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争司法
『壹』 关于文教局副局长干预司法公正举报交什么单位
人民法院改革的总体思路: (一)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体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出发,探索建立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管辖制度。到2017年底,初步形成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确保公正的司法管辖制度。 1. 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划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调整跨行政区划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的级别管辖制度,实现与最高人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有序衔接。 2.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以科学、精简、高效和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为原则,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构建普通类型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特殊类型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的诉讼格局。将铁路运输法院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主要审理跨行政区划案件、重大行政案件、环境资源保护、企业破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案件、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和原铁路运输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 3. 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审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专门程序、管辖制度和审理规则。 4. 改革行政案件管辖制度。通过提级管辖和指定管辖,逐步实现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行政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规范行政案件申请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5. 改革海事案件管辖制度。进一步理顺海事审判体制。科学确定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建立更加符合海事案件审判规律的工作机制。 6. 改革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管辖制度。 7. 健全公益诉讼管辖制度。探索建立与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相衔接的案件管辖制度。 8.继续推动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统一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理顺案件管辖机制,改革部门、企业管理法院的体制。 9. 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二)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尊重司法规律,确保庭审在保护诉权、认定证据、查明事实、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到2016年底,推动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促使侦查、审查起诉活动始终围绕审判程序进行。 10. 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强化庭审中心意识,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发挥庭审对侦查、起诉程序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坚决贯彻疑罪从无原则,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和排除程序。 11.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彰显现代司法文明,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强化控辩对等诉讼理念,禁止对律师进行歧视性安检,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便利。依法保障律师履行辩护中国职责,落实律师在庭审中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12.健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立法机关的授权和监督下,有序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 13. 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明确被告人自愿认罪、自愿接受处罚、积极退赃退赔案件的诉讼程序、处罚标准和处理方式,构建被告人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的分流机制,优化配置司法资源。 14.完善民事诉讼证明规则。强化民事诉讼证明中当事人的主导地位,依法确定当事人证明责任。明确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条件、范围和程序。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发挥庭审质证、认证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核心作用。严格高度盖然性原则的适用标准,进一步明确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条件和范围。一切证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后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的重要证据都必须在裁判文书中阐明采纳与否的理由。 15. 建立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机制。加强科技法庭建设,推动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建立庭审录音录像的管理、使用、储存制度。规范以图文、视频等方式直播庭审的范围和程序。 16. 规范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明确人民法院处理涉案财物的标准、范围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推动建立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涉案财物信息公开机制。 (三)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健全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一审、二审和再审的不同职能,确保审级独立。到2016年底,形成定位科学、职能明确、运行有效的法院职权配置模式。 17. 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中国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 18. 完善分案制度。在加强专业化合议庭建设基础上,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建立分案情况内部公示制度。对于变更审判组织或承办法官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公示。 19. 完善审级制度。进一步改革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制度,科学确定基层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辖范围,逐步改变主要以诉讼标的额确定案件级别管辖的做法。完善提级管辖制度,明确一审案件管辖权从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转移的条件、范围和程序。推动实现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和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20. 强化审级监督。严格规范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的条件和次数,完善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文书的公开释明机制和案件信息反馈机制。人民法院办理二审、提审、申请再审及申诉案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指出一审或原审存在的问题,并阐明裁判理由。人民法院办理已经立案受理的申诉案件,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法定形式的结案文书;符合公开条件的,一律在中国裁判文书中国公布。 21. 完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废止违反司法规律的考评指标和措施,取消任何形式的排名排序做法。强化法定期限内立案和正常审限内结案,建立长期未结案通报机制,坚决停止人为控制收结案的错误做法。依托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发挥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对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服务、研判和导向作用。 22. 深化司法统计改革。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改革司法统计管理体制,打造分类科学、信息全面的司法统计标准体系,逐步构建符合审判实际和司法规律的实证分析模型,建立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和全国法院司法信息大数据中心。 23. 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指导方式,加强司法解释等审判指导方式的规范性、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改革和完善指导性案例的筛选、评估和发布机制。健全完善确保人民法院统一适用法律的工作机制。 24. 深化执行体制改革。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加大司法拍卖方式改革力度,重点推行中国络司法拍卖模式。完善财产刑执行制度,推动将财产刑执行纳入统一的刑罚执行体制。 25. 推动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明确司法救助的条件、标准和范围,规范司法救助的受理、审查和决定程序,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推动国家司法救助立法,切实发挥司法救助在帮扶群众、化解矛盾中的积极作用。 26. 深化司法领域区际国际合作。推动完善司法协助体制,扩大区际、国际司法协助覆盖面。推动制定刑事司法协助法。 (四)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严格遵循司法规律,完善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和审判管理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审判责任制,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到2015年底,健全完善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27. 健全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选拔政治素质好、办案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司法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担任主审法官。独任制审判以主审法官为中心,配备必要数量的审判辅助人员。合议制审判由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合议庭成员都是主审法官的,原则上由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完善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担任审判长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合议庭工作机制,明确合议庭作为审判组织的职能范围,完善合议庭成员在交叉阅卷、庭审、合议等环节中的共同参与和制约监督机制。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 28. 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主审法官、合议庭及其成员的办案责任与免责条件,实现评价机制、问责机制、惩戒机制、退出机制与保障机制的有效衔接。主审法官作为审判长参与合议时,与其他合议庭成员权力平等,但负有主持庭审活动、控制审判流程、组织案件合议、避免程序瑕疵等岗位责任。科学界定合议庭成员的责任,既要确保其独立发表意见,也要明确其个人意见、履职行为在案件处理结果中的责任。 29. 健全院、庭长审判管理机制。明确院、庭长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审判管理职责。规范案件审理程序变更、审限变更的审查报批制度。健全诉讼卷宗分类归档、中国上办案、审判流程管控、裁判文书上中国工作的内部督导机制。 30. 健全院、庭长审判监督机制。明确院、庭长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审判监督职责,健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主审法官会议、专业法官会议机制。规范院、庭长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监督机制,建立院、庭长在监督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文书入卷存档制度。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主审法官、合议庭行使审判权与院、庭长行使监督权的全程留痕、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确保监督不缺位、监督不越位、监督必留痕、失职必担责。 31. 健全审判管理制度。发挥审判管理在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行为、严格诉讼程序、统一裁判尺度等方面的保障、促进和服务作用,强化审判流程节点管控,进一步改善案件质量评估工作。 32. 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合理定位审判委员会职能,强化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的宏观指导职能。建立审判委员会讨论事项的先行过滤机制,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和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外,审判委员会主要讨论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审判委员会会议材料、会议记录的签名确认制度。建立审判委员会决议事项的督办、回复和公示制度。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履职考评和内部公示机制。 33. 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拓宽人民陪审员选任渠道和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确保基层群众所占比例不低于新增人民陪审员三分之二。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改革选任方式,完善退出机制。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职权,完善随机抽取机制。改革陪审方式,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加强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的经费保障。建立人民陪审员动态管理机制。 34. 推动裁判文书说理改革。根据不同审级和案件类型,实现裁判文书的繁简分流。加强对当事人争议较大、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审案件,以及所有的二审案件、再审案件、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的一审轻微刑事案件,使用简化的裁判文书,通过填充要素、简化格式,提高裁判效率。重视律师辩护中国意见,对于律师依法提出的辩护中国意见未予采纳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刚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裁判文书说理的评价体系,将裁判文书的说理水平作为法官业绩评价和晋级、选升的重要因素。 35. 完善司法廉政监督机制。改进和加强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和廉政监察员工作。建立上级纪委和上级法院为主、下级法院协同配合的违纪案件查处机制,实现纪检监察程序与法官惩戒程序的有序衔接。建立法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规范法院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 36. 改革涉诉信访制度。完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明确诉访分离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健全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依法规范涉诉信访秩序。建立就地接访督导机制,创新中国络办理信访机制。推动建立申诉案件律师中国制度。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增强涉诉信访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五)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到2015年底,形成体系完备、信息齐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立覆盖全面、系统科学、便民利民的司法为民机制。 37. 完善庭审公开制度。建立庭审公告和旁听席位信息的公示与预约制度。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理,且受社会关注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已有条件范围内,优先安排与申请旁听者数量相适应的法庭开庭。有条件的审判法庭应当设立媒体旁听席,优先满足新闻媒体的旁听需要。 38. 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推动全国法院政务中国站建设。建立全国法院统一的诉讼公告中国上办理平台和诉讼公告中国站。继续加强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中国中国站建设,完善审判信息数据及时汇总和即时更新机制。加快建设诉讼档案电子化工程。推动实现全国法院在同一平台公开审判流程信息,方便当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在线获取审判流程节点信息。 39. 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加强中国裁判文书中国中国站建设,完善其查询检索、信息聚合功能,方便公众有效获取、查阅、复制裁判文书。严格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实现四级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统一在中国裁判文书中国公布。 40. 完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整合各类执行信息,推动实现全国法院在同一平台统一公开执行信息,方便当事人在线了解执行工作进展。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力度,充分发挥其信用惩戒作用,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完善被执行人信息公开系统建设,方便公众了解执行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41. 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公开制度。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案件办理程序,确保相关案件公开、公正处理。会同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推动中国上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对执法办案和考核奖惩中的重要事项、重点环节,实行中国上录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从制度和技术上确保监督到位。建立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中国,实现三类案件的立案公示、庭审公告、文书公布统一在中国上公开。 42. 建立司法公开督导制度。强化公众对司法公开工作的监督,健全对违反司法公开规定行为的投诉机制和救济渠道。充分发挥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的监督功能,使公众通过平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审判监督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43. 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制度。加强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诉讼服务大厅、中国上诉讼服务平台、12368司法服务热线。建立中国上预约立案、送达、公告、申诉等工作机制。推动远程调解、信访等视频应用,进一步拓展司法为民的广度和深度。 44. 完善人民法庭制度。优化人民法庭的区域布局和人员比例。积极推进以中心法庭为主、社区法庭和巡回审判点为辅的法庭布局形式。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完善人民法庭便民立案机制。优化人民法庭人员构成。有序推进人民法庭之间、人民法庭和基层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间的人员交流。 45. 推动送达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当事人确认送达学校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约束机制,探索推广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送达方式,提高送达效率。 46. 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继续推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推动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物业管理、保险纠纷等领域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解决组织建设,推动仲裁制度和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进程,构建系统、科学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47. 推动实行普法责任制。强化法院普法意识,充分发挥庭审公开、文书说理、案例发布的普法功能,推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与履行普法责任的高度统一。 (六)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法官为重心,全面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 48. 推动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健全法官助理、书记员、执行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科学确定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数量比例,建立审判辅助人员的正常增补机制,切实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拓宽审判辅助人员的来源渠道,探索以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优化审判辅助人员结构。探索推动司法警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行政人员管理制度。 49. 建立法官员额制度。根据法院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含暂住人口)、案件数量、案件类型等基础数据,结合法院审级职能、法官工作量、审判辅助人员配置、办案保障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四级法院的法官员额。根据案件数量、人员结构的变化情况,完善法官员额的动态调节机制。科学设置法官员额制改革过渡方案,综合考虑审判业绩、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法律工作经历等因素,确保优秀法官留在审判一线。 50. 改革法官选任制度。针对不同层级的法院,设置不同的法官任职条件。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遴选委员会,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任程序,确保品行端正、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优秀法律人才成为法官人选,实现法官遴选机制与法定任免机制的有效衔接。健全初任法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人民法院任职机制。配合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改革,健全预备法官训练制度。适当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职年龄。建立上级法院法官原则上从下一级法院遴选产生的工作机制。完善将优秀律师、法律学者,以及在立法、检察、执法等部门任职的专业法律人才选任为法官的制度。健全法院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院人员互聘计划。 51. 完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符合规律的法官业绩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将评价结果作为法官等级晋升、择优遴选的重要依据。建立不适任法官的退出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52. 完善法官在职培训机制。严格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着力提升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能力。改进法官教育培训的计划生成、组织调训、跟踪管理和质量评估机制,健全教学师资库、案例库、精品课件库。加强法官培训机构和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中国法官教育培训中国,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中国络教学,实现精品教学课件由法院人员免费在线共享。大力加强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和少数民族双语法官的培训工作。 53. 完善法官工资制度。落实法官法规定,研究建立与法官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工资制度。 (七)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完善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各项制度,优化司法环境,树立司法权威,强化职业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到2018年底,推动形成信赖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54. 推动省级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统一由省级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 55. 建立防止干预司法活动的工作机制。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审判执行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案件全程留痕要求,明确审判组织的记录义务和责任,对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批示、函文、记录等信息,建立依法提取、介质存储、专库录入、入卷存查机制,相关信息均应当存入案件正卷,供当事人及其中国人查询。 56. 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合理确定法官、审判辅助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明确不同主体、不同类型过错的甄别标准和免责事由,确保法官依法履职行为不受追究。非因法定事由,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完善法官申诉控告制度,建立法官合法权益因依法履职受到侵害的救济机制,健全不实举报澄清机制。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惩戒委员会,制定公开、公正的法官惩戒程序,既确保法官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应有惩戒,又保障其辩解、举证、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57. 完善司法权威保障机制。推动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藐视法庭权威等犯罪行为的追诉机制。推动相关法律修改,依法惩治当庭损毁证据材料、庭审记录、法律文书和法庭设施等严重藐视法庭权威的行为,以及在法庭之外威胁、侮辱、跟踪、骚扰法院人员或其近亲属等违法犯罪行为。 58. 强化诉讼诚信保障机制。建立诉讼诚信记录和惩戒制度。依法惩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将上述三类行为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探索建立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受害人损害赔偿之诉。 59. 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引导、规范行政机关参加诉讼活动。规范司法建议的制作和发送,促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60. 完善法官宣誓制度。完善法官宣誓制度,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法官,正式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 61. 完善司法荣誉制度。明确授予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不同类别荣誉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提升法院人员的司法职业尊荣感和归属感。 62. 理顺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关系。科学设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机构,规范和统一管理职责,探索实行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的相对分离。改进上下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机制,明确上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部门对下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的监管职能。 63. 推动人民法院财物管理体制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经费统一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预算保障体系、国库收付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人民法院经费管理与保障的长效机制建设。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罚金、没收的财物,以及追缴的赃款赃物等,统一上缴省级国库。加强“两庭”等场所建设。建立人民法院装备标准体系。 64. 推动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工作要求,推进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的法院内设机构设置模式。 65. 推动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加快“天平工程”建设,着力整合现有资源,推动以服务法院工作和公众需求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
『贰』 南京彭宇案法官让中国的文明倒退了100年,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
南京彭宇案法官让中国的文明倒退了100年,我觉得这种说法过于偏激,但是这件事确实给我们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彭宇案”的负面效应,是许多当事者始料不及的。作为政法部门应引以为戒,深刻反思和汲取教训,努力提高司法办案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彭宇案”在审理期间就出现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报道和舆情,但办案单位并没有足够重视并对此进行正确引导,对判决之后可能出现的舆情也没有充分的预计,当此案形成舆论热点后,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相关报道逐步偏离事实真相,最终形成判决结果与公众认知的巨大反差。
汲取此案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要注重保障热点案件的公众知情权,妥善处置为当事人保密和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关系,实现案件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2)马争司法扩展阅读:
误判原因
1、判定“彭宇案”的关键事实是“二人是否相撞”,但恰是在这个最重要的关节点上,警方丢失了事发时对双方的询问笔录,缺少了原始的直接证据支撑,其判决结果因此受到舆论质疑。因此,旁听公开审理的一些媒体也逐渐形成了“彭宇是做好事被诬陷”的一边倒倾向。
2、法官在一审判决中对原、被告相撞事实认定的一些推理分析,偏离了主流价值观,引发舆论哗然和公众批评,导致社会舆论普遍不认同一审判决结果。
3、在南京中院二审开庭前,彭宇与徐寿兰达成庭前和解协议,双方对此均表示满意。
但依据当事人要求,在和解协议中增设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上就本案披露相关信息和发表相关言论”的保密条款,从而使“彭宇案”的真相未能及时让公众知晓,经数年发酵,逐步演化为社会“道德滑坡”的“反面典型”。
『叁』 过了司考,你认为公职律师和检察官哪个好
本人从实践中总结来看,还是检察官比律师好:
一丶检察官是铁饭碗;
二、检察官的工作要时尚得多,名声好听的多;
三、检察官的公权比律师大。
四、检察官有着自然优越感。
所以,还是选择检察官。
『肆』 关于司法考试
看看这个吧,对你绝对有帮助~!
挑战07司法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系列一)
序:ME,即将拿得律师执业证的实习律师,心理学和法学专业, 05年以403分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忙碌的工作之余写下自己过关的一些经验以及对司法考试(号称中国第一考)的感悟。以期得到准备参加07年司法考试的你的共鸣!
2006年的司法考试已经落下帷幕,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司法部的“生死令”,几家欢喜几家忧:全国28万考生逐鹿沙场,最终近25万的考生名落孙山,只有3万的考生能够踏上实习之路,更多的考生又陷入了新一轮的痛苦和迷茫之中。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迷茫?为什么会不知所措?为什么会连续几次都无法通过?个人觉得各位在备考的过程中缺乏一点点对司法考试(号称中国第一考)的理性思考和认识。司法考试的难度在不断的加强,迷惑性也越来越强,怪题、偏题、争议题频繁呈现,那么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否也应随之改进呢?
未雨绸缪篇
在很多考生的眼里,距离2007年的司考还有一段时间,不急的!其实不然,因为从概率学上来说,10%左右的通过率,就决定了我们的起步一定不能比别人晚。所以我们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起来,积极备战司法考试(不要轻易相信3个月就能过司考的神话,据我分析,一般只有三种人有可能3个月通过司法考试的:第一种是法学天才或泰斗们,这类人是没的说的;第二种是搞司法培训的老师们,他们有的“牛人”三天就能过的;第三种是上一年差几分的朋友,准备三个月是有可能过的)。
在这一段时间,我们所要做的有以下两点:
1、上网查找他人过关的经验和感受,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备战方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真正备考的时间是05年的1月份,那时候我整天什么事情也不做的,就是上网搜索人家的心得体会,然后down下来(足有50张纸啊,至今还保存着,呵呵)慢慢的分析,最终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呵呵,现在看来,那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没有白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别人的方法再好对我们来说也只是借鉴而已,别人用这个方法能过,不一定你就能过,关键还是要博众家之长,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当然对别人的心得体验也更不能走马观花,过眼烟云。
2、收集一些有用的学习资料
一旦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下一步就是要收集资料了。因为2007年的一些学习资料要到5月中旬才能出来,所以现在只能收集2006年的学习资料了(其实内容都是差不多的)。你可以向你已过司法考试的朋友借,实在没有,就上网找了,还是蛮多的。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多了反而会无所适从,浪费时间。
资料选用篇
司法考试资料真的是太多了,让人选得眼花缭乱,而且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就买了一本对我用处不大的资料,呵呵。个人认为比较有用过的资料有:
(1)06年的辅导教材。
关于要不要买辅导教材的争议很大,不过通过今年的司法考试内容来看,辅导教材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建议目前先搞一套2006年的辅导教材,足矣。看看二、三两册,第一册暂时不要看的(网上可以淘到的)。
(2)06年的万国等学校的讲课录音资料(必备的)
对于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由于各种原因,亲自去北京报班学习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参加函授学习,时间又来不及。最现实的就是弄到一套上一年的音频资料了(重点内容几乎没什么变化的)。这是必不可少的,我很少发现有不听讲课录音资料就能过司法考试的朋友(特别是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的),要有的话,那也是法学高人了!听录音资料好处很多,可以有效的针对司法考试把握重点,可以节省好多不必要花费的时间(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上有1/3内容是根本没有必要看的),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有效解决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司法考试的疑难问题特多的,否则怎么只有10%的人能通过司法考试呢),可以通过听录音了解最新的司考动态等等。
录音资料内容还是比较多的,06年的就有5个G左右。你现可以上网购买二手的,挺便宜的(不过当心网骗),也可以向你的朋友、亲戚、同学什么的借过来用一用。不管何种方式获得的录音资料,都要保证齐全,更不要贪多(基本上有个万国或三校的就够了),多了的话一要浪费你的银子,二是你没那么多工夫全部听,三是有些教学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当然,当然,如果你弄不到06年录音资料,可以加入我们的“拼购入群,携手共进” 的活动,我拷贝一份(刻录盘)快递给你(QQ:460554078)。
(3)《新版重点法条解读》(建议到07年5月份左右购买最新版的)
这本书是有万国出的,个人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当时就是靠这书过五关斩六将的。这本书对法学功底不实的同志们也是很有帮助的。他是司法考试的精髓,你大可不必要去买司法部的法律汇编了。因为我认为,要想成为那10%当中的一员,不在于我们多背了几个法条和多学了几个知识点的,而在于你对重点法条的理解和把握。
(4)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张能宝主编的,建议也到06年5月份购买最新版)
这套资料也是相当好的,分门别类归纳整合了历年的真题,对答案的解释分析也很到位,相信会对提高我们的考试水平很有帮助。
(5)《司法考试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现在可以购买06年版的)
这本书也是万国在总结成千上万学员所提问题的基础上提炼编写的,有些问题可能是你想到的,也有些问题是你没想到但是却很重要的,有些问题又是你自己想到但没法解决的等等,呵呵,是不是很好啊?
(6) 单元练习册 (现在可以购买06年的)
这种书市面上有的是,只是良莠不齐而已,要多做比较,当心选择,能找一本适合自己的来来练练就再好不过了。
(7)历年司法考试真题(必备,建议06年7月份以后使用)
以上就是我备战司法考试用到的所有的资料,也是我的群里的朋友们用得最多得资料,对我们得帮助都很大,希望也能对你在准备07考试资料的时候有所参考。还是一句话,资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你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这些资料。不要老担心自己比别人少学了多少,而恨不得要穷尽天下所有与司法考试有关得材料。试想想,360分的过关线(600分的总分),10%的通过率,我们要错多少道题目啊(至少被扣掉240分呐),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注重重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记忆。有时,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美德!
学习策略篇
在做好了所有的前置准备工作后。接下来接要开始正式学习了。
一、 学习时间的安排
因为每个人每天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但有几点还是要提醒一下各位朋友的:
① 现在开始到考试的那一天,你的总共学习时间不应少于700小时(呵呵,我当时因为是在职,所以用了600个小时左右)。不要用天数来衡量,用小时来衡量会比较科学、公正些。
②时间安排上应该是先松后紧。即刚开始建立司法考试思维,时间安排得不要太紧。
③每次连续看书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3小时(不要上厕所。要记得前三场考试都要你坐上三个小时的,并且不允许上厕所的。现在先练练“坐功”吧,别到时在考场上坐不住了)
二、复习的顺序和频率(网上介绍的很多,我就只大体的讲一下吧)
第一轮:重点是三大实体法(民、行、刑)
第二轮:重点是三大实体法和三大诉讼法
第三轮:重点是商经,三国,法理等小法(当然不要忘了对三大实体法和三大诉讼法的学习和巩固)
第四轮:通过做题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
第五轮:多频率做真题,强化记忆琐碎的知识点
三、辅导用书的运用
第一轮复习的时候,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认认真真的把三大实体法看上个两、三遍(只要看实体法就够了)然后在第三轮复习的时候用一下就可以了。第二轮的时候,对着录音资料看。注意,这个录音以及上面提到的录音都不是辅导教材里附带的关盘录音哦,那是根本没有用的。
四、录音资料的运用(建议买一个大容量,最好以G为单位的的MP3)
随堂录音资料是绝大部分人通过司法考试的法宝。切记,无论如何一定要有一套的(万国的老师讲的比较细,三校的老师讲得比较深,对考点的把握也比较的准)。
完全可以这么说,人家老师就是靠这个吃饭的,有他们为你指点迷津——分析考试的方向、把握考试的重点、建立完整的司法考试的知识结构,你通过司法考试的几率绝对会大大提高的。以下是我比较喜欢,也是我QQ群里公认的比较好的各科老师(当然,你可以自己通过对比,找出各科讲课风格适合自己口味的老师)
1、民法
李建伟、李仁玉两位的老师讲课内容我都听了好几遍的。各有侧重点,建议都听听。不过06年一些考友对李建伟讲课的风格和效果提出了异议,具体我也不太清楚,群里的XDJM们对他的好象还能认同。
2、刑法
我听的是袁登明老师的(建议总则部分多听听,分则的一般罪名要了解,重点罪名一定要吃透)。06年阮齐林老师的刑法讲的也是很受欢迎的。
3、行政法
我是先听的季宏老师的(对行政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听的是三校的张锋老师(行政法方面的泰斗,对一些法条的立法背景讲得很是入微)。
4、三国法
在复习的中后期,听听万国的讲座就可以了。因为老师较多,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5、刑诉法、民诉法
我听的是万国的讲座(老师也挺多的,有季宏老师、汪海燕老师、杨秀清老师等等,各有风格的)总的说来,诉讼法部分好拿分是不争的事实,要在这上边多下些功夫。
6、法理、宪法、法治史
这三课留到最后看吧,无需浪费太多的时间,听听季宏老师的课程就可以
7、商法、经济法
这部分的内容较杂,建议听王小龙老师的课,他对考试出题方向把握蛮准的。
你可以先听大体的听一边,对司法考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就是配合万国的《新版重点法条解读》一遍一遍的听下去,效果非常的好(切身体会)。其实也没有固定的遍数,最好嘛,听到什么时候考试喽,呵呵,很恐怖吧!
五、真题的运用
刚开始阶段,你不要轻易用真题来测试你的法律水平(很打击信心的,我刚开始考了280分,呵呵),可以说,就是没学过法律的人,也能考个250分左右,你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的,已经对已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可要另当别论了!
差不多等到了5月份以后再用吧,可以先用《司法考试历年试题及考点归类精解》来对每一个部门法的考试重点、分值、出题的思路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到了7月中旬向后,就要开始模拟做真题了(答案写在草稿纸上,遍数吗,你看着办了,但总不能低于5遍吧)
六、准备一个大一点的、精美的大笔记本,记下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因为在我们的学习当中,会自然不自然的想到相关的知识点(很多很多,我就记了满满一大本子。如果你没想到很多问题的话,嘿嘿,那你的司法考试成绩可大有问题了),这时最好把它们记下来,多背几遍,以免忘记。
心理素质篇
司法考试在考我们扎实的理论功底的同时,其实也是对我们所有的考生心理素质的一次到考验。我学心理学的,这个我最清楚的决大部分人上考场都是没有底的。在司法考试备战的那几个月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据我所知,一个第一次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在备战的过程当中会经历三次情绪波动:刚开始对司法考试一片迷茫,就像对着一个烫山芋,不知如何下口;学了一段时间后,因为碰到的知识还很肤浅,自己也没有总结,就会麻木地感到信心大增,好像有了两把刷子,“今年的司法考试肯定能过,司法考试挺简单的嘛;”到了第三个阶段,又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这里不懂,那里不通,“完了,今年没戏了!”呵呵,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带着这种“什么都没有学到”的状态上考场,胜算的把握会很大。怕就怕一直都是认为自己肯定能过的状态和一直都是很迷茫的状态。要通过司法考试,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以下几点:
(1) 每年10%的通过率,你努力了,别人也在努力,所以成为90%当中的一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一定要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再去上战场,否则回死得很难堪。在只有10%通过率的司法考试的考场上,瞎猫是很难碰到死老鼠的。
(3) 司法考试的最终成绩取决与你的学习方法、备战的充分度和良好的心理、身体素质,与你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也与你是不是“法本”没有关系的。
身体素质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经历了无数次的考试,只有真正参加过司法考试的同志们才会对这句话有所体验。两天超强度的脑力劳动,不但掏空了我们脑中的知识,而且在体力上也是一次极大的透支。记得考完最后一场考试后,我是从五楼扶着楼梯走到一楼的,呵呵。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注意你们的身体状况,多抽点时间运动,多休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有助于记忆的)。
后记
实习感想:
没想到一年的时间这么快就要过去了,记得刚来到现在上海这家律师事务所实习时,一切都很新鲜,而且有些谁都不服的劲头,觉得自己好像有两把刷子(呵呵)。慢慢地和所里几位重量级律师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我需要学些什么了。说真的,这一年参与了所里大部分的重大案件,学到了很多实务知识……马上我就要执业了,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我逐渐喜欢上律师这个职业了,尽管前面的路困难重重,但是我会坚持,坚持值得坚持的事业。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要坚持自己选定的事业,坚持自己的理想哦。
其实,2006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参加“拼购入群,携手共进”活动的50多位XDJM们一起携手走过了06司法考试风雨路程,并有21位顺利通过了考试(实能大快人心)。其实创群做“盟主”是去年以403分通过司法考试后的“突发其想”,虽是“心血来潮”,但一种莫名的责任感使我坚持下来了——从拉人入“帮”到“答疑解惑”,从“士气鼓舞”到“资料共享”,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50多个XDJM在群里也是各得所需,其乐融融,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共享最新录音资料,共担司考路上的痛楚与艰难……(什么时候I的QQ能熬个太阳啊,这样就不需要每个月付10元大洋给腾讯了,呵呵)
『伍』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啊
1、案件简介:
马伯里是一个41岁的当地富豪,却不满足现有的生活,想当官,而当时的美国总统恰好给了他一个机会,可是倒霉的是,当时恰逢美国总统换届的时候,因而当时的总统在换届的时候由于要交代的事情非常多,从而忘记了将任命书邮寄给马伯里和其他16位被选中的管理人员。
在17世纪的时候,美国的党政斗争非常严重,因此,新上任的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故意为难上一届总统,故而扣了他们的任命书。当马伯里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联系了和他同样遭遇的几个人,将美国新上任的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告上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2、案件意义:
当时的法官约翰·马歇尔,是当时美国最著名的法官,因此在他高超的本领下,将这部案件聪明的结尾了,没有得罪任何人,更没有判谁赢,而是对当时的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美国的宪法有不完全的地方。
因此,这件事情过后,美国管理人员大面积的修改,完善了宪法,让美国宪法成为后来很多国家立法的标准,这就是马伯里起诉麦迪逊案件的意义。
(5)马争司法扩展阅读: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件的影响:
1、将权利救济列入法治国家的衡量标准,确立了司法最终原则。
这是说,在一个社会中,任何人的法律权利受到侵犯,都必须有权利救济的法律途径;司法对一切纠纷的最终裁决,应当具有最终效力。否则,就称不上法治国家。这为美国法院于2000年对小布什与戈尔选票之争的最终裁决打下了理论和制度基础。
2、确立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违反宪法的法律和行为都是无效的法治精神。
这一美国宪法原本没有明文表达的精神,通过这一判例得到确立和发扬。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宪法文本中明文规定了宪法的最高地位、最高依据和最高效力,确立了“违宪无效”的最高法治原则。
3、阐释了为维护宪法权威必须建立违宪审查机制的道理。
为了保证宪法在一个国家中的最高地位,保证一切立法和行为与宪法相一致,就必须建立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美国所建立的普通法院违宪审查机制,在美国发挥了理想的作用,但它不是唯一的模式。
现在世界上,除了由普通法院作违宪审查之外,还存在由宪法法院、宪法委员会和议会等作违宪审查的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陆』 《梃击案》司法让位政治需求,引起的风波到什么时期
“五月,己酉酉刻,有不知姓名男子,持枣木梃入慈庆宫门,击伤守门内侍李鉴。至前殿檐下,为内侍韩本用等所执,付东华门守卫指挥使朱雄等收系。”
件事记载于《明通鉴》,说的是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在北京城发生的一件刑事案件 — 有个叫张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李鉴,后被闻讯赶到的太子内侍韩本用逮捕。
这本是一桩很普通的刑事案件,但是因为涉及当朝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事关帝国继承人的安危,那就是惊天大案了。万历皇帝当即命令法司提审问罪,御史刘廷元按律当场审讯,史称“梃击案”。
到了明朝后期,统治阶层内部产生了互相猜疑的巨大裂痕,君臣之间势若水火,群臣之间也各立门户。“梃击案”及后续的各种疑案也因此而生,其所起风波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明朝覆亡才平息。可见牺牲真相得来的政治稳定,从来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稳定。
『柒』 国考难还是司法考难
公务员考来试我感觉都是在碰源运气,除了你本事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看你面试的能力。它更注重你综合的能力如何,这个靠读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积累吧。
总之,公务员考试运气也很关键,要是和你竞争的都不如你,你就十拿九稳了。但是司法考试,绝对不能靠运气,一定要靠真才实学和领悟力。只要付出时间,肯定能过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公务员考试时越来越难,难的不是题目,而是竞争对手的规模和实力太强大了。司法考试,近两年提高了通过率(25%左右),但我不知道明年会不会也提高通过率,有消息称,明年会将通过率降回两年前的百分之十几,消息是否准确,我也不知道。当然考上公务员一劳永逸,马上就有工作可以赚钱了,但是司法考试考上的话,顶多是一种从业资格,你要想靠这个赚钱,还要考上法检的公务员或者去律所实习。
一句话,公务员是和别人竞争,司法考试是和自己竞争。
『捌』 一名事业编制法警是否应该备战司法考试
我很理解题主的困扰,一方面对于现状的不满意,另一方面对于司法考试的损益比没有信心,直白的说,题主您觉得考司考的动力还不够大,不足以支撑您下决心去拼死学习几个月。
下决心的问题,这个我帮不了您,我建议您知乎搜搜其他励志贴,争取刷个3、4篇,也许就斗志昂扬了。关于司法考试该不该考的问题,这个我稍微有点心得,您不妨耽误个把分钟,过过眼。
司法考试被誉为中国含金量最高的技能证书之一,由于我国国情在此,本国司法考试相比于其他各国,门槛一直很低,集中体现在,报名资格对于是否法学出身不作要求。这个槽点满满的规定一直饱受非议,终于将在2016年司法考试结束后寿终正寝。回到正题,我个人还是建议题主试试看,考一考。司考难不难?不装逼的说,确实有一点难,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必然不可能说不费吹灰之力轻松过关;但是不是说达到不死也得扒层皮的地步呢?也不至于。走上社会之后,我们往往发现,比起日复一日的工作,学习实在是收益最高的了,想必您也很清楚的吧?
在我答题的这一刻,三月八号即将过去,距离2016年司法考试打响也就剩短短小几百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其在这里纠结司法考试证书到底有没有用,为何不马上投入备考状态?我希望您能了解,想要改善现有的生活,任何一本小小的证书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是不是我们不努力的借口呢?我们无法改变既成事实的东西,但是未来,至少目前还握在我们的手中。
『玖』 求解:立即拘留与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拘留审查的区别
拘留审查一般是指非法入境等待遣送的外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