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张明楷刑法案例

张明楷刑法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4-16 07:16:51

1. 关于《刑法》张明楷法益侵犯说与传统理论的一个问题

我之前在做一个案例辩论的时候刚好有仔细看了看这一系列的学说,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主观危险说、客观危险说和主客观一致说。
1、主观危险说:认为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只要主观上自认为其行为有侵害法益的危险,即可定罪。这就是你说的,甲又杀人故意,即使射击稻草人,也是故意杀人未遂。这个学说的源头主要是特殊预防主义。但是按照这个观点,行为人误以为白糖是砒霜,用白糖毒杀被害人,这样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未遂。这种观点有扩大打击面之嫌,争议很大。
2、客观危险说:认为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客观上有侵害法益的危险才能定罪。即张明楷所持的观点——射击稻草人实际上没有任何危害性,所以不能定罪处罚。w两手插兜所举例的”迷信犯“之所以不构成犯罪是因为它属于手段不能犯,而射杀稻草人是属于对象不能犯,这个和我们所讨论的三种学说的方向不太一样,我主要是从三种学说的角度来分析危害法益的认定问题。
3、主客观一致说:行为人实施行为时从主观上有侵害法益的故意,从大众认知的角度看,也认为其行为当时具有法益侵害性,则行为人构罪。举例:行为人和围观群众都认为行为人手中的枪支有子弹,行为人将枪支对准被害人头部开枪,结果枪支无弹。按照主客观一致说,行为人构成故意杀人罪。这个折中观点目前较为主流。(稻草人如果从第三人角度来看确实是人,那么甲故意杀人未遂)
张明楷持客观危险说,并且在刑法学第四版当中花了大篇幅批驳了主客观一致说。具体的我记不太清楚,只记得两点:首先,该理论不科学(我记得我当时看到这句话时笑死了,一下子就想到了网络流行的““这不科学,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其次,所谓的大众认知的角度,不仅难以确认,更可能沦为裁判者的认知。

2. 刑法的案例分析论文怎样写

刑法案例分析,是指根据所给案例,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专责任,以及如属何定罪量刑所作的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二是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三是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

3. 求张明楷的案例

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上网下 刘凤科的160题和配套的录音讲座,刘凤科是张明楷的嫡传子弟,其观点就是张明楷的个人观点,很多没有定论的观点都在这里面有了说法。

可以去 http://hi..com/lxuanfeng我的资料都是在这里免费下的,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效。

PS不要过于追求张明楷的观点,张的观点太新颖,很多不为人所接受,也产生很多争议,一般在这些争议问题,司法考试都回避了。

今年张把三要件列入三大本被马克昌等老学者狠狠的批评了,所以三要件在考试中也不回直接涉及。

4. 法律案例来源

乙杀人未遂 丙杀人既遂

5. 问个关于绑架案例具体如何定罪的问题

本案例属于绑架罪既遂,不属于绑架罪未遂与非法拘禁罪想象竞合,也不属于敲诈勒索罪。类似题型参考张明楷的100个刑法案例等书籍。

1、为什么是绑架罪?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绑架罪发生在行为人、被绑架人及被勒索人之间,是三者间的犯罪,被绑架人和被勒索人不是同一个人。本案虽然甲绑架错人质,但行为人只要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控制了人质,即构成绑架罪的既遂,勒索财物的目的是否实现不影响绑架罪既遂的认定。

绑架罪是以绑架行为是否已实际控制了人质,并将其置于自己实际支配之下为标准,来区分犯罪未遂和既遂。如果行为只实施了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并未对人质的人身实际控制的,是未遂。相反,就是既遂。

本罪在主观方面现为方面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财物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所谓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是指行为人绑架被害人的目的在于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胁,迫使被害人的近亲属交给其财物,这里的财物包括货币、有价证券、金银财宝等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或财产性利益。

有些公民可能会因为想要勒索财物而实施绑架他人的行为,在实施此类行为之后,可能会因为意识到绑错了人而立即将被绑架者送回。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否绑错了人,也不管是否将被绑架者送回,都不会影响绑架罪的认定。

2、为什么不属于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罪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主要在于,绑架罪的构成不仅要求有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且要求有勒索财物或满足行为人不法要求的目的以及与此相应的勒财或提出不法要求的实行行为。非法拘禁罪仅要求行为人具有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目的。

敲诈勒索罪的对象人身上是自由的,行为人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对方基于恐惧心理而被迫交出财物,一般是行为人与被害人两个人,而绑架罪至少三个人参与其中,一个行为人,一个人质,一个第三人。

转载注明:网络知道法律频道泡芙法师

6. 张明楷100个刑法案例有错误吗

这个倒没有认真看过,我昨天朋友圈也转发了!只能说是主流观点,司法考试有帮助,要是实践中也不一定这样认定。

7. 刑法案例分析

当然构成犯罪!
而且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本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8. 您好,您可以举个例子吗说明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不是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吗

引一段清华张明楷教授教材中的例子吧(《刑法学》第四版,P133页):
......如,甲以杀人故意造成了乙的重伤,乙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丙违反交通规则将乙撞死。就甲的故意犯罪而言,表面上是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的问题,实际上是甲的案件不存在死亡结果。就丙的交通肇事案件而言,表面上是其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实际上是丙的案件存在乙的死亡结果。在此意义上说,因果关系的判断,实际上是对一个案件是否同时存在行为与结果的判断,因果关系本身就不是构成要件要素。而且,如果认为因果关系是构成要件要素,那么,对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就必然影响故意的成立,但.....实际上表现为对行为或者结果存在认识错误而影响故意的成立。

9. 能不能介绍一下刘凤科和柏浪涛两位老师

二:关于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
刘凤科的案例:甲发独药给乙,结果写错信息,发给了丙,将丙独死。
刘凤科观点:对象错误!
理由:发独药并非是实行行为,没有制造现实紧迫的危险,喝独药时才是,而喝独药时,甲一直认为杀人所指向的是乙,一个行为,一个结果(对丙故意杀人,对乙不构成犯罪,否则是主观归罪),故属于对象错误
柏浪涛的案例:甲发独药意图独死住A房间的张三,结果写错,发给了B房间的李四,并将其独死。
柏浪涛观点:打击错误!
理由:甲主观想要把药发到A房间去,结果疏忽大意写错,偏离到了B房间,故对B房间室李四的死亡持过失心理,而甲只对A房间室的张三存有创设危险的故意,但该危险没有实现,故属于打击错误。
个人倾向:支持刘凤科观点

热点内容
婚姻法哺乳期多久 发布:2025-01-18 18:31:50 浏览:787
合同法司从合同的效力 发布:2025-01-18 16:27:45 浏览:469
职业道德自查自纠 发布:2025-01-18 15:33:54 浏览:125
环境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8 15:32:32 浏览:642
法律概念上市公司 发布:2025-01-18 14:58:08 浏览:840
公司法律风险解决方案 发布:2025-01-18 14:45:04 浏览:605
两项新民法 发布:2025-01-18 13:43:27 浏览:491
民法115条 发布:2025-01-18 13:40:23 浏览:128
人民法院错案追究 发布:2025-01-18 13:21:33 浏览:81
治安处罚条例新 发布:2025-01-18 12:48:20 浏览: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