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院司法解释
①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
网络上只有部分的,或许你见过的,可能书籍材料有的
:
八、男女双方在离婚诉讼前所达成的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是以双方协议离婚为前提,一方或者双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可能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方面作出有条件的让步。在双方未能在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的情况下,该协议未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均不产生法律约束力,其中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的约定,不能当然作为人民法院处理离婚案件的直接依据。但是,这并不妨碍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将之作为子女抚养、财产处理的参考。
十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所有权的房屋,无论是登记于夫妻一人名下还是双方名下,原则上均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一方当事人能够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房屋系其以婚前个人财产购买,且所有权登记于个人名下,只是婚后方领取权属证书的,该房屋应认定为是一方个人财产形态上的转化,故应认定为登记一方的个人财产。
十三、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名义办理房贷,且用个人财产支付首期房款,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如果婚后取得房屋所有权的,无论登记于一方还是双方名下,均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于一方婚前支付的首期付款,由另一方返还一半;尚欠的贷款,作为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返还。
夫妻一方婚前以个人名义办理房贷,且用个人财产支付首期房款,如果所有权系婚前取得且登记在一方名下,但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用共同财产还贷的,该房屋应认定为登记一方的个人财产。对于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贷款部分,由享有所有权的一方予以返还。如夫妻另一方要求分割房屋增值部分收益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十四、《解释(二)》第十九条明确了一方婚前承租、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并登记于一方名下的房改房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如果一方婚前承租、婚后以个人财产购买并登记于一方名下的房改房,性质上如何认定,《解释二》未作规定。
因房改房的出售和价格都受国家房改政策的调整,夫妻双方的工龄、职务、人口等福利因素可能均影响到房屋的价格,且一方购买房改房还可能影响到另一方对该福利政策的再次享有,使对方因此失去了享受福利购房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从有所权取得时间上,还是从房屋的福利性质上,都应当认定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在实际分割时,可以考虑出资方的利益适当予以多分。
但如果一方当事人能够举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该房改房的取得完全是其婚前利用个人的福利因素取得,与对方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产权证在婚后取得的,可以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
② 江苏省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第十条如何理解
这一操作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是:对于法院来说,确定劳动合同关系的主体原则上根据劳动合同去确定,如果没有劳动合同为依据,那么对于法院来说,严格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去操作案件的处理。但是,如果有了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或职业病结论意见,那么理论上就存在一个前置假设,也就是劳动部门认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的劳动合同,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法院去做出判决就没有问题。
③ 江苏省高院关于办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还生效吗
干股是指未出资而获得的股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提供的干股的,以受贿论处。进行了股权转让登记,或者相关证据证明股份发生了实际转让的,受贿数额按转让行为时股份价值计算,所分红利按受贿孳息处理。股份未实际转让,以股份分红名义获取利益的,实际获利数额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三、关于以开公司等合作投资名义收受贿赂问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由请托人出资,“合作”开公司或者进行其他“合作”投资的,以受贿论处。受贿数额为请托人给国家工作人员的出资额。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以合作开公司或者其他合作投资的名义获取“利润”,没有实际出资和参与管理、经营的,以受贿论处。
④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
材料应该寄到立案庭,收件人不需要,建议注明是再审材料,方便立案庭分案,也有利于你保留申请再审的时间凭证。
⑤ 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与最高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哪个效力高
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你是在仲裁阶段的话,i仲裁部门很有可能倾向依据江苏省的条例,如果你是案件到了法院,那法院的话肯定倾向最高院的解释。
⑥ 江苏省高院对劳动者追索加班费有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
应该是最高法的解释
⑦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大法官就一个
公丕祥院长,二级大法官。
周继业副院长,一级专高级法官。
屈建国副属院长,一级高级法官。
褚红军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
何方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
刘嫒珍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
李玉生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
徐清宇政治部主任,二级高级法官。
唐伯荣纪检组长,二级高级法官。
谢国伟,二级高级法官。刘亚平,二级高级法官。
⑧ 江苏省高院立案一庭二庭有什么区别行政再审案由立案二庭转到立案一
李白乘舟将欲行,
⑨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的请示
不懂你这个问题什么意思,是要请示的文件还是最高院的答复,请示文件如下: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单位犯罪主体资格问题的请示
苏高法[1999]409号
最高人民法院:
根据你院法释[一九九九]十四号《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之规定,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但实践中,有些单位从形式要件上看,经过有关机关核准登记,符合《解释》的规定,但从实质要件上看并不完全符合《解释》所列举的单位的性质和条件要求,如有的单位形式上是国有或集体所有的性质,实质上完全是个人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的单位形式上领取了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执照,实质上外方并未按规定出资或参与合作经营,完全是中方个人出资、个人经营,有的甚至根本无人出资;有的独资、私营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形式上经有关机关核准登记取得了法人资格,实质上并不完全具备法人成立的条件。此类单位是否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实践中分歧较大,我们讨论中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对单位性质的确定应以有关机关的核准登记为准,法院只需进行形式审查,如对核准登记的单位性质有异议,只能要求核准登记机关重新确认,不宜直接进行实质性审查并作出结论。核准登记机关未作出相反结论的,法院对原核准登记单位性质应予认可,此类单位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另一种观点认为,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此类单位的性质进行实质性审查,法院经审查,发现单位的实际性质与有关机关的核准登记不一致的,应按照实际情况认定,对形式上属于《解释》列举的单位,但实质上并不具备有关单位的性质和条件要求的,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实施犯罪的,应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我们倾向于上述第二种观点,当否请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