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民法典
Ⅰ 民法典发布后对2021年一建考试有什么影响影响
影响不太大,一般一建考试或者其他什么类型的考试中的法律法规,都是基本的概念,不是特别具体的条文,所以根据考试复习资料学习就足够了。
Ⅱ 如何看待一网红在 41 层楼拿木棍砸落地窗玻璃,称「只要不敲边角就不会碎」
这个现象说明网红并不是掌握各种知识的人,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41层属于高层,出现火灾等意外的时候很难及时救援,网红用木棍砸落地窗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
Ⅲ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在面对法民法典时应该怎样做
1、以民法典颁布施行为契机,坚定全社会的法治信仰。
法治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治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要素,体现的是对法律自觉自愿地忠诚和尊重。民法典的调整对象系全社会占比最多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民事主体的法治信仰状况决定了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水平。
2、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要义,夯实全社会的法治理念。
要透过民法典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进一步厘清国家机关履职用权的界限。民法典是调整民事社会关系的基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3)敬畏民法典扩展阅读:
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彰显。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色、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它的颁布实施,对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一体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良法善治,必将发挥重大的积极作用。
Ⅳ 为什么立遗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前不久,关于“90后”“00后”立遗嘱的新闻震惊了网络,据中华遗嘱库近期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订立遗嘱。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截至2020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合计已达553人。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总是与死亡挂钩,因而不少人忌讳谈到这个话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遗嘱的本质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对个人身后财产或其他事务作出提前规划。随着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一些年轻人加入立遗嘱的群体,并不太让人意外。
年轻人为什么会立遗嘱?
理性看待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情感寄托的行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审慎对待生死问题,决不轻言死
有专业人士指出:2020年比2019年立遗嘱的年轻人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应与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关系。一些年轻人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疫情暴露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的事情。
此外,根据丁香医生《2020 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 53% 的人会担心自己突然猝死,其中更有 6% 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
奇怪的是,年龄岁数较大的人对猝死的担心比例呈下降趋势,反而是 95 后、00 后担心自己猝死比例更高,分别占比 60%、58%。
与财产增多有关
据统计:目前立遗嘱的90后中,80%拥有独立住房。在这部分人中,其父母买房挂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多见,还有些父母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丢失”,一些年轻人就不得不提前立遗嘱。
过去,说到保留财产,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早就拥有自己的房产,年轻人个人财产的保护也会变得更重要。
此外,当下年轻人独立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也提高了立遗嘱的动力。统计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比如,社交账号、游戏账号都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还包括证券基金等。换言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现代年轻人对虚拟财产有了更多重视。
可以试着用心理学中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人对生存时间的知觉,是充足的还是有限的,影响着对目标进行选择的评估过程。时间知觉是人动机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对社交目标的选择与追求。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的未来时间知觉发生改变时,目标的优先次序也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觉得未来还有无限长时,我们会把经历放在工作、个人成就、自我价值上;但是当我们觉得未来不长时,我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家人、快乐、情感奉献上。
因为感觉到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过早的立下遗嘱也是为了把情感寄托在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他们更愿意关注与家人、快乐、情感等事情上。
有的人会觉得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如果一不小心是自己先离开父母,那以后父母的老了谁来赡养呢?所以提前把自己的财产做好分配,很多父母可能并不知道孩子的资产到底有多少,如果一不小心自己先离开,也算是让父母临终能有金钱上的支持和关怀。
也有部分年轻人并没有什么财产,但他们也会选择立下遗嘱。他们会将自己的物品作为情感的延续,如最喜欢的书本、相机照片、手工做的小件用品等,在遗嘱上交代好给与到某人。这也是用一种“相互陪伴”的方式,让大家都会有个念想。
另外,也有一些人不太敢做的事情、不太敢讲的话、不太敢遇到的人,想做最后有一些交代,也算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怀。会将最后要表达的话作为遗书的形式,传递给最重要的人。
他们都是通过以上种种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来延续自己存在的意义。
设立“死亡教育课”的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公开讨论死亡话题,如尊严死亡、安宁疗护、安乐死等,这门课让学生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有专家表示,虽然中国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但对比国内高校整体发展规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这样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中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未来应面向全社会,覆盖小学、中学到大学全过程。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虑订立遗嘱,死亡不再是神秘的事情。
在中国特定传统语境下,死亡问题曾经是一个很难触及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死亡禁忌是极传统且权威的文化与心理因素,即便现在,也并非所有民众愿意谈及死亡。年轻人订立遗嘱的行为更多表明了一种姿态,一种尝试,一种他们敢突破传统的开放性思维取向。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谈及订立遗嘱时,往往表达出消极心态,这是一种危险信号。
一般而言,在现代社会,订立遗嘱有两种:一种是立遗书,交待本人死后后事如何处理,以及财产如何分配等事项;二种是生前预嘱。这是特指针对个体因疾病陷入医疗困境时,需要或不需要某些医疗抢救措施等,趁自己理智清醒时立下遗嘱,表明自己的取舍,万一到了那一天,为医生及家属提供决策依据。
当遗嘱订立者抱着消极心态订立遗嘱,只怕其考虑的不是面临怎样死,而是生还是死的问题,这会造成生命价值与意义上的极度混乱,最后导致草率随意的生死态度,后果非常严重。
在认知上,由于人们认识到生命必死的本质属性,才不会因神秘无知而恐惧死亡,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但在态度取向上,我们发自内心地对死亡心存敬畏,从而在现实人生中审慎对待与处理生死问题,决不轻言死。这样看来,怕死并非坏事,此处即言敬畏,而对死亡心存敬畏自然就是对生命心存敬畏,这是我们一切伦理道德的底线。
立遗嘱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跟风的事,虽然它不应该是一件沉重的事情,却绝对应该严肃看待。
Ⅳ 1.论述题:通过对宪法刑法民法典的学习,请你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树立法治观念,当好模范尊法的表率。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强化法治思维,当好自觉学法的表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让法治精神深植于脑、内化于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依法法国的基本内涵,认真学习宪法以及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3、严格约束言行,当好认真守法的表率。
要时刻严格约束自身言行,在守法上更加严格自律,时时处处以宪法法律为准绳,带头厉行法治,牢固树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从内心深处把坚持依法办事作为政治责任、施政习惯、自觉追求,做到在诱惑面前把握住自我,不穷奢极欲、以身试法。
4、坚持依法办事,当好善于用法的表率。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要在用法上更加积极主动,坚持用法治理念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全社会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汇聚起建设法治中国的强大力量。
5、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
着力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坚定性,始终保持高度自信和坚强定力;着力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自觉性坚定性,把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贯穿法治建设全过程。
Ⅵ 大陆法系的发展趋势
(一)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渊源多元化
传统的大陆法系将法典化的制定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最重要的法律渊源,但时至今日法律渊源多元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调整家庭关系的法律是一个规范体系而不再局限于一部民法典中亲属编的规定。人权法、民法典亲属编、单行法规、联邦法院的判例和解释都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渊源。
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都承认婚姻家庭权利是基本人权,各国宪法、基本法有关婚姻家庭关系的原则以及理念的发展变化是亲属法变革的立法基础和法律依据,而欧洲人权法则在所有缔约国已经转换为国内法,可以直接引用。保护婚姻和家庭原则、男女平等原则、不歧视原则、子女最佳利益原则已经内化为各国亲属法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此外,单行法规也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渊源,具有特殊性的法律关系或者需要通过单行法规解决的特殊问题都可以通过单行法解决。如德国 1976 年颁布的《婚姻法和家庭法改革第一号法律》设立了专门的家庭法院,对家庭事件进行管辖。2000 年颁布的《生活伴侣登记法》规定了同性恋可以通过登记结为生活伴侣,具有与婚姻类似的法律地位。而上一级法院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也正在逐渐成为大陆法系家庭法的渊源之一。较高审级法院所作的判决,哪怕是孤立的判决,也总是让人感到敬畏。在德国民法典的发展史上,法官通过判例法而对法的续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被理解成判例法的,是那些由法院在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可作为日后裁判的基础的法律规则。
(二)父权为主导的家庭模式淡出历史舞台
20 世纪以来,随着人权理念进入大陆法系各国宪法和亲属法,两性平等原则以及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成为各国亲属法的重要指导原则。传统的夫权、父权甚至亲权观念遭到清算,以父权为主导的家庭结构日趋瓦解,代之以平等伴侣型的家庭结构,家长制家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 多年来大陆法系各国亲属法在民法典体系的各编中均属于变动最多,且不断持续修订的部分,在架构、体系、制度甚至是具体概念、用语上均作出了重大修改。比如在亲子关系中,从早期的父权至上到男女平等的父母亲权再到强调子女权利的父母照顾责任,各国亲属法不断地对亲子关系进行修改。德国民法典从 1979 年《重新规定父母照顾的法律》开始,最终以确认父母责任的“父母照顾”一词取代了传统的确认父母权力的“亲权”一词,子女最佳利益原则作为决定父母责任的首要考虑因素。此外,尊重儿童的自治、充分考虑并听取儿童的意愿、父母平等享有和共同行使父母责任,都成为亲子关系的主要内容。
(三)国家公权力介入家庭力度增加
在大陆法系的现代亲属法中,私法自治理念受到了社会国家或者说福利国家的挑战。“个人自由受制于连带地兼顾价值更高的利益的原则,因为个人自由并不是孤立的,它只能在社会的共同体中受到保护。由这项原则出发,同时得出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权利主体,每一个市民理应能够尽可能地信赖他人和由他人建立起来的关系,并且以此为行动的基础。在这一意义上,现代民法典已经从古典的自由主义的私法,发展成为用自由主义的眼光来看具有社会性的私法,兼顾了社会国家原则。国家基于福利保护的理念,依法介入家庭自治的范畴,对家庭关系中的弱势者,依法给予必要之协助,以防卫其他家庭成员之不法侵害。比如各国亲属法均在规定离婚自由的同时,加强了对弱势一方利益的保护,法国民法典规定了离婚的补偿性给付,德国民法典规定了离婚后的扶养,瑞士民法典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及抚慰金等等。
(注:《法国民法典》第 270 条第 2 款:“配偶一方可能有义务向另一方配偶进行补偿性给付。补偿性给付的目的是仅可能补偿因婚姻关系中断而造成的双方各自生活条件上的差异。此项给付属于一次性给付,采用本金的形式,数额由法国确定。”
参见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版。文中以下简称“法法典”。
《德国民法典》第 1569 条规定:“配偶一方在离婚后不能自行维持生计的,仅依照下列规定对另一方有受扶养请求权。”参见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第 3 版),法律出版社 2010 年 6 月版。文中以下简称“徳法典”。
《瑞士民法典》第 151 条规定: “因离婚,无过错的配偶一方在财产权或期待权方面遭受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支付合理的赔偿金。”
参见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8 月版。文中以下简称“瑞法典”。)
对家庭暴力的国家公权力介入是亲属法私法公法化的重要标志。家庭暴力在传统法律和文化中均视为家庭隐私,遭受暴力的妻子和子女难以得到法律救济。1992 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通过的第 19 号一般性建议,明确地将性别暴力界定为针对妇女的、由于她是女性而实施的、或不合比例地影响到妇女的暴力。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以公约的形式禁止针对妇女的暴力包括家庭暴力。其后,联合国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联合国文件明确了妇女问题是人权问题,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侵害妇女人权的社会问题,而不是个人问题、家庭隐私。制止家庭暴力是缔约国的国家责任。
1994 年之后,120 多个国通过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等单行法规或修改亲属法的方式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概念及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履行其国家责任。本世纪初修订的《意大利民法典》亲属编在第 9 章中增加了“针对家庭暴力的保护命令”一节,通过民事保护令的方式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的升级。包括:安排申请人离开造成其损害的配偶或共同生活者的家;责令施暴者不得靠近受害人经常出入的地方,特别是工作的地方、其原来家庭的住所或者其亲属或朋友的住所、其孩子就读的学校等。
(注:参见费安玲等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 2004 年 11 月版第 342 条。文中以下简称“意法典”。
Ⅶ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你打算如何对待民法典
民法典与生活息息相关,民商不分家,中国特色主义法治现代化和治理体系建设需要民法典,需要全民知法守法用法!
Ⅷ 杨振宁到底给翁帆留了什么遗产
近日,一则所谓的“杨振宁遗产分割完毕,翁帆只获得一座别墅使用权”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有人对此幸灾乐祸,有人对此阴阳怪气。而在媒体辟谣之后,许多人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对杨先生未来遗产的关注度,纷纷讨论杨先生将来故去之后,妻子翁帆到底能得到什么。看着那么多人为杨老先生将来的“遗产”着急上火的模样,笔者特别想问一句:关你们何事?
更可笑的是,许多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正确性”,还屡屡给杨振宁扣上“不爱国”的帽子,说他为外国奉献了一辈子却跑回国内“养老”,说他把大好年华都贡献给了老外老态龙钟才想起叶落归根,还大放厥词杨先生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只要稍稍查阅一下相关资料,就知道这些说法有多么荒唐和可笑。
Ⅸ 民法典对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民法典对于中国法制社会建设的意义什么?民法典,我的文化浅,也不明白民法典是什么?是民间法律吗?
Ⅹ 妻子背叛婚姻,男人原谅女人两次后,提出离婚:爱情是有底限的,你怎么看
爱情、婚姻与家庭与而言:“家庭是建立在自然的血缘关系之上,又以爱为基础的爱情、婚姻、子女、家产共同构成的伦理实体,从这三种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者之间所呈现的紧密关系。
常言道,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然而,这两者都需要通过确立一种正确的认识观念,才能形成一个家庭;而且,只有真正理解懂得了婚姻家庭的本质,才能正确的处理好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也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
爱情、婚姻与家庭观的主要问题,分为两个方面:
一、爱情的表达,有着促进夫妻感情的作用
爱情表达的方式是具有一些含蓄性的,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是非常匮乏的,夫妻之间往往会羞于直接的表达,而是把爱藏在心底。可是,有时候情感是需要直观表达的,只有说出来才能更加直接地使对方感受到彼此的爱与关怀。
长期的缺乏交流与爱的传达,很容易使夫妻间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平淡甚至是消退。所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作为最亲密的夫妻之间,更加需要爱的表达,通过言语间的真情实意之表达,可以时时刻刻让彼此感受着来自对方的爱与关心。
由此,对于加深夫妻之间的情感具有无形潜在的促进作用。
拥有一定的婚姻道德信仰,同样是一种能力,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妻子或丈夫的基本衡量标准,它不断提醒并告诫人们应对爱情、婚姻保持一颗敬畏与尊重之心。
夫妻之间对彼此的忠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旦做出违背婚姻、背叛爱人的不道德的行为,其良心则会受到一辈子的谴责和遗憾,因为这其中还牵连着对子女的责任,所以在婚姻里,我们绝对不允许自己犯错。
夫妻双方除了从思想上应树立一种对婚姻的信仰之外,对于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也是尤为重要和必要的。
首先,对于择偶标准的确定,要树立正确的择偶标准:不以貌取人、不以金钱这些外在的条件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
其实,在选择一个人时,最重要的应该是内在的道德品质与人格修养,彼此之间应该以:是否具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语言等作为评判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在婚后,保证婚姻关系中彼此交流的默契与关爱,从而有效避免婚外情这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夫妻在对待婚姻时,必须持有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不可以冲动或草草了事。要知道,一段婚姻的结合不仅关系着夫妻双方的生活幸福,还会关系到未来子女的生活幸福,更会影响着两个家庭生活的安宁。
自觉树立正确的婚姻观,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另一半负责、对婚姻家庭负责、对子女负责。
爱情是一种高贵的情感,重在纯洁忠贞与专一。
坚持守护夫妻之间的爱情和这份珍贵的缘分,时时刻刻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不可以“贪得无厌”,要谨记,只有相濡以沫的夫妻才是真正走到最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