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总则编解读

民法典总则编解读

发布时间: 2022-03-07 16:45:36

1. 什么是民法典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网络全书,是民事权利专的宣言书和保属障书,如果说宪法重在限制公权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护私权利,几乎所有的民事活动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缴纳物业费、离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

民法典将民法总则整体纳入,作为民法典总则编,共10章,204条,基本保持了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根据法典编纂体系化要求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并将附则部分移到民法典的最后。

(1)民法典总则编解读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掌握民法主体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学习新增内容(后期也会有很多机构总结新增考点)。另外加强做题,民法学习非常注重做题练习。

用权利本位构建起整部法典的逻辑主线,必定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2. 民法典517条如何理解

民法典517条规定了可分之债,518条规定了连带之债。可能会让人误认为可分之债与连带之债是对应概念,其实可分之债与不可分之债、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才是对应概念,可分之债是连带之债的上位概念,而不可分之债准用连带之债的规范。辩析不清可能会办错案。

3. 民法典第168条来源于民法通则哪几条的理解解释

中国法律复杂繁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也数不胜数,其中《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弘扬着社会主义价值观,保护着人民百姓从出生到死亡的人生各个阶段的权益。既然《民法典》在生活拥有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一下它吧,下面是对于民法典第168条的详细解读。

民法典第168条

第一百六十八条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本条规定了自我行为之禁止及其例外,按照学界观点,自我行为包括如下两种:自我缔约和双方代理。前者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与自己缔结法律行为——被代理人与代理人是代理行为双方当事人;后者指代理人同时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名义实施法律行为——代理人所代理的双方为代理行为当事人。即使自我行为没有突破代理权限,亦应被禁止,究其原因:确保法律行为的可识别性和避免利益冲突。就前者而言,代理人同时代表双方当事人,使得意思表示的发出、受领及其瑕疵问题难以识别;就后者而言,法律行为双方当事人利益对峙,同时代表双方,实难兼顾。

由此可知,客观存在的代理权应受到限制,原则上不得进行自我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代理人在授权时即赋予代理人得以实施自我行为,代理行为自当有效。不过即使违反了这个规定,也不必直接认定为绝对无效,毕竟其只涉及被代理人的利益,不如将该行为效力的最终决定权——追认权,交给被代理人,在追认之前,代理行为效力待定。

关于代理权限制——禁止自我行为的适用范围,这取决于禁止自我行为的目的,究竟是保障法律行为的可识别性还是避免利益冲突,抑或两者都有。如果某一法律行为两个目的都要实现,那么毫无疑问应当适用;但是如果只涉及身份一致问题而不存在利益冲突问题,是否应当限制呢?在委托代理商一般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在法定代理中会涉及这类问题,比如法定代理人自己与其以被代理人(子女)的名义缔结赠与合同,以完成向子女赠与之目的,此时涉及自我缔约问题,虽然难以辨识法律行为成立、生效时间,但该行为对被代理人并无任何不利,即属于纯获法律利益的行为,故不应属于自我行为限制范围,即使被代理人没有追认,也是有效的。此外,如果不存在身份一致,但却存在利益冲突,是否属于自我行为禁止的范围呢?比如代理人为了避免自我行为,于是就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其妻子缔结法律行为。于此原则上不属于禁止自我行为,但须审查是否存在对禁止自我行为的规避或者滥用代理权的情形。

上述文章可以看出,民法典第168条主要是规定代理权的问题,可以实践于公司代理人、代理律师等等一些委托代理事项中。规定代理权的各项限制,以及作用。更多关于民法典第168条的解读,可以寻找相关的律师解答。
01《民法典》的组成

民法典是民法的法典化,未出台《民法典》之前,我们有《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律,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运行发挥了良好的规范作用。《民法典》的出台,是将以上民事单行法律予以法典化整合,逻辑性、体系性更强,必将更有效发挥其权利保障效用。

《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民法典》实施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4.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怎么解释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是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具体内容是: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5. 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

【法律分析】
1.关于基本规定。第一编第一章规定了民法典的 立法目的和依据。其中,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目的,体现坚持依法治国与 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草案第一条)。同时, 规定了民事权利及其他合法权益,2.关于民事主体。民事主体是民事关系的参与者、 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和民事责任 的承担者,具体包括三类:一是自然人。自然人是最基 本的民事主体。草案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监护制度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是什么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释义系列之一,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组织编写。准确反映民法典立法宗旨和法律条款的基本内容。释义对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这七编法律条文进行详细解读,解读内容全面具体,解读角度准确深刻,并且提炼法律条文主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7. 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四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司法解释

适用呀!国家法律的颁布是国家权力机关颁布!

8. 2021民法典新规,该如何正确的解读

2021年民法典新规新鲜出炉,应该这样解读民法典,它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蕴含了之前运行婚姻法,合同法,集万物于一身的法典。

一:民法典涵盖的内容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解读,我是从几方面解读的,首先它全文总共1260条,涵盖了总则编,婚姻家庭编,物权编,合同编,继承编,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和附则,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禁止性骚扰,明确性骚扰的认定标准,人格权首次独立成编,设置离婚三十日冷静期这些也是民法典的亮点所在,最后它涵盖内容之广,堪称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使我国民事立法形成完整体系,此次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1.1起施行。

热点内容
婚姻法那条最不合理 发布:2025-02-02 09:08:55 浏览:272
违反行政法规导致合同无效 发布:2025-02-02 09:08:22 浏览:482
广州市天河法院 发布:2025-02-02 08:55:03 浏览:363
工资随意更改劳动法怎么办 发布:2025-02-02 08:06:44 浏览:595
模范法官胡国运的妻子 发布:2025-02-02 07:59:34 浏览:234
贵阳有名离婚律师 发布:2025-02-02 07:43:16 浏览:515
有关禁毒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2-02 07:28:50 浏览:350
香港律师资格考试 发布:2025-02-02 06:53:18 浏览:335
新民事诉讼法涉外基层法院 发布:2025-02-02 06:45:22 浏览:789
港府司法复核 发布:2025-02-02 06:25:04 浏览: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