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信力司法
说到司法公信力,人们自然会想到司法不公,二者虽有联系但不等同。司法不公一定损害司法公信力,而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则有更多的因素。基层法院处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前沿, 80%的案件在基层,但却是公信力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力,事关全局。 一、地位特殊 (一)最基础的位置 基层法院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其司法公信力建设在四级人民法院中的地位和作用。基层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广泛,无论社会、媒体还是当事人都与基层法院打交道最多,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可否认,社会对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认同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法院。 (二)最直接的窗口 基层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直接的特性,使其成了反应四级法院公信力建设的“晴雨表”,哪儿出了问题,哪儿发生变化,群众看得最清楚,体会最深刻。在整个司法公信力建设中基层法院被摆到了最前端和最突出的位置。 (三)最薄弱的环节 基层法院无论硬环境还是软环境,在四级法院中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基层法院基础条件差,习惯于“听令行事”,按部就班,自我创新精神不足,内部司法改革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差距大。因而,应该首先解决公信力问题的基层法院恰又成为司法公信力建设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 二、问题具体从当前基层法院开展的各项工作情况看,群众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结合多年的司法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一)内因(执法水平、司法作风)1、执法水平。职业要求法官应该是一个精英群体,而法官整体素质偏低是基层法院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长期以来人民法院并未按职业化、精英化的要求选人用人,许多人不愿到基层法院尤其是边远贫困的西部基层法院工作,人员青黄不接,素质参差不齐。在审判工作中,裁判文书的制作水平不高,说理性不强,法律关系适用不准确,甚至出现许多错误的裁判。法律工作要求严谨,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使公众对法官的能力水平产生怀疑,增加不信任感。2、司法作风。“庸、懒、散、慢、玩、浮”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个别司法腐败现象更加严重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在现实中,一些品行不端的法官吃拿卡要,枉法裁判,办金钱案、人情案、关系案。有些法官违法违纪受到了追究,这是明显对公信力的损害。有些没有被发现处理,但事实上仍然是存在的,这隐性对公信力的损害。(二)外因(管理体制、理解差异)1、管理体制。基层法院由于财政、人事等方面受限,对地方政府的依附性较强。在参与地方政府的一些具体工作时,无形中被当成政府的一个行政职能部门,这种认同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削弱了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影响了司法独立,降低了信任感。2、理解差异。群众评判法院工作,往往依据社会公理。农村、山区的大部分民众仍遵循着旧的道德认识,传统思维使他们无法对司法裁判作出客观地评价。既然对现代司法制度不理解,又何来司法信服。 三、措施给力 提高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力,核心是民意。将“为民做主”转化为“为民所托”,修正自身缺失,从人民不满意之处改起,从人民要求之处做起。 (一)理顺管理体制 改革现有的人事、财政管理制度,最大限度降低基层法院对地方政府的依赖。依法独立审判,维护司法权威,体现民情民意,提高满意度。(二)增强法官素质 法官素质的高低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提高法官素质关键是走职业化道路。1、建立科学的遴选机制。基层法院人才极度缺乏,相当一部分法院已经“断层”。因此,在进人门槛的把握上,要不拘一格,灵活遴选方式。可以采取面试、庭审模拟比试,重点突出实战能力,适当放宽书面考试,真正把符合法官职业化标准的人才吸引到法院来。2、探索有效的培训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培训机构的作用,定期培训,确保法官专业知识的更新。探索法院之间经验交流、法院自身平时培训、“两评查”交叉点评等方式,扩展法官专业知识学习渠道。 (三)切实转变作风 切实转变“庸、懒、散、慢、玩、浮”的工作作风,惩治司法腐败,树立法院良好形象。1、强化管理。统筹法院各项工作,在立案、审判、执行以及司法行政队伍管理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能够凝结成固定标准式的规范化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工作中的错误。2、严肃查处。对于司法腐败,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把问题查透查清,该是什么责任就承担什么责任,决不姑息。3、警示教育。不藏着掖着,把出现的问题作为典型案例来警示教育身边的干警,提高抵御诱惑的能力。加强司法良知教育,促使法官坚守职业道德,不出问题,少出问题。 (四)解决热点问题 针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切实解决好、处理好,以期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司法公信力。1、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基层法院普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现象,审判过程不透明。群众没有参与进来,不知道案子怎么判,不知道司法程序怎么运作,就可能道听途说,认为法院在暗箱操作操作。一般案件,应邀请公民代表参与旁听。复杂疑难案件,应邀请有威望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旁听。涉及专业知识的案件,应邀请专业资质人员参与旁听。这些代表参与进来,既是对法官进行监督,也避免了由于对办案程序误解而产生司法不公的问题。2、处理好涉诉信访问题。涉法涉诉信访,一直是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多出自基层。对此,法院不应该捂着盖着或者任之而为,而要通过召开听证会或其他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参加的公开处理形式,把问题摆出来,公开作出承诺,真抓实改,挽回不良司法行为造成的影响。3、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执行难是全国法院的普遍问题,基层法院由于受执行力量、装备的限制更为突出。要将清理积案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充实执行力量,穷尽执行方法,摆脱执行困境,使群众逐步看到法院判决能够兑现,能够实现。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着实提高法官的职级待遇。基层法院案件多,条件艰苦,但是待遇较低,法官被家庭琐事困扰有很多后顾之忧。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就会出现权钱交易,滋生腐败。一方面要解决法院办公环境,工作条件,使法官有一种优越感,有威严,有震慑力。一方面要提高法官待遇,使之能够秉公执法,不再为两斗米折腰,不再因几顿饭,几块钱使司法公正打折扣。(作者单位:云南省永平县人民法院)
Ⅱ 人民群众的什么是司法公信力的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中指出,要深刻学习理解加强司法公信建设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要求人民法院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要以严格公正司法为基石,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追求,使社会主义公平正义观更加深入人心。要以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为保障,实现审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要以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诉讼难题为突破,进一步提升案件执结率和执行标的实际到位率,及时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最高人民法院网)
基层法院的案件比较集中,可以说是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社会对于人民法院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从一定程度上讲多是来自对基层法院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基层法院的工作水平、整体形象等无不事关着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基层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是基层法院在司法建设上赢得社会公众尊重、信任的一种能力,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认可与信任程度则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建设法治国家必须提升司法公信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形成也必须依赖于司法在人民群众中存在较高的公信力,党的十八大已经明确要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为此,笔者以基层人民法院为视角,对司法公信力建设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从而为人民法院增强司法公信,树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司法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司法公信力是指法官通过专业规范的司法执法活动,向广大群众提供正义、公平、权威、高尚的执法案例,在群众心目中建立起来的公正、正派的司法信任度和影响力。司法公信力的形成需要法官在办案过程中的细节去自然映射,更需要法官在长期的办案过程中用日积月累沉淀的司法素养去持久辐射,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升华出对法律、对人民法官的由衷信任和信誉度,形成有深远影响的司法自身魅力。
(一)学术视野的司法公信力
学术上对司法公信力的理解立足于司法权力和司法机关,主要存在能力说和复合说两种说法。
1、 能力说。以郑成良教授等为代表,该说主张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力所具有的某种受到社会公众信任和尊重的能力,认为司法公信力是既能够引起普遍服从,又能够引起普遍尊重的公共性力量,它表现为司法权所具有的赢得社会公众信任和信赖的能力。
2、复合说。以关玫等学者为代表,该说强调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力与社会公众互动复合的结果,认为司法公信力是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它一方面表现为司法机关(信用方)是否具有值得公众(信任方)信任的因素(包括正当的程序、公正的结果、适格的司法人员等方面的因素)及其履行责任的能力在客观上能为信任方所信任的程度;另一方面表现为司法机关对信任方的责任感以及实际上对公众的期待和信任的回应。
(二)实务视野的司法公信力
在实务界,对司法公信力的理解主要侧重于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官依法办案的一种评价。笔者认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司法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官执法办案的信任和期待
法院司法公信力的外在表现集中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法官的一种主观期待和信任渴求。这种司法信任不仅体现在对过失惩戒问题的关注,同时还包括司法机关对受众权力的保障和承诺。这就要求法官在履行司法职责时,既不能以断然否定的态度来看责任担当,也不能对责任担当予以极端化处理。
2、司法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法官裁判案件的情感价值认同
司法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自己利益问题所享有处理权利的一种理性处置选择,通过到法院起诉,通过选择可以信赖的正当程序,这种活动本身就是建立在对法官执法过程的权威性产生普遍的信服和尊重的程度的前提下,首先表现在人民法院公平公正的一种情感认同。司法公信力往往就是从法官一次次人性化的调解,一次次正义的裁判中体现出来的,能够准确反映出人民群众对公正、程序、自由、效益的价值追求,即使裁判结果与公众的利益无关,由于具有较高的司法公信力,也会获得人民群众普遍的认可,从而树立起司法权威的重要窗口。
3、司法公信力是人民群众对法官裁判的自然信服和主动维护。
法院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一方面不仅表现为法官队伍对法律规范的忠实维护,和对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责任义务的绝对履行和自觉服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人民群众对法官裁判的自觉拥护和维护。因此,对司法公信力起支撑作用的法律规范,它的规范功能是通过法官队伍裁判案件的公正、公平来体现,通过对这种正义价值的认同来达成公众对法治秩序的自觉遵从。
二、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阙如
可以看到,新时期下,随着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司法期待日渐高涨,人民群众对法院公正审判的评价高于当事人,但却远远低于人大、政协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司法公信力在民众眼中还不够高,基层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一)基层法院的法官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基层法院的法官在知识结构和法学理论水平上的差距较大,法官对自身综合素质要求的不高或专业思想不牢固,法官之间、各业务庭之间的司法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干警不能很好的运用理论来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群众联系不够深入密切,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还不能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司法期望,服务群众的水平不够高。
(二)“以和为贵”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根深蒂固不利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人民法院虽然是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受“公了不如私了”、“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案件当事人认为“打官司难,打赢官司更难,执行更是难上加难”,“惧讼”和“厌讼”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从而不利于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1、不按正当法律程序进行救济。表现在有当事人在遇到问题后,习惯于寻求私力救济或者企图借助于媒体、信访等非常规手段来达到目的,体现出对司法救济解决问题的极大不信任。
2、被告出庭率比较低。比如在一些行政、民事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以致出庭率低,部分被告对法官能否保护其合法权益持怀疑态度,既不答辩,又不提交证据,有理也不到法庭上讲,而在庭外散布不当言论,极大地影响法院的信誉。
3、当事人上诉的“常态化”和“习惯化”。很多当事人习惯上诉,使得基层法院案件上诉率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当事人对基层法院信任度低。从法院自身找原因,不难发现由于基层个别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不注重司法礼仪,或因言行不当,或因判后答疑不到位,从而使得当事人产生合理怀疑,降低了对法官的信任度。
Ⅲ 司法公信力的介绍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客观表现,是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得到民众回充分信赖、答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质言之,司法公信力一方面体现为民众对司法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包括对司法主体的充分信任与尊敬,对司法过程的充分信赖与认同,对司法裁判的自觉服从与执行;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法律在整个社会的权威与尊严已经树立,广大民众对法律持有十足的信心,公民的法律信仰包括司法信仰得到空前的加强。可见,司法公信力不仅与司法权的行使密切相关,而且与整个社会的法律信仰密不可分。除此之外,司法公信力还与宗教信仰、法律文化等因素也有着“剪不断”的联系。
Ⅳ 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至少三次提到了法律的权威问题,其中第二次更把司法权威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目标和特征。年初以来在在开创我省法院工作新局面的活动中,张文显院长曾多次指出,“要密切关注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为目标的司法改革的进程,坚持‘公正与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题,以公正和效率赢得权威,以权威保障公正和效率”深刻阐述了司法权威与法院工作的关系。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某些语言环境当中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针对现阶段的法院工作而言,树立司法权威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来实现的。结合目前法院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所面临的实现任务是如何在短时期内切实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从而为真正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司法公信力这一概念具有两个维度:“一是信用的维度,即司法机关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另一个是信任的维度,即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程度”,而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在“公众信任程度”这一语义下使用司法公信力一词的,即“公司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主体、司法程序、司法运作过程和司法裁判的尊重和认同,是司法在公众心目中所建立的信服状态”。是我们法院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我们需要面对客观现实,透视司法现状与公众需求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出快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具体方案。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实状况 事实上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载体中获得关于司法公信力的信息,最初都源自各种评价主体同法院打交道的经历,从当事人而言他们是程序和实体的亲历者,从相关利益方而言他们是公平与否的感知者,从社会舆论方的角度他们是公信力评判的参与者,总之他们都是对于自己同法律、法院、法官的接触交往中形成公信力判断的。也就是说,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高低是于法院的日常工作分不开的,我们需要从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来重新审视公信力问题。目前我们法院的整体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法官的职业形象受到质疑。以四川省为例,四川高院曾就法院公信力问题展开过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当事人受访者对法官的职业形象评价一般,其中作出负面评价的接近两成,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个别法官违法违纪对法官整体形象的影响最为恶劣。这个调查结果对于法院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看到,目前我们法官队伍在整体结构上仍然是经验型多于知识型,这同我们建立知识型与经验型结合的法院队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法官这一职业社会地位还不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耀感还不强。 (二)裁判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由于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因而有些裁判还存着认定事实不准、说理论证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的现象,困扰法官多年的执行难问题仍然很尖锐,信访问题一直不容忽视。另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说情风、干预风也侵蚀着法官良知,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不信任。 (三)程序的公信力受到质疑。突出表现在,各级法院中超审限案件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法院的声望;法官驾驭庭审能力不强,庭审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回重审案件过多,增加当事人诉累;“暗厢操作”依然存在,审判公开仍需进一步加强;法官与律师的交往还很普遍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离程序公正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造成法院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 (一)法官素质不高是造成法官职业公信力偏低的根本原因。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法官形象在很多场合就是法院形象的具体化。在西方有这样一句法谚:“仅次于上帝完美的人就是法官”,生动地表明了社会公众对于法官这一职业的崇高期待。“打铁先要自身硬”,现阶段造成司法公信力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问题,因此解决法官素质问题始终成为我们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制度因素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客观原因。在各种现实制度当中,司法行政化倾向对于司法公信力的影响最大。这种行政化倾向既有来自法院外部的,如对于法院的行政化功能定位、对于法院人、财、物的行政化管理、以及法官职业的行政化倾向等,还有来自于法院内部的,如法官职能的行政化、干部管理的行政科层制、以及各种内部行政审批制度等。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认识到司法独立的重要性,从某种角度上看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由法官代表国家行使的判断权,而缺乏体制独立保障的判断权是很难最终获得公众信服的。 (三)公众认知不够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社会主观原因。漫长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一种以人治思想为基础的法律文化,无论是“德主刑辅”,还是“礼法并用”,其中蕴含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优位的法律观。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出现纠纷后诉讼往往是其最后采取的不得以的手段,即使进入诉讼更多的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托关系、找熟人,而一旦败诉有的人便会四处告状、长年上访,有的则寄希望于找到“大官”为自己鸣不平,这种“清天情结”的背后隐藏着浓厚的官本位思维定式。目前公众对于法院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很多人对于近几年法院在司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法院各项工作的进展并不了解,他们只是凭借一些个案的报道或是传闻便产生了对司法公信力的质疑,这一点对于我们省法院而言更为突出。 (一)建立高素质法官队伍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基础。从长远角度看,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也是司法回应民众信任和期待从而提高司法共信力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严格的法官选任制度,让优秀的法律人才充实到法官队伍。目前许多基层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法官老龄化、年龄断层等现象,人才外流则是各个法院都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把法官队伍塑造成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法官职业的荣耀感才有可能随之产生。其次,通过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实现法官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仅要让优秀的法官能够脱颖而出,而且要激发法官团队的整体合力。再次,要以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树立公正廉洁的良好公众形象。提高司法公信力不仅是法院的工作目标,更是每个法官的职责所在。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的格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更是在强调由法官经验积累而成的一个个判例对于整个普通法系的重要性。对当事人而言,“张法官”、“李法官”都代表着全体法官、代表着法院甚至是法律,因而我们每位法官都应树立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团队意识,把提高司法公信力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从这一点上看,法官的队伍建设不仅应是自上而下的,也应当是自下而上的。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研究型法官”活动,为每位法官实现“内增实力,外树形象”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平台。 (二)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建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来实现司法能力水平的提高的,其中这样几项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建设。第一,强化审判公开。在支撑司法权公正高效运行的各项制度中公开审判无疑具有核心的地位。“正义不但要伸张,而且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伸张。”事实上公开审判制度中的每一小步改革,往往都能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强大动力。我们在诸如提高开庭率、证据认证公开、审委会参与公开审理、案件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等许多方面还可以进行许多大胆的探索性工作。第二、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从权力运行的角度,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以其主体、制度、组织、结构、功能、程序、公正结果承载的获得公众信任的资格和能力。”从这一点分析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取决于我们是否为公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产品。评价审判质量效率的标准有很多,但有两个标准是核心的:一个是结果公正标准,另一个是程序合法标准。为此我们应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第三、建立科学的审判管理机制。目前将法院的管理细分为审判管理与司法行政管理已基本成为共识,强化审判管理已成为各级法院提高审判质量的有力手段。借助于审判质量与效率评估体系的管理功能,使我们能够建立起法院内部的案件流程管理体系、上下级法院间质量评查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司法能力的提高。 (三)把司法改革作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目前我们民主法制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司法活动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宣示法律公正的过程,公众主要是通过司法制度的整体设计和具体运作来感知和认识司法的,因此司法改革能够起到提升司法权威、提高公司公信力的作用。首先,健全审判独立制度,探索符合审判规律和法官思维规律的审判运行体制,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合议庭、庭长、主管院长、审委会的各项职能,调动全体法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实现权力行使与监督制约的统一,建立责权明晰的审判责任制度也能够成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深层动力。其次,通过增强司法权威的相关改革,例如适当扩大法院对于行政行为审查的范围、建立严格和庄严的法庭仪式、加强对法庭秩序的维护等,达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客观效果。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概念。司法权威又称为司法尊严,一般被理解为“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权威及公信力,它是司法能够有效运行,并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与司法公信力所强调的公众信任和信用这两个实然意义的维度不同,司法权威往往更强调司法机关在国家机构运行体制中的地位,它与司法公信力的最大区别是其所具有的应然意义的维度,我们更多是把司法权威作为一种目标指示性词语来使用的。应当说,没有司法公信力的实现就没有司法权威的实现,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实现司法权威的主要途径,司法公信力的强弱是司法权威是否实现的主要参数。 (四)通过优化司法环境来保障司法公信力建设。从表面上看,个别司法不公现象无疑是我们法院面临的司法公信力建设中的最大障碍。而从法院外部的司法环境来看,如何提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理顺法院与党委、人大、政府等的关系。无论从党的先进性还是代议制的角度,党委和人大的意见都属于广义的公众信任的范畴,他们有权代表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信力做出直接评价,因此“党管司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我们也要尽量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对于法院工作独立性、专业性的理解,以赢得他们对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尊重,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规范法院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在西方国家中,媒体一般被认为是继国家、政府、法院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我们要在坚持客观真实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媒体监督原则的同时,畅通各种新闻监督渠道,防止不当报道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把媒体作为外树形象的窗口。再次,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氛围。从增强公众对司法的认知入手,使他们能够了解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及风险、尊重司法裁判的既判力,从而降低社会纠纷解决的成本,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对抗性因素,最终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信任司法,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为司法公信力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总之,我们应始牢记我们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我们的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我们提高司法公信力就是为了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也是为了实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从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还是从树立全社会对法律的共同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我们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的法治理想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作者单位: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1页共1页
Ⅳ 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
您好!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谢谢阅读!
Ⅵ 如何认识和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司法权威
司法公信力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树立司法公信力是为了增强人们对司法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对构建社会法律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司法权威是通过严格的司法程序、规范的司法行为向当事人和全社会展示的一种威望、一种公信力。司法权威作为国家权威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公正高效的生成基础。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的必由之路。确保公正司法,是人民法院事业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司法效率是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满意与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司法权威不是凭空而来的,甚至也不是外部力量给与的,最终还是要依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来实现,靠廉洁、清正的法官队伍来保证。法律只有被公正、高效地适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自觉拥护和一体遵从,才能真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厌讼、“青天情结”等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客观存在,导致一方面人们对司法不信任,法院的社会公信力下降,民众失去司法信仰,另一方面也促使人们对司法不尊重,把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通过非司法程序解决冲突的途径上,甚至于把纯粹的法律问题也通过非司法途径来解决,司法权存在的必要性成了疑问,上访、闹事成了必然。一些案件刚起诉到法院,一方或双方诉讼当事人就开始信访,要求人大或者党政机关监督法院公正司法。公民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亦损害了司法权威。打官司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在当前一些人的言谈举止中,存在着很多的错误观念: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诉讼风险责任,推卸给司法机关;不懂得诉讼权利是一种“过时不候”的时效性权利;不懂得司法审判权是一种终局性权力;不懂得司法权力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权力。一些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对法院正在审理的案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其中个别代表和委员本身是案件当事人,在“两会”上反映具体案件,并要求法院的接待人员予以解释和答复,也有个别身份是律师的代表和委员,将本人在代理诉讼中败诉的案件带到会上反映,公开批评法院办案不公。甚至一些人大代表更是把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媒体对司法活动的提前介入以及所谓的“媒体审判”更是影响了公众对司法公正的判断。媒体对司法机关开展新闻批评,对司法机关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和工作缺陷提出批评,予以揭露,进而形成对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人员的名誉、人格进行攻击,甚至是恶意的或攻击性的对司法机关中违法违纪人员进行曝光,对庭审报道片面追求新闻效果,过分地介入并不加分析地详细报道案情,易误导社会舆论和公众看法出现偏差。
建设和谐诚信社会的最大特点是对违背诚信行为进行及时和适当的制裁,使违背诚信所付出的代价要大于守信的成本,而建立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信用体系——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是建立和谐诚信社会的首要前提。当前,行政权干预司法、司法腐败、执行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原本脆弱的司法诚信体系造成一次次严重的冲击,司法公信力已成为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已成为亟待解决之问题。
增强司法权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仅仅依靠党的领导,建立权威的司法体制。所谓权威的司法体制是指司法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虽然不赞成西方的“三权分立”,但“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却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所提倡的司法独立,与西方有很大不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司法从属于立法。但现在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越是从事法律职业的人,从事的时间越长,对法律越感失望。这是在太多权力干扰和世俗压迫下而产生的恶性循环。当前,主要有两种错误的倾向比较突出。一是司法权力行政化倾向;二是司法权力地方化、行业化倾向。两者严重干扰着司法独立和司法统一,是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的诱因之一,对公众的司法信仰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司法体制中立、统一、公正,司法机关依法独立统一行使司法权,其它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对司法机关的权威地位提供制度性的尊重和维护,营造独立的司法环境,建立权威的司法体制至关重要。
第二,努力提高司法者自身的司法能力。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法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司法者的司法能力必须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司法能力则是司法者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完成运用法律处理案件,体现司法职能的专门活动的本领。1、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此法官必须具备形式逻辑知识,明晰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规律,注重培养自己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法官必须具有深厚的法律知识功底,才能准确掌握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基本规定,才能全面了解每个具体条文的立法愿意和立法背景,才能熟知每个条文或具体制度在该法律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准确运用法律,去正确裁判每一起案件。3、娴熟的审判技术运用能力。审判技术运用能力包括听讼能力、驾驭庭审能力、归纳争议焦点能力、认证能力、适用法律能力、调解能力、应变能力等。法官只有具备较强的审判技术运用能力,才能明辨是非。4、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法官所有的裁判活动必须通过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来完成。这种语言和文字载体必须传达法律原则和精神、表达法律意志、明确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因此,这种语言和文字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即法言法语。法言法语具有逻辑性、功能性和权威性,它不仅是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交流的工具,而且能将模糊的社会问题转化成明确的法律问题,同时排除了非法律的思考,保证法官思维的理性化。规范、准确、简洁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法官审理案件的必备素质之一。5、自觉的创新发展能力。法官应当具备自觉的创新发展能力,即由单纯的适用法律的机器向总结司法经验和审判规律的层面发展。法官必须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从而实现从适用型法官向创新型法官的转变,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积极、适度地拓展裁判的功能,,实现对社会的责在立法不能触及的领域通过裁判充分发挥对社会的调控和整合作用任。
第三,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公正与效率相辅相成,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没有公正的效率就失去了司法的根本,而没有效率的公正也不是完全的公正。我们既不能以牺牲实体公正来求得效率,盲目追求审限内结案率;也不能无视法律的明确规定,无视当事人缩短周期、减少讼累的期盼,造成诉讼迟延,久拖不决。因此,要牢固树立司法公正的意识和办案质量第一的观念,用最大的人力投入、最有力的措施、最优良的条件,确保程序合法,最大限度杜绝错判案件的发生。同时,要牢固树立司法效率的意识,确保在法定期限内审结案件,这也是严肃执法的体现。
第四,强化法官对法律的忠诚和自律意识。法官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忠诚,对公正、高效和权威的追求是天经地义的。法官最大的耻辱就是枉法裁判。一个对法律不忠的人、一个法律的背叛者,是没有资格担当法官重任的。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在一定时间内,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而法律关系则千变万化。法官不应该满足于充当法律条文的复印机。法官不仅要模范地遵守法律,而且要善于运用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创造性地执行法律;法官不仅要服从现有的法律,更要服从法律的基本价值——正义和良知。法官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其次要戒贪,贪有多种形式,有贪财的,有贪利的,有贪名的,有贪色的。
第五,建立支持司法权威的现代司法理念。现代司法理念与现代民主宪政、市场经济、现代法律精神及国际社会公认的司法原则相一致,其核心是公正。现代司法理念是司法权威的观念支持,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司法人员的理念,他们是司法活动的主体;二是领导者的理念,他们掌有领导权、立法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引导控制着司法活动的方向;三是社会公众的理念,他们是司法活动的参与者。首先领导干部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执政能力护宪法的自觉性。其次要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建立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社会诚信体系。
第六,要加强司法宣传。社会公众对法院和法官的评价,往往并不是来源于对审判工作的全面了解,而是来源于对个案处理结果的观察和感受。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事人对个案不公都有一种本能的“放大”效应。但是,把少数法官的腐败行为渲染扩大为整个司法队伍的腐败行为,把少数案件的处理不当渲染扩大为全部司法活动的不公,也是有失偏颇的。
Ⅶ 保证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确保什么
您好,保证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前提是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专和检察权的制度。
2014年10月30日,国属新办举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重大意义等情况发布会。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决定》的第四部分“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中提出六个方面的改革要求。
一是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二是优化司法职权配置。
三是推进严格司法。
四是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
五是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六是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Ⅷ 如何解读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通过优化司法环境来保障司法公信力建设。从表面上看,个别司法不公现象无疑是我们法院面临的司法公信力建设中的最大障碍。而从法院外部的司法环境来看,如何提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理顺法院与党委、人大、政府等的关系。无论从党的先进性还是代议制的角度,党委和人大的意见都属于广义的公众信任的范畴,他们有权代表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信力做出直接评价,因此“党管司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我们也要尽量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对于法院工作独立性、专业性的理解,以赢得他们对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尊重,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规范法院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在西方国家中,媒体一般被认为是继国家、政府、法院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我们要在坚持客观真实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媒体监督原则的同时,畅通各种新闻监督渠道,防止不当报道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把媒体作为外树形象的窗口。再次,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氛围。从增强公众对司法的认知入手,使他们能够了解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及风险、尊重司法裁判的既判力,从而降低社会纠纷解决的成本,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对抗性因素,最终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信任司法,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为司法公信力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总之,我们应始牢记我们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我们的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我们提高司法公信力就是为了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也是为了实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从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还是从树立全社会对法律的共同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我们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的法治理想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从权力到权威、从信任到信仰,为此我们都任重而道远
Ⅸ 浅谈基层法院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客观需要,是裁判过程和裁判结果得到民众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体现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包括对司法主体的充分信任与尊重,对司法过程的充分信赖与认同,对司法裁判的自觉服从与执行。对法院而言,人们关注的司法公信力主要是针对人民法院的司法行为,集中表现在通过裁判向社会公开。基层人民法院同人民群众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是人民法院服务广大基层人民群众的窗口,是落实司法为民的主渠道。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司法活动中 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的形象和司法公信度。那么,面对群众诉求,基层人民法院该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呢?笔者认为: 一、加强法官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民法院要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法官队伍是前提。笔者认为素质过硬的法官队伍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自觉地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思想、指导实践;二是要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原则并付诸实践;三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改革创新,司法为民,能动司法;四是要加强人民法院的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体系,促进法官的队伍建设。五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切实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 基层法院的法官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其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很少,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法律专业教育,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笔者认为,首先要抓学历教育。要落实措施,积极鼓励干警在职参加学历教育,提高队伍学历层次和司法考试通过率,从而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奠定良好基础。二是积极组织干警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各类培训。这类培训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带有较强的指导性。三是以文化树院,积极创建学习型法院。把文化建设融入法院各项工作之中,通过精神文化的引领、行为文化的规范、制度文化的约束和物质文化的展现,使法院文化建设与法院各项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以健康向上的法院文化引导人、凝聚人、激励人、塑造人,陶冶法官情操,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素质。 三、依法履行审判职责, 始终抓好审判第一要务。 审判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点,是第一要务,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必须忠实履行完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化解矛盾纷争,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公正与效率是审判工作永恒的主题,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是审判工作的生命和灵魂,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希冀与期盼,同时也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必须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努力提高办案质量,确保司法公正与高效,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法院应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与效率,让社会公众相信法院是值得信赖的。 四、解决执行难问题,努力维护司法权威。 执行既是落实裁判文书的法律效果,也是实现裁判文书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因此,裁判文书是否被有效执行,直接影响到司法公信力的大小。目前,基层人民法院 “执行难”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执行能力,兑现裁判文书确定的利益,落实司法为民,维护司法权威,提升司法公信力。笔者认为,解决执行难的关键一是要继续完善相关的执行法律保障机制,从立法上规范和保障执行工作;二是要加强执行队伍,加强执行装备,改善执行条件,增强执行能力。三是要完善执行流程管理,规范执行行为,加大执行力度,确保高效执行。四是执行工作中,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五、做好判后答疑及案件定期回访工作,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判后答疑是人民法院为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判决、裁定内容以及从法律上正确把握和对待裁判结果,针对当事人就认定证据、适用法律等方面提出的疑问,采取由原承办法官进行答疑的一种司法便民措施。从字面上看,答疑的时间应是在判决后,但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能动司法,将法律效果最大化,承办法官要以“第一时间”答疑为原则,在宣判后或当事人产生疑问时第一时间对当事人进行释疑解惑,详细说明裁判所依据的事实和法律,使当事人理解裁判内容,做好服判息诉工作。该项工作,能够促进当事人息诉服判,从源头上化解涉诉信访。案件定期回访,是指将所有案件的当事人都纳入定期回访的范围,及时了解案件的履行情况及当事人的新思想、新诉求。笔者所在的庭室,坚持实行上述两项措施,多年来无上访案件发生,收到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形象系于公正,法威存乎民心。”,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威存在的基础,也是司法生命延续的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地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然而,提升司法公信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基层法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法律定会为人民谋福祉! 鹤岗市南山区人民法院 刘亚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