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胡雪岩经商法则

胡雪岩经商法则

发布时间: 2022-03-10 10:20:40

A. 胡雪岩的双赢策略是什么

胡雪岩(1823—1885年),本名胡光墉,是安徽绩溪人。他是晚清非常有名的商人,因与官场人物来往甚密,又被视为官商。他善于用人,做事有原则而又善于变通……这些品质促成了他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其最显贵时获赐赏穿黄马褂及头戴二品红顶戴,被称为“红顶商人”。其母更是得一品封典。巡抚到胡家都得下轿。其在短短20年间,家资3000多万,相当于当时中国政府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在他起步的十年(1860一1870年),全国通商口岸的21家银号中,他独资的就有6家。此外,还有26家当铺,几家衣庄,以及著名的“胡庆余堂”。可谓富甲一方。

胡雪岩最重要的成功要诀就是:作为商人,不仅仅要懂得获利,更多的是要懂得双赢。

在胡雪岩那里,经商之道也即从政之道。胡雪岩这样解读利己和利人的关系:大凡世界上的事不外乎四种——第一种利己利人,第二种不利己利人,第三种利己不利人,第四种不利己也不利人。第一种事情尽可去做,第二种事情不必做,第三种事情不可做,第四种事情不能做。“我做的事业虽多,但总朝着利己利人的方向去做,所以总能无往不利。”

胡雪岩利己利人,力求双赢的策略在与左宗棠打交道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左宗棠是一个生性耿直、脾气孤傲的人。1862年,王有龄因太平军攻下杭州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胡雪岩第一次去拜会左宗棠,连个座位也没有。但是,胡雪岩并不气馁,通过精心观察,他发现了左宗棠需要的东西:粮食和军饷。第二次,他运了一船粮食给左宗棠。左宗棠欣喜万分。胡雪岩进一步向他提出向逃亡的太平军罚款,以罚款充作军饷来源。此举也导致败逃的太平军转而接受招抚。有了这两招,左宗棠不得不转变了对胡雪岩的看法。由此,胡雪岩在洋务和后勤方面成为左宗棠的得力助手。

后来,西北发生“回乱”,上谕调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在此时对胡雪岩单独密保,称:“按察使衔福建补用道胡光墉……极为得力,其急公好义,实心实力,迥非寻常办理赈抚劳绩可比。迫臣自浙而闽而粤,叠次委办军火军糈,络绎转运,无不应期而至,克济军需”,是故恳请“破格优奖,以昭鼓励,可否赏加布政使衔”。由此,胡雪岩戴上了从二品的红顶子。

1876年,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迫在眉睫,军饷却无着落。他想起了胡雪岩。获此殊荣的胡雪岩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获利的好机会。他知道只要有利,便会有办法解决问题。

他大胆提出了向洋人举债的设想。当时,连恭亲王向洋人举债都被拒绝过,何况胡雪岩?当时各洋行的流动资金也不充裕。诚如左宗棠所说:“闻今年海口缺银,出息三分尚无借者,不知明年又将何如,已致信胡雪岩,问其如何设法。”

借洋款确实不易。沈葆桢和李鸿章等人反对不说,英国公使威妥玛也从中作梗。胡雪岩最终以平均八厘到一分三厘的利率,在此后14年中,向汇丰银行等借款共6次,总计1800万两。由各海关出印票,并由各省督抚加印,到期向各海关兑取,由此成功解决了左宗棠的大部分军饷。他向洋人借款的利息是八厘,但向朝廷报的是一分五厘。胡雪岩获利接近一半。

然而,左宗棠并不在乎胡雪岩的获利,原因很明显,他得“功”,胡雪岩得“利”,这种双赢的局面何乐而不为?1878年3月,他在给同僚的信中写道:“弟饷事全赖东南协解。论采运转输之劳,雪岩、苦农之功伟矣。至无中生有,绝处逢生,则雪岩之功,实一时无两。”同年4月他再次说:“然就筹饷而言,弟不能得于各省方面者,仅得之于雪岩。平心而论,设无此君,则前敌诸公亦将何所措手?”可见,左宗棠对胡雪岩评价极高。

胡雪岩经商对“双赢”策略的使用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创业者在寻找创业机会时,应当学习胡雪岩,学会使用双赢的策略。这也符合现代商业法则:寻找他人的利益点——钓鱼一定要有鱼饵。先得考虑别人的利益,在别人获益的基础上,你才可以分得一杯羹。

B. 胡雪岩的经商策略

胡雪岩的经商谋略与智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是胡雪岩最看重的一点,
“德高容乃大,无私天地宽”。他极力主张经商要讲德和修养。他曾经说过,商业竞争,刚开始是货品比人家好,价格比人家合理,场地比人家堂皇,但最后成败还是决定在经营者本身的修养上。
信,源于诚,故谓诚信。
古今中外,成功的商人、企业家,都把信誉视为企业的生命,.都把诚信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经营理念。胡雪岩对此坚信不移,深知“诚信至利,欺诈招害”的道理。他在创办胡庆余堂之初,亲自立下“戒欺”匾,上刻“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悬挂正堂,教育员工务必在药品质量上讲诚意,在服务中取信于民。
善,胡雪岩爱国、爱人、爱本业,他积极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
杭州城百姓感激他,称胡雪岩为“胡大先生”、“胡大善人”。在商言商,他花钱所做的一切,除了积德行善之外,也是在给自己做最实际广告,用实际行动来让大家口耳相传,获得良好口碑比广告更加有效。由于胡雪岩努力行善,为百姓做好事,清同治皇帝赐他“勉善成荣”之匾。匾的中间上方有“同治御笔之宝”朱玺一方,匾的四周刻有龙的图案,整个匾额金底黑字,光彩夺目。
勇,胡雪岩在经商过程中,能掌控商势,具有商人的胆识、魄力和勇气。
有勇无谋是莽勇,难成事;有勇有谋谓之智勇,可成大事。“机灵、勇敢、好心肠”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印证。
人,胡雪岩经商的关键秘诀,就在于他信人,用人。他曾说,做事,先做人;做人不易,做好人更不易;做事要出于心,做人要出于情。
人们称赞胡雪岩,站着是一个英雄,倒下去也是一条好汉。人字的内涵还包括以人为本,用人先要关心人;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胡雪岩年少丧父,家境贫寒,从小就在钱庄当学徒,他自幼就懂得:做事,要靠朋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C.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是“天”、“地”、“人”,内容即为: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D. 胡雪岩经商处世36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心窝里

胡雪岩经商有两点与“瞒天过海”相关,一是“照应计”,二是“抬高计”。胡雪岩深知,如果你本事大,却到处摆谱,不善于“瞒”住别人,那么就无法打开人生大局面。

第二计:围魏救赵—先做这件事,在办另外的事

胡雪岩高于一般生意人的地方,大概就是真正能够做到“围魏救赵”,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与之发生正面交锋,而要侧面出击或者绕道进取,捕捉机会,乘虚而入。

第三计:借刀杀人—自己不去抛头露面

胡雪岩说:“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第四计:以逸待劳—用心打出自己的品牌

胡雪岩明知“以逸待劳”之计的作用,他打出了“招牌计”、“面子计”和“守信计”,所谓“招牌计”是指:一个企业没有响亮的招牌,就会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

所谓“面子计”是指:胡雪岩特别重视面面子,即使在危机四伏,大厦将倾之时,他也不忘记要保住面子。所谓“守信计”是指:在胡雪岩的经商生涯中,他经常说:“做人无非是个讲信义。”由此看来,胡雪岩对“以逸待劳”深刻的经商作用,真是大悟彻悟!

第五计:趁火打劫—抓住时机绝不松手

“趁火打劫”是指在“抓住机会战术”和“掌握火候战术”两个方面运用。胡雪岩做事总是随时而变,见机行事,急缓相宜。

第六计:声东击西—变换手法图谋大局

胡雪岩的经营之道是:只要发现有财源,甚至只要产生一个念头,就立即想到去付诸实施,这就是要反应迅速,声东击西。

第七计:无中生有—把烂生意变成好生意

胡雪岩提倡的“活络法”,实际上就是“从无到有”的一种经营手段。故“活络法”即为“无中生有”之计。

第八计:暗度陈仓—走出一条地下通道

“能猜察别人的心理想法,是做生意的一大奥妙。”这是胡雪岩的名言,这方面潜藏着“暗渡陈仓”的意思。

第九计:隔岸观火—察看情况后,再做决定

“观”是行动,“火”是眼前的和“火”后的局势。会“观”者既要看到眼前之“火”,更要估量到“火”之后的局面,以便采取对策,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这是胡雪岩“隔岸观火”的一大启示。

第十计:笑里藏刀—笑脸相迎另有一番打算

胡雪岩一向认为生意场中,没有真正的朋友,但也不是到处都是敌人。能够笑对对手,当众拥抱敌人,化敌为友,才称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懂得丢芝麻保西瓜

“李代桃僵”反映了一种得失观。其实,一个生意人不仅在面临危机时应该提醒自己注意将得失心丢开,即使在正常情况下,许多时候也要能够提醒自己注意将得失心丢开。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按最大的利益去办事

“顺手牵羊”讲的是“顺”与“牵”的关系,顺势而得,顺势而获,这就叫“顺牵”。胡雪岩在经商时懂得“顺手牵羊法”,他所谓的收购便宜法即属此计。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想法让对手乱阵脚

“打草惊蛇”之计常说明重拳出击,干扰对手的手段。胡雪岩在经商中有一个精彩的地方就是敢与洋人过招,惊乱他们的手脚。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借尸还魂”之计用于理财,极有启发,因为这里面存在如何把“死钱”变为“活钱”的问题。胡雪岩说:“凡事总要动脑筋。说到理财,到处都是财源。”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麻痹对手的警惕性

在胡雪岩的商道中,也有“调虎离山”的个案,例如,胡雪岩在湖州做生意,与洪帮势力的诚心相处,是其经营生涯中极为精彩的一笔,因为他这是在用心智笼络、麻痹对手。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不着急去表达自己的意图

“欲擒故纵”是先放后收,放为虚,收为实,结果在遮遮掩掩、虚虚实实中赢得胜局。胡雪岩经商很注重自己的无形势力——名气与形象,并且很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手法。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用利益打动人心

胡雪岩刚一出道,就显示出自己的不同凡响,他人情练达,处事周到,善于察言观色,更擅长揣摩对方心理,因而与人交往中不仅能礼节周到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更以从物质上满足对方的需要为其根本,以便卸掉他们的“包袱”。这就叫“抛砖引玉”,“砖”为利,“玉”为人!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让能人为自己打天下

胡雪岩确有一番擒住有用之人、收服人心、化敌为友的大本事,这是他能够纵横商场,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的重要原因,这当然也确实是他的“大本钱”。可见,“擒人法”即为胡雪岩用人手段之一。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不去做小打小闹的事

胡雪岩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同行的情看得高于眼前利益,在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做到了一般商人难以做到的:不抢同行的饭碗。这也是他成大事着手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即抽非同行的 “薪”,而不抽同行的“薪”。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掌握“乱”中取胜的方法

在商界,有一句话说:“胡雪岩眼光之远是能在乱中取胜”。因为胡雪岩在做成第一桩销洋庄的生丝生意之后,立即就想到要开始投资两桩在乱世之中和乱世之后,都必能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事业。这两桩事业,一桩是开药店,另一桩是典当业。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绝不走向死胡同

胡雪岩的“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实为“金蝉脱壳”之计,从而消除了怨、恨,给自己多留一条出路。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懂得做稳生意的策略

“关门捉贼”之计在商道中,可指善于布局经营手法。胡雪岩说过:“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算了。我有了钱要用出去。”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没有人缘,就办不成事

常常挂在胡雪岩口头的“花花轿儿人抬人”,是一句杭州俗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相互维护、相互帮衬。人抬人,人帮人,人要办的事才会顺利,人的事业才会发达。这就是“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施展挣钱的“借鉴法”

“假道伐虢”之计用于商道多指求人术。例如,怎样去对待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人,学问就很大;你可以置之不理,不管他死活,你也可以热情相助,以图回报。前者眼光短浅,后者眼光远大。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巧妙化解对手的实力

“偷梁换柱”之计是指巧妙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胡雪岩经商不求点滴之利,而是着力把各种关系理顺,多方找投资渠道,所以生意兴旺。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不轻易伤害有用的人

“指桑骂槐”之计在做人术中是指不要只顾自己,要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才能不直接伤害人。特别是要想留住人才,更应如此。对于如何留住人才,胡雪岩还有一个很实在的说法:“做人总要为人着想。”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不让别人看透自己

胡雪岩知人明己,能毫无羁绊地发展出这种圆世态度来。这种态度,无甚高论,开宗明义就是先要生存,后要过好,然后再培养出一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温暖来。因为没有什么固定原则,故而表现为通、活、融、满,屈伸自如。

第二十八计:上房抽梯—拒绝让人知道行踪

“上屋抽梯”之计表明:要善于藏住念头,等待时机,然后再适时出手。胡雪岩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做事要不落痕迹,不自招妒忌。

第二十九记:树上开花—必要时要造势

“树上开花”之计强调造势。胡雪岩说:“门面就犹如人脸,如不好会影响生意的。”怎样搞好一个店堂的门面呢?这是一个造势问题。胡雪岩造势的三个准则:宜址、精修、巧陈。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主动问寒问暖

“反客为主”之计用于管人手段,即把员工当主人。胡雪岩对下属的管理,不仅仅是物质鼓励,更多的是感情投资。他深知“反客为主”才能“得人心”的重要,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琢磨情感的功效

“美人计”大多言情事。如何在“美人”面前显得镇定自若,可以看一下胡雪岩的“过关”本领。在商言商,胡雪岩办事可谓是拿得起,放得下,能拿则拿,当舍则舍,过程当中固然颇为踌躇迟疑,但终究还是咬得住牙,狠得下心。也难怪胡雪岩得了气候,能为人所不能为。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让对手在自己的“地盘”上

“空城计”是为了争地盘。生意人,应当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但是怎样把“地盘”变成自己的“脸面”,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胡雪岩是这样认为的:“要扩张自己的生意和势力,把自己的地盘扩大是首要之务。”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让对手的人跑到自己的身边来

胡雪岩脑子中始终有一个观念:“不遭人妒是庸才”。反过来推理:遭到人们嫉妒的多是能干之人。因此,他选人的时候,并不限于别人对某一人才的评价,却对那些在别人口中颇遭非议的人物更加注意。

因为他知道,成就大业之英才,往往是不见容于人的。从这里也可看出他识别人才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也可以看出他不拘世俗、较之一般人远为宽阔的眼光。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咬牙挺过一道道难关

“苦肉计”要义之一是:自己挑重担!胡雪岩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得到的经验,所谓“遇到难关,壮起胆子来闯”,所谓“越怕越误事,索性大胆去闯,反倒没事”,用于商事运作中危机到来之时,也是十分合适的。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一步步把生意做大

“连环计”讲的是善于策划,做到未雨绸缪。“局势坏起来是蛮快的,现在不趁早想办法,等发觉不妙,就来不及补救了。”这其中的道理,胡雪岩自然是极懂得的,但具体做起来,就连胡雪岩如此精明的人,也不免失误,可见要真正善于未雨绸缪,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别到旋涡中挣扎

“走为上”对胡雪岩而言,是指他能及时跳脱小商人的视野,去经营人生大目标。这种走向,说明他志存高远。胡雪岩一生经商,有一志向就是“上忧国,下忧民”,这是他继承了传统商人优秀品格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4)胡雪岩经商法则扩展阅读:

胡雪岩其人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E. 胡雪岩经商名言

1、我顺便有句话说叫你先有数,我做事是要“抢”的,可以十天半个月没事,有起事来,说做就做。再说句不近情理话,有时候让你回家说一声的工夫都没有。当然,你家里我会照应,天大的难处,都在我身上办妥。凡是我派出去的人,说句文绉绉的话:绝无后顾之忧。——胡雪岩
2、这也不可一概而论,赴试登进,自是正途,但“场中莫论文”,要靠“一命,二运,三风水”,所以怀才不遇的也多得是。捐例开了方便之门,让他们有发挥机会,不致埋没人才,也是莫大的功德之事。——胡雪岩
3、在家,家和万事兴;在外,把每个人当朋友;工作中,只付出不求回报。——胡雪岩
4、满脑子都是钱的人,一辈子都赚不到钱。——胡雪岩
5、为人总要通情达理。三纲五常,总也要合道理,才有用处。我最讨厌那些伪道学,或者不明事理的说法,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你到想想看,忠臣死了,哪个替皇帝办事?儿子死了,这一家断宗绝代,孝心又在哪里?——胡雪岩
6、不得志的时候,自觉埋没英才,满腹牢骚,倘或机缘凑巧,大的其发,却又更坏!——胡雪岩
7、为人不可贪,为人不可奸。经商重信誉,无德不成商。——胡雪岩
8、自己做生意,都与时局有关,太平盛世,反倒见不得会这样子顺利。由此再往深处去想,自己生在太平盛世,应变的才具无从显现,也许就会庸庸碌碌地过一生,与草木同腐而已。——胡雪岩
9、有本事也还要有骨气。“恃才傲物”四个字,里面有好多学问,傲是他所看不起的人,如果明明比他高明不肯承认,眼睛长在额角上,目空一切,这样的人不是“傲”是“狂”,不但不值得佩服,而且还要替他担心,因为狂下去就要疯了。——胡雪岩
10、“用兵之妙,存乎一心!”做生意跟带兵打仗的道理差不多的,只有看人行事,随机应变之外,还要从变化中找出机会来,那才是一等一的本事。——胡雪岩
11、做小生意迁就局限,做大生意先要帮公家把局势扭转过来。大局好转,我们的生意就自然有办法。——胡雪岩
12、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胡雪岩
13、处顺境其实非常危险,处逆境反而比较安全。——胡雪岩
14、我的奇技也很多,大小由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只看对方自己怎么样。——胡雪岩
15、不过我有了钱,不是拿银票糊墙壁,看看过瘾就算数。我有了钱要用出去!世界上顶顶痛快的一件事,就是看到人家穷途末路,几乎要一钱逼死英雄汉,我有机会挥手斥金,诺,拿去用!够不够?——胡雪岩
16、凡事总要个退步。即使出了事,也能够在台面上说得过去。——胡雪岩
17、人最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就是落魄的时候。——胡雪岩
18、就像筑堤防水一样,多少日子,多少人工,辛辛苦苦到了“合拢”的那一刻,非要眼明手快,把握时机不可。河官到了合拢的时候,如果情况紧急,往往就纵身一跳,跳在缺口里,身挡洪流,别人看他如此奋不顾身,深受感动,自然一起着力,得收全功。——胡雪岩
19、有时候道理不通,大家习焉不察,也就过去了,而看来不可思议之事,细想一想竟是道理极通,无可驳诘。所以只要心定神闲,想的广、想的透,蹈暇乘隙,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亦并不难。——胡雪岩
20、有句成语,叫做“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人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胡雪岩

F. 为什么称经商要看胡雪岩

学习的榜样和典范,只是去学习一种经验,学习一个方法;并不指一定要学谁!哪怕是普通百姓,平凡人的身边也有很多“曾国藩”和“胡雪岩”;看你愿意不愿意去发现而已。有榜样有典范来学习是好事,但是盲目跟从或者学坏不学好则不然了!曾国藩也好,孔子也好,胡雪岩也罢,比尔盖茨也罢;任何名人,名事都有学习的价值。重要的不在学长范拜既之焕瓣唯抱沥习谁,而在学习什么!

G. 胡雪岩生平和经商之道

胡光墉(1823~1885),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并开办胡庆余堂中药店。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咸丰十年(1860),因肆主无后,临终前,以钱庄赠之,乃自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经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胡庆馀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企图垄断丝业贸易,惹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又因海关海运操于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运。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破产。接着,清廷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郁郁而终。 胡雪岩(1823-1885)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幼时家境贫寒。为了养家糊口,作为长子的他经亲戚推荐,进钱庄学徒,从扫地、倒尿壶等杂役干起,三年师满后,就因勤劳、踏实成了钱庄正式的伙计。正是在这一时期,胡雪岩靠患难知交王有龄的帮助,一跃而成为杭州一富。 王有龄,宇雪轩,福建侯宫人。在道光年间,王有龄就己捐了浙江盐运使,但无钱进京。后胡雪岩慧眼识珠,认定其前途不凡,便资助了王五百两银子,叫王有龄速速进京混个官职。后王有龄在天津遇到故交侍郎何桂清,经其推荐到浙江巡抚门下,当了粮台总办。王有龄发迹后并未忘记当年胡雪岩知遇之恩,于是资助胡雪岩自开钱庄,号为"阜康"。之后,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除钱庄外,还开起了许多的店铺。 庚申之变成为胡雪岩大发展的起点。在庚申之变中,胡雪岩处变不惊,暗中与军界搭上了钓,大量的募兵经费存于胡的钱庄中,后又被王有龄委以"办粮械"、"综理槽运"等重任,几乎掌握了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经,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胡雪岩之所以可以迅速崛起,除了得益于王有龄之外,另一个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左宗棠。 1862年,王有龄因丧失城池而自缢身亡。经曾国藩保荐,左宗棠继任浙江巡抚一职。左宗棠所部在安徽时 "晌项已欠近五个月,饿死及战死者众多。此番进兵浙江,粮饱短缺等间题依然困扰着左宗棠,令他苦恼无比。急于寻找到新靠山的胡雪岩又紧紧地抓住了这次机会:他雪中送炭,在战争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在三天之内筹齐十万石粮食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左宗棠面前一展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左的赏识并被委以重任。在深得左宗棠信任后,胡雪岩常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往来于宁波、上海等洋人聚集的通商口岸间。他在经办粮台转运、接济军需物资之余,还紧紧抓住与外国人交往的机会,勾结外国军官,为左宗棠训练了约千余人、全部用洋枪洋炮装备的"常捷军"。这支军队曾经与清军联合进攻过宁波、奉代、绍兴等地。 胡雪岩是一位商人,商人自然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左宗棠任职期间,胡雪岩管理赈抚局事务。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垫,修复名寺古刹,收硷了数十万具暴骸;恢复了因战乱而一度终止的牛车,方便了百姓;向官绅大户"劝捐",以解决战后财政危机等事务。胡雪岩因此名声大振,信誉度也大大提高。这样,财源滚滚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自清军攻取浙江后,大小将官将所掠之物不论大小,全数存在胡雪岩的钱庄中。胡以此为资本,从事贸易活动,在各市镇设立商号,利润颇丰,短短几年,家产己超过千万。 晚清时期著名的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发起。此三人在同太平天国战争中,认识到了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重要性,迫切地要求向西方学习、自强御侮,但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不便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样,与左宗棠联系极为密切,诸通华洋事务的胡雪岩在洋务运动中又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协助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甘肃织呢总局;帮助左宗棠引进机器,用西洋新机器开凿径河。毫不夸张地说,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着胡雪岩极大的功劳。 书籍 作者:二月河,薛家柱 著 丛书名: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35217 出版时间:2007-8-

记得采纳啊

H. 为什么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他们有什么成功秘诀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曾国藩作为汉族地主文人,组建湘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发家,在晚清满族当权的背景下一步步崛起,堪称近代官场成功的典范。曾国藩在官场中表现出来的权变之术一直备受后人称道,他善于提拔任用贤能,重视乡土之情,编制庞大的关系网,自己水涨船高,身价倍增。
曾国藩以书生将兵,异军突起,许多秀才、贡生出身人员闻风影从。另一方面,许多人随幕曾氏多年,随着军事胜利,被曾国藩推荐保举赏以官职,有的成了方面大员,有的仍留在幕中,就不再是传统的幕主宾僚关系,已有隶属的色彩了。后来成为封疆大吏的人,多系曾国藩保举或应朝廷咨询而由曾氏推荐的。

胡雪岩是最成功的红顶商人,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则从一个出身贫寒的钱庄打工仔,白手起家在商界独霸风云,成为名噪一时的“红顶商人”。他的成功,在于他都拥有一套为人处世以及经商的“制胜法宝”,并开一代风气之先河,成就其丰功伟业。这些“绝学大法”是他们历经官场、商场磨难之后深深参悟出来的。他们不但指出了一个人为人处世所应该掌握的法则,也指明了一个人如何才能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二人的不凡作为以及经典论断,对于今天那些建功立业的人来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热点内容
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发布:2025-04-04 08:44:04 浏览:285
民法忠诚协议 发布:2025-04-04 08:34:07 浏览:599
2016国有土地征收条例 发布:2025-04-04 08:22:19 浏览:795
上哪找法律援助 发布:2025-04-04 08:13:14 浏览:523
署留司法名词 发布:2025-04-04 08:07:13 浏览:636
婚姻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发布:2025-04-04 08:00:06 浏览:37
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发布:2025-04-04 07:50:25 浏览:39
广东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 发布:2025-04-04 07:46:06 浏览:468
法院变更请求 发布:2025-04-04 07:34:41 浏览:792
关于续聘企业法律顾问的报告 发布:2025-04-04 07:33:19 浏览: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