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规范司法行为检察院

规范司法行为检察院

发布时间: 2022-04-06 05:24:10

㈠ 规范司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是什么疑似

营商环境:企业在开设、经营、贸易活动、纳税、关闭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的政策法规所需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

㈡ 司法行为和准司法行为的区别

司法行为和准司法行为的区别:

1、含义不同:

司法行为: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中所实施的行为,例如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公证机关的公证行为等。

准司法行为:即行政司法行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它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和裁处有关争议或纠纷,以影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具有相应法律效应。

2、执行主体不同:

司法行为:执行主体是司法机关。在中国,司法机关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两大类。

准司法行为:执行主体是法律规定的具有行政司法职权的行政机关,在我国,主要是指行政复议机关、行政裁决机关、及调解机关。

3、执行对象不同:

司法行为:司法行为执行主体主要是民事、刑事案件。

准司法行为:准司法行为的执行对象是和行政管理有关的行政纠纷以及民事、经济纠纷,这些一般都由法律给以特别规定

4、执行程度和范围不同:

司法行为:除去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等自己行使内部系统管理的司法行政工作任务之外的那一部分,主要含刑罚执行、法律服务管理、司法鉴定管理、人民调解、司法考试等几大块。

准司法行为:不同程度地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行政调解的执行问题有特殊性)。但它对纠纷的解决一般都不具有终局性,所以原则上也具有可诉性,不服行政司法决定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

(2)规范司法行为检察院扩展阅读:

关于司法行为和准司法行为的情况延伸:

随着《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相继颁布并实施,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受理、审查、执行程序更加规范,审查更加严格,对指导和规范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起着重要作用。

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是有关法律的明确规定: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请求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一种行政救济制度。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求得司法救济的法律制度。

所谓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是指行政机关不因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而暂时停止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从以上法律条文的规定中均可看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是明确的,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为了保障行政机关合法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和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2、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和对社会的管理权,具有其特殊性,行政权本身就具有强制力和执行力。

3、是为了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随意间断和停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司法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政司法行为

㈢ 检察院办案需遵循哪些相关法律

问题有点大也比较笼统。
检察院办案需遵以下相关法律:

第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二部分 刑法类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第三部分 刑事诉讼类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决定
第四部分 民事行政讼诉类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部分 检察机关国家赔偿类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的通知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法院共同赔偿决定书
第六部分 检察机关管理类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实行Ⅱ检务公开〃的决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的通知
第七部分 职务犯罪侦查预防类法律类法规及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要案线索备案 初查的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规范涉港澳个案协查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调整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侦查分工的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实行内部制约的若干
第八部分 检察机关侦查监督程序类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

㈣ 司法体制改革四项内容

法律分析:1.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 2.完善司法责任制;3.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 4.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

法律依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一是着眼于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共有4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完善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等。二是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等。三是着眼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共有18项改革举措。重点包括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健全法治工作部门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的双向交流与互聘机制,深化律师管理制度改革等。

㈤ 如何践行三严三实 规范司法行为

“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干事创业的重要遵循,集中体现党的优良作风。规范司法行为是改进司法作风、确保司法公正的重大举措,是检察机关践行“三严三实”的生动实践。自觉把“三严三实”要求落实到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把整体谋划、细节落实、重点整改、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就能有力促进从严从实秉公用权,从严从实律言律行。

大处着眼抓关键

“三严三实”体现法治精神、群众立场,为改进作风树立了新的更高标杆。践行“三严三实”必须把规范司法行为作为关系法治进程、关系民生福祉的大事来抓,从大处着眼,把握各个层面的关键,抓思想引领,抓班子带动,抓基层基础,增强规范司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抓实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偏差会导致行为上的不规范。必须让每一位干警在灵魂深处根植规范司法的自觉性,真正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成为习惯和自觉。当前,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亲和司法、公信司法、规范司法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成为制约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思想顽疾。这就要求我们在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司法良知教育上持续下功夫,引导全体检察人员强化民本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打牢规范司法的思想基础,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抓牢班子带动。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则民之向化,犹风吹草仆,相率从善。领导班子是检察队伍建设的核心力量,一言一行都是风向标。必须抓牢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发挥领导班子成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研讨,带头查摆、整改作风“不严不实”和司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努力把对法治的尊崇、对纪律的敬畏转化成管人、管事、管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司法行为的约束管控,加强对案件质量的审核把关,确保严格办案、规范办事。

抓住基层落实。80%以上的检察院在基层,80%以上的检察干警在基层,80%以上的案件在基层,司法不规范的问题也大多发生在基层。能否落实到基层,是决定专项整治工作成败的关键。要积极倡导把规范司法行为融入领导干部对口联系、业务部门对口指导、蹲点联系、述职述廉、专项巡视等工作中,推进规范司法行为与基层建设深入融合。目前,福建省检察院要求每个设区市检察院确定一个基层检察院作为全省检察机关专项整治工作的示范院,由省检察院领导直接挂钩联系,以点带面推动落实。

小处着手抓细节

“三严三实”提倡严格约束自我,实实在在做事,抓细节、重预防是题中应有之义。践行“三严三实”,规范司法行为,要坚持从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项要求抓起,明确办案程序,细化操作规范,厘定权力边界,确保有章可循。

规范到人。每一个人都规范,一个单位就会有良好形象;每一个单位都规范,整个系统就有公信。要坚持“软约束”与“硬杠杠”相结合,把规范司法的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软约束”即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检察官职业行为基本规范、检察机关文明用语规则等,用以对照查摆检察人员履职行为、职业作风、职业礼仪以及接待、询问、讯问、出庭用语等方面存在的不文明不规范问题。“硬杠杠”即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个人执法档案制度、八小时外行为禁令等,有过错就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坚持以最严的标准、最严的举措根除每一位检察人员司法作风的顽瘴痼疾。

规范到事。一次不规范的行为或疏忽大意,就可能埋下各种隐患,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司法公信。今年,最高检通报了第一批11起司法不规范典型案件。从通报的情况看,很多并不复杂,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细节错误。这些看似不经意失范行为,不完全由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所决定,更多的是思想规范意识缺失,没有摆脱久积成诟的办事习惯。成败在于细节,大到党组作一项决策,小到处理一份文件、接待一位律师,每一件事都应当遵循流程要求,符合行为规范,养成好的习惯,做到能干事、不出事。

规范到岗。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是规范司法行为的重要保障。要紧紧围绕检察权的运行,明确检察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和各岗位工作职责,编制检察人员履职规范等相关文件,防止和纠正不严格、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确保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去年以来,福建省检察院在全面吸收最新法律规定和规范性文件要求的基础上,试行定岗定责定任务,对检察机关各个司法岗位、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规程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目前,正着手汇编岗位规范手册,使各项检察工作规范更为系统完整,在适用上更具操作性,让全体检察人员熟知能详、全面掌握、见诸行动。

问题导向抓整改

“三严三实”为党员干部规范履职、廉洁从政设定了底线、划定了红线。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深入梳理整改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是抓好专项整治工作的关键。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围绕最高检提出的八个方面问题,通过细化重点、剖析典型、评查案件、加强督察,找准查实自身司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

福建省检察院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四查四看”和“百案析查”等活动。“四查四看”即:从查摆司法理念、司法作风、司法程序和司法纪律入手,看是否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否坚持“六个并重”、是否存在司法为民意识不强、是否存在不严格执行办案规范等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全面汇总,逐一归类,建立台账。“百案析查”即:从近年来省内外有影响的刑事错案,以及省、市检察院2014年专项检务督察、案件质量评查通报的案件中,查找司法不规范的典型个案,深入剖析司法不规范问题产生的原因,总结教训,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坚持边查摆边整改,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个环节薄弱就重点加强哪个环节,对不规范司法问题,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对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对司法不规范突出问题的纠错力度,既敢于向违纪违法问题“亮剑”,又敢于向系统内外“亮丑”,强化整改落实,严格正风肃纪。

遵规守纪抓执行

办案、办事严格守纪律、讲规矩,应是规范司法之举。既要通过专项整治工作创新制度、建章立制,还要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福建省检察机关对现有制度规范进行全面梳理,针对队伍和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努力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最大限度压缩司法不规范问题滋长空间。比如,针对暴露出的对领导干部监督薄弱问题,制定对各级检察长监督的暂行规定,明确了10项监督措施和3种责任追究情形。为强化责任担当,制定了落实“两个责任”的具体措施,推动党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落到实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冤假错案、办案安全事故、司法不廉问题,鲜明提出坚守廉洁自律、防止冤假错案、防范办案安全事故“三条底线”,研究制定工作意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抓倾向,制定了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平时谈心,善用信访提醒谈话,严格诫勉谈话,做好任职谈话,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取得好的效果。

规范,重在遵循,更在责任。一要强化班子责任。强化领导班子全局思维、合作意识,认真做好分工分管工作,配合承担协管工作,支持班子成员工作,主动思考全局工作,对一把手工作拾遗补缺,推动各项决策落到实处。二要强化部门责任。强化中层干部履职责任、执行意识,密切关注干警思想和行为动态,层层传导规范办案,敢抓敢管严明纪律,营造氛围凝聚人心,确保“一岗双责”有效落实。三要强化干警责任。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要求,详细阐明纪律规范,让规则铭记在每个检察人员心中。四要强化监督问责。推进专项巡视、案件评查常态化,部署开展专项检务督察,派出督察组对各地明察暗访,实名通报情况,严肃执纪问责。制度建设永无止境,执行制度必须持续发力。只有坚持不懈探索创新,在源头预防,从源头治理,以制度为保障,通过落实制度,进一步正风肃纪,规范干警言行,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检察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司法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检察机关。

㈥ 如何规范司法,树立良好检察机关形象

(一)切实加强自身监督制约,进一步提高规范公正的执法能力。要妥善处理好四种关系:一要处理监督领导和监督一般工作人员的关系,着力抓好对领导的监督;二要处理好过程监督和结果监督的关系,着力抓好过程监督;三要处理好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关系,在积极接受外部监督的同时,着力抓好内部监督。
(二)认真贯彻从严治检方针,坚持从源头抓起构建全方位的内部监督体系。首先,加强对执法办案人员廉政的监督。坚持开展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教育、党纪党规和检纪检规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执法教育。第二,加强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明确领导责任,实行检察长负总责,分管领导负全责,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内部执法监督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把内部执法监督工作与年度目标管理工作挂钩;明确职能部门责任,纪检人员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第三,加强对执法办案行为的监督。除坚持正面教育外,要善于平等地与干警交流思想,关心干警在想什么、做什么,了解他们对检察执法监督有哪些希望、建议和意见,使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变为我们加强队伍建设的过程。
(三)不断创新和改进内部监督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执法监督方式方法。纪检组工作人员要善于监督,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力求取得最佳效果。一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在内部执法监督中,纪检组既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又要依法监督,切实为检察监督职能的正确履行提供必要的保障。二要加强与各业务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纪检组要主动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取得业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对纪检组的监督工作也要有正确认识,主动将属于纪检组监督职权内的案件及时上报纪检监察部门接受监督。三要突出内部执法监督工作重点。纪检组执法监督的重点案件是不立案、不批捕、不起诉案件、撤案处理案件,变更强制措施案件,本地区大案要案,新闻媒体曝光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等等。纪检组通过强化监督,可以克服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程序合法、实体公正。四要强化纪检组的自身建设。要始终把“政治坚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业务精通”作为自身建设的标准,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炼就过硬的执法技能,真正做到监督到位、监督规范、监督有效。

㈦ 检察院三个规定

法律分析:检察院三个规定分别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三个规定”旨在从司法机关外部、司法机关内部和办案人员自身三个层面阻断影响独立公正司法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立体式保障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司法的制度体系,对于防止司法案件受到违规干预和司法人员被“围猎”,保障独立、公正、廉洁司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法律依据:《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要求,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要求,防止司法机关内部人员干预办案,确保公正廉洁司法,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保证公正司法,根据有关法律和纪律规定,结合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㈧ 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三者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

一、公安机关职责

1、公安机关负责对监外执行罪犯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进行监督管理,并由户政部门和派出所具体负责实施,当收到人民法院作出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判决、裁定或决定以及监狱管理机关对罪犯批准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以后,应及时对该罪犯予以核实并登记注册,建立监改小组,向被监改人宣布监改小组成员和监外执行罪犯应遵守的有关规定。

2、在监管考察期间,监改小组成员应在派出所的指导下,经常对监管考察对象进行监督考察和帮教,使其认真改造,重新做人。监外罪犯外流脱管的,应按照有关规定顺延其考察期或刑期,如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应由负责监管的派出所及时报上级公安机关作治安处罚。假释、缓刑罪犯在考验期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应依法报请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含保外就医)罪犯条件消失的,应及时与监狱、看守所联系,予以收监执行,保外就医罪犯保外期限届满的,要及时通知监管单位收监或办理延保手续。

3、监外执行罪犯迁居时,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原执行机关应向迁入地公安机关介绍罪犯的改造情况,移送监管考察材料和档案,并填写监外执行罪犯变动情况通知单,同时送检察机关备案。

4、公安机关应定期向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通报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考察工作情况。

二、人民法院职责

1、对监外执行罪犯的判决、裁定或决定的有关法律文书及其手续,必须合法、完备,并及时送达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

2、定期或不定期对被判处缓刑或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含外地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回本地区暂予监外执行的或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罪犯)进行回访考察。

3、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执行期满的,应及时审查,需要继续暂予监外执行的,应依法及时办理延长暂予监外执行手续,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应决定收监执行。

4、对缓刑、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有违反《刑法》条款之规定的,应根据公安机关的建议及材料,及时依法审理,该收监执行的决定收监执行,并将审理结案情况通知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检察院。

三、司法行政机关职责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对监外执行罪犯的帮教改造工作,通过乡镇司法所,经常对罪犯进行法律知识讲解和遵章守纪教育,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建议有关机关按照程序处理。

四、人民检察院职责

1、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于监外执行罪犯的判决、裁定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

2、对监外执行罪犯刑罚执行情况进行检察,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予以纠正,发现有外流脱管的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含保外就医)罪犯,应建议公安机关顺延考验期或刑期,保外就医条件消失未依法收监的,及时督促公安机关收监执行。

3、发现监外执行罪犯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建议公安机关作出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建议公安机关报请人民法院或原监管机关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予以收监执行刑罚。监外执行罪犯构成犯罪的,监督公安机关依法查处。

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考察,是各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对有关职能部门执行刑罚活动是否合法依法实行监督的重要内容,是监所部门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途径。监外执行检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因此,公、检、法、司各职能部门必须强化“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意识,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并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能,从而促使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考察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正轨。

㈨ 司法单位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在中国,司法机关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两大类。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国家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法院主要指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严格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包含省级人民检察院、市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检察院。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行使审判权的法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体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司法体制中,依法逐步形成了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体系下的,以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为核心的各有关机关之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司法体系。

㈩ 概述检察官法对检察官行为的规范

首先,初任检察官将采用严格考核的办法,从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资格,并且具备检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提出人选。

其次,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又称检察官任职回避制度,是指为了避免亲属因素对检察官的公务活动产生消极影响,而对互为亲属关系的检察官所任职务做出限制的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第十八条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

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

和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批准。

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

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

免。

人民检察院的助理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任免。

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的任免办法,由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另行规定。

检察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

动,参加罢工;

(二)贪污受贿;

(三)徇私枉法;

(四)刑讯逼供;

(五)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六)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检察工作秘密;

(七)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八)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九)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十)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十一)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十二)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十三)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最后,检察官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规定。

检察官实行定期增资制度。经考核确定为优秀、称职的,可以按照规定晋升工资;

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前晋升工资。

检察官享受国家规定的检察津贴、地区津贴、其他津贴以及保险和福利待遇。

检察官要求辞职,应当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免除其职务。

检察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三)因检察机构调整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旷工或者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五)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辞退检察官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免除其职务。

检察官的退休制度,根据检察工作特点,由国家另行规定。

检察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金和其他待遇

检察官对人民检察院关于本人的处分、处理不服的,自收到处分、处理决定之日起

三十日内可以向原处分、处理机关申请复议,并有权向原处分、处理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诉。

受理申诉的机关必须按照规定作出处理。

复议和申诉期间,不停止对检察官处分、处理决定的执行。

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本法第九条规定的检察官权利的行为,检察官有权提出控告。

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干涉检察官依法履行检察职责的,应当依法追究其责任。

检察官提出申诉和控告,应当实事求是。对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应当依法追

究其责任。

对检察官处分或者处理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恢复名

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赔偿。对打击报复的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

究其责任。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的职责是指导对检察官的培训、考核、评议工作。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五至九人。

检察官考评委员会主任由本院检察长担任。

热点内容
浙江导司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20 21:35:58 浏览:697
法律责任的特点是 发布:2025-01-20 21:13:14 浏览:172
多措并举开展法律援助 发布:2025-01-20 20:13:22 浏览:955
法院冻结汽车 发布:2025-01-20 19:39:02 浏览:447
郑州名律师 发布:2025-01-20 18:42:13 浏览:519
中级经济法只看郭守杰 发布:2025-01-20 18:40:48 浏览:501
新疆司法拍卖网 发布:2025-01-20 18:27:06 浏览:509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听 发布:2025-01-20 17:42:50 浏览:486
职业卫生法律知识橱窗资料 发布:2025-01-20 17:37:23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