也效仿季文子,十分注重生活的简朴,妻妾只穿用普通布做成的衣服,家里的马匹也只是用谷糠、杂草来喂养。

Ⅸ 平民百姓法可适用于哪些场合

平民百姓法可适用于公共场合

Ⅹ 梦幻西游手游 平民法宠怎么弄

以吸血鬼为例:

本人龙宫,这个是这个刚秒的吸血鬼。另一个就打算自己洗版或者买一个4jn满成长高权法资的孤魂野鬼来当法宠。都是自己打书。请问选哪个好?另外别人都说我秒的这鬼子不适合当攻宠让我打法宠。现在这个区限制是64最高65。本人还有几个资质丹。怎么选?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