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范畴
1. 民法调整的范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指平等主体间基于人格或身份而发生的,与人身不可分离,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以财产归属和财产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资料拓展:
中国民法学界在讨论中提出的四种观点:
(1)认为民法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2)认为民法调整以商品经济关系为核心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商品经济关系决定了民法调整对象的平等性质;
(3)认为民法应调整受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经济关系以及一定的人身关系,具有计划组织因素的经济关系由经济法调整;
(4)赞同前苏联现代经济法观点,主张仿效1964年原捷克斯洛伐克民法典和1975年原民主德国民法典,使民法成为公民权益保护法。
198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采用了前二种观点,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但在中国法学界,对民法调整对象问题仍未取得一致意见。参见〔民法〕。
资料参考:民法调整对象
2. 合同法为何属于民法范畴
民法是指规定调整复平等主体的制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人及其商事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实行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商法被认为是民法的特别法和组成部分。
合同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上述两条表明了合同法的立法目的,符合民法定义。因而合同法属于民法范畴。
3. 哪些事项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
根据对我国司法方面的了解,整理出以下关于我国民法的调整范围内容,以专供参考:
在民属法通则第二条作了明确规定,即:“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3条和第4条既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又是第2条的补充。我国实行的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第6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两条既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又是民事活动的框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事活动只能在这个大框框内进行,越出这个框框的民事活动便是无效的。
以上列举若是觉得有所帮助,请顺手点击采纳!
4. 工程建设法规主要属于民法的范畴,对吗
工程建设法规,主要属于民法的饭草,对吗?这个问题应该是两个概念,不过确切的还是要去查一下有关方面的相关政策
5. 民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你好,《民法总则》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6. 民法的范围
您好
如您有具体法律疑问,还请描述具体案情
民法分支众多,分类繁多而严密,具体到每个法律,譬如婚姻法、合同法等还有属于自己的司法解释等,不可能在同一回答中全部描述完毕。
7. 民法的调整范围是什么
民法调整对象是民事法律关系,既民法所调整的各种社会关系,平等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8. 我国民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民法总则》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9. 民法近亲属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五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
(9)民法的范畴扩展阅读
近亲属的范围影响到民事诉讼中诉讼代理人的确认。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由于《意见》中已界定了“近亲属”的范围,因此,这就意味着在民事诉讼中,能够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本条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和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意见》中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范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的范围是否一致,法律没有进一步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