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简要说明民法体系

简要说明民法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3-29 01:28:18

① 举例说明民法是众法之基

史尚宽:中国民法第一人
史尚宽先生系安徽桐城(今枞阳史家湾)人,生于1898年农历正月初一,故字旦生。他自幼聪颖好学,11岁能文章,15岁便随叔父史逸留学日本,先在京都第三高等学校学习,而后进入日本著名的帝国东京大学法律系,接受法学系统训练,先后共9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22年秋,又远赴德国柏林大学继续深造,研究法律。在德国学习两年后又转赴法国巴黎大学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就这样,史尚宽先生先后留学日本、德国、法国,共14年。1927年先生学成归国,先后担任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以及政治大学教授。
从1929年4月至1930年12月,短短一年多时间,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典》和“民法相关法律”的《公司法》、《票据法》、《海船法》、《保险法》先后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法立法基本完成。
旧中国的首部《民法典》,不仅国民政府引为骄傲,也受到中外法学界知名学者的一致好评。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黎民百姓,谁还想着什么民法的推行,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财产权利的纠纷。当时国家的政治环境,根本就不具备民法实施的条件。这些,于先生来说实在无能为力。他只好跟随国民政府到处奔波,先迁重庆,后去台湾。但是,先生研究民法的决心和抱负却矢志不渝。
史尚宽先生十有五而志于法学,留学日本、欧洲诸国,视野开阔,学识宏富,学理精深。他参与民法、宪法等重要法典的起草制定,有常人难以企及的立法实践的可贵阅历。他身居官场,却潜心学术著述。他在《民法全书》的“自序”中称:“民法为众法之基。私法固不待论,欲治公法者,亦应对于民法有相当理解,而后可得其真谛。”他认为:中国虽然有一部“誉我国民法典为进步之法典,可惜尚少精深渊博之巨大著作以宏其用,良以民法关系错综复杂,远非他法可比,非将全部融会贯通,难以运用”。

② 民法的简介

第三版修订说明本教材再版之后,又发行两年了。选用本教材第二版的院校和师生以及广大读者都反映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民法原理阐释清楚明确,贴近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都很喜欢。我作为本书的主编深感荣幸,也感谢广大师生和读者的厚爱。按照本套教材编辑部的要求,本次修订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了较大的变动。
兹说明如下:一、按照教材编辑部的要求,在教材的每章结尾,添加本章小结和课后练习题。对此,本教材在“本章小结”中,对每章的内容都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便于师生和读者掌握本章的要点。在课后“练习题”中,增加了名词解释题,对关键性的名词作出了界定;增加了案例分析题,精心选择了典型案例,围绕本章的内容要点设定问题,提出分析提示要点,便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本章的内容。二、在每章中的关键部分增加参考案例。全书共选择了60余个典型案例,加以简要的说明,穿插在教材内容之间,使教材的阐释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便于学生掌握教材的难点和要点。三、教材内容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进行了部分修订。例如,将最高人民法院颁发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完全吸收到了本教材的侵权行为法编中。四、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较大的精简,使本教材更适合于高职高专的学生使用。精简教材内容的原则是:凡是本教材已经有详细说明的,其他部分就不再重复;凡是本套教材设置专门课程教材的,本教材不再重复;内容说明过于详细、复杂,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阅读掌握的,尽量简化。
具体的精简内容是:(一)在第四编“债权法”中,原教材有较大部分与《合同法》教材重复。因此,在修订中将“债的履行”、“债的担保和保全”以及“债的转移和终止”三章删除。如果需要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请参阅本套教材的《合同法》一书。(二)由于身份权属于亲属法的内容,应当在《婚姻法》教材中阐释,因此,将原来的“身份权”一章删除,相应的,将“人身权法”一编改为“人格权法”。同时,将原来的“生命健康权”和“其他人格权”两章合并,统一称之为“具体人格权”。(三)本教材第一编“民法总论”原来有“民事责任”一章,其内容既与本教材的第六编“侵权行为法”重复,也与《合同法》教材的违约责任相重复,因此,删除了该章。(四)本教材的第三编“物权法”和第六编“侵权行为法”,由于这两部法的立法正在加快进程,预计2006年初即可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因此没有作更大的改动,待该两部法律通过之后,再进行修订。本教材经过本次修订“瘦身”,内容更为精练、简明,实践性和操作性大大加强,更适合高职高专师生使用。本次修订,由本人进行体系重构、案例筛选和内容删改。
杨立新2005年1月18日于北京

③ 急急急!!!!运用认识论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考 法华居士
2011年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意味着中国法治建设将发生重大战略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i]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享有立法权和司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障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及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利而制定并修正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法律体系的总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而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年,法律体系的形成实现了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但这仅仅是指立法工作的阶段性目标而非立法任务的终结。2011年3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正式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推本溯源,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由其国家性质决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个国家性质以及经济制度双重作用下,就决定了我们构建的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尊重我国的国家性质及经济制度,充分尊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着眼于科学发展,实现国富民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ii]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巨大飞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初步体现。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运而生。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导致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正确的认识,必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正确实施,实现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经验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科学要求、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作用,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的完美统一。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是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后的灵活运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路子。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立法工作,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任务之重世所罕见,克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iii]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iv]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坚实后盾

④ 简要说明法律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法的作用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其规范作用包括:
1,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3,预测作用,,4,强制作用,5,教育作用
其社会作用包括:1,阶级统治的职能,2,维护社会秩序、维持社会治安的职能。
希望帮到你。

⑤ 简要说明法律,法律部门,法律体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法律抄是个最宏观的概念,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
法律部门,又称为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按照法律规范自身的不同性质,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领域和不同方法等所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比如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包括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行政法则是调整具有行政隶属关系的法律,比如公务员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
法律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呈体系化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相互关系: 首先一个国家一般只有一个法律体系,而有着多个法律部门的;其次,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内国法而言,不包括国际法的,而国际法也属于一个法律部门具体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⑥ 简单说明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规定该原则,一方面使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能主动干预民事活动,调整当事人利益摩擦,使民事法律关系符合正义的要求,与意思自治原则并不矛盾。

⑦ 民法作业

1.本案中B.C是否承担责任?为什么?你怎样看待A.B.C之间的关系?

解析:B、C不承担责任。因为,B、C给A资金的目的并不是参与投资,从头至尾都没有真正参与A投资项目的运作和协商。A单独写下的《共同投资说明》不代表B、C有共同投资的合意。如果是共同投资应当由ABC共同签署和合意的内容。A的书面凭证只说明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用途,并没有B、C投资的合意签字确认,该文件不能说明B、C是共同投资人。

A、B、C之间存在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而非共同投资人。

2.你认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对公民的私权(人身和财产方面)的保护内容是否有欠缺?或应增加哪些内容加以完善?

解析:(这个问题太大了,我简单说一些自己的观点)

我国民法体系中对公民的私权(人身和财产方面)的保护内容有较多的欠缺。

在人身方面主要的欠缺体现在具体人格权的范围狭窄,比如:极为重要和常见的隐私权在立法中从未出现,司法实践和立法用名誉权来保护隐私利益是非常不恰当的,名誉权与隐私权是各自独立的具体人格权,逻辑上并不是包含关系。

在财产方面主要的欠缺体现在我国立法在侵权法上的缺陷,比如:民法通则仅仅用一章多的条文来简要说明侵权法。我国专门的侵权法的制定已经刻不容缓。

⑧ 民法中同一法律关系是什么意思,请简单说明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民法是一部基本法,是民法体系的基础,所以民法法律关系就是民法体系的基石。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之一,指民法法律关系的是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以下几类:
1、物。其中包括金钱和有价证券。
2、其他财产。财产在民法上是一个多含义的概念,有时专指物,有时指物和财产 权利,有时指物以及财产权利和财产义 务。这里的财产是指物以外的财产。
3、行为。行为是指人的工作和服务。如保管物品的保管行为,演出服务等。
4、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智力劳动所创造出的成果,如商标、专利、技术秘密、发现等。
5、人身利益。人身利益是指人格和身份所体现的非物质利益。
6、其他。能够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利益需要的其他财富,如信息等也可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二、物,是民事主体能够实际控制或支配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料。
民法上的物具有以下特征:
1、须存在于人身之外;
2、须能够为人力所实际控制或支配;
3、须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
4、须为独成一体的有体物。

三、标的,是民事诉讼法上的概念,
又称为诉讼标的,又称为诉的标的或诉的客体,是当事人双方争议和法院审判的对象。诉讼标的由诉讼请求和原因事实加以特定,其中任一要素为多数时,则诉讼标的为多数。


四、关于标的与物的区分:
标的或诉讼标的是一种法律关系,没有实体存在,而物有实体存在。诉讼标的有时可能会涉及标的物,也可能不涉及任何标的物。每一个诉都有诉讼标的,但不是每一个诉都有诉讼标的物。举例说明,因为房屋租赁产生了争议,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之间的房屋租赁关系,标的物是所租赁的房屋。

热点内容
小饭店收银员规章 发布:2024-11-18 11:31:27 浏览:476
法官与刽子手百度云 发布:2024-11-18 10:37:55 浏览:317
购房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定金 发布:2024-11-18 09:46:39 浏览:545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目录6 发布:2024-11-17 22:37:33 浏览:943
农村分单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4-11-17 22:04:46 浏览:941
交大经济法第四次作业 发布:2024-11-17 21:12:11 浏览:748
实体法学派 发布:2024-11-17 20:45:53 浏览:462
安徽律师培训 发布:2024-11-17 18:53:19 浏览:779
鞍山法院在哪里 发布:2024-11-17 17:58:50 浏览:25
国际经济法的关系 发布:2024-11-17 17:41:28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