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最后司法手段

最后司法手段

发布时间: 2022-04-06 22:49:19

1. 司法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区别

司法手段就是通过司法机关,然后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手段不一定是通过司法机关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有很多法律手段,不只是司法机关,也可以,行政机关也可以使用法律,然后还有其他的一些政府部门

2. 捷信说要采取最后司法手段是真的吗是那种特别长的数字号码发过来的。让回电的号码是私人手机号

没事的,怕什么,他们就是催收的,不敢拿你怎么办,就那点钱

3. 司法救济并不是最好的手段,但是最后的手段

摘要 司法救济是国家针对具有特殊可能的人群而确立的一种法律救济制度,目的是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含:给予免费的法律咨询 法律辩护。司法救济:是指当宪法和法律赋予人们的基本权利遭受侵害时,人民法院应当对这种侵害行为作有效的补救,对受害人给予必要和适当的补偿,以最大限度地救济他们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基于利益平衡的司法和谐。目前,我国有关司法救助制度的法律规定主要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规定》,此规定中的司法救助,内容仅限于民事、行政案件中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权利救济旨在通过某种积极方式的运用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或者补救;救济的获得以侵害的事实、且需以实体权利的存在为前提;权利救济的主要方法为法律救济,主要包括司法救济、仲裁救济和行政司法救济。

4. 对付老赖,除了司法手段,还有第二条合法途径吗

从法律角度来说司法手段是最后保障,当事人完全可以通过不间断的持续性督促债务人进行索债

5.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吗

一般来说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因为公平正义与否,是内就人为的事实而言,就容社会发展的现象是否附合公平正义的思想而言,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所导致的不公平或不正义的社会现象,如果想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来进行来纠正或制止,往往效果不理想或根本就没有效果,但如果使用法律程序手段进行拨乱反正,往往就会事半功倍。但应该注意的是,除自然规律现象以外,一切事物现象结果,可以肯定的说大多都是人为的,就连法律条文规定也是由人来制定的,因此,如果说人文思想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许更确切一些。

6. 刑事案件司法鉴定都有哪些手段

呃。我不是做刑侦的,但是有上过课,告诉你我所知道的。
1.指纹鉴定
2.笔迹鉴定
3 血液鉴定(DNA,血液匹配,指标的化验,比对)
4.尸体检验
5.活体检验
6.鉴定实验
7.痕迹鉴定
想到再补充把。。。。

7. 司法的最终性要求

A、司法的最终性要求?不太规范吧,你问的应该是司法终极性原则
1、司法终极性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两个方面,即司法在纠纷解决体系中的终极性地位与司法裁判应当具有既判力(已经作出的裁判不允许随意改变)
(一)司法在纠纷解决体系中的终极性地位
社会冲突不可避免,人类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也始终是多元的,形成了自决、和解、仲裁、调解、行政裁决、诉讼(司法审判)等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冲突解决机制。在这些纠纷解决机制当中,司法居于中心和终极的地位。
(二)司法裁判应当具有既判力
表现于司法裁判本身的不可轻易更改的终局性。具体而言,判决的既判力是指判决在实体上对于当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强制性通用力,表现为判决确定后,当事人不得就判决确定的法律关系另行起诉,也不得在其他诉讼中就同一法律关系提出与本案诉讼相矛盾的主张,同时,法院亦不得作出与该判决所确定的内容相矛盾的判断。
2、努力方向
司法终极性原则的确立和实行,不仅涉及到诸多制度的改革问题,而且需要国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予以配合。举其要者,至少应当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1)扩大司法机关的司法管辖权范围,强化其解决社会纷争的能力。(2)在制度上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使其能够在不受外界影响和干扰的基础上独立、公正地裁判案件。(3)构建公正的、科学的司法程序。(4)切实提高法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减少错案和司法腐败行为的发生。(5)培育和提升公民对司法权威性的信仰,使公民自觉尊重法院裁判的既判力。

B、必须依题意的话:司法的最终性要求,就是司法追求的至高境界——实现司法的人民性。就是说,司法权要掌握在人民手中,而不能沦为特定阶级或集团攫取私人利益的工具。

8. 如何区分法律手段中的经济司法行为和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
工商部门没有司法权
只有检察院,法院有,公安局也只有行政权。

9. 什么是法实施的最后保障手段

什么是宪法运行和保障?
1.宪法的执行和宪法的适用
①宪法的执行:宪法执行的主体为国家代议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
②宪法适用:宪法适用的主体为司法机关,但是对宪法能否在具体的案件中被引用,存在不同的看法。最近宪法司法化讨论的就是宪法能否被适用的问题。
2.宪法的遵守:
(1)根据宪法享有并行使权力和权利;
(2)根据宪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宪法保障是指国家应当保障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地位,其他法律不得与其抵触和冲突,对宪法中确立的权利义务应当进行保护,对立法、司法行政活动中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审查和禁止。违宪审查是最好的宪法保障手段,不过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制度,对于宪法的保障只有立法时的一定审核程序,法出台后是否违宪就无法制约了.
保障社会主义法律实施的方法
所谓法律,是一个区域内的自然人认可的、人与人之间共同遵守的一套“行为准则”,因此法律的最大的天敌就是能够逍遥法外的“特权阶级”。
保证法律的尊严和实施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是立法,第二是司法,第三是执法。
立法阶段,首先,法律作为“全民认可的行动准绳”,最大前提就是“全民认可”,因此,一部法律的实施,没有公众的认可是不行的。美式“三权分立”中“立法权”归于国会所有,由国会代民众立法,那么在中国就应有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具体的立法——草案可以交由专业的立法机构,但审核权和通过权则应由人大所有。其次,法律的通过,首先应当公布出来,由公众审核,特别是必须让公众自由发言和批评,由此不断修正缺陷,一段时间后再交由人大表决是否通过。
司法阶段的要点是,不能允许有任何章程、行政命令、红头文件凌驾于人大通过的法律之上;下级人大通过的法律不能覆盖上级人大通过的法律,就像普通法不能覆盖宪法一样;以及不能让最高检察院和最高法院的“红头文件”优先于法律执行。这牵涉到人事任命和经费问题。司法机关的人事和经费不应再遵循“自上级到下级”的形式,而必须由各级人大直属的第三方机关执行,避免下级被上级的“红头文件”和各种政令牵着鼻子走而逾越法律。
执法阶段的要点是活用人民监督,使得具体负责行政和执法的各级政府处于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之下,而人民代表处于人民的监督之下,各级人大对政府的行政执法和人事任免应拥有“搁置”和“弹劾”权限,如此即可较大程度上避免游离于法律之上的特权阶级(通常此类阶级都是手中集中了大量的“权限”的政府机关极其派生关系网)的产生。
一言以蔽之,活用人民监督。

10. 为什么说法律是最后的途径,却不是最好的方法

法律的途径是追求公平正义的途径,其他手段都无法解决的纠纷的最终解决方法,是通过诸多复杂甚至繁琐的程序来尽量保证最终结果的公平正义,因此,对于效率就难以兼顾,必然占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所以不能说是最好的方法。
比如,甲乙双方买卖商品而起纠纷,甲方主张商品瑕疵,要求退款赔偿,乙方主张商品良好,拒绝退款赔偿。其他在大多数情况下,双方对于商品是否有瑕疵是有个基本的判断,如果能互相谅解沟通,协商解决,那就是将矛盾化解在二人之间。如果一方不服,起诉到法院,那么法院就要历时数月,可能要多次开庭,要进行鉴定,要进行财产保全,最终可能要二审,要执行,可能最终的问题解决要好几年,双方都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热点内容
噪音扰民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20 18:10:15 浏览:906
刑事案件法院旁听 发布:2025-01-20 17:42:50 浏览:486
职业卫生法律知识橱窗资料 发布:2025-01-20 17:37:23 浏览:497
simple语法规则 发布:2025-01-20 17:12:52 浏览:442
法院扫描录入 发布:2025-01-20 16:52:17 浏览:708
民法典横幅 发布:2025-01-20 16:40:47 浏览:667
劳动法颁布和实施 发布:2025-01-20 16:30:34 浏览:411
合同法翻译中的错误 发布:2025-01-20 16:23:15 浏览:688
B站讲刑法 发布:2025-01-20 15:53:42 浏览:328
法院强制执行的影响 发布:2025-01-20 15:27:19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