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和人权

民法和人权

发布时间: 2022-04-02 11:55:42

① 人权与法治的关系是什么

法治又称“法律的统治”,是指以法律为准则统治或治理国家。它与“人治”相对,即治理国家依靠确定的、公开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规则,而不是依靠统治者个人的意志。法治与法制不同,法制是指法律制度,不涉及治国原则和法律的价值与权威。不同国家对法治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法治有三层含义:第一,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第二,宪法和法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第三,保障民主、平等和自由。

法治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来的,亚里士多德曾对法治政府优于人治政府进行了论证。我国古代的《管子》一书中就含有“依法治国”的思想,并且法治学说一直在传统社会中发展延续。进入20世纪后,我国传统的法治概念与民主、自由、人权相结合,成为社会改良和革命的口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探索人民当家作主、依法保障人权的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其确立为宪法原则。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载入宪法,这成为我国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在制度发展上的新的里程碑。

法治与人权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法治是保障人权的前提条件。没有法治,就不能充分尊重和保障民主、平等、自由等基本人权。在国际上,人权也必须通过公正的国际法律秩序来保护和促进。正因为如此,《世界人权宣言》将法治确立为一项重要原则。其次,权利是制定宪法和法律的根据。人权作为一个权利体系,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对创设和发展法律权利和义务关系有很大的影响。第三,人权作为一种“应然”的道德权利,可以为法律权利和相应的法律原则、制度提供道德基础,从而解决法的道德性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补救法律形式的不足。

民法典对人权保障的意义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③ 法律与人权关系是

法律与人权关系如下:

  1. 人权对法律的作用。人权是法律的目的与源泉。一方面,人类社会的一切生产活动,上层建筑中的各种因素以及一切形式的意识形态,都应该为了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存在、进步和发展。只有在社会整体意义上,物质生产提高,自然环境改善,文学艺术繁荣和发展,优良的政治制度建立,才可能论及人权的实现,人的各项具体人权受到尊重,得到保障。因此人权就自然成了法律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对环境和自身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一些需要用法律调整的新的社会关系会大量涌现,而已经有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在变化,所以人权又是法律发展的源泉。

  2. 法律对人权的作用。法律对人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确认和保护人权的实现。没有法律对人权的确认、宣布和保护,人权要么只是停留在道德权利的应有状态,要么经常面临受侵害的危险而无法救济。人权的法律保护是人权实现的最直接的保障手段。对人权的法律保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对人权的国内法保护。同其他保护手段相比,此种保护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它设定了人权保护的一般标准,从而避免了其他保护(如政策)手段的随机性和相互冲突的现象;其次,人权的法律保护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因而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权威性、普遍有效性。其二、是对人权的国际法保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权问题不再是单纯意义上“国内问题”。人权的实现归根结底应该建立在世界各国平等合作、和睦共处的基础上。在国际上,人权的国际标准要通过国际公约来规定和体现;国际人权的实现,不能离开国际法的支持和保障。

④ 民法确立保护人权的意义是什么

《民法总则》把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法总则》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保护民事权利的观念,在世界上开创了在民法总则中全面系统规定民事权利的立法模式,我国人权保护法治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因此,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法治健全完善的标识。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将与人的权利保护相关的立法工作列入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议程。虽然受历史条件限制无法编纂一部系统的民法典,但还是制定了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如1980年的婚姻法、1985年的继承法、1986年的民法通则、1991年的收养法、1995年的担保法、1999年的合同法、2007年的物权法、2009年的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法律相对比较散乱、零碎,在保护人的权利方面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不可能像民法典那样发挥出整体效应。

民法总则是系统编纂民法典的开篇之作,它秉承体系性法律思维方法,遵循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行为、民事责任的科学编纂结构,以人的保护为核心,对普遍适用于民法典分则各编的一般原则、概念、规则和制度进行了系统规定,把对人的权利的保护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具体内容方面,增加了对胎儿利益、个人信息、一般人格权、特定人格权的保护等,这些都体现了对个人权利保护的加强。民法总则在民法通则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民事权利体系,强化了保护民事权利的观念,在世界上开创了在民法总则中全面系统规定民事权利的立法模式,我国人权保护法治建设由此进入一个新时期。

⑤ 国际人权包括哪些内容我国民法中人权包括哪些内容

“人权”,指人之所以作为人而应当享有的权利。在宪政体制的国家中,一般都通过宪法的形式将人权明细化和法制化。尽管作为统治阶级的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但是人权并不是宪法赋予的,人权作为人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宪法的作用仅仅是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一种手段。在国际社会上,对于人权的具体定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但是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平等权等基本的权利还是存在共识。我国民法中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民法中的人身权是一个类概念,根据权利对象的属性,可以将人身权分为人格权与身份权。人格权是指以权利人自身的人身、人格利益为客体的民事权利。人格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自由权、名誉权、肖像权、名称权、隐私权、尊严权和信用权等。身份权是基于权利人一定的身份条件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它包括亲属权、配偶权、继承权等。

⑥ 民法的含义及维护的人权有哪些

调整平等主体间的人生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保护公民人生权利和财产权利

⑦ 民法中的人权

权利分
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分
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分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和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自由权,隐私权

身份权分为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

这样你自己要查大量资料啊

⑧ 民法对人权进行保护的一般原理

公民环境权概念的出现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权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离不开的。20世纪60年代至今,环境权理论一直备受学界所关注。纵观各国,环境权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地区性以及各国法律的认可。当下,我国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环境侵权问题,将公民环境权纳入法律体系中确认其基本人权性质和地位,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必定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公民环境权的含义
从环境权的主体来区分,环境权之概念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环境权,即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公民、法人和国家等一切法律关系的主体;狭义的环境权,即环境权的主体只有公民。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权存在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环境权是指公民的环境权,即公民享有良好适宜的自然环境的权利;广义的环境权是指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国家在内的一切法律关系主体在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及承担的义务。蔡守秋教授所讨论的环境权是指广义的环境权,并以他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构建了广义的环境权理论体系。①
陈泉生教授认为,环境权是指“环境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适宜健康和良好生活环境,以及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基本权利”②。他认为环境权的主体为全体人民,不仅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国家乃至全人类,还包括尚未出生的后代人。③
周训芳教授把环境权分为良好环境权和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良好环境权是指“当代和未来世代的人类个体和整体有在一个适合于人类健康和福利的环境中过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④;而基于生存需要的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权是指“当今世代的公民基于生存目的而对自然资源的财产权利以及从事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财产性活动的权利”⑤。
吕忠梅教授则坚持环境权私法化的主张,认为环境权仅指公民环境权,不包括所谓的“法人环境权”与“国家环境权”在内。基于这样的认识,她把环境权定义为“公民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这一定义包括如下涵义:环境权的主体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环境权的对象包括人类环境整体,既包括天然的环境要素和人为环境,还包括各环境要素所构成的环境系统的功能和效应,如生态效益、环境的优美舒适等;环境权是一项概括性权利,它可以通过列举而具体化;环境权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⑥
笔者认为,无限扩大环境权主体范围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权范畴里最基本的问题,即公民的环境权如何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和保障。笔者赞同吕忠梅教授的观点,主张环境权主体仅仅只有公民,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因此将公民环境权定义为:当代人和后代人享有的不在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利用资源以及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寻求救济的权利。
二、公民环境权基本人权性质分析
公民环境权首先是公民的一项人权,它符合人权的基本属性。人权就是人之所以作为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新生的权利,属于人权的范畴,它具有人权的属性,而且具有基本人权的本质属性特征。
(一)公民环境权的人权性质
目前学界对于人权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但对于人权的本质属性还是达成了共识:历史性与时代性;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国内性和国际性。因此,既然公民环境权属于人权的范畴,那么它也具有人权的本质属性特征。
1.公民环境权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人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性质因所处的时代、社会和国家的不同而不同。而公民环境权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活动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侵害而被广泛提出的。在人类生存环境尚未受到严重侵害时,人们不需要也不会提出环境方面的权利要求。然而,在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侵害以致威胁人类生存权时,人们也就要求自身应当享有环境权。与此同时,公民环境权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所不同,如在人类生存环境逐渐恶劣的情况下,公民环境权最重要的内容将是要求享有适合生存的环境的权利;而当人们拥有适合生存的环境时,公民环境权将以精神享受方面的环境权利为其主要内容。
2.公民环境权具有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特征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是对立统一的。作为公民环境权客体的环境利益是公共利益,同时也为每个人要求的个人利益。也就是说,当一种行为侵害了某个人的环境利益,就意味着对整个环境利益的侵犯。因此,公民环境权的整体性中又包含着个体性,其核心是人的生存权,是人成其为人或继续作为人生存的权利。公民环境权不同于传统民法意义上的私权,传统私权直接体现为个人的利益,公民环境权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即“社会性私权”,吕忠梅教授解释为“环境权作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兴权利体系,本质上仍然是为保护公共利益而设定的权利,但其形式上却表现为公法和私法两个方面”⑦。正是由于这种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统一,使得个人和集体都可以行使环境权,而且公法和私法都可以对其进行保护和救济。
3.公民环境权具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⑧这个一般原理为现代人权观念所公认。公民环境权也不例外,其具有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特征,是由公民环境权自身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强调的,“人人对社会负有义务”,任何公民在行使环境权时,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唯一目的在于保证其他公民的环境权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因此,公民环境权的权利与义务是高度统一的。
4.公民环境权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征
公民环境权的普遍性表现在:任何公民,无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语言、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如何,都应当平等地享有环境权;在一个国家里,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公民都毫无例外地应当平等地享有环境权。除了具有普遍性,公民环境权还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全人类除了在利益和道德上存在着一致外,其他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和差异。另一方面,公民环境权的实现要受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种种条件的制约,因而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制度模式以及实现其的具体过程就具有了特殊性。
5.公民环境权具有国内性和国际性的特征
环境问题的国际性特点使得公民环境权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条约所确定和保护。在1972年的联合国人权环境大会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首次承认了环境权。1981年的《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中规定的民族权也包括环境权。一方面,各国正寻求通过参加国际公约、签订国际条约以及国际合作等途径来解决环境危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国也通过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对本国主权范围内的环境权进行了界定和保护。因此,各主权国家和国际社会都在积极地保障公民环境权,这就决定了公民环境权具有国内性和国际性的特征。

(二)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
关今华先生对于人权的分类,笔者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从两个方面对人权进行了分类,即“一切人权”和“基本人权”。一切人权是指人类作为多种形态主体在从事个人、国家、社会和国际事务中所享有的平等、生存、发展、独立和自由的所有权利;基本人权则是指人类中的“人作为人”和“把人看作人”的属性相伴随并不因其身份、地位、民族、财产和实际能力等不同而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普遍的基本权利。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具体表现在:
1.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或缺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权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如今,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享有健康舒适的环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要求。如果公民环境权没有得到实现和法律保护,那么人类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就无法得到实现和法律保护。
2.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取代性
公民环境权在人权法体系中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它是一切权利的基石,更是一切权利的高度抽象和提升,其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因此,人类的生存环境倘若受到严重破坏以至人类无法生存的话,人的其他权利也就无法实现,即使这些权利实现了,也没有任何价值。
3.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转让性
不可转让性是指公民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所利用的资源不具有选择性。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世界各国通过宪法和法律来确定公民环境权的法律地位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机制以保障公民环境权的实现。由于环境是无主的,资源是无价的,因而公民不能随意处分自己的环境权,即不仅不能放弃这一权利,而且不能把自己的环境权让渡给他人。
4.公民环境权具有不可剥夺性
公民环境权既是一项法律权利,也是一项自然权利,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这种权利是基于从平等地尊重他人的道德原则的,公民对这一权利的需求也是伴随公民一生的。如果公民的该项权利被剥夺,那么公民也就丧失了其生存基础,所以任何公民不因任何因素而被剥夺其与生俱来的环境权。
5.公民环境权具有母体性
在以宪法展现权利的方式为标准对权利分类的时候,基本权利可以分为宣言的权利和包含的权利两类,包含的权利就是从宣言权利的母体中滋生出来的权利。⑩“环境权跟其他人权一样,是一个有多项子权利组成的内容丰富的权利系统”,理论上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子权利: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和请求权。其中,环境使用权属于实体性的环境权;后面三项权利属于程序性的环境权。
三、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一)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中存在的不足
1.宪法中未直接涉及公民环境权
我国现行《宪法》第9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这是从强化国家职责的角度来确认国家保护环境的义务,虽然对促进国家代表公民更好地保护和治理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由于《宪法》没有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角度来加以确认,也就无法直接推导出公民享有在得到保护和改善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中生活、免遭污染和其他公害困扰的权利。现有的这种宣言式的规范,过于原则,没有实体权利性质,因而对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显得苍白无力。
2.环境法中未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作为我国环境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该法第1条规定了立法目的,并未将公民提升到权利主体的地位。第4条、第11条也只是涉及到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法》对国家、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职责、义务规定得比较明确和具体,却没有对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也没有对能有效实现公民环境权益的公众环境参与做出明确的规定12。虽然该法第6条规定了公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权利,但这基本上是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后的末端参与。总的来说,我国环境立法都过多地强调公民环境保护的义务,忽视了公民的环境权利。这种情况往往造成重大缺陷,一方面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防治环境污染的发生,一方面致使公民环境权得不到有效地保护和救济。
3.民事法律中未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现行民事法律中缺乏对公民环境权的明确规定,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力度不足。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行使请求权的依据是《民法通则》第83条和第124条。按照第83条的规定,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要根据相邻权的有关规定来处理。同时,按照第124条的规定,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要根据债权请求权来保护其权利。这对公民环境权而言是很不利的。按照传统民法理念,任何人无权对与自己无关的财产提出权利要求,而环境是全体公民的公共财产,并不是某个公民的具体财产,所以当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时是无法行使请求权的。同时,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公民环境权益受损害的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地加深和扩大,传统的民事权利保护方式已不能适应公民环境权保护的需求,而且也不利于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例如,空气、水流、声响等环境因素具有流动性,因其形成的环境污染,当权利主体的地理位置不相邻时,就不能采用民法中的相邻权规定来进行调整和规制,也不可能依据财产权来处理,因为它财产权的作用范围更为有限。
(二)完善公民环境权的法律保护
1.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我国应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为环境法律和民事法律将公民环境权进一步具体化提供立法基础和依据。与此同时,将公民环境权上升到宪法的高度也是与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相适应的。将公民环境权置于宪法中进行确认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好处:(1)确认了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2)为其他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污染防治法律指明方向,以保障我国公民各项环境权利的实现,并“使公民环境权从应然权利到实然权利成为可能”;(3)使得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自上而下地得到增强;(4)不仅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丰富和发展,符合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而且对公民环境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救济提供理论基础和宪法依据。
2.将公民环境权具体化,修改环境法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宪法确认公民环境权的基础上,《环境保护法》应该对公民环境权的具体内容做出规定,进行细化。这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环境法律制度,改善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公民环境权。
其次,《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当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公民环境权益为根本出发点。建议在《环境保护法》中作如下修改:在立法目的中增加“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的内容;在适用范围方面,在环境定义中增加其他非生物资源、湿地和能量;在环境政府责任方面,增加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及在环境基础建设中的责任等内容。
再次,《环境保护法》应当对公众环境参与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一方面,将公众参与的途径和范围具体化、制度化。公众参与制度是公民环境权的主要内容,也是公民参与环境管理和重大环境问题决策的权利,因此应当以环境基本法的形式加以规定。另一方面,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环保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建立公众参与和政府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制衡机制。因为环保团体既能满足公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需要,又能帮助、配合政府开展保护工作、预防官僚腐败。
3.整合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体系
首先,建立环境物权制度。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迅速增长,环境资源越来越稀缺,人类的生存利益与经济发展利益在对环境的需求上开始形成对立、竞争。在此种情况下,社会有必要对人类的这两种利益做出制度性安排,通过权利的重新配置来解决这样的矛盾和冲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其资源属性不仅与一般资源存在差异,而且具有物质形态的双重性。吕忠梅教授也认为,环境资源的两种物质形态是民法与环境法得以存在的基础,衡平这两种形态的利益关系的方法则是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物权制度之中,建立环境资源的生态性物权保护机制。
其次,建立环境合同制度。目前,各种形式的环境资源交易合同在社会现实中已经出现了,随之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如何认识这些合同的性质以及合同法中的地位。那么笔者同意吕忠梅教授的观点:从“意思直治”的客观性角度,确立从自由到公平的价值判断标准,建立环境合同制度是可行的。环境合同,是指以环境资源利用权、使用权为标的的交易。如排污权交易、自然资源用益性权利交易、度假设施使用权交易等等。它的本质是为实现国家环境管理权和公民环境权的沟通和协调,是国家意志和个人意志的平衡,也是环境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再次,建立环境人格权制度。环境资源是具有人格利益属性的,比如:自然景观具有美学与文学价值、自然历史价值;人类在自然环境中获得身心享受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环境人格是以人类的环境利益为内容的,一方面,它是人类的自然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的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在民法典中对人格概念进行扩展,确立环境人格权,将环境利益纳入人格权法的保护范围是十分必要的。环境人格权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公民对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弥补和缓和了传统物权法中相邻关系保护的局限性和物权法定原则的僵化性,而且有利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的法定化、生态化。
此外,建立环境侵权行为规则。环境侵权具有损害间接性、多元参与性、受害人数多、延续时间长和危害后果严重等特征,跟传统侵权行为相比,它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因此,环境侵权应当适用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因果关系推定、共同危险责任等特殊救济制度,在救济程序上也不同于传统侵权行为,有必要建立新的侵权行为规则。
当下,我国宪法、环境法和民法均没有明确确认公民环境权,使得我国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环境侵权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控制,公民环境权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法律保障。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公民环境权纳入我国法律体系中确认其基本人权性质和地位,将环境权的主体限定为公民,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权;将公民环境权具体化,修改环境法的相关内容;整合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体系,建立环境物权制度、环境合同制度、环境人格权制度和环境侵权行为规则。

⑨ 违反侵犯人权法是违反民法还是刑法

对于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受到侵犯的赔偿标准,《国家赔偿法》第26条、第27条、第28条作了详细规定:

(1)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赔偿标准:侵犯公人身自由权的赔偿采用金钱赔偿方式。

(2)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赔偿标准: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赔偿包括侵犯健康权致公民身体伤害和侵犯生命权致公民死亡的赔偿。这两种赔偿均以金钱赔偿方式进行。其具体标准如下:

1)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

3)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 (3)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标准:《国家赔偿法》第28条规定,侵犯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下列规定处理:

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返还财产。

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按下面第三种或者第四种办法处理。

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财产已经拍卖的,给付拍卖所得的价款。

6)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热点内容
张亚坤法院 发布:2025-01-22 07:32:36 浏览:519
大学经济法企业法试题 发布:2025-01-22 07:10:59 浏览:487
伊斯兰法系法官 发布:2025-01-22 06:07:59 浏览:472
公司法合同法关系论文 发布:2025-01-22 06:07:23 浏览:943
钟律师说法 发布:2025-01-22 05:55:49 浏览:785
反恐怖法院 发布:2025-01-22 05:52:20 浏览:248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第二节 发布:2025-01-22 05:50:49 浏览:181
法院新的目标 发布:2025-01-22 05:38:07 浏览:992
公司法与股权 发布:2025-01-22 05:16:43 浏览:62
法院模糊判决 发布:2025-01-22 05:08:21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