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点垛刑法

点垛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4-16 11:05:47

① 别人把我家的柴垛点着烧了邻居家的树谁负责人

别人点了你家柴垛,然后烧了邻家的树。
这个事情要有证据才行,你看能不能找到目击证人,或者有其他证据,自己看见他可以录下视频作为证据。如果是小孩子烧的可以追究监护人的责任。

② 两道刑法学案例分析

由于使用汽油与火灾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这是“意外”事故。
可能有人认为直接导致火灾的就是使用汽油,因此存在因果。但这是把事故性质表面化理解了。事实上只有在不当使用汽油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火灾的,因此使用汽油与事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从肇事人的年龄以及可能的社会阅历看,不懂得汽油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懂得汽油发生爆燃情况下的猛烈程度这也是在情理之中。
从带队老师角度看,也没有预想到肇事人寻找汽油引火的行为,因此也是“意外”。
抓住了以上各点,火灾的性质就可以确定为是一种意外事故,而不是过失或者故意。且由于损失程度未达到严重,因此校方、肇事者仅承担民事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肇事人不满法定年龄,就本案考察,不是决定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仅为参考依据。

金冬的行为存在故意杀人的嫌疑。不属于防卫过当,更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范围是侵害人在侵害的过程中,而防卫过当则是指防卫行为超过了必要的程度。在魏受伤失去侵害能力后,注意:魏某在王某刀砍其头部下也没有反抗,证明已经完全失去了继续实施侵害的能力。以此为界,可以认为金某的行为都是属于正当防卫,而王某在魏某放弃侵害蹲地后继续用刀砍,且在两个人对一个已经因伤停止侵害的人这种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采取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但可免予刑事追究。
注意:
这种情况下,金又让王某为他“找来”扎枪(存在着时间过程,意味着魏某持续放弃了侵害)。而致命的是这扎枪导致,可以确认是在魏某持续放弃反抗且失去侵害能力后发生的。那么已经完全没有必要“防卫”,哪里来的“防卫过当”?
鉴于金某与魏某之间的问题,不排除金某利用这次魏某对他的暴力侵害而故意杀人的嫌疑。

③ 古代诸灭九簇是什么意思

诛九族应来自於秦变法后的夷三族法 九族”也是指亲属。但“九族”所指,同样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古时称从本身下数第八世孙为仍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说的出现,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很大关系。封建社会实行残酷的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即“株连九族”。随着时代的变迁,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变化,其亲属之意已经淡出,变成了对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泛称。□ 诛九族 n 说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n 说法二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n 相关故事: 安徽凤阳朱元璋,以一孤苦无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儿,做过牧童、小和尚、行乞缘,最后投效郭子兴军,身经百战,历时十六载,终于驱逐元虏,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双亡,兄姊五人或死或离。人单丁薄,无奥无援,即位后却大大地发挥了「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的本能,总计生下二十六个儿子。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乃分封诸子,虽「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以资预防。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殁,享年七十一。由于太子早逝,遗诏传位于太孙允炆。 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亲之发配充军者高达千余人,时称「瓜蔓抄」是也。 中国古代「抄家」和「灭族」经常是伴随使用的,目的在斩草除根--完全除去复仇的实力和人脉。少康中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就是除之不尽的后果,吴子胥与吴伐楚是灭族不彻底的结果。因此,秦始皇开始有「族诛」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后代越来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连最广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

④ 西游记第五十二回,独角兕大王说“这番若拿住那贼,只把刮了点垛,方趁我心!”,刮了点垛什么意思

这是古代白话,现在仍然有些地方的方言这么说。逐字解释一下:

刮:应该读 guǎ,本义是宰杀动物的去毛、剥皮工序,用在人身上,表示一种极端的惩治手段,相当于“剐”。如:“把他给我刮了!”
垛:本指柴禾堆,点垛,即点燃柴禾堆。用于对人的惩罚,也是一种极端的手段。
刮了点垛:相当于,剥皮抽筋再烧掉。

⑤ 有人公然挑衅说要把我家的柴禾垛点着,算不算恐吓应该怎么办

公然挑衅说要把别人家的柴禾垛点着,属于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属于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恐吓,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在许多国家是一项刑事犯罪,无论有无向对方动粗,无论是否行使暴力行动,即使只是语言上威胁受害者(对方),有死亡威胁或伤害当事人或其家族、公司、财产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⑥ 古代的法官断案,判错了怎么办,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1.判罚不公,罪过与犯人相同

案子都是由人来办的,客观上很难保证一点不错,若有人徇私枉法,冤案就更不可避免。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意识到这一点,开始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

《尚书·周书·吕刑》中便提到了刑法审判的五大弊端:依仗官势、挟私报复、暗中做手脚(一说听信女人枕边风)、索受贿赂、谒请说情。若法官在这五方面有失检点,判罚不公,“其罪惟均”,其罪过与犯人相同。

如果非工作失误,采取虚构事实、增减案情的办法,将案子错判,有罪者判无罪,无罪者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即所谓“出入人罪”,惩罚更重,法官要遭“反坐”:判处和犯人相同的罪行,即误判犯人死刑的,出事法官也犯死罪,且“死罪不减”。

“反坐制度”继承了先秦判罚不公“其罪惟均”的刑法思想,此制度在汉代即施行,汉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零陵太守刘康,因为“坐杀无辜,下狱死。”

法官依法审案,“援法断罪”,否则问题也严重。据《商君书·赏刑》,先秦时如果法官不执行君主法令,将被判处死刑,而且父母、兄弟、老婆都跟着他倒霉。这一点进入封建时代后,有所减轻,但也要领“笞刑”,唐、宋及明、清法律中都规定,“违者笞三十”。

⑦ 别人故意把我家柴火垛点着咋追究

最多承担民事责任,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
2、因为构成放火罪,必须是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才能判刑。
3、你说的只是将对方的柴火垛烧了,没有危害公共安全,也没有造成什么人员等损失,所以,不构成犯罪,不会以放火罪起诉的。
4、《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5、《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热点内容
银行法务和法官选哪个 发布:2024-11-15 19:40:41 浏览:362
劳动法不定期劳务关系 发布:2024-11-15 19:39:25 浏览:819
道德与社会关系 发布:2024-11-15 19:15:26 浏览:101
合肥高新技术法院 发布:2024-11-15 19:10:25 浏览:542
滕州法律援助收费吗 发布:2024-11-15 18:25:41 浏览:893
检察院委托辩护人申请法律援助告知书 发布:2024-11-15 18:17:22 浏览:997
安徽城市市容管理条例 发布:2024-11-15 18:09:31 浏览:311
山东司法大学 发布:2024-11-15 18:09:30 浏览:754
行政法范畴论文题目 发布:2024-11-15 17:49:43 浏览:676
学习经济法的收获体会 发布:2024-11-15 17:14:28 浏览: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