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驷马刑法

驷马刑法

发布时间: 2022-04-20 05:45:05

❶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一字开头的成语

一望无际、一望无垠、一心一意、一帆风顺、一举成名、一诺千金、一目十行、一本万利、一厢情愿、一马当先、一板一眼、一个鼻孔出气、一臂之力、一表人才、一览无余、一不做,二不休、一唱一和、一成不变、一尘不染、一毛不拔、一鸣惊人、一波三折、一目了然、一手遮天、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刀两断、
一本正经
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一笔不苟
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一笔勾断
同“一笔勾”
一笔勾消
亦作“一笔勾销”。全部取消之意
一笔勾销
见“一笔勾消”
一笔抹摋
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杀
见“一笔抹煞”
一笔抹煞
一笔全部抹掉。常喻轻率地全部否定
一碧万顷
形容青绿无际
一臂之力
指给予帮助的力量。常与“助”连用,表示从旁帮忙
一鞭先著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一表非凡
见“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一表人才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
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
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一表堂堂
形容仪表堂皇
一秉大公
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虔诚
谓诚心诚意
一秉至公
见“一秉大公”
一病不起
谓卧病后日见沉重,终至死亡。不起,用作死的婉辞
一波三折
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一波万波
见“一波纟毚动万波随”
一不扭众
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一步登天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人突得高位
一步一鬼
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本谓鬼很多,后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趋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草一木
《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差半错
变故,差错
一差二错
指意外的变化或差错
一差二误
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一差二悮
同“一差二误”
一差两讹
同“一差二错”
一长半短
见“一长二短”
一长二短
①指意外的变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一长一短
形容琐谈不休
一场春梦
本喻世事无常,转眼成空。后亦喻幻想破灭
一倡百和
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极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一倡三叹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一倡一和
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唱百和
见“一倡百和”
一唱三叹
见“一倡三叹”
一唱一和
见“一倡一和”
一朝千里
犹一日千里
一朝一夕
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时间短促
一朝之忿
一时激发的愤恨
一朝之患
突然发生的祸患
一彻万融
犹言一通百通
一尘不到
形容清净纯洁
一尘不染
①佛教谓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修道者达到真性清净不被六尘所染污为“一尘不染”。后多用以形容清净廉洁,品格高尚。②指非常清洁
一尘不缁
犹一尘不染
一成不变
《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成不易
同“一成不变”
一成一旅
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筹莫展
《宋史·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后以“一筹莫展”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触即发
①本指箭在弦上,张弓待发。比喻事态发展已极紧张,一经触动即可爆发。②泛指极易发生
一触即溃
一经接触就溃败。形容很容易被打垮
一串骊珠
形容歌声圆润,唱时如一串明珠
一床两好
犹言一对璧人,谓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槌定音
见“一锤定音”
一锤定音
本指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后借喻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
一辞同轨
犹众口一词
一蹴而成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得
见“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后以“一蹴而就”谓迈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就能完成
一蹴可几
同“一蹴而就”。几,近,及
一寸赤心
同“一寸丹心”
一寸丹心
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光阴一寸金
俗谚。意谓时间非常可贵,必须珍惜
一搭两用
一物二用
一搭一档
谓互相配合,彼此协作。有时含贬意
一代风流
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箪一瓢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原为孔子赞美颜回安贫乐道之语。后用以比喻生活清苦
一旦一夕
同“一朝一夕”
一刀两段
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
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得之功
一点微小的成绩
一得之见
一点见解。常用作谦辞
一得之愚
对自己意见的谦词。犹言一点肤浅的见解。语出《晏子春秋·杂下十八》
一德一心
大家一条心
一点半点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一点灵犀
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一点一滴
形容微少零星
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一跌不振
同“一蹶不振”
一丁不识
一字不识
一定不移
见“一定不易”
一定不易
《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一定之规
①一定的规律或规则。②喻已经打定的主意
一而光
见“一扫而空”
一发千钧
语本《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县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谓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极其危险
一帆风顺
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帆顺风
同“一帆风顺”
一反常态
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饭千金
汉韩信少贫,在淮阴城钓鱼,有漂母见其饥,饭之。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称受恩重报为“一饭千金”
一饭之德
喻微小的恩德
一飞冲天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一吠百声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佛出世
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夫当关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夫之勇
犹言匹夫之勇
一夫之用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傅众咻
谓一人施教,众人喧扰。比喻事不专一,绝无效果。语本《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一概而论
亦作“一�而论”。指对问题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同样看待。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一高二低
①高低强弱或胜负输赢。②谓意外的变故
一个半个
谓为数甚少
一根一板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代作战击鼓进军,擂第一通鼓时士气最盛。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一谷不登
见“一谷不升”
一谷不升
指歉收
一顾倾城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遂以“一顾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一官半职
泛指普通的官职
一轨同风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一国三公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一寒如此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魏使须贾於秦,范雎闻之,为微行,敝衣闲步之邸,见须贾……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用以表示贫困潦倒至极
一毫不差
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
一毫不苟
犹一丝不苟
一毫不染
犹一尘不染
一毫千里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豪(毫)氂,缪以千里’。”《大戴礼记·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卢辩注:“据《易说》言也。”谓差错虽微,造成的危害甚大
一呵而就
一口气完成
一狠二狠
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一哄而起
一下子就跟着行动起来。多含贬义
一哄而散
亦作“一閧而散”。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
一哄而上
同“一哄而起”
一閧而散
见“一哄而散”
一呼百诺
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众多
一呼百应
一声呼唤,人皆响应。形容接应的人很多
一呼再喏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一狐之掖
见“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
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贵的皮毛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一花独放
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画开天
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乾卦三之第一画,乾为天,故谓“一画开天”
一褱而论
见“一概而论”
一还一报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一簧两舌
喻诳言乱语。簧,乐器的发声薄片
一挥而成
同“一挥而就”
一挥而就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荐举不捷》:“扞王璘呴复为鸟散馀花落诗二十首,援毫而就。时忽风雨暴至,数幅为回飚所卷,泥滓沾渍,不胜舒卷。璘曰:‘勿取,但将纸来!’复纵笔一挥,斯须复十馀篇矣。”后因以“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一挥九制
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一麾出守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麾有挥斥、排挤意,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麾亦有旌麾意,故后多以“一麾出守”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常指昼夜循环
一饥两饱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一技之长
指有某种专长或技能
一家眷属
本指一家人,后以喻同一格局
一家老小
谓全家人
一家无二
谓一家之人没有两样
一家一火
谓所有家当什物
一家一计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财产。亦引申为一家人
一家之辞
同“一家之言”
一家之学
自成一家的学派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一家的学说或论著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
一见了然
犹一目了然
一见倾心
一见面就产生倾慕的情感
一见如故
见“一见如旧”
一见如旧
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见锺情
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剑之任
①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②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一箭上垛
①犹言一箭中的。比喻事情一办即成。②喻一见中意
一箭双雕
见“一箭双雕”
一箭双雕
一箭射中两雕。雕,亦作“雕”,一种性凶猛的大鸟。《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又《新唐书·高骈传》:“事朱叔明为司马,有二雕并飞,骈曰:‘我且贵,当中之。’一发贯二雕焉。”后因以“一箭双雕”形容射艺高明,亦用以比喻一举两得
一箭之地
谓距离不远
一浆十饼
比喻小恩小惠。浆、饼皆微物,故有此语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一阶半级
指低微的官职
一阶半职
同“一阶半级”
一接如旧
犹言一见如故
一介不苟
见“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
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介之才
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
微小的善行
一介之士
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举成名
原指士子一旦科举及第就天下闻名,后亦泛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一举两得
做一件事能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语本《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一举两全
谓一举措而能顾全两面
一举千里
一飞就是千里。喻前程远大
一举三反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一举万里
见“一举千里”
一举一动
指每一个举动
一决雌雄
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一蹶不兴
见“一蹶不振”
一蹶不振
比喻一经挫折,就不能再行振作
一刻千金
短暂的时间价值千金。比喻时间极其宝贵
一空依傍
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一孔之见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口同声
犹一口同音
一口同音
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一声
犹口口声声
一匡九合
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夔一契
夔契都是舜时贤臣,后因以“一夔一契”喻良辅
一馈十起
《淮南子·氾论训》:“当此之时,扞禹呴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意谓一饭之顷亦多次起立。后因以“一馈十起”形容事务繁劳
一壸千金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一来二去
指经过一段时间逐渐产生某种情况
一览无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一揽包收
谓总揽一切
一劳久逸
见“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
亦作“一劳久逸”。谓劳苦一次,可望永安。语本汉扬雄《谏勿许单于朝疏》:“以为不壹劳者不久佚,不蹔费者不永宁,是以忍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喙……而不悔也。”
一了百当
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了百了
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於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喻,意谓略有相似之处。后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一鳞半爪
见“一鳞一爪”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
一鳞片爪
见“一鳞一爪”
一鳞一爪
谓龙在云中,时露一鳞一爪,难于见其全貌。清王士禛主张作诗贵含蓄,忌浅露,以此为喻。赵执信驳其说,曰:“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见赵所著《谈龙录》。后用以喻事物的零星片段
一龙一蛇
喻时隐时显,变化莫测
一龙一猪
喻二人相去悬殊
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一路风清
形容安定升平的景象
一路福星
宋鲜于侁为京东转运使,比行,司马光谓人曰:“福星往矣。”见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元佑更化》、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引《四友斋丛说》均作“一路福星”。福星,即岁星,旧时术士谓岁星照临能降福于民。宋代行政大区称路,后以路为道路之“路”,以“一路福星”为祝人旅途平安之语
一路货色
犹言一路货
一路平安
指旅途顺利。亦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一路神只
谓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一路顺风
谓诸事顺利。原指帆船的航行,今常用作对出门人的祝颂语,犹言一路平安
一乱涂地
形容乱到不可收拾
一落千丈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一马当先
策马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领先,带头
一马平川
可以纵马疾驰的平原。亦泛称广阔的平地
一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一脉同气
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脉相承
见“一脉相传”
一脉相传
谓一个血统或派系世代相续流传下来。常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行为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脉相通
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一脉香烟
谓延续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须常上香祭扫,故云
一毛不拔
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门同气
谓同门兄弟
一门心思
一心一意
一梦华胥
《列子·黄帝》:“扞黄帝呴昼寝而梦,游於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一面如旧
同“一见如故”
一面之词
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
一面之辞
见“一面之词”
一面之交
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
一面之款
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识
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一面之雅
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缘
见过一面的缘分
一民同俗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有惊人的表现
一瞑不视
①闭眼不能再看,指死亡。语出《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鲍彪注:“瞑,不视也,谓死。”②形容不怕牺牲。③人为的闭眼不看。指逃避现实
一命归西
见“一命归阴”
一命归阴
指死亡
一命鸣呼
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一命之荣
谓受任一官的荣耀
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
一木难支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
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十行
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语本《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五行
犹一目十行
一目之士
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男半女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一年半载
约计时间之词。多则一年,少则半年
一年一度
谓每年一次
一念之差
一个念头的差错
一念之误
见“一念之差”
一牛吼地
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
见“一牛吼地”
一诺千金
形容说话极有信用。语本《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诺无辞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一拍即合
原指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够互相吻合
一盘散沙
形容力量分散,不能团结一致
一喷一醒
①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王伯大音释引樊汝霖云:“鸡用水喷,神气始醒。”后宋儒常以此语比喻慎独戒惧功夫。②喻推动督促
一片冰心
谓心地纯洁,性情淡泊
一片宫商
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用作乐声的代称
一片散沙
见“一盘散沙”
一偏之见
偏于一面的见解
一偏之论
偏于一面的议论
一贫如洗
穷得一无所有。形容贫困之极
一嚬一笑
谓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嚬,皱眉
一颦一笑
见“一嚬一笑”
一品白衫
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谓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著白衫
一曝十寒
见“一暴十寒”
一栖两雄
比喻两雄对峙,势不并存
一齐众楚
一傅众咻
一气呵成
①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②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
一气浑成
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一谦四益
《易·谦》:“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后以“一谦四益”谓谦虚能使人得到很多益处。
一钱不名
谓身无分文。常以形容囊橐一空或甚为贫穷
一钱不值
谓毫无价值。值,本作“直”。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
一钱如命
形容极端吝啬
一乾二净
①犹言罄尽。形容一点不剩。②形容整洁干净
一窍不通
《吕氏春秋·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於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后以“一窍不通”喻一点也不懂
一切万物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一切众生
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一琴一鹤
宋赵抃任成都转运使,到官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见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宋史》抃本传。后来称人为官清廉,常用此语。按:宋赵善璙《自警篇·嗜好》称抃赴官携一龟一鹤,朱长文《琴史》卷五及叶梦得《石林诗话》则以琴鹤龟三事并言
一清二白
①谓非常清白。②见“一清二楚”
一清二楚
非常清楚
一清如水
①喻廉洁。②喻空荡荡无人
一穷二白
形容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❷ 问:《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 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 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 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汉书·公孙弘卜式�宽传》对于武帝 和宣帝朝涌现的各类人材作了概述,其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在《汉书》中有 一席之地,分别为他们立传。通过叙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 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 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此时涌现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 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 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 之士和经师儒生。和秦汉之际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律经术文学之士的 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他们有的起于刍牧, 有的擢于奴仆,但通过贤良文学对策等途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其中有许多轶 闻逸事。公孙弘年六十余才以贤良征为博士,奉命出使匈奴,因奏事不合天子之 意,不得不移书言病,免职归乡。后再次征选贤良文学,菑川国又推荐他应召。 鉴于以往的教训,公孙弘根本没有信心,百般推托。出人意外的是,对策之后公 孙弘名列榜首,“召入见,容貌甚丽,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汉书·公 孙弘传》)后来又屡屡升迁,数年后便拜相封侯。公孙弘后期的人生奇迹,和他 先前的仕途受挫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比非常鲜明。朱买臣拜会稽太守一事也富有 情趣: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 其印绶,步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 邸与共食。食且饱,少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 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 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坐中惊骇,白守丞, 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汉书·朱买臣传》)

朱买臣是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在免官之后曾到会稽驻京机构所在地寄 住,穷愁潦倒,来京办事的会稽老乡也看不起他。朱买臣拜为会稽太守之后,他 隐瞒真相,故作矜持,而会稽同乡则前踞后恭,丑态百出,演出了一场滑稽剧。 《汉书》展示了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生动地再现了西汉盛世各类士人宦 海浮沉的情境,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构成一幅幅维妙维肖的画面。

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 述家庭的兴衰史。在汉初的功臣传记中,只有《绛侯周勃世家》写了周勃、周亚 夫父子的事迹,其他人的传记基本是止于其身。西汉盛世培育了一大批官僚世家, 他们不是一代为官,而是几代人相承,常盛不衰。《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 家族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传》、《张汤传》、《杜周传》、《韦贤传》、《 萧望之传》、《冯奉世传》、《翟方进传》等,传主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记 叙几代人的事迹。通过描述这些家族的兴衰史,对西汉社会的变迁作了多方面的 展示。《史记》对酷吏的揭露极为深刻,张汤、杜周是酷吏的典型代表,在他们 身上充分体现了西汉社会刑法的严酷,吏士的残暴。班固也批判酷吏,《汉书》 亦设《酷吏列传》。可是,《汉书》的《张汤传》、《杜周传》在揭露张汤、杜 周文法刻深,寡恩少义的同时,对他们的子孙张贺、张安世、张延寿、张千秋, 杜延年、杜缓、杜钦等人的美德懿行多有称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 张汤、杜周这两位酷吏的反感,使他们的形象更接近于生活实际。

《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悲剧人 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却和 《史记》的许多名篇一样,写得酣畅淋漓,悲剧气氛很重。李陵是位悲剧人物, 传记有条不紊地叙述了外界条件的不利把他一步步推向绝境的过程:先是路博德 拒绝派兵接应陷入重围的李陵孤军,使李陵兵败,不得已投降;接着西汉朝廷轻 信传言,误认为李陵训练匈奴兵以拒汉军,一气之下将李陵的家口全部处死,从 而使李陵断绝了返汉的念头。班固对李陵饱含同情,不吝笔墨详写李陵孤军深入、 浴血奋战的场面,并对李陵悲剧结局的客观条件,同时又深入地刻画出这位悲剧 人物的矛盾心理和行动上的摇摆犹豫。兵败被困时,他先是决心以死报国,口称: “兵败,死矣。”“吾不死,非壮士也。”可是,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他却 投降了匈奴。他在匈奴地域会见汉朝使者时有心归汉,却又害怕再遭困辱,下不 了决心。他受匈奴单于的指派去劝降苏武,遭到苏武拒绝后又自责自省,认为自 己罪孽深重。他先后两次为苏武置酒,一次是劝降,一次是饯行,李陵或是“泣 下沾礻今”、或是“泣下数行”,每次都悲痛欲绝。李陵有着太多的恩怨和遗憾, 他的悲剧结局既是客观形势所迫,又是性格因素所造成。苏武的形象近乎完美无 缺,然而,他却要遭受种种苦难和折磨,是另一种类型的悲剧人物。和李陵相比, 苏武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几次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都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他不肯屈节辱命,引佩刀自决;他怒视义律的剑锋,面不改色;他能忍受寒冷和 饥饿的严峻考验,“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对西汉朝廷只有 感恩之心,没有相怨之意。李陵告诉苏武,他的两个弟弟苏嘉、苏贤因侍奉天子 有失而相继自杀,苏武妻改嫁、儿女生死不明。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后,苏武回 答说:“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 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 父死,亡所恨。”苏武的这番话表明他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恪守,但从中也折射出 他在家破人亡之际所保持的平静心态。班固正是通过多方面描写苏武在艰难困苦 绝境中所表现出的镇定自持,塑造出一个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

和《史记》疏荡往复的笔法不同,《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首先,《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 握得非常准确。霍光和金日磾是西汉中期的两位重臣,他们对西汉王朝的稳定和 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以精细的笔法刻画出二人的 庄重谨慎。“光为人沈静详审,……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 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连脚步的尺寸都掌握得很准确,霍光为人处 事的小心谨慎由此可见一斑。班固对于金日磾亦有类似叙述:“日磾自在左右, 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纳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 上尤奇异之。”通过目不忤数十年,不敢近所赐宫女,不肯送女进宫三件事情, 把金日磾的笃慎表现得很充分。霍光、金日磾都以谨慎著称,然而,两人的谨慎 程度又存在差异。霍光的谨慎止于自身而已,对于其家属则缺少必要的约束。金 日磾则不同,他不但自己尽量杜绝细小的过失,而且对于后代严格管教,把任何 可能引起麻烦的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书中有如下记载:

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 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磾:“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 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磾长子也。 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汉武帝视金日磾之子如己子,然而,金日磾并不因为弄儿受到天子的宠爱而 入任自流,相反,倒是管教得更加严厉,甚至不惜把和宫女相戏的亲生骨肉杀死, 以绝后患。霍光死后才三年,霍氏便遭灭族之罪。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 作为俘虏留在汉地,最终成为股肱之臣。其子孙历经武、宣盛世,一直到哀、平 之际,七世为内侍,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对于霍、金两个家庭的不同结局,班固 运用精细的笔法准确地揭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当然,霍氏的覆亡也是强臣震主 所致,对此,书中另有明确的交待。

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 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如,西汉旧 例通常是以列侯为相,先封侯,后拜相。公孙弘却属例外,他是无爵位而拜相, 于是,武帝封他为平津侯。《汉书·公孙弘传》在叙述此事后写道:“其后以为 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这是明确告诉人们,先拜相后封侯的做法是从公 孙弘开始的,在此以前绝无仅有。类似的提示语在《汉书》中还有多处,显得非 常醒目。它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

再次,《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 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汉书》和《史记》一样,也写了许多人物的轶闻 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琐事。对于这类事情,司马迁或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或 者穿插在中间,也有的放在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汉书》则不同,凡属传闻 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于定国曾任丞相,封西平侯, 其子于永官至御史大夫。《汉书·于定国传》的末尾是这样一段文字:

始,定国父于公,其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于公谓曰:“少高大闾门,令 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至定国为丞相, 永为御史大夫,封侯传世云。

于定国传记的前面有关于其父治狱的记载,上面所引文字完全可以放在于公 治狱一段中,但班固却偏偏置于篇末,显然是精心安排,有意为之。这种篇末讲 述传主早年生活故事的写法在《汉书》其他传记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与其说是追 述往事,不如说是为所写的人物作一生的总结。这种追叙、补叙的手法,使作品 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加了波澜起伏。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 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❸ 截去四肢的刑法叫什么

肢解 该刑意味着干脆地剁下四肢。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施刑者认为“干脆”太便宜犯人,于是,有了许多种花样 波斯人别出心裁的做法是先从手指下刀,然后切脚趾,再砍手、臂、踝、腿、耳朵、鼻子…… 中国人的玩法是截去四肢后用金创药止血,用布包住伤口、再塞入一只大瓮中,置放在厕所里,犯人要痛苦很久才会死去。到了汉以后,凌迟刑代替了肢解刑,也许在行刑者看来,凌迟刑更痛苦也更精妙……

❹ 求古文翻译 在线等

郦生食其者,①陈留高阳人也。②好读书,家贫落魄,③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④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注①正义历异几三音也。
注②集解徐广曰:“今在圉县。”索隐案:高阳属陈留圉县。高阳,乡名也,故耆旧传云“食其,高阳乡人”。正义陈留风俗传云“高阳在雍兵西南”。括地志云“圉城在汴州雍丘县西南。食其墓在雍丘西南二十八里”。盖谓此也。
注③集解应劭曰:“落魄,志行衰恶之貌也。”晋灼曰:“落薄,落托,义同也。”索隐案:郑氏云“魄音薄”。应劭云“志行衰恶之貌也”。
注④正义监音甲衫反。战国策云齐宣谓颜斶曰:“夫监门闾里,士之贱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①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②好苛礼③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④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⑤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⑥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注①正义徇,略也。
注②集解应劭曰:“握齱,急促之貌。”索隐应劭曰齱音若“促”。邹氏音□角反。韦昭云“握齱,小节也”。
注③索隐案:苛亦作“荷”。贾逵云“苛,烦也”。小颜云“苛,细也”。
注④集解服虔曰:“食其里中子适作沛公骑士。”索隐适食其里中子。适音释。
服虔、苏林皆云沛公骑士适是食其里中人也。案:言适近作骑士。
注⑤索隐案:先谓先容,言无人为我作绍介也。正义为,于伪反。
注⑥索隐上所由反。下乃吊反,亦如字。溲□溺也。
沛公至高阳传舍,①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黙使两女子洗足,②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③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觽,⑤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嚰,四通五达之郊也,⑥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⑦请得使之,令下足下。⑧□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注①集解徐广曰:“二世三年二月。”
注②索隐案:乐产云“边黙曰倨。”
注③索隐案:竖者,僮仆之称。沛公轻之,以比奴竖,故曰“竖儒”也。
注④正义摄犹言敛着也。
注⑤集解一作“乌合”,一作“瓦合”。
注⑥集解如淳曰:“四面中央,凡五达也。”瓒曰:“四通五达,言无险阻也。”
注⑦正义言食其与陈留县令相善也。
注⑧正义令力征反。下谓降之也。
郦生言其弟郦商,使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郦生常为说客,驰使诸侯。
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保巩、洛。楚人闻淮阴侯破赵,彭越数反梁地,①则分兵救之。淮阴方东击齐,汉王数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拒楚。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②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磤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磤引而东,令适卒③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方今楚易取而汉反郄,自夺其便,④臣窃以为过矣。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⑤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⑥塞成皋之险,⑦杜大行之道,⑧距蜚狐之口,⑨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闲将二十万之觽,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

注①索隐数音朔。
注②索隐王者以人为天。案:此语出管子。
注③索隐上音直革反。案:通俗文云“罚罪云鼟”,□所谓鼟戍。又音陟革反。
卒,租忽反。
注④索隐汉反漤自夺便。以言不取敖仓,是汉却,自夺其便利。
注⑤索隐谓女工工巧也。汉书作“红”,音工。
注⑥正义敖仓在今郑州荥阳县西十有五里,石门之东,北临汴水,南带三皇山。秦始皇时置仓于敖山上,故名之曰敖仓也。
注⑦正义□泛水县山也。
注⑧集解韦昭曰:“在河内野王北也。”
注⑨集解如淳曰:“上党壶关也。”骃案:蜚狐在代郡西南。正义案:蔚州飞狐县北百五十里有秦汉故郡城。西南有山,俗号为飞狐口也。
乃从其画,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
曰:“汉王与项王暞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以侯其将,得赂□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①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②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③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④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注①索隐案:方船谓并舟也。战国策“方船积粟,循江而下”也。
注②集解孟康曰:“刓断无复廉锷也。”瓒曰:“项羽吝于爵赏,玩惜侯印,不能以封其人也。”索隐刓音五官反。案:郭象注庄子云“杬团无圭角”。汉书作“玩”,言玩惜不忍授人也。
注③正义援音爰。
注④索隐谓魏豹也。豹在河北故也。亦谓“西魏”,以大梁在河南故也。
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汉十二年,曲周侯郦商以丞相将兵击黥布有功。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
郦食其子疥①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后更食武遂,嗣三世。元狩元年中,武遂侯平②坐诈诏衡山王取百斤金,当□市,病死,国除也。

注①索隐疥音界。后更封武遂三世。地理志武遂属河闲。案:汉书作“武阳子遂”,衍文也。
注②正义年表云“卒,子□嗣。卒,子平嗣,元年有罪国除”。而汉书云“更食武阳,子遂嗣”,恐汉书误也。
陆贾者,楚人也。①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注①索隐案:陈留风俗传云“陆氏,春秋时陆浑国之后。晋侯伐之,故陆浑子奔楚。贾其后”。又陆氏谱云“齐宣公支子达食菜于陆。达生发,发生皋,适楚。贾其孙也”。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①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②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③今足下反天性,□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④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闲,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頉,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觽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复手耳。”

注①索隐赵他为南越尉,故曰“尉他”。他音喰。
注②集解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头结。”索隐魋,直追反。结音计。谓为髻一撮似椎而结之,故字从结。且案其“魋结”二字,依字读之亦得。谓夷人本被发左囏,今他同其风俗,但魋其发而结之。
注③索隐赵地也。本名东垣,属常山。
注④索隐案:崔浩云“抗,对也。衡,车覙上横木也。抗衡,言两衡相对拒,言不相避下”。
于是尉他乃蹶然①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
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觽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觽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闲,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②乃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③直千金,他送亦千金。④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

注①索隐苏林音厥。礼记“子夏蹶然而起”。埤苍云“蹶,起也”。
注②集解渠音讵。索隐渠,刘氏音讵。汉书作“遽”字,小颜以为“有何迫促不如汉也”。
注③集解张晏曰:“珠玉之宝也。装,裹也。”索隐橐音托。案:如淳云以为明月珠之属也。又案:诗传曰“大曰橐,小曰囊”。埤苍云“有底曰囊,无底曰橐”。谓以宝物*(以)*入囊橐也。
注④集解苏林曰:“非橐中物,故曰‘他送’也。”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①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臱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着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着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②

注①集解赵氏,秦姓也。索隐案:韦昭云“秦伯益后,与赵同出非廉,至造父,有功于穆王,封之赵城,由此一姓赵氏”。
注②正义七录云“新语二卷,陆贾撰”也。
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①可以家焉。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②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陆生常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③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④再三过,数见不鲜,⑤无久慁公为也。”


注①正义畤音止。雍州县也。
注②正义汉制一金直千贯。
注③集解徐广曰:“汝,一作‘公’。”
注④索隐率音律。过音戈。
注⑤索隐数见音朔现。谓时时来见汝也。不鲜,言必令鲜美作食,莫令见不鲜之物也。汉书作“数击鲜”,如淳云“新杀曰鲜”。
注⑥集解韦昭曰:“慁,污辱。”索隐慁,患也。公,贾自谓也。言汝诸子无久厌患公也。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陆生往请,①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②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③陆生曰:
“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④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柰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士务附,⑤天下虽有变,□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
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闲,名声藉甚。⑥

注①集解汉书音义曰:“请,若问起居。”
注②索隐深念,深思之也。
注③集解孟康曰:“揣,度也。”韦昭曰:“揣音初委反。”
注④索隐案:陈平传食户五千,以曲逆秦时有三万户,恐复业至此,故称。
注⑤集解徐广曰:“务,一作‘豫’。”
注⑥集解汉书音义曰:“言狼籍甚盛。”
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孝文帝□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尉他去黄屋称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旨。
语在南越语中。陆生竟以寿终。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谸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①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②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③

注①索隐梁父侯,史失名。如淳注汉书云“遂,布臣”,非也。臣瓒曰“布用梁父侯计遂反耳”,其说是也。
注②正义与音预。
注③集解黥布列传无此语。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①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
②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③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注①索隐案:刘氏云谓欲葬时,须启其殡宫,故云“发丧”也。
注②集解张晏曰:“相知当同恤灾危,母在,故义不知君。”索隐案:崔浩云“建以母在,义不以身许人也”。
注③集解韦昭曰:“衣服曰税。税当为‘襚’。”索隐案:说文“税,赠终服也”。襚音式芮反,亦音遂。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臱,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①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驩。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注①索隐案:佞幸传云高祖时有籍孺,孝惠时有闳孺。今总言“闳籍孺”,误也。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①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注①集解如淳曰:“辟阳侯与诸吕相亲信也,为罪宜诛者至深。”索隐案:如淳说以为宜诛,非也。小颜云辟阳侯与诸吕相知至深重,得其理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
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①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注①索隐案:下文所谓与太史公善者。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郦生踵军门上谒曰:“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①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走!
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②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延客入!”

注①集解徐广曰:“侧注冠一名高山冠,齐王所服,以赐谒者。”
注②集解徐广曰:“一本言‘而公高阳酒徒’。”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不何不自喜也?
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乡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
乃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嚰也,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愿为足下说之。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觽,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
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畔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逾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曰:“趣下,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
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于巩洛之闲,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

❺ 论语的摘抄,100-250字

论语 颜渊篇第十二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原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1·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评析」
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君子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忧不惧、问心无愧。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谗言。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诬告。这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讼:讼,音sòng,诉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释」
(1)本章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修,改正。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
12·22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❻ 《论语》十二章的解释是什么

本篇概述本篇共计2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这几段,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原文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注释(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原文翻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作品赏析“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11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原文翻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作品赏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123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原文翻译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作品赏析“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原文124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原文翻译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作品赏析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君子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忧不惧、问心无愧。

原文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原文翻译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作品赏析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1)浸润之谮,谮,音zèn,谗言。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诬告。这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原文翻译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翻译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作品赏析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128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原文翻译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作品赏析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原文翻译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作品赏析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1210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释(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原文翻译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作品赏析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1211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 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原文翻译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作品赏析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1212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原文翻译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作品赏析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1213 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1)听讼:讼,音sòng,诉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原文翻译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原文1214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原文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作品赏析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释(1)本章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原文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原文翻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作品赏析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原文翻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作品赏析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原文翻译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作品赏析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启发。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 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12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原文翻译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作品赏析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原文翻译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对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的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作品赏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原文1221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1)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修,改正。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原文翻译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作品赏析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1222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注释(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
(3)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原文翻译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逃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作品赏析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原文翻译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作品赏析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驰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 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原文翻译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作品赏析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❼ “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曹操评价那位谋士

毛玠
人物简介
毛玠(?-216),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官至东曹掾。
历史传记
魏尚书仆射。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天下大计,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大军还邺,议所并省。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太祖知其情,遂省西曹。迁右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崔琰既死,玠内不悦。太祖大怒,收玠付狱。大理钟繇面诘玠。时桓阶、和洽进言救玠。玠遂免黜,卒于家。太祖赐棺器钱帛,拜子机郎中。
编辑本段演义记载
魏水军都督。太祖在兖州,玠来投。太祖都许,迁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太祖任丞相,为东曹椽。赤壁之战,太祖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以玠、于禁代任水军都督。
历史年表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县人,年轻时作过县吏,以清廉公正得到人们的赞许,后来打算去荆州避乱,还未到达,听说刘表政令不够严明,便前往鲁阳县。
当时(195年左右),太祖担任兖州牧,征召他作治中从事,毛玠对太祖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子迁移他方,人民放弃本业,因灾荒而逃亡他乡,国家没有一年的粮食储备,百姓没有安居本业的念头,这样的局面实在难以持久。现在袁绍和刘表,虽然百姓众多,军队强大,但他们都没有谋划远大事业的考虑,也没有树立根基、确立基础的打算。打仗作战,正义的军队一定能够取胜,保持地位凭借的是财力。您应当遵奉天子,并以他的名义号令不履行臣子义务的地方诸侯;发展农业生产,积储军用物资,这样霸业与王道才可以成功。”太祖很恭敬地采纳了他的建议,提升他作幕府功曹。
太祖担任司空、丞相的时候(196-213年),毛玠曾担任东曹掾,和崔琰一起主持选举。他所选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之士,即使在当时名声显著,但品行不端、不守本分的人,也始终得不到推举。他努力以俭朴的行为为人表率,因此天下的士人没有不以清廉的节操自我激励的,即使地位尊贵、深受恩宠的大臣,其车马服饰也不敢超出限度。太祖赞叹说:“用人能够这样,让天下人自己管理自己,我还要做什么呢?”文帝作五官中郎将时,曾亲自拜访毛玠,委托他给自己所亲近和眷爱的人升官。毛玠回答说:“老臣凭借能力坚守职分,有幸能够免除罪责;但现在您所说的人不符合升迁次序,因此不敢接受您的命令。”大军回到邺城,朝廷酝酿合并和撤消一些机构,由于毛玠不徇私情,许多人找他说情行不通,当时的人都很忌惮他,希望撤消东曹。于是这些人就共同上书说“从前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应当撤消东曹。”太祖了解内情,便下令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在东方明亮,凡是人们说到方位,也先提到东方,为什么要撤消东曹呢?”于是撤消了西曹。当初,太祖平定了柳城,分赐所获战利品中的珍贵器物,特意把素屏风和素凭几赏给毛玠,说:“您有古人的风度,所以赠给您古人用的东西。”毛玠处于高贵的职位,却常穿粗布衣,吃清淡食物,抚养早孤的侄子,感情非常深厚;得到赏赐,就施舍救济贫穷的族人,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后升任右军师。魏国刚建立时,他担任尚书仆射,再一次主持选举。当时,魏王的太子尚未确定,而临菑侯曹植正受到宠爱,毛玠秘密地向太祖进谏说:“不久前袁绍因为嫡庶不分,结果造成宗族覆灭,国家灭亡。确立太子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这件事是不是我应当听闻的。”后来群臣相会讨论此事,毛玠借口上厕所离开,太祖用眼神向他示意,说:“这正是古代所谓国家执掌规谏的司直官,是我的敢于直谏的周昌啊。”
崔琰被迫自杀后,毛玠内心不高兴,后来有人告发他,说:“毛玠外出看到因造反而被处墨刑的人,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没收为官家奴婢,就说“老天长期不下雨,原因大概就在这里。’”太祖听了大怒,将毛玠拘捕下狱,大理钟繇审问毛玠说:“自古圣明的帝王,都有犯罪株连妻子儿女的规定。《尚书》上说:‘兵车左边的兵士,如果不用箭射杀敌人,右边的兵士,如果不用矛刺杀敌人,我将不但杀戮你们,还要罚你们的子女作奴隶。’古代司寇的职责,就是将罪犯的家属没入官府服劳役,男的编入奴隶之列,女的去舂米做饭。汉朝的法律规定,罪人的妻子、儿女没收为奴婢,还要在脸上刺字。汉代法律所实行的黥面墨刑,保存在古代法典之中。如今,真正奴婢的祖先有罪,即使过了百代,还是要将他们子孙脸上刺字涂墨,以供官府役使,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宽恕善良百姓的生命;另一方面,也使受牵连而服刑的人得以宽大。这怎么会违背神灵的意志,而招致旱灾呢?按《尚书》所说,政令苛急,天气就会经常寒冷;政令宽缓,天气就会经常炎热。宽缓则阳气过盛,所以会造成天旱。你说的话,是认为当今刑法太宽了呢,还是太急了呢?如果苛急,那就应当阴雨连绵,为什么反而会天旱呢?成汤那样圣明的天子,也会遇到大旱,大地寸草不生;周宣王也算一代明君,同样遭受旱魔肆虐。如今大旱持续了三十年,你却把它归咎于黥面之刑,这是对的吗?卫人讨伐邢国,刚征集军队就下了雨,罪恶没有证验,为什么会上应天象呢?你诽谤朝廷的话,已流传民间;不满的言论,已经传到天子耳里。你讲的话,根据情势,不可能一个人独自说,当时你看到刺面的罪人,共是几人?被刺面的奴婢,你认识他们吗?怎样见到他们的,对他们发表了什么感叹?当时说给谁听的?他们回答了些什么?在哪月哪天?在什么地方?事情已经暴露了,不得欺骗隐瞒。全部从实招来。”毛玠回答说:“我听说萧望之自缢,是石显排挤的结果;贾谊被汉文帝放逐到外地,是因为周勃和灌婴进了谗言;白起在杜邮被秦昭王赐剑自杀,晁错在东市被斩首示众,伍员在吴都丧命——对于这几个人,有人忌妒他们从前的功劳,也有人害怕他们以后会妨碍自己的前程,因而进行诋毁和陷害。我年轻时就手持简策,凭借长期的勤奋而取得官职,职务又在机要部门,掌握人事安排的大权,别人委托我办理私事,无论权势大小一概不理;别人把冤屈告诉我,哪怕事情再小也要查明。人心是贪利,却又为法律所禁止;法律禁止贪利的行为,有权势的人却能破坏他。进谗言的小人像绿头苍蝇那样层出不穷,都诋毁我诽谤朝廷,毁谤我的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原因。周灵王时王叔陈生和伯舆在朝廷争权,范宣子判断是非时,要他们拿出证据,是非曲直判断地一清二楚,《春秋》的作者赞美他,因而记载了这件事。我没有说诽谤朝廷的话,因而也没有所谓时间和证人。如果说我有诽谤朝廷的话,也一定得拿出证据。我请求朝廷能像范宣子一样明辨是非,要求像王叔陈生那样如实对质。我如果歪曲事实,以谎言对答,那么我甘愿受刑,受刑之时,就像坐着赠给我的安车驷马一般适意;赐剑给我自杀,好比得到重赏的恩惠一样高兴。谨以实情回答。”当时桓阶、和洽进言营救毛玠,毛玠于是被罢免了官职,后来死在家里。太祖赐给他棺材、随葬器物和钱帛,任命毛玠的儿子毛机为郎中。
历史评价
曹操:“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先贤行状》:“玠雅亮公正,在官清恪。”
陈寿:《三国志·毛玠传》:“毛玠清公素履。”
编辑本段毛玠墓
位于许昌市东16公里的五女店镇毛王村金龟岗上,又称毛承相墓。毛玠,字孝先,原籍陈留平丘 (今河南封丘县)人,兴平二年(195年)投奔曹操,辟为治中从事,后把家室亦迁于京郊(今五女店毛王村)。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先后任治中从事、墓府功曹、丞相府东曹掾、右军师、魏王府尚书仆射等职,曾向曹操进迎献帝之策。因智力超群,富有创见,多次受到曹操的夸奖和赏赐。后被免官,卒于家。葬于村南高岗上。

❽ 广西南宁到底是不是搞传销的多吗,

您好,首先要说明一下,南宁人或者说广西人在南宁基本上没有搞传销的,在南宁搞传销的都是外地人,而且搞传销的人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南宁都是搞传销的。
然后你朋友说的叔叔包工什么的,其实有几点可以判定他是不是骗人,是不是搞传销,你回忆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说过叫你或者你朋友去南宁“考察”,是不是他叔叔包食宿,有没有说过“考察不成就当旅游”,如果有以上词句,基本上可以判定他们是在搞传销了的,这是他们骗人的套路。另外就是钱不是那么好赚的,所有说钱容易赚,一年赚个1040万之类的都是传销。

普及一下关于传销的知识,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传销的本质和危害。

传销最初表现为组织者假借“特许加盟经营”、“网络销售”、“市场营销”等名义从事传销的行为,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借用传销组织体系形式和计酬方式,不销售商品或以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为幌子,从事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的商业欺诈行为,本质是一种有组织诈骗活动,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
尽管各种变相传销的名字表述不同,但其行为却如同一辙:1、参加者通过缴纳“人头费”或“资格费”或者以认购商品(含服务)等形式变相缴纳“人头费”或“资格费”取得加入、介绍他人加入的资格;2、通过介绍他人参加发展下线人员,并由此建立具有上下层级内部财富再分配关系的组织体系;3、组织者利用参加者交付的部分费用支付先参加者的报酬维持运作;参加者的收益由其加入的先后顺序及其发展人员数量决定

传销六大特点

1、组织严密、行动诡秘:传销一般采取把人员骗到异地参与,组织严密,一般实行上下线人员单独联系,而组织者异地遥控指挥。
2、杀熟:以“找工作”、“合伙做生意”、“外出旅游”、“网友会面”等为借口,诱骗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同学到异地参与传销。
3、编造暴富神话:利用一套貌似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的歪理邪说理论,鼓吹迅速暴富,鼓动人员加入。
4、洗脑:对加入传下组织的人以集中授课、交流谈心等方式不间断的灌输暴富思想,使参与者深信不疑。
5、高额返利:传销组织一般都制定有貌似公平且吸引力很强的“高额返利计划”,在传销人员的鼓噪下,很容易使人产生投资欲望,轻率加入传销活动。
6、商品道具、价格虚高:传销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发展人员,骗取钱财,因此被传销的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很多是难以衡量价格的化妆品、营养品、保健器材、服装等,部分商品是“三无”商品。

传销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传销和变相传销不仅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还严重危害到社会稳定,对商业诚信体系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多个法律客体。传销和变相传销违法活动往往伴随着偷税漏税、制假售假、走私贩私、非法集资、非法买卖外汇等大量违法行为,不仅违反国家禁止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规定,还违反了税收、消费者保护、市场秩序管理、金融、外汇管理等多个法律规定。
(2)给参与者及其家庭造成伤害。传销和变相传销给参与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给其家庭也造成巨大伤害。
(3)引发刑事犯罪,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传销给绝大多数参加者造成血本无归,一些人员流落异地,生活悲惨,甚至跳楼轻生,还有一部分人员参与偷盗、抢劫、械斗、强奸、卖淫、聚众闹事等违法行为,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侵害。
(4)对社会道德、诚信体系造成巨大破坏。由于传销人员发展对象多为亲属、朋友、同学、同乡、战友,其不择手段的欺诈方法,导致人们之间信任度严重下降,引发亲友反目,父子相向.

❾ 关于诺言的名言警句

1、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2、我走在被岁月荒芜成缥缈虚烟的地点,时间泯灭了一切踪迹,寂寞风携带着孤独雨,飘落的叶溅落萧索的情景,徘徊着惆怅着忧伤着,寻觅着追寻着探索者,孤独彷徨看不见未来的地点,寂静尘封了空间,无限深邃遥远,找到记忆中的誓言,却寻不回从前。——罗曼.罗兰。

3、做事有哪些基本原则:守本分,首先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守规矩,凡事依照制度,按规定办事。守时限,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应办事项。守承诺,答应的事情必须依承诺做到。重方法,讲究正确有效方法提高绩效。重改善,精益求精,持续做得更好。——台湾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大师 曾仕强。

(9)驷马刑法扩展阅读:

诺言故事

有一年万物丰收之时,曹操奉皇命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曹操自己所坐的马竟然尥蹶子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

曹操反而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为一军之帅,在完成任务前是不能够死的,请求对自己施予刑法。”于是拿起剑来割断一截头发投掷在地上。

❿ 写出带马的成语:扩充体力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
解释: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出处: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示例: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
解释: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出处:《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示例:他传令将士做到~,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鞍马劳顿 (ān mǎ láo dùn)
解释: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示例:恐王侄一路远来,~,故令王侄回营安歇。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二回

鞍马劳倦 (ān mǎ láo juàn)
解释: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示例:他受不了旅途的~而病倒。

鞍马劳困 (ān mǎ láo kùn)
解释: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示例:

鞍马劳神 (ān mǎ láo shén)
解释: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示例:经受这~的考验,我们终于达到目的地。

鞍马之劳 (ān mǎ zhī láo)
解释: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二回:“耳不闻兵戈之声,眼不见伐之事,身不受鞍马之劳,心不悬胜败之扰。”
示例:唐铉说:“此话以后再说。请到那边入座,少饮几杯水酒,以解二位~。”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三十四章

鞍前马后 (ān qián mǎ hòu)
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示例:丈夫终日为首长们~奔走劳累,在那些永无穷尽的材料堆里研究不完。 ★《南方周末》1991.9.27

罢马不畏鞭棰 (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
解释:罢:同“疲”;棰:鞭子,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会走动。比喻极端穷困的人并不害怕严厉的法律和刑罚。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棰,罢民不畏刑法。”
示例:

白马素车 (bái mǎ sù chē)
解释:驾白马,乘素车。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其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之中。后一般来代称“钱塘潮”。也指丧事用的车马。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
示例:滔天力倦知何事,~东去。 ★宋·辛弃疾《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鞍马劳顿 鞍马劳倦 鞍马劳困
鞍马劳神 鞍马之劳 鞍前马后 鞭长不及马腹 弊车羸马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兵荒马乱 兵慌马乱 伯乐相马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班马文章 宝马香车 兵强马壮 避世金马
不食马肝 不识马肝 北叟失马 车尘马足 车驰马骤
车殆马烦 车怠马烦 车烦马毙 持戈试马 窗间过马
车马辐辏 策马飞舆 车马骈阗 驰马试剑 车马填门
车马盈门 吹牛拍马 车水马龙 车填马隘 车尘马迹
车辙马迹 车在马前 东风吹马耳 东风马耳 东风射马耳
斗鸡走马 打马虎眼 大马金刀 得马失马 得马生灾
得马折足 代马望北 代马依风 单枪独马 单枪匹马
丹书白马 短衣匹马 二童一马 风吹马耳 风车雨马
风车云马 非驴非马 风马不接 放马后炮 放马华阳
风马牛不相及 风马牛 肥马轻裘 风马云车 服牛乘马
放牛归马 风牛马不相及 风樯阵马 飞鹰走马 光车骏马
膏车秣马 高车驷马 弓调马服 归马放牛 谷马砺兵
狗马声色 裹尸马革 高头大马 毁车杀马 寒蝉仗马
横刀跃马 横戈盘马 横戈跃马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功
汗马之劳 呼牛呼马 猴年马月 呼牛作马 横枪跃马
害群之马 讳树数马 见鞍思马 鸠车竹马 金戈铁马

襟裾马牛 裾马襟牛 金马玉堂 仅容旋马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尻轮神马 叩马而谏 快马加鞭 尻舆神马 厉兵秣马
历兵秣马 励兵秣马 练兵秣马 历兵粟马 厉兵粟马
驴唇不对马嘴 驴唇马觜 驴唇马嘴 砺戈秣马 露马脚
龙马精神 老马恋栈 老马识途 立马万言 六马仰秣
驴年马月 驴前马后 龙神马壮 驴头不对马嘴 溜须拍马
临崖勒马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马不解鞍 马勃牛溲 马浡牛溲
马不停蹄 马尘不及 马迟枚疾 马齿徒增 马齿徒长
马到成功 马到功成 马耳春风 马耳东风 马放南山
马翻人仰 马腹逃鞭 马革裹尸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马革盛尸 马后炮 马角乌白 马角乌头 马迹蛛丝
马空冀北 马龙车水 马鹿异形 马鹿易形 马马虎虎
秣马厉兵 马面牛头 马毛猬磔 马毛猬磔 买马招兵
买马招军 马牛襟裾 马牛其风 马去马归 马前泼水
马前卒 马入华山 马如流水 盲人骑瞎马 盲人瞎马
瞎马临池 马如游龙 马如游鱼 马水车龙 马上得天下
马上房子 马上功成 马上看花 马瘦毛长 马上墙头
马首是瞻 马首欲东 马咽车阗 马仰人翻 马足车尘
马中关五 马捉老鼠 马足龙沙 马壮人强 泥车瓦马
牛高马大 牛马襟裾 驽马恋栈豆 驽马恋栈 驽马铅刀

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牛溲马勃 牛溲马渤 牛头不对马面
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马面 牛童马走 拿下马来 匹马单枪
匹马当先 跑马观花 拍马溜须 盘马弯弓 匹马一麾
匹马只轮 千兵万马 骑曹不记马 乞儿马医 秋高马肥
千军万马 犬马恋主 裘马轻肥 裘马轻狂 裘马清狂
裘马声色 求马唐肆 骑马寻马 雀马鱼龙 求马于唐市
求马于唐肆 犬马之报 犬马之诚 犬马之疾 犬马之决
犬马之劳 犬马之力 犬马之恋 骑马找马 青梅竹马
犬马之年 犬马之养 敲牛宰马 轻裘肥马 青丝白马
青衫司马 墙头马上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权移马鹿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困马乏 戎马仓皇 戎马劻勷
戎马倥偬 戎马倥偬 戎马生郊 戎马生涯 软裘快马
人强马壮 人仰马翻 人语马嘶 束兵秣马 士饱马腾
素车白马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神龙马壮 驷马不追 司马称好
四马攒蹄 死马当活马医 驷马高车 驷马高盖 驷马高门
杀马毁车 食马留肝 驷马莫追 驷马难追 司马牛之叹
司马青衫 善马熟人 失马塞翁 三马同槽 束马悬车
束马县车 驷马轩车 散马休牛 率马以骥 驷马仰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之心 射人先射马 声色狗马 素丝良马
声色犬马 识途老马 识涂老马 塞翁得马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之马 脱缰之马 铁马金戈
天马行空 童牛角马 土牛木马 天粟马角 铜围铁马
乌白马角 舞刀跃马 五花杀马 文君司马 万马奔腾
五马分尸 万马齐喑 问牛知马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马角 乌焉成马 问羊知马 洗兵牧马 选兵秣马
悬兵束马 香车宝马 鲜车健马 鲜车怒马 悬车束马
下马冯妇 下马看花 系马埋轮 下马威 信马由缰
休牛归马 休牛散马 效犬马力 朽索驭马 悬崖勒马
鲜衣良马 鲜衣怒马 心猿意马 以渴服马 以鹿为马
饮马长江 一马当先 倚马可待 一马平川 衣马轻肥
倚马千言 倚马七纸 饮马投钱 跃马弯弓 野马无缰
以毛相马 意马心猿 一马一鞍 跃马扬鞭 玉堂金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燕昭好马 招兵买马 枕戈汗马 止戈散马
獐麇马鹿 招军买马 指鹿为马 指鹿作马 走马到任
阵马风樯 走马赴任 走马观花 仗马寒蝉 走马看花
走马上任 竹马之交 走马章台 竹马之友 蛛丝马迹

百马伐骥 (bǎi mǎ fá jì)
解释:许多马围攻一匹好马。比喻许多小国围攻一个强国或许多愚笨的人攻击一个有贤德的人。
出处:《管子·霸言》:“诸侯合则强,孤则弱。骥之材,而百马伐之,骥必罢矣。”
示例:

班马文章 (bān mǎ wén zhāng)
解释: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示例:~由夙慧,庾鲍诗句实前缘。 ★清·刘璋《飞花艳想》第二回

宝马雕车 (bǎo mǎ diāo chē)
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出处:唐·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诗:“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
示例:~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辛文房《青玉案》词

宝马香车 (bǎo mǎ xiāng chē)
解释: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示例:冷落了歌儿舞女,空闲了~。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

北叟失马 (běi sǒu shī mǎ)
解释: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出处:《旧唐书·萧瑀传》:“太宗尝从容谓房玄龄曰:‘萧瑀大业之日,进谏隋主,出为河池郡守。应遭剖心之祸,翻见太平之日,北叟失马,事亦难常。”
示例:~的事情也未必不发生。

敝车羸马 (bì chē léi mǎ)
解释:敝:破;羸:瘦弱。破车劣马。比喻清廉俭朴。
出处:梁启超《王荆公传》第12章:“上以廉取人,则敝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者,无所不至。”
示例:

弊车羸马 (bì chē léi mǎ)
解释:弊:破;羸:瘦弱。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繇伯父宠为汉太尉。”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示例:譬如~而引丘山之载,幸而无虞,犹恐不能胜。 ★宋·苏辙《上皇帝书》

弊车驽马 (bì chē nú mǎ)
解释:弊:破;驽马:劣马。破车劣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汉·刘向《说苑·臣术》:“臣得暖以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示例:

避世金马 (bì shì jīn mǎ)
解释: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东方朔)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示例:人有讥其靖默不能趣时者,逊常服东方朔之言,陆沉世欲,~,何必深山蒿芦之下,遂借陆沉公子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鞭长不及马腹 (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解释: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出处: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杜预注:“言非所击。”
示例:他未曾明白,隔了一省,就是~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解释: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出处: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示例:

兵荒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释: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示例:此时四处~,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致弄这笔墨。”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兵慌马乱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释: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明·陆华甫《双凤记》第二一折:“乱纷纷东逃西窜,闹烘烘兵慌马乱,一路奔回气尚喘。”
示例:他的铺伙既没有犯任何的规矩,又赶上这~理应共患难的时候,他凭什么无缘无故的辞退人家呢? ★老舍《四世同堂》三八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解释:作战时兵马还没出动,军用粮草的运输要先行一步。后泛指行动前须作好准备工作。
出处:《南皮县志·风土志下·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示例: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bīng mǎ wèi dòng, 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解释: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林占财《森林中的远征》:“他很同情地说道:‘是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自古以来用兵的老规矩,你们没有粮食怎么走这么远的路!”
示例:~!千万人民除了保证前线军需弹药粮草的供应处,还不顾一切艰苦,热情地转运与看护伤员。 ★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

兵强马壮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释: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示例:时孔明~,粮草丰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备,正要出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伯乐相马 (bó lè xiàng mǎ)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示例:我们盼望有~的机会。

不识马肝 (bù shí mǎ gān)
解释: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出处:
示例:

不食马肝 (bù shí mǎ gān)
解释: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出处:《汉书·辕固传》:“上曰:‘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示例:凡读书当阙所疑,所谓~,未为不知味。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论语》

才高倚马 (cái gāo yǐ mǎ)
解释:文才比倚马可待的袁虎还高。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5回:“那秘书员成竹在胸,才高倚马,立刻草成八九百字。”

热点内容
想请求法院 发布:2025-01-17 14:35:46 浏览:687
诉讼法遇法定节假日顺延指第二天 发布:2025-01-17 13:41:25 浏览:755
金融法规案例 发布:2025-01-17 13:35:34 浏览:424
巜行政诉讼法内容 发布:2025-01-17 12:45:05 浏览:493
龙湾法院直播 发布:2025-01-17 12:23:04 浏览:980
民法总则委托代理 发布:2025-01-17 12:13:18 浏览:927
3c法规 发布:2025-01-17 12:11:05 浏览:543
刑法轻朝代 发布:2025-01-17 12:02:01 浏览:723
上海的工厂劳动法 发布:2025-01-17 11:35:08 浏览:382
马慧娟律师 发布:2025-01-17 10:29:58 浏览:846