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司法解释
A. 关于作品的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作品:通过作者的创作活动产生的具有文学、艺术或科学性质具有独创性而以一定有形形式复制表现出来的智力成果。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见著作权)和主要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可以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包括小说、诗词、散文、论文、速记记录、数字游戏等文字作品;讲课、演说、布道等口语作品;配词或未配词的音乐作品;戏剧或音乐戏剧作品;哑剧和舞蹈艺术作品、绘画、书法、版画、雕塑、雕刻等美术作品;实用美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摄影艺术作品;电影作品;游戏作品;与地理、地形、建筑 、科学技术有关的示意图 、地图、 设计图、草图和立体作品。
在著作权法中解释是:作品是指文学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必须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1、独创性:也称原创性,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作品的表现不与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相同,即不是抄袭、剽窃或者篡改他人作品。作品的独创性是指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作品所反映的思想、观点或者信息等。
2、可复制性: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能以物质复制的形式加以表现的智力成果。复制形式包括印刷、录制、摄影、绘画、表演等。
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智力成果不受著作法的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作品包括下列种类:
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作品、戏剧作品、曲艺作品、舞蹈作品、杂技艺术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类似电影制作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类产品、计算机软件、数据库或其他材料的集合体、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作品。
司法解释
就是依法有权做出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广义上是指,每一个法官审理每一起案件,都要对法律做出理解,然后才能够具体适用。因此,必须对法律做出解释,才能做出裁判。每一个案件都要这样做。由最高法院对具体适用法律的问题,作出的解释就是司法解释。
中国的司法解释有时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
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是否有做修改
提问者问题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版题的解释》(法释权〔2002〕31号)”至今有无修改?
该司法解释于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至今最高院没有发布更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具体条文要参照相应上位法如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来具体适用。
C. 浅谈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律规定问题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之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本法规定可以不经许可的除外。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是指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就著作权的部分权能,许可作品使用人使用,而著作权人取得报酬的协议。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法律规定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可以由著作权人自己行使,也可以授权出版、演出、广播电视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行使。实际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著作权人正是通过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来实现自己的著作权的。许可他人使用作品,是著作权人行使和实现著作财产权的一种重要方式。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三)著作权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四)付酬标准和办法;(五)违约责任;(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我国的著作权法内容还显得单薄,这就使得司法实践中法官自由裁量的随意性加大。由于我国著作权法刚刚修订完毕,短期内再行修订的可能性不大,故建议尽快在司法解释中对有期限的著作权转让、未来版权的转让、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发生抵触的处理方式以及发生侵权后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诉权分配等敏感而司法实践中又大量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规定,以充分发挥法律对经济的调节规范作用。
D. 著作权司法解释中“特定人物”指什么
我拿钱让你帮我写自传,我就是特定人物。
E. 与著作权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行政规章各有哪些急求急求!!!详细一点,精确到其全名
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实施条例(2002)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版著作权民事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2年10月1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1998年12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3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2月23日起施行。
F. 如何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适用
提问者问题较大,具体每条解释如何适用,非常复杂,要结合个案分析,但是笼统说属版于司法解释的适权用问题。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1号)于2002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属于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解释,对下级法院通常具有约束力,但是违背宪法与法律的司法解释无效。
其当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就适用法律若干问题所作出的解释的,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后有修订,也就是该司法解释如果与后面修订后法律相冲突的部门无效,要依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
G. 著作权司法解释23条,出版社侵犯了作者什么权利
提问者,按照您的提问,实际是限定了除了出版商承担违约责任外的侵权责任问题,其侵犯了作者的作品物件的物权和作品的复印权(以印刷、复印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发行权(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 第五十三条其规范了出版商“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丢失、毁损致使出版合同不能履行”,但是其后可能会出版与作者作品类似作品侵权情形;
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第一百一十七条是规范了出版商确确实实将“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丢失”应当承担的侵犯了作者的作品物件的物权和作品的复印权等著作权造成作者重大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是因出版商将“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丢失、毁损致使出版合同不能履行”后作者对出版商请求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选择做了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第二十三条出版者将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丢失、毁损致使出版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三条、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出版者的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10) 第五十三条复制品的出版者、制作者不能证明其出版、制作有合法授权的,复制品的发行者或者电影作品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制品的复制品的出租者不能证明其发行、出租的复制品有合法来源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第一百一十七条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 ,应当返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
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总则)第一百二十二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H. 著作权法中对网络著作权是如何定义的
著作权法中对网络著作权是如何定义的?大家都知道著作权是一种基于文学类作品而产生的法律上的民事权利,那么,著作权法中对网络著作权是如何定义的?著作权法中对网络著作权是如何定义的著作权法中对网络著作权是如何定义的?网络著作权的概念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基于此,网络著作权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相对与传统作品,指传统作品被上传至网络时著作权人所享有的权利,这里特指信息网络传播权。我国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根据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在第10条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中增加了十多项规定,其中第12项是关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承认了传统著作权在网络等电子环境下所享有的受保护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号)第2条规定: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根据这一司法解释,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和新的数字化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任何媒体,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符合法定许可的条件,擅自复制、转载、传播他人作品的,均构成侵犯著作权,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关于著作权法中对网络著作权是如何定义的?这一问题我们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联系我们在线客服,或拨打八戒知识产权全国免费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