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司法程序
『壹』 英国立法流程
英国分上下议院,两个议院的议员都有提议立法的权利.两个议院相互制约监督.但上议院和内阁有强行通过法律的权利.不管谁制定出来的法律,如果没有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认可同意就不具备法律效力.所以就会出现议院或内阁的多次审议通过的法律由于得不到大法官的认可,就通过法律程序撤换最高大法官来使法律生效的情况了.
宪法
英国宪法与绝大多数国家宪法不同,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1215年)、人身保护法(1679年)、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法(1911、1949年)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君主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宣战媾和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苏格兰有自己独立的法律体系。
大宪章共65条,其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国王与领主关系规定;第二部分为国王施政方针与程序规定;第三部分为国王与领主争端处理规定。按照大宪章的规定,国王要保障贵族和骑士的封建继承权,不得违例向封建主征收高额捐税,不得任意逮捕、监禁、放逐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承认伦敦等城市的自治权。为了保证宪章不落空,由25名男爵组成一个委员会,对国王进行监督,如果宪章遭到破坏,封建领主有权以军事手段强迫国王履约。英国以后的宪政,追根溯源即来自大宪章,其基本精神即王权有限和个人自由。有的学者如斯托布斯就认为,整个英国宪政史,实际上是大宪章的注释史。
司法
有三种不同的法律体系: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普通法系,苏格兰实行民法法系,北爱尔兰实行与英格兰相似的法律制度。司法机构分民事法庭和刑事法庭两个系统。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郡法院、高等法院、上诉法院民事庭、上院。刑事审理机构按级分为地方法院、刑事法院、上诉法院刑事庭、上院。英国最高司法机关为上院,它是民、刑案件的最终上诉机关。1986年成立皇家检察院,隶属于国家政府机关,负责受理所有的由英格兰和威尔士警察机关提交的刑事诉讼案。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是英政府的主要法律顾问并在某些国内和国际案件中代表王室。英国陪审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至今已经是其刑事法制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了。
『贰』 英国法律
宪法的外延来,从广义和狭义上源来说,包括两种:
狭义上的宪法是指成文的宪法典,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显然是没有宪法的;
广义上的宪法则包括:成文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带有宪法内容的行政规章制度、习惯法,这样看,英国的宪法精神体现在除成文宪法典外的广义宪法中。
由于英国是最早实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宪法所主张的自由、民主、平等等基本精神在公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英国不需要一个成文宪法典的约束,而宪法精神就能够得以很好地实施。
英国的法律体制:法律、行政规章、习惯法为主
『叁』 外国人在英国诉讼的程序
唐人街一大堆
『肆』 简述一下英国司法制度···急
英国属英美法系国家。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逐步对封建司法制度加以调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现行的司法制度。它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
早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由大贵族、大僧侣等组成的智人会议就已具有司法机关的职能。诺曼王朝时期,英国建立了君主专制制,设立了权威极大的御前会议,以其判例作为普通法适用于全国,并在全国分设由国王任命法官的法院来代替原有的地方法院,从此以判例法为渊源的司法制度开始形成。1215年《大宪章》颁布以后,最高司法机关从御前会议中独立出来,逐步形成了包括由申请法院、王座法院、财产法院和衡平法院等组成的复杂的司法组织系统和适用普通法的封建司法制度。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没有对司法体系和法律形式作重大改革,而是逐步对封建司法制度进行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叶司法改革后,司法组织初步简化,衡平法院不再自成体系,普通法院平等地适用衡平法。1971年制定的《法院法》,对法院组织系统又进行了一次改革。但英国的司法制度仍保留许多封建痕迹,除法院体系和诉讼程序十分繁复,封建时代的许多判例至今仍有法律效力外,英国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大法官既是全国首要司法官员,又是上院议长,而且是内阁成员,一身兼有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职能;不设最高法院,由上院行使最高上诉级法院的职权。
司法组织 根据1971年的《法院法》,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法院主要分民事、刑事和专门法院三个组织系统。民事法院系统包括郡法院、高等法院、民事上诉法院和上院,刑事法院系统由治安法院、皇家刑事法院、刑事上诉法院和上院组成,专门法院系统主要有军事法院、少年法院、劳资关系法院和行政法庭等。苏格兰有自己独特的法院组织系统:郡法院仅管辖民事案件,郡官法院兼管辖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苏格兰高等法院是苏格兰民事、刑事案件的最高审判机关,但民事案件还可上诉到上院。苏格兰还有特设的土地法庭。此外,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是英联邦某些成员国、殖民地、保护国和托管地法院的最高上诉法院,受理不服当地法院判决的上诉案件。行政诉讼由普通法院管辖,适用一般的法律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政裁判所发展很快,但一般都不具有终审管辖权,不服裁判所裁决的当事人有权向普通法院上诉。
法官一律采用任命制。大法官、法官上院议员、上诉法院法官由首相推荐,英王任命。英国没有司法部,大法官拥有对司法人员的任免权。法官必须是“法律协会”的出庭律师,并有一定年限的司法实践。法官一经任命,非经本人同意,一般不能被免职。最高法院法官则为终身职。地方法院法官72岁以后才可以退休。法官薪水很高,待遇优厚。
英国检察系统不如大陆法系国家那样规模庞大、职权广泛。检察长和副检察长是英王的法律顾问,有权答复议会和内阁对于法律问题的咨询,主持重要案件的起诉,并出席有关英王权利案件的审判。
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分简易程序和庭审程序。大部分民事案件不经庭审而以简易程序裁决,庭审程序很繁复。判决大多委托行政机关执行,包括强制返还、扣押动产或不动产、有价证券和其他收入,截留部分工资以及破产清算等。刑事诉讼分简易程序和起诉程序。简易罪由治安法院以简易程序审决(也可起诉),可诉罪由刑事法院以起诉程序审决(也可用简易程序审决)。由于起诉程序审决必须有陪审团陪审,故又称陪审程序。上诉方式除一般上诉外,可就法律问题以“报核”形式上诉。高等法院王座庭可对审判进行监督。
司法审查制度 高等法院对行政行为、法令和下级法院判决实行审查,但不审查议会的立法。最初主要审查地方行政机关的行为、下级法院和各裁判所的判决,后来逐步开始审查中央政府各部门的某些行政行为。
陪审制度 源于诺曼王朝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后被保留了下来。最初适用于所有刑事和民事案件。1873年后,大部分民事案件不再采用陪审制度。原有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之分,1933年取消了大陪审团。1939年陪审团人数由12人减至 6人(叛国罪除外)。担任陪审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财产资格。
律师制度 英国律师分出庭律师和诉状律师两种。出庭律师听取诉状律师的诉讼情况介绍,在刑事法院、高等法院或上诉法院出庭辩护,不与当事人直接接触。出庭律师可申请皇家大律师,享有多种特权。诉状律师主要负责承办当事人的不动产转移、遗嘱书立、契约签订等一般法律业务,以及提供法律咨询、起草法律文件等,也可在地方法院出庭辩护。大部分情况下则负责联系诉讼当事人和充当出庭律师的中间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伍』 英国法案的生效过程
英国议会制定公法法案的程序及过程
上院的立法程序
法案的提出和一读
首先向上院提起的法案
宣布公告和日程之前,公共事项开始时,或者(极少数情况下)在议会休会之前公共事项结束之时(议事规则第39条第3款),准备提出法案的上院议员应当起立,以宣读详细标题的方式提出法案。之后,该议员提出一读动议,上院的大法官提出付表决。由于在本阶段议院对法案的内容没有太多了解,法案通常不会引起争论或反对意见即获通过。随后,下令印刷法案。与下院的立法实践相比较,通常一项法案在上院提出后立即就能印刷。法案后写明提案者姓名,但不附加其他人的名字。一名上院议员可以代表其他上院议员提出法案。
由下院向上院提起的法案
提出法案的程序 首先向下院提出并获通过的法案,由下院书记官提交至上院,提交时应附一份关于下院已通过该项法案的说明。待进行中的事项结束时,由当值书记官宣读本项说明。上院领袖提出法案(不论是政府法案还是议员个人法案)一读动议,如果。上院领袖缺席,则由其他政党领袖提出一读动议。
与上院法案相同,下院法案提交上院后,出于礼节及本阶段没有上院议员对其正式负责,法案一般不会引起辩论就通过一读。但在实践中也会出现一些偏差。一读结束后,法案交付印刷,后面不再写明负责法案的上院议员的姓名。
一读之后的程序
后续各阶段的公告(Notice of subsequent stages)
法案提交后就属于议院而不单属于负责法案的议员个人所有,但实践中,二读及以后各阶段的起始日期由上院负责该项法案的议员发出公告。一项法案经过一读阶段就列入了议事录中“等待二读”的法案名单中,待二读或者以后各阶段的日期确定后,在议事录中的second half 发出公告。
任何一名上院议员可以负责法案的上院议员的名义提出开始某个阶段动议。
下院法案不得超过12个会议日
对于下院提交的法案,如果上院议员未在12个会议日内就二读日期发出公告,除非有8天的公告期,否则该法案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议事规则第47条)。个别情况下会采纳中止议事规则的动议
法案的撤回(withdrawal of bills)
根据一项古老的国会法则,由一议院提交的法案在任何阶段不得撤回。在未有反对意见情况下经授权(经准许)首先向上院提起的法案,可在一读后的任何时间由提出法案的上院议员撤回。议员可以通过撤回相关阶段的动议,也可以通过一个单独的撤回法案的动议(如果法案正处于两个阶段之间)达此目的。
二读
二读是审议法案基本原则的阶段,书记官宣读二读公告后,由负责法案的上院议员提出二读动议,并解释法案的宗旨。该议员发言完毕后,上院前排议员提出对“现在对法案二读”进行质询,随后开始辩论。有关法案细节问题的辩论将在委员会阶段进行。议员可阐明其认为法案应当修改的理由,阐明其建议修改的一般原则。
交付
法案通过二读后,通常不经表决就会依据议事规则第45条之规定交付全院委员会。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议院对交付已有专门规定,需要适用不同程序;或者由于法案属于特殊分类,则议院应当另行作出规定。除非议院另有规定,将法案交付大委员会、特殊公法法案委员会或者公法法案委员会的下一步是进入报告阶段,但是将法案交特别委员会或者苏格兰特别委员会的下一步则是将法案重新交给全院委员会。
修正案
在上院,允许在委员会、报告和三读阶段提出修正案。本节将讲述委员会处理修正案的程序,该程序与报告和三读阶段的程序基本相同,区别将在以后讲述。
全院委员会阶段 (COMMITTEE OF THE WHOLE HOUSE)
全院委员会的程序
正如其名称所示,全院委员会由议院全体议员组成。事实上,这是议院不太正式的对外形象,它由一名主席而非上院议长主持,根据程序中较为有弹性的原则指导工作。
委员会的程序 委员会的程序与议院开会时的程序相似,但议员可以就某个问题多次发言,不允许对下一事项提出动议。
将法案交委员会的公告在议院宣读时,负责法案的议员提出“现在议院进入委员会阶段”的动议。这项动议有时可作为质询修正案,或者提出与修正案有关的观点的机会。可以针对这项动议提出各种带反对意见的修正案,事实上这样的反对修正案很少提出。委员会阶段若不止一天,“现在议院再次进入委员会阶段”的动议就可能为提出有关法案后续审议的问题提供机会。
再次交付 (RE-COMMITMENT)
一项交特别委员会或者联合委员会审议的法案,在该委员会提交审议报告后,需要再次交付全院委员会审议,特别委员会或联合委员会在报告中明确表示否定者除外。统一法案(Consolidated bills)(经常)、混合法案(不经常)和交苏格兰特别委员会的法案通常都会被再次交付审议。
根据在委员会和三读阶段之间任何时候提出的动议(具有争议性且需要公告)可以再次将其他法案的全部或部分条款或附表交全院委员会或者大会审议。当需要对法案或者法案的某些部分作更为详细的审议,但又不对报告或三读的发言作任何限制时,上述程序得以适用。例如,当重要的修正案在委员会阶段提出的太晚,致使委员会不可能对其进行审议;有很多的手写修正案;或者在委员会阶段后期针对委员会尚未审议的内容提出了修正案时。该程序为报告阶段保留了一个对委员会已修改的法案重新审议并使其完善的机会。可以对议院根据再次交付令进入委员会阶段的动议进行辩论和反对,其方式与“议院进入委员会阶段”方式相同。再次交付的程序与全院委员会的程序是相同的,但委员会阶段和报告阶段的最短时间间隔不适用于再次交付。
报告(REPORT)
委员会已修改的法案,必须在以后某一工作日进入报告阶段。在指定日有关报告阶段的公告宣读后,负责法案的议员提出“现在通过报告”的动议;如果需要在其后的几天继续进行报告阶段,就要提出“现在继续对法案进行报告阶段的审议”的动议。可以拒绝、辩论或者再划分该项动议;可以提出推迟报告阶段的动议,可以提出意在反对或者在通过动议时将特殊观点记录在案的延搁修正案或合理修正案。
三读及通过
只有正式提出“现在对法案三读”的动议,并且对该动议质询后,才能对法案三读。三读阶段不进行辩论。尽管按照二读的方式,三读动议可能引起辩论或者遭到反对,可以就三读动议提出合理修正案或者延迟修正案,这些反对意见只能在提起“现在通过法案”的动议时产生作用。
如果一项法案需要征得女王或者威尔士王子的同意,通常在提出三读动议前应得到批准。
下院的立法程序
法案的提起
在下院,提起法案的方式有三种:
(1)根据议院命令提起法案
以前,根据议院命令提起法案是常用方式。该命令根据决议或对君主函件的答复作出;或在下令宣读有关议院、国会法、公报记载事项、前届会议的决议、各委员会的报告或者议院所拥有的其他文件资料等的部分发言之后作出。但该程序目前几乎仅限于有关依拨款或赋税决议所提出的法案以及依据十分钟法则提出的法案。
(2)勿需命令呈交法案 (BILLS PRESENTED WITHOUT AN ORDER)
绝大部分由王室大臣提出的法案和许多由议员个人提出的法案,根据议事规则第57条第1款的规定于公告后呈交。议事规则第14条第7款规定,直至议院在第五个周三开会许可由抽签决定的议员个人法案在周五具有优先权之后,才可由议员个人根据议事规则第57条发布呈交法案的公告。
(3)由上院提出的法案(BILLS BROUFHT FROM THE LORDS)
上院提出的法案并不进入下院的程序,除非有议员表明由其负责法案的意图。
根据议事规则第50条第2款之规定,任何一项由上院提出的主要关于公共税收的法案,只有在由王室大臣负责的情况下,可以不经有关货币决议的授权,进入二读程序。
一读和法案的印制(FIRST READING AND PRINTING OF BILLS)
法案的一读、印制、指定二读日期都作为同一个正式阶段记录在公报中。
首先向下院提出的法案(Bills originating in the Commons)
一部法案,不论是遵照议院命令提交,还是遵照议事规则第57条第1款规定呈交,根据议事规则第57条第2款之规定,应当不经质询即通过一读,应当下令在议员指定的日期二读,并印刷。
法案一旦呈交,其简称标题就被登上公告簿并列入名义法案中,由书记官宣读。现在对议事规则第57条第2款有许多意见,为保证议院逐条审议法案的努力已经被议长驳回。
宣读简称标题之后,议长点名叫呈上法案的议员指定一个二读日期,议长将指定日期重复一遍,法案即因通过一读并指定了二读日期而登入公报,并被交付印刷。
上院提出的法案(Bills brought from the Lords)
根据议事规则第57条第3款之规定,如果一名议员通知当值书记官他想对上院提出的某一法案负责,则该法案视为在当日通过一读,并已下令将在他指定的日期进行二读,同时将作为已经通过一读并将在指定日进行二读而记录在公报中,随后交付印刷。在印刷中,法案的背面需要记载上院提交法案的日期,但勿需写明负责法案的议员的姓名。
为保障周五抽签的法案在安排议员个人法案进入二读阶段时具有优先权,议事规则规定在抽签法案呈上当日之前,禁止议员个人对上院提交的法案负责。
印刷之前对法案的检查
法案一经呈上,即假设其内容已经公法法案办公室根据下述原则检查过,而交付印刷。对于政府法案,在其呈上之前,通常已在议会顾问办公室提交的草案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检查;并在法案呈上的当日或者次日予以公布。对于议员个人法案,负责法案的议员可以在呈上法案前后,提交一份供检查用的草案。公法法案办公室检查法案草案主要是看其是否与议院的规定保持一致。
二读前法案的印刷
检查过法律草案之后,根据议院的命令,将法案交付印刷,以便使法案的内容公布于众,让每一位议员在二读之前对其有所了解。公法法案办公室负责对每一部法案进行编号,法案在每一个阶段重新印刷时都重新编号,上院提出的修正案也同样进行编号。每一届会议都重新开始编号。
如果一部法案没有印刷,则不能建议对其二读进行表决。以往这条规则由议长在实践中掌握,但现在议事规则第14条第9款有了严格规定,如果到指定二读日时议员个人法案仍未能交付印刷并送达抽签办公室,则当议院召开会议时,指定二读日期的命令不再有效,直到法案被交付印刷之后,才可重新下令对法案进行二读。
法案文本的变更(Alterations in a bill)
法案印刷并公布之后,一般只允许纠正法案的文字或者印刷错误。如果错误严重,可以公布正确法案文本代替错误文本,并在新文本的前部说明与错误文本的差别。如果用勘误表纠正错误更为合适,则单独公布一张勘误表(和其它发现错误之后需重新公布的法案文本一起公布)。议长在二读之前或者其他适当阶段提醒注意错误的情况比较少见。
法案的撤回和其他法案的提呈
如果负责法案的议员希望在二读之前变更法案文本,他只能以撤回法案并另提出一部法案的方式达此目的。如果要求变更法案标题,也依此办理。对于根据决议起草的法案,在宣读起草前一部法案所依据的决议之后,撤回法案并下令另起草一部法案。
法案的撤回
负责法案的议员在将日程列入交当值书记官的公告前,可以撤回已列入日程的法案。依据负责法案的议员所提的动议,在法案的任何阶段宣读日程时,可以下令撤销该项日程并撤回法案,可以对这项动议进行辩论,也可以将这项动议撤回。
在对法案二读(或者其他阶段)进行表决的动议首先撤回的前提下,负责法案的议员可以撤回法案。如果有反对意见,则表决动议不能撤回,有关的阶段应当继续进行。非负责法案的议员,如果提出二读动议,经许可可以撤回二读动议,但不能撤回法案。在委员会审议阶段,如果委员会先被免除了审议法案的权力,则该法案可以在此阶段撤回。
根据一项古老的议会法则,由其他议院提交的法案不得撤回,下院一直未遵守这项法则。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当的作法是,第二个接受法案的议院中负责法案的议员使法案下一个阶段的日程被撤销。
二读(SECOND READING)
二读动议(Second reading moved)
二读日期一旦指定,法案与指定日其他议程一起登在公告簿上,在该日期到来时,按顺序宣读。法案要想获得通过,二读是第一个重要阶段;在此阶段,法案的主要原则需要公布,由议院予以确认或者否决。如果有关皇室荣誉或利益的事项构成法案的基本内容,则二读命令需要由女王批准并宣读。
对二读(或者三读)表决的修正
可以针对法案二读的表决,可以提出两种类型的修正案,这两种类型同样适用于对法案三读的表决。
“六个月(或者三个月)”修正案(Six “or three months” amendment) 反对法案二读的传统作法是,针对表决提出一项修正案,在该修正案中去掉“现在”(now)一词,加上“六个月(或者三个月)后的今天”等词。该办法现在并不常用。根据这样一项修正案提出的表决则是:在表决中保留“现在”一词,议院一旦接受了修正案,就意味着拒绝了法案,如果这届会议延期,命令在“六个月或者三个月后的今天”二读的法案不再登入议院的公告簿。
合理修正案(Reasoned amendment) 任何一名议员,如果希望将反对法案二读的特殊理由记录在案,可以提出“合理修正案”。这样的修正案是将“that”之后的所有词删去,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词;据此提出的表决是,提出修正案。一项合理的修正案将以动议形式登在公告簿上,并可以分成一类或者几类。
(1) 可以是针对法案的原则、政策或者条款提出的一些重要的反对意见或不同意见;
(2) 可以针对法案提出和实施的环境提出意见,或者针对其后续程序提出反对意见;
(3) 可以由委员会、委员寻找更多的与法案或者其他证据有关的信息资料。
上述修正案目前主要限制于前两种类型;议长选择用于讨论的修正案通常包括这样的词句,“议院倾向于进行二读”或者类似的话。合理修正案草案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即支持该修正案的数量相当于反对法案的数量。
对二读或者三读修正案的表决
当一项针对“现在对法案进行二读或者三读表决”提出删去“现在”一词的修正案提出后,由议长提出对“在表决中保留`现在’一词”进行表决,(议事规则第31条第1款)。如果表决通过了,议长将进一步宣布对法案二读或者三读(议事规则第62条第1款)。
有关法案二读或者三读动议的其他修正案,由议长提议进行表决。如果表决被否决,根据议事规则第62条第2款规定,要进行主要表决,这样针对任何一部法案的二读或者三读提出一个以上的合理修正案是不合适的。不赞成合理修正案个别用词的法案的反对者,在进行主要表决时,有机会对法案投反对票;同样地,没有程序会妨碍议员对合理修正案投赞成票,在对法案进行主要表决时支持法案。
针对一项法案的二读或者三读,既提出了“六个月”的修正案,也提出了合理修正案,或者提出不止一个合理修正案,根据议事规则第32条之规定,由议长决定取舍。
二读委员会
提交至二读委员会的法案(Bills referred to a second reading committee)
根据议事规则第90条,一项公法法案,可以在公共事项开始时,由一名王室大臣提议将其交付一个二读委员会,以此代替法案在议院所需的二读辩论。上述动议至少应当公告10天,并且在和这项动议有关的法案交付印刷前,不能再提出任何动议。对该动议进行表决时,并不需修改和辩论即作出决定;但是如果有不少于20名议员起立表示反对,则议长必须宣布不予通过。
交付
二读之后,在修正案提出并进行辩论,并且每一条款和附表都被单独通过后,下院的所有公法法案都必须交委员会审议,议院特别免除者除外。常设委员会审议绝大多数法案但也可以选择特殊常设委员会、特别委员会和全院委员会。交付主要受议事规则第63条的约束,根据该条规定,除议院另有命令外,法案二读后自动交常设委员会审议。
法案的委员会程序
如前所述,正常情况下,法案是提交给全院委员会或常设委员会的。比较起来提交给后者的情形更多一些,或者它们被分割开来分别提交给两个委员会。法案较少提交给特定的常设委员会、特别委员会或两院联合委员会。
虽然,依据议事规则NO.63(1),常设委员会今天已变成测定实体法案是否赢得多数同意的标准性机构,但其中法案所应遵循的程序主要源自全院委员会。
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阐述常设委员会之外,同时涉及全院委员会公法法案的程序规则。这里的实例和评论来自各种类型委员会的实践,而且彼此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关联。一旦这些委员会初步的调取证据程序完成后,各特定常设委员会中法案的程序是相同的。各种类型的委员会在任命、议员资格、主席及组织上的差异在下文中将有详细描述。
进入全院委员会的程序
每当议事日程宣布后,将依该议事日程,法案由下院分配给委员会,议长离席,无须对任何事项作出表决,除非当时存在一个要求表决的指示。
然后,法案便开始在下院的程序。方法和联系委员会的主席或他的助理在大长桌前就座,在主事官宣读完法案的简略标题后,委员会开始对法案进行审议。
条文的分割
委员会有权将一个条文分割成两个条文,或者决定一条文的前一部分或附有附则的条文的前一部分应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条文来审议。分割条文的动议在该条文被确定为法案的一部分之前提出。
条文的调换
一个条文[或分条(款)]或一组条文[或分条(subsections)]可以从法案的现有位置移至动议中指明的另一处。
条文审议的迟延
如果没有修正案被通过或否定,对于法案或已经确定的部分,也没有人再提出什么问题,这时,对该条文的审议可能会依某动议而推迟。然而,如果一个修正案已被提出或撤回,该条文的审议也可能推迟。对法案的部分的审议或对由某议员集团提出的一组连续条文的审议也可能被推迟。至于序言的审议的推迟,见页533。
推迟审议法案中的有效条文,即在审议其附属条文之后,再对其进行审议的建议,以及推迟对一条文的部分地行审议的建议,是不符合规定的,这是一个审议动议的顺序问题,因为如果在程序开始便对其进行审议,本来就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推迟对某条款进行审议的问题上,辩论只能局限于推迟问题,不可以扩展到法案或条款本身的是非曲直问题。被推迟之条款,如果在动议中无相反规定,应该在法案中的其它条文的问题都解决之后,在提出任何新的条文之前予以审议。但在特殊情况下,对它们也可在任何其他时间(如在整个条文或某新条文或其他条文或之后)进行讨论,而且它们还可能被进一步地推迟讨论。
委员会中修正案的通知
按照惯例,委员会修正法案时应该发出通知,虽然它并无此义务。每一个修正案都应尽最大可能发出通知,因为没有通知的修正案动议会给委员带来明显的困难和不便。如果修正案的通知仅在前一天发出,那么,在通知的文件上应标上一个星号,主席一般不挑选这类修正案。越临近通知期限修正案越不易被选中。
在法案二读之前,委员会一般不会收到法案修正案的通知,然而,当一个法案极为紧急,要求立即通过时,下院授权可在二读之前通过修正案。
法案的合并
有时,根据某指示,会合并两个法案,对两法案序言的讨论分别推迟,而其条款也分别依次推后进行。
法案分割
如果委员会接到要求将一个法案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法案的指示,则那些可构成独立法案的条款要么被推迟讨论,要么根据其所应归属的法案的位置来进行讨论。审议法案时,序言(如果必要)、说明法案制定经过的文字及标题等将附随之后,对各该独立法案的报告亦将分别进行。
法案的重新审议
一项法案只要国会要求就可以被发回到全院委员会、一个常设委员会或者一个特别委员会重新审议。抱此目的,一项动议在这项法案已经向全院委员会汇报之后,可能会被立刻提出。当一项法案的审义作为当日的一项规定而被确定下来时,这个规定一经诵读就会产生一项动议。一项动议也可能会在审议阶段完成之后立刻被提出,但绝不会发生在审议过程之中。假使一项法案在三读中被确定下来,当日的规定便不再有效,由此而来的动议也不复存在。即便存在,也只能被视为一项应对该法案正在进行三读而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修正案的形式出现。
一项申请重新审议法案的动议案可以是就整个法案提出的,这时就需要适用议事规则第74条。如果一项动议仅仅是就某些条款或修正法案而提出的。关于这项动议的讨论就严格限制在这些条款或者专门法案提出的重新审议的议案的范围之内。任一议员都可以提出请求全部或部分重新审议某一法案的议案。但是优先权首先属于那些对本法案负责的议员提出的任意一项动议,同时对于那些经议长选定的只就部分法案提请重新审议的动议来说,只有通过对主管议员的动议提出修正议案的方式才能提出。
这种选定修正议案的权力由议长来行使。因为各委员会的主席
参考资料:http://www.yihuiyanjiu.org/index.aspx
『陆』 英国法上的拟制对法律发展的作用
对于一般主体参与以特殊身份为要件的犯罪的,只要没有这种拟制规定,就不得认定为共犯,如果说该款只是注意规定,则意味着一般主体参与以特殊身份为要件的犯罪时,根据总则规定原本构成共同犯罪;所以,不管分则条文中有无这一注意规定,对一般主体参与以特殊身份为要件的犯罪的,均应认定为共犯。
对于法律中的拟制,反对者认为“拟制便如瘟疫一般”,“在英国法中,它像梅毒一样渗入到每一条血管当中,使得法律原则系统的每一部分都变得腐烂”,“其又如交易中的诈骗”……但梅因在其所著的《古代法》一书中,却以完整的一章论述了“法律拟制”的问题,梅因认为,这一用语“是要以表示掩盖、或目的在掩盖一条法律规定已经发生变化这事实的任何假定(Assumption),其时法律的文字并没有被改变,但其运用则已经发生了变化”,在他看来,“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s)、“衡平”(Equity)、和“立法”(Legislation)起到了“法律”(Law)和社会协调媒介的作用。“能满足并不十分缺乏的改进的愿望,而同时又可以不触犯当时始终存在的、对于变更的迷信般的嫌恶。在社会进步到了一定阶段时,它们是克服法律严格性最有价值的权益办法。”甚至“英国的‘判例法’(Case—law)和罗马的‘法律解答’(Responsa Prudentium)都是以拟制为其基础的。”通过以上梅因等人的理解可以得知,以往所谓的“拟制”或者“法律拟制”不论是一种司法程序中的扩张还是与“立法”、“衡平”相平行的存在,均更多的是被运用到司法的过程当中,是一种司法过程中的创造,而在这一理解层面上,往往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它们(拟制)有它们的时代,但是它们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我们现在已不值得要去用法律拟制这样一种粗糙的方式以求达到一个公认为有益的目的”
不过在现代意义上,我们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使用“法律拟制”这个词。法律拟制在最原初的内涵上便是一种明知但同时又被认可的“以假为真”,概括而言,法律拟制在本质上是指“通过虚构事实以达到某种法律目的的司法措施或决断性证明方法”因为该种论断至今为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在更为确切的理解上,我们不可否认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拟制”的涉猎范围已经超越了司法、程序的领域,进入了更为实体的范畴,比如对于权力能力、责任能力、行为能力的拟制,对于主体身份的拟制,对于刑法中罪数、罪行、罪名的拟制……。可以说,法律中充斥着“拟制”这种“以假为真”现象的存在。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所做的定义,拟制或者法律拟制(legal fiction)是指“一种假设(assumption),通过改变一项法律规则的运用,对不真实的甚至可能不真实的情况,法律上假定为真实的,即为了间接实现某种其他的目标而转移一项法律规则或者制度的原初目的”,也就是将某种虚构的事物在法律层面上看作真实的,因此是不可反驳和置疑的一项法律规则。学说理论上也通常认为,法律上的拟制主要是:“有意地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法律拟制的目标通常在于:将针对一构成要件(T1)所做的规定,适用于另一构成要件(T2)……因为法律并不在于陈述事实,其毋宁包含适用规定,因此,立法者并非主张,T2事实上与T1相同,或事实上为T1的一种事例,毋宁乃是规定,对于T2应赋予与T1相同的法律效果。”因此,法律的拟制便是将某些事实(T2)归结于原本应该属于另一部分差异事实(T1)所适用的大前提中,最终赋予T2与T1以相同的法律效果。简而言之,法律拟制便是“基于一定的法律措施,将性质相异者看做同一事物并赋予其相同的法律效果”⑷且不允许反驳的法律方式。
法律拟制在形式上的表象便是“有意地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而这种表象从根本上说是基于“法律乃是一种规范”的原因。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并不一致,前者具有明显的规范性质,而“作为规范性的事实,法效果借助法条的效力可发生于任何事例,至于借此想追求的实际结果则取决于诸多因素”,所以对于拟制性规范,我们“不能探讨这种语句的真假,只能研究其是否有效,是否为现行有效之法秩序的构成部分”。而当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在法律规范有效性这一前提下发生偏移时,拟制性规范则必然广泛存在于包括刑法在内的所有部门法的规范当中,在法条的用语上,包括刑法在内的诸多部门法对于法律拟制的表达用语多为“视为……”、“看作……”、“依照……”、“以……论”等,法律中永远充斥着基于一定目的的“以假为真”,即便如此,“法律拟制”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尤其是在刑法学的理论内部,“刑法中的拟制”这一概念在刑法理论中没有出现过,甚至也无法称得上是一个既定的专业术语,所出现过的只是与“刑法的提示性规定”相对应的“刑法的拟制性规定”。一般而言,“刑法的拟制性规定”主要是指刑法分则中对于某些罪行“有意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而在分则之外是否存在拟制则少有人研究。笔者认为,如果我们将“有意地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作为衡量“拟制”与否的形式标准时,刑法中的拟制并不仅仅局限于“刑法中的拟制性规定”当中,对于分则中某种罪行的拟制固然是一种刑法中的拟制,但没有理由将总则中的“以假为真”的规定排除于刑法中的拟制范畴之外,甚至在刑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的内部,我们也可以找出拟制的存在。更进一步而言,作为一种“以假为真”的法学方法,刑法中的拟制本身便是贯穿于刑法实务与理论中的一种法现象,刑法中的拟制便是一种刑事立法、司法上的“以假为真”。在刑法学的理论中,因为承认了“刑法的拟制性规定”的存在,认为拟制是一种“非有意欺骗性的虚假陈述”(false statements not intended to deceive),即在明知构成要件T2与构成要件T1不相同的前提下,赋予T2以T1的法律效果,而非T2本身所能产生的法律效果,进而认为“以T2为T1”并非不可,所以我们不能认为“刑法中的拟制”仅仅存在于“刑法的拟制性规定”当中,仅仅是一种分则罪行的拟制,而应当把眼光放诸于拟制所代表的内涵本身,再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刑法中所存在的拟制现象。
现在对于拟制概念的界定已与古罗马法中的概念不同,但我也很难接受梅因等人对于法律拟制所作的理解,在我看来,梅因对于拟制的理解过于原始。尤其当我们提到立法拟制时,拟制便不是与立法平行的概念,而是一个偏正的短语,这与梅因等人的理解完全不同。但不论事实上的变更如何,法律拟制均有这样一个不变的核心内涵,即不可反驳的假设(irrefutable presumptions)或不可反驳的虚构(irrefutable fictions),并且因为这种不可反驳性而忽视两者形式上的差异。所以,“法律拟制”应该被认为便是法定的拟制(gesetaliche Fiktion),即是指以期待取得预期的法律后果,法律有意识地将两个不同的事实构成等同。而所谓“刑法中的拟制”,则可以被认为是在现行有效的法秩序框架下,刑法中所出现的“有意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的现象,或者主要是一种法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概念,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在刑法中所运用的以有意识地将两个事实构成不同的对象等同视之且不允许反驳的法律方法。
『柒』 在英国的司法程序中,证据认证的过程是怎样的
英国证据法之概要 当今英国法律体系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证据法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加以确立,其与诉讼程序法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差别.在英国,程序法为调整诉讼关系,解决诉讼过程的法律,证据法则是解决诉讼基础,以证据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要了解英国的证据法,必须首先对英国的证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英国证据制度概述(一)历史沿革证据是审判的基础,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核心.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曾经说过:程序法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公正的判决,即将有效的法律正确地适用于真实的案件事实;而这必须以相关的证据为依据.然而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英国司法审判受神示证据制度的统治,"神明裁判"与"司法决斗"成为诉讼中决定是非曲直的标准,证据在诉讼中既没有地位,也没有意义.有学者指出,"证据法作为法治的基石,在中国背景下加强证据法学建设,将特别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法治的基本目标"~①.随着时代的变革,证据法学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掌握和运用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就显得特别重要.英国证据法历史悠久,体系严密,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普通法系国家和地区)证据制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20世纪后半叶以来,英国分别以"接近正义"(Access to Justice)和"所有人的正义"(Justice for All)为主题,展开了民事和刑事两大领域的司法制度改革.司法改革的浪潮强烈冲击了原有的证据规则,其广度和深度引起了世人关注。
『捌』 英国法院的三读程序究竟是怎么回事
英国议会对立法案的讨论决定的程序是要经过三读,
一读是宣读议案名称,说明目的,确定二读的日期,将议案分发给议员;
二读对议案逐条朗读,进行原则的讨论、表决,如通过便交给专门委员会审查,审查不能通过,法案就认为已被否决。委员会对议案作逐条详细讨论,进行修改后向院会作报告;
第三读对议案进行表决,这时只讨论整个法案可否成立,不许逐条讨论,除文句外,不得修改内容。
三读通过后交领域院通过.
『玖』 英国的司法权哪个机构掌握
在英国的司法体制中,各级各类法院是司法权的行使机构。其中上议院是英国最高回的司法机构答,上议院的议员在理论上都是法官,实际上则只有大法官和常任法官上议院议员(上诉审贵族),构成的不超过11个人有司法审判权。2007年增加了一个司法部,但应该没有上议院权力大。
『拾』 英国司法审查的模式
司法审查制度,是一种国家权力对另一种国家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即法院通过诉讼程序审查并纠正不法行政行为,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免受国家行政机关侵害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司法审查,则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最初是英王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通过王座法院来审查下级法院和各级地方机构的行为,后来演变为普通法院对行政机关行为合法性的审查。而使司法审查制度成为一种具有政制活力的司法制度,在于马歇尔大法官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如今司法审查制度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国政制的生命象征与活力符号
美国在历史上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处理法律问题基本上沿用了英国法 ,1776年独立后的美国仍继续沿用和扩充英国法,因此,英美属同一法律体系。然而,由于两国的政治体系不同及美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等原因。英美两国 在司法审查制度方面有异有同。
范围
英国法院在审查时注重实质的法治原则,而不拘泥于成文法的规定。相比之下,美国法院更依赖于成文法。 美国是一个成文宪法的国家,政治上实行三权分立,司法权能够对行政权进行审查,源于宪法第三条第二项——司法权涉及以合众国为一方的案件,是司法审查的宪法法源。当然,虽然这些规定中并未有为什么应该由司法机关而不是其他机关来进行审查的明确字眼,但实际上由于对英国普通法传统的继承,在美国民众的眼中,司法审查权已经成为法院的一项理所当然的权力。但由于受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美国司法审查中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法院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即司法权如何不过多地干涉行政权,并因而影响到行政权的独立性。所以美国的司法审查是相当谨慎的,在司法审查的范围上表现为,对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严格区分。美国学者认为,事实问题,只能由行政权作出判断,法院的主要职责是解决法律问题,法院对事实裁定,一方面不能不审查,一方面又不能太多地审查。解决的办法就是由联邦程序法对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审查的标准分别作出规定。
英国坚持议会主权的原则,议会享有最高的权力,行政机关需要根据议会制定的法律来行使的权力,而法院负有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进行审查的职责,所以一旦行政机关超越职权行使权力,法院即可以宣告它无效或撤销它,因此,越权原则也就成为英国司法审查的根据。由于英国是一个判例法的国家,所以,英国法院对于越权原则的解释都是通过具体的案件作出的。英国法院认为可以审查的越权行为主要有:违反自然公正原则;程序的越权;实质的越权。其中自然公正原则是英国普通法上的一个程序规则,由于普通法并无公法和私法的区分,所以该原则不仅支配行政机关和法院的活动,而且其它一切行使权力的人或团体,在行使权力时都不得违反这个原则。
程度
在英美司法审查中,都存在排除司法审查的行政行为。从两国有关排除条款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两国对待司法审查的态度的差别。英国在排除司法审查的规定方面,首先强调法院的自由裁量权,即法院在对于是否向当事人提供救济的问题上享有决定权。
与英国强调法院的自由裁量权不同,美国在排除司法审查时首先强调的却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美国法院的司法审查的趋势是尽量限制排除司法审查的
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 备考资料 历年真题 考试心得 模拟试题
范围,即加强司法审查的程度,但是由于受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成文法的规定的限制,注定这种程度比起英国来说要小。同时,美国行政法中完全排除司法审查的行为也较英国为多,主要有外交和国防;军队的内部管理;总统任命高级助手和顾问;国家安全等。
方法
在英国,当公民权力和利益受到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不法侵害后,实际
上可以有三种救济的手段:一是提起普通法上的一般诉讼,而是向法院上诉,三是请求高等法院司法审查。可见,司法审查在英国并非解决行政行为违法性的唯一手段。
英国相比,美国的司法审查的方法较为统一和规范,主要存在四种形式的司法审查手段,法定的审查;非法定的审查;执行诉讼中的司法审查;宪法权利的司法审查。 法定的审查主要是指各种制定法中规定的司法审查的方法,如果没有成文法的规定,法院也可以采取非法定审查的手段。这种非法定审查显然是受了英国普通法的影响,其救济手段也主要是各种令状,包括提审状、禁止状、追问权力状、人身保护状和执行状。除此之外,非法定审查中还吸收了英国普通诉讼的手段。
门槛
英国的起诉资格的规定相对简单,高等法院只要认为申请人对于申诉事项具有足够的利益,就可以同意其司法审查的申请。因此,足够的利益就作为法院审查起诉资格的唯一标准。
美国当事人只有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才有起诉资格。40年代以后,最高法院通过多个案例将起诉资格放宽,当事人不一定非要在权利受到损害时才能起诉,只要有实际的损害,甚至在没有实际的损害时,为了保护公共利益,也具有起诉资格。当代美国法院主要采用了双层结构标准,即当事人起诉必须同时符合宪法的标准和法律的标准,宪法的标准主要是当事人必须有事实上的损害,法律的标准主要是当事人要求保护的利益必须属于法律或者宪法所保护或调整的利益范围之内。比较美国与英国关于起诉资格的不同规定,显然英国规定得更为宽松,足够的利益标准不仅不要求有事实的损害存在,甚至此处的利益也不仅仅局限于法律和宪法内的利益,从中可以感受到实质法治原则和不成文法精神在英国无处不在的强大力量。
总结
当代英美司法审查制度虽然仍存在差异,但其发展的趋势也是在逐渐的融合,这不仅仅是在具体的规定上,两国都趋向范围更广、限制更少、方法更统一、起诉更灵活的司法审查制度,更大的融合在文化和宪政的领域进行。
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颁布预示着司法审查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但是,不可否认,无论是就司法审查的具体制度,司法审查制度赖以生存的宪政基础,还是法治的历史,中国与英美发达国家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虽然中国与英美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具有通过司法权控制行政权的共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较他国的制度,为本国的法律建设提供有用的制度资源,也是笔者在比较之外的一点现实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