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起草
Ⅰ 刑法是哪一国家机关制定的
立法法规定,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版。刑法是基本法律,是由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立法法第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Ⅱ 《刑法》是根据下列哪个法律制定的
根据宪法制定的。
Ⅲ 中国起草和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1979年我国才颁布第一步刑法 刑法的名称就是刑法 谢谢采纳 鼠年快乐!
Ⅳ 什么是刑法制定
刑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司法实践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Ⅳ 中国起草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是
历史上:《法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成为以后历代法专典的蓝本。它的制属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
《法经》共有六篇,即盗、贼、网(或囚)、捕、杂、具。李悝认为盗和贼是对统治的最大威胁,所以放在了最前边。贼是指伤害人和反叛。杂是指盗、贼之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类似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规定定罪量刑的原则。
汉朝建立后,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加了三篇,制定了《九章律》,作为汉朝法律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
Ⅵ 刑法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刑法》是依据《宪法》制定。
根据《刑法》第一条 的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 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谁订制的
《中华人民共和来国刑法》是由全源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一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Ⅷ 1935年刑法的起草者是谁
1935年《中华民国刑法》是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定的第二部刑法典,也是 旧中国最后一部刑法典,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在历史考察的基础上,对这部刑法 典作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述。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 第二部分为本论,第三部分为结论。 第一部分序言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本论即本文的主体部分
Ⅸ 中国的刑法是谁制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
Ⅹ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法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据是宪法。宪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为近、现代实行宪政制度的国家所公认,许多国家的宪法对此都有明文规定。
(10)刑法的起草扩展阅读
宪法的特别规定为了保持宪法的权威性,避免造成适用上的困难,有时需要有关国家机关对宪法条文的含义、内容和界限进行具体的明确的解释。因此许多国家都在宪法中对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归属问题,作了专门规定。
宪法的解释权和监督权的归属,根据各国宪法规定,大致有以下3种体制:
①立法机构解释制。有的国家由议会,有的国家由最高权力机关或其常设机关行使宪法解释权和监督权。中国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
②司法机构解释制。这一体制始于美国。美国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法律和州法律是否符合联邦宪法。最高法院的这种权力在宪法上没有明文规定,而是在审判实践中形成的宪法惯例。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取司法机构解释制。
③特设机构解释制。由专门设立的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或宪法法庭之类机构行使这一职权。
凡有权解释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构,一般都有权对法律、法令、法规以及行政行为等是否违宪作出裁决。这种制度通称违宪审查制度或宪法审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