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和刑法
『壹』 古代史,简述西周的礼治和刑罚。
1.周王朝的统治机构
(1)余一人周王;(2)三公、师保、太宰;(3)卿士、司徒、司马、司寇、司空
西周国王自称天的儿子,带有王权神授的庄严性质。自称“余一人”,是奴隶主阶级的总代表。周天子之下,最有权力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为“三公”。他们的职责是总管百官,协助天子治理天下。三公之下,有三事大夫,五官和六卿。
地方机构上,实行分封诸侯制。各诸侯国内的官吏设置与周王中央政权基本相同。爵位有公、侯、伯、子、男等称号。宗教职能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在西周已不见有大丞掌管政权之事。祭祀、占卜等归掌礼机构管理。
2.军队、刑罚和礼乐
为了防范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和镇压人民的反抗,王室注重军队的建置。宗周镐京有六师,称“西六师”,成周洛邑有成周八师。《周礼》载每师2,500人,14师35,000人。西周后期,每军12,500人,14军175,000人。诸侯国军队听调遣。
3.对诸侯控制的加强
“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并注意礼乐、刑罚并行的双轨制。所谓“礼”,据说周公所制,广义而言,是西周各种制度的总称,狭义即指祭祀、朝聘、打仗、婚丧嫁聚的礼节形式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道德规范。所谓乐,是指配合礼仪活动所制定的乐章和舞蹈。因此,礼乐制度主要是为了调整统治阶级的关系,使之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贰』 明朝的礼法制度
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而汉人历来重视礼制的传统。到了明朝时候,国家也加强了对礼制的普及,想通过礼制自上而下的规范各个阶级人民的行为,以达到统治目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征集了一大批儒家学者,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著成《大明集礼》五十卷,“其礼准五礼而益以冠服,车辂、仪仗、卤簿、字学、音乐、凡升降仪节、制度名数,纤悉毕具”。
朱元璋
明朝又陆续修成《孝慈录》《洪武礼制》《礼仪定式》《诸司职掌》《大礼要义》《皇朝礼制》《大明礼制》《洪武礼法》《礼制集要》《礼制节文》《太常集礼》《礼书》等书,修订包括言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在内的各种礼制。
礼刑结合是明代刑法的一个主要特点。洪武三十年,明太祖朱元璋颁行大明律、诰,甚至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大诰》的风潮。《大诰》,是朱元璋采集10000多个罪犯的案例,将其犯罪过程、处罚方式汇编成册,让人广泛学习。这些案件大多属于大案、要案,除了这些案例之外,朱元璋还在其中夹杂了大量的说教。
『叁』 如何理解礼不上庶人,刑不上大夫
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义’实际上是人的内心标准,而‘刑’(法律)只是人心外的标准。人的内心标准与心外之标准是‘君子与小人’的距离。
我们明确了‘义’与‘刑’概念,再看“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所说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居于高位者的行为违背了义的原则’,国家居然还生存是侥幸。也就是说衡量‘ 居高位的君子’的行为标准是义,不能再是刑法!如果需要用法律来衡量他们的行为时,人品那就太低档了已属人渣,‘大夫必用有德’这是中国文化概念中的公平和正义!是义字的正解,中国古人处事是以义为标准的。
《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唐初孔颖达疏:“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贤也。”
因此,我们从《礼记》中读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不是说大夫不受刑法约束呢?我们从历史上看就会明白大夫违法同样要受刑法制裁。最好记的大概是大禹的父亲鲧了,他因只治水不利,被舜帝所杀。而大禹因其治水之功,更重要的是大禹之德,舜帝禅让天下给他。 中国文化中认为‘君应知贤’、“大夫必用有德”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不可‘逆设其刑’。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
『肆』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你理解对了吗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意思为:刑法不加重于大夫,礼制不减轻于庶人。实际上,大夫是懂得刑法的,而庶人不一定懂得礼制。所以,这一句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不因不懂得礼制而减轻罪责。”对刑法和礼制知道与否,并不能影响罪刑的轻重,不因此而增一分或减一分。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正确的解释应为:大夫不因懂得刑法而加重罪责,庶人因忙于生计和没有条件置办行礼用的祭品,故而对庶人不作某些礼的要求。
其实这句话是古代礼乐制度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原则,是勉励人们遵守礼乐制度的。
『伍』 中国古代五大礼制
中国古代五种礼制
在《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以五种礼节来防止天下老百姓做坏事并教育他们理解、遵守这些礼制。”这五种礼制便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的合称。
1.吉礼:是祭祀鬼神的礼仪。古代认为祭祀是“国之大事”,故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对象有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方百物等。
2.凶礼:不单用于丧葬,也包括对天灾人祸(如饥馑、水旱、战败、寇乱等)的哀悼,有丧、荒、吊、祫(为清灾除病而祭祀)、恤等五种仪式。
3.军礼:用于田猎和军事,有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等礼,包括军制、赋税、劳役、封疆、经界等仪制。后多指军中的礼节。
4.宾礼: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之间所用的礼节,共有朝、宗、觐、遇、会、同、问、视等八种。
5.嘉礼:指宴会和庆贺之礼节,内容比较复杂,有饮食、婚冠、宾射、飨燕、脤膰(shènfán,古代王侯祭社稷和宗庙所用的肉)、贺庆等六种。
『陆』 论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一、礼刑关系的历史演变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上礼刑关系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了四个大的历史时期。一是奴隶制时期的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这是礼刑并存的相辅相成时期;二是春秋后期到战国、秦朝,这是礼刑相互排斥对立时期;三是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刑律礼制化和礼制刑律化的互动时期;四是隋唐以后至明清,这是德主刑辅、礼刑高度结合的时期。(一)礼刑并存时期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作为宗教仪式的礼仪逐步发展为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性行为准则。传统礼制是在中国奴隶制时代的宗法家族国家形态中形成的调整宗法家族血缘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孔子曾经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2]但是,由于史料缺乏,夏礼、殷礼在孔子时代已经难以知晓。礼制的系统化、规范化始于西周的周公制礼。周公制礼使传统礼制达到成熟化和完备化的地步。西周春秋时代,礼制作为国家制定的调整社会政治关系和宗法家族血缘关系的行为规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礼制的本质是体现和保障宗法等级社会中形成的尊卑贵贱等级秩序。中国奴隶制社会是一种家与国相通、政权与族权合一、宗支与国法相结合的家族国家形态。在周朝,周姓大家族控制着国家政权,然后按照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层层分封,建立诸侯国家和卿大夫的领地。层层分封的过程是政权、土地、民众等等逐级分割的过程,也是等级制度逐级形成的过程。周天子既是国家政权的国君,也是周姓宗大家长。诸侯国家和卿大夫既是本行政区域的最高政治统治者,也是宗族大家长。这种家族国家形所要求的等级秩序集中体现在礼制所强调的“亲亲”与“尊尊”的等级秩序中。“亲亲”与“尊尊”既表明法血缘的亲疏远近关系,也表明了君臣上下、长幼有差的尊卑关系。《礼记》说:“礼者,所以定亲疏,决疑,制同异,明是非也。”[2](1231)荀子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贵贱皆有称者也。”[3]因此,礼的本质就是按照身份等级关系,确定不同等级的人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为整个社会成员规定套差别性的行为规范体系。2.西周春秋时代的传统礼制是国家法律的重要表现形式。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且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周公制礼表明,礼制已经从社会习惯上升为国家意志,是经过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制定并颁布实行的。周公制礼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行为规范,从而使礼制具有了国家法律的明确性和规范性。西周春秋时代的统治者将礼制视为统治国家的主要工具,因此,必然赋予礼制以国家强制力,即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礼的实施。《礼记·礼运》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2](1414)既然礼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4]的重要工具,那么,违背了礼是要受到国家强制力处罚的。但是,从立法上看,在西周春秋时代,礼与刑尚未实现一体化,两者属于不同的法律表现形式。就礼与刑的作用而言,礼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刑则是保障礼制实施的强制性的制裁措施。3.礼制的适用对象主要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奴隶主贵族。在西周春秋时代,礼与刑作为两种法律的表现形式,在适用对象上还是大致有所区别的。《礼记·曲礼上》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1249)荀子也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3](121)礼是建立在宗法等级秩序下的社会规范。在西周和春秋时代,只有士以上的贵族才能立庙祭祀祖先,才有宗法。因此,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礼制,也主要适用于士以上的贵族阶级。庶人和奴隶无宗法可言,也就不能享受礼制所规定的各项权利。这也表明礼制实际上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关系的特权法。4.礼制的作用方式主要依靠德治教化。在宗法等级制度下,礼制一方面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但是,另一方面也主要依靠德治教化的作用保证其实施。通过礼制的教化作用,防患于未然,将危害统治阶级社会秩序的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这是礼制不同于刑法的重要特点。中国古代狭义的法律起源于刑。《左传·鲁昭公六年》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4](1275)西周时代除了《九刑》外,周穆王时代又制定过《吕刑》。夏、商周时代的刑主要是指刑罚,是以残害罪犯的身体和生命为主要内容的肉刑和生命刑。虽然在夏、商、周时代,奴隶主贵族违背了礼制,也要受到刑罚制裁,但是奴隶制时代的刑罚主要是用来镇压庶人和奴隶的工具。在春秋后期成文法公布之前,刑虽然已经成文化,①但是仍然秘存之于官府,仍然处于秘密法状态。[4](634)(二)礼刑相互排斥对立时期在夏、商、周时代,礼与刑作为两种主要法律表现形式,虽然礼刑泾渭分明,但受到统治者的并重。这种局面在春秋后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礼崩乐坏”和成文法(刑)的公布,并由此导致了战国和秦朝礼刑分离、相互排斥的时代潮流。到了春秋时代,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礼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整个春秋时代,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就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局面的逐步形成。随着“礼崩乐坏”局面的形成,传统的礼刑并存关系由和谐并存向着激烈对立发展。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现在立法层面上,以“刑”为核心内容的成文法不断公布,逐步成为规范社会生活的主要法律规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礼制却遭到严重破坏,逐步退出法律规范领域,演变为民间伦理规范。公元前536年,子产在郑国铸《刑书》就引起了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礼刑关系的激烈争论。当时代表传统礼制的贵族叔向坚决反对公布成文刑法。叔向在郑国铸《刑书》之后,给子产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矣。……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以成之,弗可为矣。……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4](1274-1276)同样,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也遭到了孔子的激烈反对。但是,成文法的强化趋势却没有因为遭到礼制维护者的反对而停止。相反,到了战国以后,随着《法经》、《秦律》等刑律的颁布,从立法层面上,礼制终于让位于刑,成为主导性的法律规范。
『柒』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怎样理解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思是礼仪不能用于平民百姓,刑罚不能上加于官僚贵族。
此句反映封建社会“礼”、“刑”等上层建筑的阶级性,它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镇压人民群众的工具, 自然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政权也就不会有生命力。
庶人:指平民百姓。大夫:官名,夏、商、周时,在卿以下,士以上,又分为上、中、下3等。
【出处】春秋时期《礼记》曲礼。
(7)礼制和刑法扩展阅读:
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特权阶级给自己开绿灯,而是古代礼乐制度一种比较人性化的表现。
“礼不下庶人”不是说对老百姓可以无礼,而是在礼仪要求方面对普通老百姓可以放宽松,不必太计较。古代贵族教育要求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
其中的“礼”又包括: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每一项礼仪制度都有复杂的程序。如果要求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老百姓学会并遵守这些繁文缛节,那就就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因此统治阶层对老百姓的要求就是“礼不下庶人”,只要不犯事,履行对国家的兵役、纳税等任务就行。至于平日里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之类的事情,那就全靠社会公德约束,真要这么干了也没人跟你计较。
『捌』 中国古代礼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急求,感谢大神!!!
五礼分述如下:
①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祭祀是国之大事,所以列为五礼之首。祭祀的对象可以是上帝祖先,也可以是日月星辰、山川林泽、风雨雷电、神鬼怪魔等等。 ②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对饥馑、战乱等天灾人祸的哀吊。
③军礼,指战事和与战事有关的活动,如校阅、田猎、出师、献捷、献俘、筑城等需要大量人力的活动。
④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
⑤嘉礼,内容较为复杂,婚礼、冠礼、飨宴、立储、庆贺、交游等都在此列。 早期的礼与法律、官制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许多政治、法律方面的规定都见于礼的内容。到了秦、汉以后,官制、法律等与礼的界限才逐渐分明起来,而礼就专指“仪式”了,与现代的观念趋于一致。
在阶级社会中,礼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礼规定了社会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区分,规定了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如《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庶人贫苦,整日从事农业劳动,不能依照当时的礼制举行或参加各种典礼,所以礼制的内容就不能把他们包括在内。大夫是统治者,是贵族,如果有罪,有特殊的规定对待,刑法就不能把他们包括在内。所以,古代的礼是公开的不平等的。
礼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即礼是维护当时社会等级和统治阶级利益的有力工具。《礼记·坊记》:“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不过百乘。”分封的诸侯国不可以有超过千乘的军力,城墙不可以有超过高一丈、长三百丈的规模,卿大夫之家不可以有超过百乘的财力。类似这样的许多规定,就是维护君主利益的等级堤防。
在《礼记·礼运篇》中,记载了孔子论礼的话:
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
1/5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通
效)于
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
国家可得而正之也。
只有遵循礼才能治理天下,这便体现了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