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疑难安静
⑴ 刑法规定不允许非法窃听非法窃听
刑法规定来不允许非法窃听,就是未自经批准的窃听是违法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经过批准的就是合法的;窃听在刑法上属于技术侦查措施;
1、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2、第一百五十条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⑵ 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比较修改前后的第一百六十八条法律条文在罪名设定上将原来的“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两个罪名,从司法实践看,这次对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修正仍有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修正案关于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渎职犯罪的规定方面。
将国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渎职犯罪规定在第一百六十八条里面确有不妥之处,因此主张将这方面的内容纳入刑法第九章作为渎职犯罪的一部分加以规定。其理由是:
第一,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我国的国有事业单位,大部分作为行政机关的下属单位存在,尤其是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刑法第九章已经规定了部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渎职犯罪,如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四百零九条),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四百一十三条)等等。
第二,刑法第九章规定的部分专业人员渎职犯罪,虽然明文规定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一部分或大部分是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所为。如环境监管失职罪(四百零八条),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四百一十八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四百一十九条),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渎职犯罪纳入刑法第九章,有利于刑法第九章的规定更加科学和完善。
第三,1997年刑法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已经明确了部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渎职犯罪,如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等。上述司法解释为解决司法实践中个案主体的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于其他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渎职犯罪,如何定罪处罚仍然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修正刑法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渎职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纳入刑法第九章,符合我国的社会生活实际,符合立法的科学性。
⑶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司法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一)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二)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
(三)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四)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并处罚金。
境外的黑社会组织的人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犯前三款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3)刑法疑难安静扩展阅读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跨境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
(二)包庇、纵容境外黑社会组织在境内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多次实施包庇、纵容行为的;
(四)致使某一区域或者行业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遭受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别严重破坏的;
⑷ 刑法关于因果关系的问题,发现几条题很矛盾,请指教。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刑法中最疑难的问题之一,非常复杂。
上面三个题目,本人可以试着解释一下,抛砖引玉吧。
1、甲坐公交车与司机乙争执,一脚踢向乙,乙回头打甲,车失控撞向路边丙致其死亡,甲与丙死存在因果关系。我觉得是存在因果关系的。虽然你说的甲的行为理论上并不必然导致乙的反击有道理,但刑法上之所以仍认为甲的行为仍与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更多的是考虑到了乙的反击行为符合人之常情,一般情况下人受到袭击应会反击,甲做为一个理性的人,应该预测到这个结果,而乙之反击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应该在甲的预测范围之内,但甲仍放任危险,袭击乙,乙反击进而事故发生都是由甲的行为引起的,从预防犯罪、警告公众的角度,让甲承担最终责任我认为是合理的。
2、第2道题,之所以甲不承担责任,我认为是因为乙违法在先,甲取回财物是自助行为,是合法的,而乙之死亡更大的原因在于乙想逃脱罪责,而放任危险在自己身上发生,承担责任的依据应该是原因自由行为。
3、第三题,甲取得财物本质上是拾得遗失物。我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抢劫,因为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强调三同时,因为乙逃脱,实质上甲并没有对乙实施强制。侵占罪也有疑义,对照侵占罪的构成要件,需要遗失人索取而拾得人拒不返还数额较大的财物才成立侵占罪,就本题的要件,我认为还不足以认定甲构成侵占罪。
一点司考过来人的愚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⑸ 刑法中的行凶行为如何理解
我国现行《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正当防卫的特殊情形,但并没有对“行凶”作出明确定义。
我国《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它是一种犯罪类型,而且是属于可对其实行无限度防卫的犯罪类型。它也是对一种犯罪类型本质特征的描述,行凶是杀人、伤人行为,但不简单地等于杀人罪和伤害罪,或两个罪之和,它是对具有杀人或伤害性质之类行为所作的提示,即只要含有杀人、伤人性质的犯罪,诸如爆炸等直接危及他人生命健康的犯罪均属于行凶范畴内。
(5)刑法疑难安静扩展阅读:
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整体结构来看,“行凶”与其他的四类暴力犯罪行为之间是并列的逻辑关系,据此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行凶”与其他四类犯罪行为存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共性。对于并列关系存在的个体之间具有共性特征毋庸置疑,但如何把握其共性,就要结合紧随在五类暴力犯罪行为之后“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规定来考量。“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作为一项概括性规定,一方面通过“其他”二字为无法穷尽列举的暴力犯罪行为提供了兜底性的补充,另一方面揭示和概括了前五类犯罪行为的共性,即严重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第二,“行凶”与其他四类犯罪行为并不是包含或交叉关系。“行凶”一词在日常的理解中趋近于“为非作歹”,很多严重暴力的不法行为都可以用“行凶”来概括。在“行凶”一词可以包括后面几类暴力犯罪行为的情况下,又在法条中处于并列的地位,为了保持《刑法》条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完整性,有序性,则需要对““行凶””一词进行限缩解释。
参考资料:网络-刑法
⑹ 《刑诉法解释》第11条如何理解
第三百七十三条申诉由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但是,第二审人民法院专裁定准许属撤回上诉的案件,申诉人对第一审判决提出申诉的,可以由第一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
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的申诉,可以告知申诉人向终审人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交终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并告知申诉人;案件疑难、复杂、重大的,也可以直接审查处理。
对未经终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处理,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的,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告知申诉人向下级人民法院提出。
⑺ 刑事案件疑难案件洗冤讨论,非专业人员请勿扰
如果确实只打了耳光,并没有打肋骨,那么,对方当时有没有摔倒或者身体与桌角等硬物碰触的情形呢?如果当时有摔倒或者碰触桌角等硬物,我认为,对方的肋骨骨折很可能是摔的或者碰的,本案应定性为过失致人轻伤。
我国刑法只有【过失致人死亡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殴打不等于伤害,一般生活上的“故意”不等于刑法上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只具有一般殴打的意图,并无伤害的故意,出于某种原因或者条件引起轻伤结果,就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轻伤结果具有过失,就应认定为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
⑻ 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议记录怎么写
摘要 ——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可向当事人解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回避:1、仲裁庭组成人员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2、仲裁庭组成人员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3、仲裁庭组成人员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如果当事人均不申请回避,则首席仲裁员或独任仲裁员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均不申请回避,本次仲裁庭依法对本案拥有审理权。 三、庭审调查(一)主持当事人陈述,按先由申诉人(代理人)陈述申诉请求及事实和理由(也可宣读申诉书),再由被诉人(代理人) 进行答辩(也可宣读答辩书)、第三人(代理人)进行陈述的先后顺序进行。
⑼ 绑架罪的疑难问题分析大概都包含哪些
绑架罪的疑难问题分析来说,我国刑法规定的绑架罪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犯罪。它的法定最低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样的刑罚甚至严于故意杀人、抢劫等严重犯罪。因此,对绑架罪的认定必须十分严格。
首先我们发现绑架并不能等同于绑架罪。有的学者认为,行为人只要具有绑架行为,就应该构成绑架罪。这种理解显然把绑架和绑架罪混为一谈,它会发生打击扩大化的问题。这种混淆至少有两个缺点:一是法律已经明文规定绑架的目的是为了勒索或作为人质,那么这种目的本身就是构成本罪的必备要件,缺少了这个必备要件也将其定为绑架罪,有悖刑法的本意。二是当绑架者在绑架以后,由于主观原因放弃勒索或作为人质的行为,而且将被绑架者放回,也就不存在中止的情况。这种观点恰恰也是那些持有绑架就是绑架罪的主张者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实际上起了阻止行为人改恶从善的作用。而我们的刑法当然应该鼓励那些中途自动退出犯罪行为的人。
⑽ 刑法中的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的区别
在刑法理论中,在面对认定犯罪事实时,犯罪嫌人发生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即行专为人认识的事实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如何具体认定案件的具体情况。
针对处理这种情况,有两种学说;
第一种是法定符合说:
1.只要(认识到的与实际发生的)二者“在法定构成要件范围内”一致(符合)时,就成立故意,不必要求具体一致(符合)。
2.行为人主观认识到的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一致,其程度超出了同一构成要件范围的,则对不一致的事实(对象·结果)不成立犯罪故意。
第二种是具体符合说:
这种学说认为,如果具体不一致的,不成立构成要件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